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6312020 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电子标签植入操作规程 The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RFID tag implantation for grass carp cultured in flow spring water 文稿版次选择 2020 - 06 - 22 发布 2020 - 07 - 22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631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休宁县水产站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产品追溯标准
2、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万康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金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肥桃林水乡黑鱼生 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黄山四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乐然物联网技 术有限公司、休宁县水产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衍峰、蔡修兵、刘家丰、杨中喜、王先锋、杨敏、叶晓明、段国庆、崔凯、 魏泽能、侯冠军、杨粤首、秦道仓、阮守云。 DB34/T 36312020 1 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电子标签植入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电子标签植入的术语和定义、植入前准备以及植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泉流水养殖草鱼电子标签植入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
3、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776 草鱼鱼苗、鱼种 NY/T 1430 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 3 植入前准备 3.1 鱼种 鱼种符合但不限于: a) 应符合 GB/T 11776 的规定; b) 体重 50 g; c) 体质健壮、无明显肝胆综合症。 3.2 读写器/阅读器 读写器、阅读器具有与追溯应用平台联网通信及上报数据功能,阅读器采用便携式。 3.3 电子标签 3.3.1 物理要求 采用可读写型无源 RFID 标签,生物强化玻璃封装,直径 2 mm ,长度
4、 12 mm,重量 0.1 g,最小读取写距离 5 cm。 3.3.2 生化要求 电子标签玻璃管表面履盖抗菌、抗过敏的生物防滑涂层。 3.3.3 防伪要求 电子标签带有特定、唯一、不可改变的编码。 3.3.4 写入信息 DB34/T 36312020 2 3.3.4.1 用读写器写入包含但不限于产地、生产单位、鱼池编号、品种、规格、投放日期等信息,其 中产地编码参照 NY/T 1430 的规定。 3.3.4.2 写入信息后进行读取检查,不能被正确读取已写入信息的电子标签可重新写入信息或报废处 理。 3.4 植入工具 3.4.1 植入器 植入器与选用的电子标签型号匹配,针头锋利、无毛刺。 3.4
5、.2 操作台 3.4.2.1 操作台表面平整,放置平稳,与人体接触部位无尖角和毛刺,高度便于植入人员操作。 3.4.2.2 操作台表面可分为植入区和器械摆放区, 操作区铺设鱼种垫床, 与器械摆放区间距 50 cm。 3.4.3 鱼种暂养设施 3.4.3.1 活鱼运输容器安置在运输工具上, 内表面光滑无锐角, 上方有防跳装置, 水体溶氧 4 mg/L, 用于活鱼运输、植入前暂养。 3.4.3.2 网箱安置在流水鱼池中,网衣柔软,网目尺寸 1.5 cm,网箱中保持微流水状态。 3.4.3.3 消毒容器为非金属材质,内表面光滑无锐角,水体溶氧 5 mg/L。 3.4.3.4 网箱和消毒容器水面上方保
6、留适当高度防止鱼种跳出。 3.4.4 其它工具 3.4.4.1 抄网:网衣柔软,网目尺寸 1.5 cm,抄网直径、深度与鱼种规格相适应。 3.4.4.2 垫床:材质柔软、有弹性、不易积水。 3.4.4.3 防护用具:包含但不限于防水工作服、防水胶靴、乳胶手套、棉纱手套、防滑手套。 3.5 操作环境 操作环境靠近养鱼池,地面平整,光线明亮;野外操作避开阳光直射、降水和强风影响。 3.6 消毒 3.6.1 鱼种消毒麻醉 3.6.1.1 消毒剂可用聚维酮碘,药浴浓度为 4 mg/L(以聚维酮碘计,下同)。 3.6.1.2 麻醉剂可用丁香酚或 MS222,药浴浓度为 30 mg/L(均以原药液计,下同
7、)。 3.6.1.3 消毒容器加入适量清水,加入消毒剂、麻醉剂,用抄网捞取适量鱼种置消毒容器内浸浴 10 min30 min。 3.6.2 工具消毒 3.6.2.1 网箱、抄网、鱼种垫床、手套等工具用 4 mg/L 聚维酮碘溶 液浸泡 5 min。 3.6.2.2 植入器针头用 1聚维酮碘溶液浸泡 30 s 后,用 0.9生理盐水冲洗晾干备用。 3.6.3 标签消毒 未受污染的电子标签不必消毒, 打开原始包装后未用完的电子标签下次使用前用 1聚维酮碘溶液 浸泡 30 s 后,用 0.9生理盐水冲洗晾干备用。 DB34/T 36312020 3 3.6.4 操作人员消毒 操作人员用肥皂洗净双手,
8、穿防水工作服、防水胶靴,植入操作员戴乳胶手套,辅助操作员戴棉纱 手套或防滑手套。 4 植入 4.1 鱼种固定 辅助操作员捞取一尾麻醉状态鱼种,稍滤水后将鱼种侧卧于鱼种垫床上,双手轻压固定住鱼体,鱼 腹面向植入操作员。 4.2 注射 植入操作员将电子标签装入植入器,一手翻开腹鳍,一手执植入器从腹鳍基部斜向胸鳍方向进针穿 透腹壁,将 1 枚电子标签植入腹腔,进针深度以穿透腹壁肌肉为宜,避免刺伤内脏。 4.3 伤口消毒 4.3.1 用沾有 5聚维酮碘溶液的棉签涂抹注射伤口。 4.3.2 用后的植入器针头部位浸入 1聚维酮碘溶液 30 s 后取出,用 0.9生理盐水冲洗甩干备用。 4.4 检查 4.4.1 用读码器靠近鱼体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将数据上传至追溯应用平台。 4.4.2 检查注射伤口有无明显出血,鱼体其它部位有无明显损伤。 4.5 投放 将检查合格的鱼种贴近水面投放到养鱼池中。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