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1822-2020 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pdf

    • 资源ID:1522268       资源大小:451.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1822-2020 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pdf

    1、ICS 13.080 B10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8222020 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Determination of effective Phosphorus in soil by i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20 - 08 - 11发布 2020- 09 - 1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8222020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原理.1 4 试剂和材料.1

    2、 5 仪器和设备.2 6 样品采集与制备.3 7 分析步骤.3 8 标准曲线的绘制.4 9 结果计算与表示.4 10 精密度.4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5 12 注意事项.5 13 废物处理.5 附录A(资料性附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的工作参数.6 DB63/T 1822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核工业检测试验中心、青海大垚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孟宸羽、马振营、马兴娟、雷占昌、蒋常菊、费发源、范志平、张雷雷、祁占 龙、陈晨、

    3、韩斯琴图、铁祥伟 、支伟、王丹、刘帅、邹兴武。 本标准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监督实施。 DB63/T 18222020 III 引 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与一种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方法相关 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保证,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姓名:青海省核工业检测试验中心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生物园区经三路38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

    4、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 的责任。 DB63/T 18222020 1 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警示: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 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 当取样量为2.50 g,浸提液为5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75 mg/k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5、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379.2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 2 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 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13 土壤 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 3 原理 酸性土壤中利用氟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配合铁离子和铝离子的能力,土壤中与铁离子和铝离子结合的 活性磷被陆续活化释放,浸提液中的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 碱性土壤中利用碳酸氢钠溶液中钙离子的活性,使之形成碳酸钙沉淀,此时溶液中钙离子浓度急剧 降低,磷酸钙溶解,释放

    6、出与磷结合的铁铝盐中的铁离子和铝离子,水解作用下同样释放出土壤中活性 较大的磷,溶液中的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直接测定。 试样由载气带入雾化系统进行雾化后,以气溶胶形式进入等离子体,目标元素在等离子体火炬中被 汽化、电离、激发并辐射出特征谱线。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特征谱线强度与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4 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除非另有说明外,在分析中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试剂和符合GB/T 6682的分析实验室用水。 4.1 氟化铵 优级纯。 DB63/T 18222020 2 4.2 盐酸 (HCl)=1.19 g/ml,优级纯。 4.3 硝酸 (HNO3)=1.42 g/ml,优级纯。 4.

    7、4 碳酸氢钠 优级纯。 4.5 氢氧化钠溶液 (NaOH)=1 mol/L。 4.6 磷酸二氢钾 有证标准物质。 4.7 浸提液一 配置方法:取1.11 g氟化铵(4.1),加于400 ml水中。加入2.1 ml盐酸(4.2),用水稀释到1000 ml, 保存于塑料瓶中。 4.8 浸提液二 配置方法:称取42.0 g 碳酸氢钠(4.4),加水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4.5)调节pH到8.50,用水 稀释到1000 ml。 4.9 磷标准储备溶液 (P)=1.00 mg/ml。配制方法:称取4.2758g ,105 烘干2 h的磷酸二氢钾(4.6)置于250 ml 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

    8、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10 磷标准溶液 (P)=10 g/ml ,用磷标准储备溶液(4.9)进行配置。 4.11 50 %盐酸溶液 配制方法:量取盐酸(4.2)500 ml用水稀释至1000 ml。 4.12 2 %硝酸溶液 配制方法:量取硝酸(4.3)20 ml用水稀释至1000 ml。 4.13 50 %硝酸溶液 配制方法:量取硝酸(4.3)500 ml用水稀释至1000 ml。 5 仪器和设备 5.1 尼龙筛 DB63/T 18222020 3 孔径2.00 mm。 5.2 天平 感量0.01 g。 5.3 恒温振荡器 温度点准确控制误差1 。 5.4 分析天平 感量

    9、0.0001 g。 5.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工作参数详见附录A。 6 样品采集与制备 6.1 样品采集与保存 按照HJ/T 166的相关规定采集和保存土壤样品。 6.2 干物质含量的测定 土壤样品干物质含量的测定按照HJ 613执行。 6.3 样品制备 按照HJ/T 166的要求样品制备。 7 分析步骤 7.1 样品前处理 7.1.1 酸性土壤 称取样品2.50 g(0.01 g)于150 ml塑料三角瓶中,加入50 ml浸提液一(4.7),放入恒温振荡器(5.3) 中25 震荡30 min后,过滤到聚乙烯塑料管中,澄清后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5.

