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93.080 R 18 DB12 天津市 地方标准 DB12/T 941 2020 高速公路桥梁预防养护规程 Code for preventive maintenance of expressway bridge 2020 - 06 - 14发布 2020 - 07 - 10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941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2 5 预防养护检查与评定 . 3 6 预防 养护设计 . 3 7 预防养护条件 . 5 8 预防养护时机 . 8 9 预防养护方案
2、 . 9 10 预防养护效果的跟踪观测 . 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桥梁预防养护工作重点 . 13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预防养护常用措施的技术要求 . 15 DB12/T 9412020 II 前 言 本 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 标准 由天津市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提出并归口。 本 标准 起草单位: 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天津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天津市交通 科学研究院、天津新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天津海滨大道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 限公司 。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 张亮、张建东、何立忠、宋晓磊、陈明、袁继强、纪姗、陈思
3、、王国军、刘 得超、徐鸿喆、王峥、高坤、田增朝、李海、张帝、王星、裴旺、岳向武、陈鑫瑞、何铁强、李玉玺、 崔红娜、李仙、曹书生、焦晓磊、刘艳竹、董长松、王海峰、李清华、谢雄兵、王文超、罗春来、袁 玉琴、王海彦、黄明、赵会凯、陈鸿锦、张旭良、张昊伟、肖新江、周思南 。 DB12/T 9412020 1 高速公路桥梁预防养护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桥梁预防养护的检查与评定、设计、条件、时机和跟踪观测。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高速公路桥梁预防养护,普通公路桥梁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
4、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728 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 性鉴定技术规范 JT/T 722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T 821.1 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用防腐涂料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H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TJG H20 01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T J23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桥梁预防养护 bridg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在桥梁结构基本完好、仅出现
