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306 T120-2019 《农机合作社农机管理规程》.pdf

    • 资源ID:1522141       资源大小:424.1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306 T120-2019 《农机合作社农机管理规程》.pdf

    1、 ICS 备案号: 黑龙江省大庆市地方标准 DB2306 DB2306/T 1202019 农机合作社农机管理规程 2019-12-26 发布 2020-01-19 实施 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06/T 120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农机人员及内业管理 . 1! 4 农机具管理 . 2! 5 农具场、农机库管理 . 2! 6 油料管理 . 2! 7 轮式拖拉机技术状态 . 3! 8 联合收割机技术状态 . 3! 9 喷药机技术状态 . 4! 10 联合整地机技术状态规程 . 4! 11 液压翻转犁技术状态规程

    2、. 4! 12 深松浅翻犁技术状态规程 . 4! 13 耙类技术状态规程 . 5! 14 播种机技术状态规程 . 5! 15 中耕、起垄机技术状态规程 . 5! 16 镇压器技术状态规程 . 5! 17 灭茬机技术状态规程 . 6! 18 旋耕机技术状态规程 . 6!DB2306/T 120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 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市农业农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胜雪 刘春梅 周东麟 潘思奇 胡军 梁远 李良菲 DB2306/T 1202

    3、019 1 农机合作社农机管理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庆市农业机械管理要求和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市农业机械使用、维护、保养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15112-2008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DB23/T207.52002 田间作业机械技术状态标准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 2004 3 农机人员及内业管理 3.1 农机人员管理 3.1.1农机人员实行分级培训:农机主管部门负责培训农机合作社农机队长、 农机

    4、合作社负责培训农机 驾驶员。 3.1.2驾驶(操作)各类机械人员必须办理驾驶证、操作证,没有考取驾驶 证和操作证人员,不准驾驶 与操作农业机械。 3.1.3农机合作社雇佣农机人员双方应签订劳动合同,避免出现农机事故产 生纠纷。 3.1.4机务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章、条例、规定、制度等。 3.1.5建立健全技术、业务考核制度:农机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技术考核,考核成绩记录在个人技术档案 中。 3.1.6开展农机管理标准化活动,定期组织检查评比。 3.1.7健全奖惩制度,奖优罚劣。 3.2 内业管理 3.2.1要求档案柜、办公室整洁(农机文档、报表、资料等必须有独立存放 柜)。 3.2.

    5、2有机务队长(兼农机安全员)、机务统计员档案等材料,有油料保管员, 机务区管理员和后勤技术 工人操作证与技术合格证,持证上岗。 3.2.3有机车和驾驶员台账。按要求耕作拖拉机、收获机必须配备2人以上。 3.2.4农机队伍培训达95%,有培训计划、培训大纲、培训内容、培训卷、 经费、场所,做到“五懂五 会”的。 3.2.5执行农业机械保养规程,车组有保养卡片,并且及时记录。 3.2.6有机械检修维护和复检复修记录。 3.2.7有农机检验记录和作业区自验记录。有机车检验及驾驶员复训记录。 3.2.8使用新版农机技术档案、工作日记、保养卡片。 3.2.9田间作业标准、农机具检修标准、作业计划、保养计

    6、划、作业收费标 准等材料上墙。 3.2.10作业报表及其它资料齐全、清楚,报表及时。 3.2.11机务队长与车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农机驾驶员安全保证书、跨区作业保证书等。 DB2306/T 1202019 2 3.2.12搞好单车核算工作,做到任务有要求、作业有定额、质量有检查、成本有核算、日清月结、阶段 有分析、年终有总结,定期公布核算结果 4 农机具管理 4.1 农机具标准化管理:专人管理、责任明确。 4.2 农业机械保养和维修标准化:农机保养和维修严格按农机产品出厂说明书要求按耗油、按时间、 按项目进行。 4.3 定期检修,做到经常检查、经常整理、经常涂油、不潮湿、不腐蚀、 不锈、不变