    10、4)上测定, 测定波长177.495 nm。 7.1.2 碱性土壤 称取样品2.50 g(0.01 g)于150 ml塑料三角瓶的中,加入50 ml浸提液二(4.8),放入恒温振荡器 (5.3)中5 震荡30 min后,过滤聚乙烯塑料管中,澄清后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5.4)上测 定,测定波长177.495 nm。 7.2 空白实验 空白实验在样品处理的同时进行,加入50 ml浸提液,除不加样品外,步骤同(7.1)。 DB63/T 18222020 4 8 标准曲线的绘制 8.1 磷标准系列溶液一 准确移取磷标准溶液(4.10)0.00 ml、2.50 ml、5.00 ml、10.00

    11、 ml、20.00 ml、30.00 ml、40.0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浸提液一(4.7)定容至刻度,混匀。即得0.00 g/ml、0.25 g/ml、0.50 g/ml、 1.00 g/ml、2.00 g/ml、3.00 g/ml、4.00 g/ml 磷标准系列溶液一。 按优化的仪器参考条件,将标准系列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导入雾化器进行分析。以目标元素的质 量浓度为横坐标,其对应的发射强度值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可根据实际样品 中待测元素的浓度情况进行调整。 8.2 磷标准系列溶液二 准确移取磷标准溶液(4.10)0.00 ml、2.50 ml、5.00 m

    12、l、10.00 ml、20.00 ml、30.00 ml、40.00 ml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浸提液二(4.8)定容至刻度,混匀。即得0.00 g/ml、0.25 g/ml、0.50 g/ml、 1.00 g/ml、2.00 g/ml、3.00 g/ml、4.00 g/ml 磷标准系列溶液二。 按优化的仪器参考条件,将标准系列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导入雾化器进行分析。以目标元素的质 量浓度为横坐标,其对应的发射强度值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标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可根据实际样品 中待测元素的浓度情况进行调整。 9 结果计算与表示 9.1 有效磷含量的计算 土壤样品中有效磷的含量按式(1)计算:

    13、= dmWm fv 0 .(1) 式中: 土壤样品中有效磷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由标准曲线查得测定试样中有效磷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 0 实验室空白试样中有效磷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l); 试样备时加入浸提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称取过筛后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dmW 土壤样品干物质含量,单位为百分比(%); f 试样的稀释倍数。 9.2 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最多保留3位有效数字。 10 精密度 按照GB/T 6379.2的方法进行计算,方法精密度见表1。 DB63/T 18222020 5 表1 方法精密度 有效磷含量 /(mg/

    14、kg) 重复性限r 再现性限R 0.75100 r=0.9202+0.01201m a R=8.9368 + 0.014m a a m是结果的平均值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1 每批样品至少做2个空白试验,其测定结果均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11.2 每次分析应建立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应0.999。 11.3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每批次少于20个样品)样品,应分析一个标准曲线中间浓度点,其测定 结果与实际浓度值相对偏差应10 %否则应查找原因或重新建立标准曲线。 11.4 每批量样品至少按10 %的比例进行平行双样测定,样品数量少于10个时,应至少测定一个平行 双样,平行双样测定结果的相

    15、对偏差应20 % 。 11.5 每批样品至少分析1个有证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应在其给出的不确定度范围内。 11.6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重复分析数量为每批试样数的20 %30 %;试样数不超过5个时,重复分析数 为100 %;特殊试样或质量要求较高的试样可增加抽取试样的数量直至100 %分析。 11.7 每分析批次试样数为10个以下时,应插入1个2个标准物质控制;10个以上时,插入2个3 个标准物质监控;特殊试样或质量要求较高的试样可增加标准物质的监控数量。 12 注意事项 实验所用的器皿须用2 % 硝酸溶液(4.12)浸泡24 h,用水冲洗干净,置于干净的环境中晾干。新 使用或疑似受污染

    16、的容器,应用热的50 %盐酸溶液(4.11)浸泡(温度高于80 ,低于沸腾温度2 h, 并用热的50 %硝酸溶液(4.13)浸泡2 h以上,用水冲洗干净,置于干净的环境中晾干。 13 废物处理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液,应置于密闭容器中分类保管,送有资质的单位无害化处理。 DB63/T 18222020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的工作参数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工作参数见表A.1 表A.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的工作参数 元素 检测波长 次检测波长 RF功率 雾化器压力 载气流速 冷却气流速 测定次数 磷 177.495 nm / 1.15 kw 0.05 MP 0.5 L/min 15 L/min 3 _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1822-2020 土壤中有效磷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