5、少量表观 性 损伤、材料状况初步劣化 时 ,为预防病害的发生或 减 缓 病害的发展 ,在适当时机 采用的 有 计划的 、 周期性的 、 主动性 的 养护策略。 3.2 桥梁修复养护 bridge repair and maintenance 针对桥梁承载力不足进行的结构性补强、加固或对桥梁各构件、各部件功能性损害进行的桥梁养 护工作。 3.3 养护需求时机 maintenance demand timing 根据桥梁构件及材质状况的衰减情况,需要采取合适的预防养护措施阻止病害发生或减缓病害发 展而确定的养护时间 。 3.4 最佳养护时机 best time for maintenance 根据
6、 桥梁构件 及 材质状况的衰减情况,经过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后 ,确定 的需要采取预防养护措施 阻止病害发生或减缓病害发展的最佳时间范围。 DB12/T 9412020 2 3.5 桥梁日常养护 daily maintenance of bridge 对桥梁经常进行的清洁、保养作业。 3.6 桥梁 构件 bridge member 组成 桥梁结构的最小 单元 ,如一片梁、一个桥墩等。 3.7 桥梁部件 bridge component 结构 中同类构件的统称,如梁、桥墩等。 3.8 蜂窝 voids 混凝土 局部不密实或松散,混凝土表面多砂少浆 , 呈蜂窝状空 洞。 3.9 剥落 spalling
7、 混凝土 表层脱落 、 粗集料外露的现象。严重 时 ,成片状脱落, 钢筋 外露。 3.10 涂层 缺陷 coating defect 钢结构 表面涂层出现流痕、气泡、白化、起皱、起皮等现象。 4 总则 4.1 桥梁预防养护是依据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基于费用 -效益原则进行的有计划的、周期性的、 主动性养护策略。 4.2 桥梁预防养护可通过修复桥梁非结构性损伤的方式保持和改善桥梁技术状况,延缓桥梁结构性损 伤的发生、发展 ,降低桥梁全寿命周期内养护总费用。 4.3 桥梁预防养护应贯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方针, 坚持 “养早、养小、养好 ”的原则进行。 4.4 应定期对桥梁 技术 状况进
8、行检测评定,结合病害的发展、分析,预测桥梁病害发展趋势, 制定科 学有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预防养护方案;桥梁预防养护可作为专项工程进行,也可结合桥梁养 护工程一并开展实施, 逐步实现桥梁预防养护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4.5 桥梁预防养护应积极 推广应用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提高预 防养护的技术水平 。 4.6 桥梁预防养护工作,除应 执行 本 规程 的规定外,尚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规范。 4.7 桥梁预防养护工作流程 见图 1 所示。 DB12/T 9412020 3 图 1 桥梁预防养护工作流程图 5 预防养护检查与评定 5.1 一般规
9、定 5.1.1 运营管理单位应按照 JTG H11 中 要求 的 检查内容 和 检查频率开展桥梁检 查 工作 ,根据 检 查结果 对 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 5.1.2 确定 预防养护 范围 , 制定预防养护方案和措施。 5.1.3 预防养护的重点见附录 A。 5.2 检查方法 按照 JTG H11中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要求开展 桥梁检查 工作。 5.3 评定方法 5.3.1 桥梁病害标度的评定,依据 JTG/T H21 中 的评定 方法进行 。 5.3.2 桥梁预防养护 检查评定 以桥梁构件和部件为主,在确定预防养护范围时, 主要以 桥梁构件、部 件、部位的评定 结果 为依据。 6 预防养护
10、设计 6.1 一般规定 确定预防养护时机 桥梁经常检查 桥梁定期检查 确定预防养护方案 是 /否满足预防养护条件 修复养护 桥梁检查与评定 日常养护 否 否 是 预防养护设计 预防养护实施 预防养护实施效果跟踪观测 DB12/T 9412020 4 6.1.1 预防养护设计应进行方案比选和费用效益分析。 6.1.2 预防养护设计应参考历年桥梁检测数据 ,并进行总结分析 。 6.1.3 预防养护设计包括预防养护 综合 规划设计和预防养护 专项方案 设计。 6.2 预防养护 综合规划设计流程 6.2.1 预防养护 综合规划设计通过 对桥梁历史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病害发展演变 趋势 ,结合预防 养