    7、形、不丢失。 4.4 保养时间可提前不得拖后,保养周期按主燃油消耗量计算,参考工作 小时。 4.5 按时、按号、按技术要求保养,做到不漏项、不丢位保养。 4.6 应做到内外干净,紧固得当,润滑周到,调整正确,各部齐全,无故障。 4.7 农业机械做到五良好:即调整良好,各部间隙、压力、行程正常;润 滑良好,各部规定油面符合 要求,油路畅通,黄油注足;紧固良好,各部螺 纹联接扭矩符合规定,防止过松或过紧;仪表良好, 读数正常;电路良好, 线路完好,布置规范,无断路或短路。 4.8 农业机械技术状态标准化:动力机械经常保持“五净、四不漏、六封 闭、 一完好”(五净:油、 水、气、机械、工具净;四不漏

    8、:油、水、气、电 不漏; 六封闭:柴油箱口、汽油箱口、机油加注口、 机油检视口、汽化器、 磁电机 要封闭;一完好:技术状态完好) 4.9 作业机具达到“三灵活”(操作、转动、升降),“五不”(不松旷、 不钝刃、不变形、不锈蚀、 不缺件),“一完好”(技术状态)。 5 农具场、农机库管理 5.1 农机具停放位置图、管理制度。 5.2 农机具停放场: 永久性停放场(在永久性停放场内,建有标准的机车 库、零件库、油料库,农机 具停放场和停放棚,统称“三库一场”); 临时停 放场(农机具在进行田间作业期间不进行全面清理、 不入场入库而临时停放的 场所)。 5.3 机务区或“三库一场”建设和管理应达到“

    9、两室四化”标准(“两室”: 警卫室、机务办公活动 室;“四化”围栏化、沙石化、绿化、香化)。 5.4 农机具停放场内还应建有机车保养间。 5.5 长期和临时停放场铺砂平整、有围墙、干净、绿化、香化无杂草、无积水。 5.6 农具停放支架齐全,挂牌定点摆放且整齐(一台正、两台齐、三台成 一线标准) 5.7 设有平台、割台停放台、割刀摆放架。库内通风性好,地面清洁干燥。所有零件、原材料、附件 都要定区、定位、定架、定箱,清洁且整齐摆放。 5.8 库内严禁存放油类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吸烟、严禁烟火,灭火工具 齐备,并张贴安全警示牌与 标语。 5.9 严禁在农机库内存放与其无关的物品。 6 油料管理 6

    10、.1 主燃油 6.1.1 供应原则。按各管理区所担负的耕地面积供应油料,年初各管理区按 各作业阶段提出用油计划 申请,农场核定。 6.1.2 油料供应方式。石油公司按各管理区各阶段用油计划,按时定量发放, 管理区认真验收入库计 帐,由油料员发放到各车组。 6.2 油料储存和保管 6.2.1 有标准的油料库,安全制度、管理制度、防火设备齐全,有专人负责。 DB2306/T 1202019 3 6.2.2 油料的保管应做到计量准确、记录真实、领发有据、帐物相符。 6.2.3 保证及时供应,服务周到,应做到缓冲卸油、沉淀48h 以上,浮子 取油,三级过滤,有油水分 离机或加油机。 6.2.4 严格遵

    11、守油料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6.2.5 严禁油料外流,任何人不得擅自外流和外卖油料。 6.3 副燃油、防冻液 农机合作社要严把质量关,对“三证”不全和无“三包”的产品不得购 入,出现问题由农机合作 社承担责任。 7 轮式拖拉机技术状态 7.1 机车外观整洁,达到五净、四不漏、六封闭、一完好状态。 7.2 驾驶室玻璃完好,挂车技术状态良好,安全保险杠红白标识清晰。 7.3 车辆灯光、仪表、喇叭、倒车镜、雨刷器、防护网、保险链等设备齐全完好。 7.4 主、挂车要有刹车灯,转向灯好用、可靠,状态良好。主、挂车制动可靠,不偏刹,制动距离符 合要求。 7.5 方向盘自由行程正常值均为150、若超

    12、过300,则应予调整,球头不松旷,拉杆不变形,前束符合 要求,各部螺丝紧固,各操作机构操作灵活、可靠。 7.6 发动机声音正常,功率足,能达到技术要求。 7.7 变速箱、后桥工作无噪音,变速灵活可靠,不窜档、不脱档、不乱档。 7.8 整机各部螺栓齐全,紧固可靠。 7.9 起动机技术状态良好、可靠,能够顺利完成起动机车的任务。 8 联合收割机安装规范 8.1收获机灯光、仪表、喇叭、倒车镜、雨刷器、齐全、工作正常。 8.1.1离合器结合平稳、分离可靠,挂档时只允许有轻微响声。 8.1.2电器部分完整可靠,技术状态良好,达到随时可以起动主机。 8.1.3发动机马力足,经济指标合乎标准,达到五净、四不

    13、漏、一完好。 8.1.4护印器梁平直、弯曲度上下小于10mm,前后小于5mm。 8.1.5动、定刀片应完整、锋利,掉齿长度应小于5mm。 8.1.6动、定刀片间隙,前端应接触,后端应有0.1-1.5mm。 8.1.7割刀处于某一极限位置时,动、定刀片的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大于1mm。 8.1.8压印器紧度合适,割刀运动自如,不卡滞。 8.1.9螺旋推运器叶片完整,不变形、不裂纹,螺旋推运器的拨齿不得缺少和变形,拨齿导套间隙不大 于3mm,叶片和拨齿与台面间隙20-25mm。 8.1.10推进器装配后转动灵活,不刮打侧壁,无轴向窜动。 8.1.11拨禾轮轴不变形,直线弯度不大于10mm,弹齿轴

    14、不弯曲,其直线弯度不大于10mm。 8.1.12链爬不变形、不断裂,爬齿与链条铆接牢固,链条紧度一致,与底板 的间隙为15-20mm。 8.1.13纹杆笔直, 无变形和裂纹, 轴弯曲度应小于1mm, 纹杆与凹板入口间隙10-25 mm, 出口间隙3-15 mm。 8.1.14凹板条无变形和损坏、平直,不直度不大于2mm,对角线不大于2mm, 各栅格应平行,调整机构 可靠。 8.1.15筛片平整、光滑,开启角度调正灵活可靠,下垂度小于4mm。 8.1.16卸粮机构分离、结合性能可靠。 8.1.17键箱转动灵活,不偏斜、不碰撞,不开焊,相邻间隙4-8mm,距侧壁间隙8-14mm。 8.1.18液压

    15、操纵机构灵活可靠,各接头封闭良好,不漏油渗油。 DB2306/T 1202019 4 8.1.19万向节安装正确,各部传动运转平稳,不偏斜。 8.1.20粉碎器刀片刃口锋利,无磨损、豁口。 8.1.21搞好封档、堵、接、漏粮试验,减少收获损失。 8.1.22防火设备配备齐全、有效,防护网、防护罩各项安全设施齐全。 9 喷药机技术状态 9.1 喷药机外观整洁,表漆完好,主架无开焊、扭曲变形现象,整机完整 无缺,各种螺栓紧固。 9.2 喷杆上各喷嘴间距、喷嘴型号、符合标准(封闭药8mm、叶面4mm), 喷嘴安装角度一致。喷嘴 流量均匀,误差小于5。 喷嘴雾化良好,雾化角度符合技术要求,并安装放后滴

    16、装置,保证无后滴 现象。 9.3 药灌清洁、无杂物、灌口、泵进水口、出液口有过滤网。 药液回水搅拌装置齐全有效。 9.4 喷药架平直,离地高度一致。液压折叠、升降系统完好,操作灵活,折叠、转向油缸、油管无损 坏漏油现象。 9.5 主喷杆要采用多段分隔式,保证各段喷杆压力一致。喷药机管路连接 正确,无渗漏。 10 联合整地机技术状态 10.1 联合整地机外观整洁,表漆完好,主架无开焊、扭曲变形现象,整机 完整无缺,各种螺栓紧固。 10.2 前后耙的耙串应转动灵活,削土器齐全,间隙适宜,无卡阻现象,耙片磨损小于极限尺寸,同一 组耙片直径应一致,偏差不大于3mm。 10.3 深松铲尖齐全,有燕翅,磨