11、护效果的分析, 制定 未来 3 年 5 年的预防养护方案。 6.2.2 预防养护 综合规划设计流程 见 图 2 所示,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 桥梁历史检测数据, 分析 桥梁病害尤其是适合进行预防养护的病害的发展演变 趋势; 根据桥梁 总体养护规划和 养护投资计划,结合桥梁的养护历史、 通车 运营 年限、周边环境 条 件 、预防养护技术等, 制定预防养护 综合规划 设计初步方案; 通过对 预防 养护效果、 实施 可靠度、 寿命周期 成本分析,确定最终的 预防养护综合规划设计 方案 。 图 2 预防养护 综合规划设计流程 6.3 预防养护 专项 方案设计 流程 6.3.1 预防养护专项方案 设计 应
12、及时对 桥梁检测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需要安排开展 预防养护,或结合 工程维修一并实施。 6.3.2 预防养护 专项 方案设计流程 见 图 3 所示,主要内容包括: 预防养护综合规划设计选定 寿命周期成本 分析 实施可靠度分析 预防养护 效果分析 病害发展 演变 趋势 病害影响分析 历史 病害数据分析 制定预防养护综合规划 初步设计 养护总体规划 养 护历史 养护投资计划 预防养护技术分析 周边环境条件 通车运营年限 DB12/T 9412020 5 通过 桥梁 检查, 确定预防养护范围 ; 分析检测数据, 根据桥梁结构、周边环境条件、技术适用性等形成初步的预防养护专项方案; 结
13、合经济效益、交通组织、预防养护效果等,确定最终的预防养护专项方案。 图 3 预防养护专项方案 设计流程 7 预防养护条件 7.1 一般规定 7.1.1 预防养护一般 适用于桥梁构件、部件、部位 技术 状况良好的 在役 桥梁 。 7.1.2 依据 JTG/T H21 评定 标准 , 当 桥梁构件、部件、部位(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 病害评 定标度达到 2 时 , 宜 进行预防养护。 7.2 桥梁预防养护条件 7.2.1 上部结构构件预防养护条件 见 表 1 所示 。 表 1 上 部结构构件预防养护条件 序号 预防养护 病害 条件 描述 病害 类型 标度值 1 混凝土表层裂缝 2 局部出现网
14、状裂缝,或主梁出现少量轻微裂缝,缝宽未超限; 网状裂缝累计面积构件面积的 20%,单处面积 1.0 ,或主 梁裂缝缝长截面尺寸 1/3 预防养护专项方案 选定 交通组织 实施可靠度 预防养护效果 施工工期 经济效益 分析 确定预防养护范围 周边环境条件 初步的预防养护专项方案 技术成熟度、 适用性 病害数据分析 桥梁结构类型 DB12/T 9412020 6 表 1 (续) 序号 预防养护 病害 条件 描述 病害 类型 标度值 2 混凝土 结 构表 观 缺 陷 蜂窝、麻面 2 较大面积 蜂窝麻面 累计面积构件面积的 50% 3 渗水、水蚀、麻面 2 呈现明水, 伴有晶体析出 或水迹、白华,表层
15、砂浆脱落,露出 粗骨料呈现麻面 累计面积构 件面积的 5%,或单处面积 0.5 4 次要部件 胀裂、剥落 2 局部表层混凝土空鼓、网裂,轻微剥落 累计面积构件面积的 5%,或单处面积 0.5 5 钢结构 表层 缺陷 涂层劣化 2 涂层个别 位置出现流痕、气泡、白化、漆膜发黏、针孔、起皱 或皱纹、表面粉化、变色起皮、脱落等缺陷 累计面积构件面积的 10% 6 钢材锈蚀 2 构件表面发生轻微锈蚀,部分 氧化 皮 或 油漆 层出现剥落 锈蚀累计面积构件面积的 5% 7 斜拉索 、吊杆 钢护筒 防水垫圈 2 轻微 老化 , 表面有脏污 8 支座 钢构件 锈蚀 2 垫板、钢 盆、 螺栓 等出现 表面 出
16、现 较多锈蚀 7.2.2 下部结构构件预防养护条件 见 表 2 所示。 表 2 下部结构构件预防养护条件 序号 预防养护 病害 条件 描述 病害 类型 标度值 1 混凝土 表层裂缝 桥墩 网状裂缝 2 局部网状裂缝; 累计面积 构件 面积的 20%, 单处 面积 1.0 2 水平裂缝 2 较少裂缝,缝宽未超限; 缝长墩身直径或墩身宽度的 1/8 3 竖向裂缝 2 较少裂缝,缝宽未超限 缝长截面尺寸的 1/5 4 盖梁 网状裂缝 2 局部网状裂缝; 累计面积 构件 面积的 20%, 单处 面积 1.0 5 墩帽顶面 水平裂缝 2 少量裂缝,缝宽未超限; 缝长截面尺寸的 1/3 6 盖梁 自上而下