    17、损小于限尺寸。各深松钩子铲尖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10.4 液压折叠、升降系统完好,操作灵活,折叠油缸、油管无损坏漏油现象。 11 液压翻转犁技术状态 11.1 液压翻转犁外观整洁,表漆完好,主架无开焊、扭曲变形现象,整机 完整无缺,各种螺栓紧固。 11.2 各犁铧铲尖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其差不超过 5mm,上下差不超过 5mm。 11.3 犁铲与犁壁接缝应严密,缝隙不大于1.5 mm,犁壁不得高于犁铲,而允许犁铲高于犁壁 1-2 mm。 11.4 犁体上埋头螺钉应与工作面一平,不得突出,下陷不大于1mm。 11.5 犁铲、犁壁、犁侧板与犁托应靠紧,如局部有间隙,其中部不大于3mm,上部不大于8m

    18、m。 11.6 铲刃应保持锋利,犁铲长度磨损不应大于50mm,与标准犁铲宽度比不得少于25mm,不达标准立 即更换新犁铲。 11.7 液压翻转、伸缩系统完好,操作灵活,翻转、伸缩油缸、油管无损坏 漏油现象。 11.8 各犁体平行等距,不应有扭曲变形现象,犁柱间距为38cm。 12 深松浅翻犁技术状态 12.1 深松浅翻犁外观整洁,表漆完好,主架无开焊、扭曲变形现象,整机 完整无缺,各种螺栓紧固。 12.2 各深松杆齿尖应在一条直线上,其偏差不超过5mm,杆齿尖底部在同 一水平面上,上下差不超 过 5mm。 12.3 小犁铧铲刃部距杆齿尖底部水平面上方 200-235 mm, 各犁体应在同一水平

    19、面上, 误差不超 5mm, 各铲刃尖也应在同一直线上,其偏差不超过 5 mm。 12.4 各犁铧上的犁铲与犁壁接缝应严密,缝隙不大于1.5mm,犁壁不得高于犁铲,而允许犁铲高于犁 壁 1-2mm,犁铲长度不小于330mm,小犁铧与杆齿接合严密,缝隙不大于1mm。 12.5 齿尖锋利,小犁铲刃厚度为0.5-1mm,刃口磨刃宽度为9-11mm,不得小于 8mm,犁铲宽度磨损不 得大于20mm。 DB2306/T 1202019 5 12.6 杆齿两侧翼铲刃口锋利, 对称杆齿焊合, 距杆齿尖底部 100-130mm, 两翼铲外侧尺寸应达300-330 mm。 12.7 合墒器的梁在1m长度上弯曲度小

    20、于5mm。 12.8 耙片直径不得小于400mm,各耙片直径相差小于40mm。 12.9 各耙片应在同一直线上,其偏差不超5mm,耙片转动自如。 12.10 各焊接处应牢固无开焊,联接螺丝紧固可靠,沉头螺丝应与工作面一平,不得突出,下陷不大 于 1mm。 12.11 杆齿平行等距,第一杆齿尖距第二杆齿尖应为350cm。 13 耙类技术状态 13.1 液压耙外观整洁,表漆完好,整机完整无缺。梁架和杆件不应变形、 开焊,梁架前后应在同一 水平面上,不平度不大于3.5mm,各联接螺丝紧固。 13.2 各耙组调节角度机构应灵活,前串角度在18-21之间,前后列耙片工作轨迹不重合。 13.3 耙串应转动

    21、灵活,无卡阻现象,单片不应出现松动和摆动,方轴不得 变形。 13.4 耙片直径磨损不达报废极限,重耙不低于600mm,轻耙不低于510mm,同一组耙片直径应一致,偏 差不大于 3mm。 13.5 耙片刃口锋利,刃口厚度不超过1.5mm。 13.6 相邻耙片的缺口不应重合。刮土板齐全与耙片间隙保持1-5mm之间。 13.7 液压升降、折叠系统完好,操作灵活,升降、折叠油缸、油管无损坏漏油现象。 13.8 液压耙后配耢子,拉链长短适中,铁管耢子要灌沙石配重。 14 播种机技术状态 14.1 播种机外观整洁,表漆完好,种、肥箱无锈蚀破损, 主架无开焊、扭曲变形现象, 整机完整无缺, 各种螺栓紧固。

    22、14.2 播种单体轴套无磨损、松动,摆动量在3cm以内,气吸室封闭完好, 不漏气,排种盘不锈蚀、 变形、挠曲小于2mm,刮种器不变形,清种可靠, 导种管无磨损变形。 14.3 传动链轮链条调整紧度适宜,各链轮轴向、径向间隙小于1mm,同组链轮在同一平面内,偏差小 于 3mm。 14.4 开沟器不损坏、不变形,削土器齐全有效,镇压轮轴向、径向间隙小于 2mm,压力弹簧弹力合乎 要求。 14.5 风机工作可靠,风机轴承间隙小于0.5mm,皮带紧度适宜,风机及叶 片无损坏裂纹。吸气管, 无漏气、连接可靠,气吸室的负压不小于750mm水柱。 14.6 地轮大小一致,轴向、径向间隙小于0.5mm。 14

    23、.7 播种机后配耢子,拉链长短适中,铁管耢子要灌沙石配重。 15 中耕、起垄机技术状态 15.1 中耕、起垄机外观整洁,表漆完好,整机完整无缺,主梁不弯曲,不变形。各处不开焊,螺丝紧 固。 15.2 主梁拉筋紧度适当,前拉筋紧度以使梁稍向上前翘曲10mm为标准。 15.3 工作部件刃口锋利,起垄铲尖或齿尖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上下偏差、 前后偏差不超7mm。 15.4 各起垄铧要硬性安装在齿栓座上,安装行距一致各行偏差正负不大于5mm。 15.5 起垄机应配备开沟器、施肥钩子及两套施肥器,根据土地条件灵活使用。 15.6 后配整型大滚,位置调整正确标准,每垄宽110cm,垄高镇压后10-15cm,

    24、垄台面宽 70cm。 16 镇压器技术状态 DB2306/T 1202019 6 16.1 镇压器外观整洁,表漆完好,主架无开焊、扭曲变形现象,整机完整无缺,各种螺栓紧固。 16.2 镇压筒内配重,镇压轮表面无损坏、裂纹。 16.3 液压折叠、升降系统完好,操作灵活,折叠油缸、油管无损坏漏油现象。 16.4 各个镇压串压紧弹簧完好,压实有力。 17 灭茬机技术状态 17.1 整机漆面完整,无破损。 17.2 传动可靠,主、被动轮必须是大轮带小轮,符合传动比的设计要求。 17.3 飞锤或刀片式粉碎器磨损小于极限,顶部磨损至13 处时需更换。 17.4 使用标准件,各部螺栓紧固、可靠。 17.5 传动皮带不打滑,张紧度符合要求。 17.6 托板无损坏,不符合标准及时更换。 18 旋耕机技术状态 18.1 机架不变形,不扭曲、不开焊。 18.2 刀轴转动灵活,无卡滞、弯曲现象,刀轴轴向间隙小于0.5mm。 18.3 弯刀在刀座中安装牢固,刀刃的方向与犁刀旋转方向一致,左右片的安装符合农艺要求。 18.4 刀身磨损不大于5mm,刃口厚度不小于1.5mm。 18.5 万向节叉联结可靠,传动轴与套管伸缩自如、转动自如且不松动。 18.6 传动箱可靠无异音,传动皮带松紧度适宜,无漏油现象。 18.7 各部螺丝紧固。


    注意事项

    本文(DB2306 T120-2019 《农机合作社农机管理规程》.pdf)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