17、的 垂直裂缝 2 缝宽未超限 缝长截面尺寸的 1/5,间距 80 DB12/T 9412020 7 表 2 (续) 序号 预防养护 病害 条件 描述 病害类型 标度值 7 混凝土 表层裂缝 台身 网状裂缝 2 局部网状裂缝; 累计面积 构件 面积的 20%, 单处 面积 1.0 8 台身的 水平裂缝 2 缝宽未超限 缝长台身宽的 1/8 9 竖向裂缝 2 缝宽未超限 缝长截面尺寸的 1/3 10 台帽 台帽 自上而下 的 垂直裂缝 2 缝宽未超限 缝长截面尺寸的 2/3,间距 20 11 翼墙、耳墙 2 较多网裂;出现个别裂缝,缝宽未超限 网裂总面积 12 混凝土 结 构表 观 缺 陷 墩身
18、盖梁 蜂窝、麻面 2 轻微蜂窝、麻面 累计面积构件面积的 20%,单处面积 1.0 13 剥落、露筋 2 局部混凝土剥落、露筋 累计面积 构件 面积的 3%, 单处 面积 0.5 14 桥台 剥落 2 局部混凝土剥落 累计面积 构件 面积的 5%, 单处 面积 0.5 15 台帽 破损 2 局部混凝土剥落、磨损等 累计面积 构件 面积 的 10%, 单处 面积 0.5 16 翼墙 耳墙 破损 2 局部混凝土出现空洞、孔洞、剥落,或砖石表面小块脱落 累计面积构件 面积的 5%, 单处 面积 0.5 17 渗水、水蚀、麻面 2 呈现明水, 伴有晶体析出 或水迹、白华,表层砂浆脱落,露 出粗骨料呈现
19、麻面 累计面积构件面积的 5%,或单处面积 0.5 18 锥坡、护坡 破损 2 铺砌面局部隆起、凹陷、开裂,砌缝砂浆脱落;或局部铺砌 面下滑、坡角损坏 缺陷面积 10% 7.2.3 桥面系结构预防养护条件见表 3 所示。 表 3 桥面系结构预防养护条件 序号 预防养护病害条件 描述 病害类型 标度值 1 车辙 2 面层出现深度较浅的车辙,深度达到 10-15mm 2 沥青混凝土铺装层破损 2 面层局部松散、露骨或局部浅坑槽 松散、露骨累计面积 10%;坑槽深度 25 ,累计面积 3%, 单处面积 0.5 3 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裂缝 2 局部龟裂,裂缝区无变形、无散落 ;龟裂缝宽 2.0 ,部分裂
20、缝块度 5.0m DB12/T 9412020 8 表 3 (续) 序号 预防养护病害条件 描述 病害类型 标度值 3 沥青混凝土铺装层裂缝 2 局部块裂,裂缝区无散落 ;块裂缝宽 3.0 ,大部分裂缝块 度 1.0m 有纵横裂缝,裂缝壁无散落,无支缝 ;纵横裂缝缝长 1.0m, 缝宽 3.0 4 伸缩缝止水带缺陷 2 橡胶条老化、轻微损坏 5 混凝土护栏 破损 2 个别构件 出现蜂窝麻面、剥落、锈蚀、裂缝 8 预防养护时机 8.1 一般规定 基 于费用 -效益 的养护 原则 , 预防养护时机可分为养护需求时机和最佳养护时机。 8.2 养护需求时机 的确定 8.2.1 养护 需求 时机在一定程
21、度上可等同于预防养护条件达到的时间,即某种病害在一定时间内处于 某个标度,即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养护措施;超过了这段时间,病害会随着发展 , 达到更严重的标 度,则需要 进行修 复 养护。 8.2.2 可根据构件病害标度,确定养护需求时机。本规程中对养护需求时机的选择可 按照 第 7 章中 7.2 桥梁预防养护条件来确定。 8.3 最佳养护时机 的确定 最佳养护时机的确定 流程见 图 4所示 。 DB12/T 9412020 9 图 4 最佳养护时机确定流程 图 9 预防养护方案 9.1 一般规定 9.1.1 预防养护方案选择前应对桥梁的技术状况及病害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检测。 9.1.2 预防养
22、护方案选择应考虑桥梁 技术 状况、桥梁结构类型、通车年限、交通量、交通组成、技术 成熟度、施工影响、养护资金等,通过综合评定选择最佳的预防养护方案。 9.1.3 预防养护常 用措施的技术要求见附录 B。 9.2 预防养护方案 9.2.1 桥梁上部结构 桥梁上部结构常见病害预防养护方案 见 表 4所示。 桥梁经常检查 桥梁定期检查 是 /否满足预防养护条件 修复养护 适合预防养护的时间范围 选择几个适合预防养护的时间点 预防养护效果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 寿命周期养护总费用最低 最佳养护时机 日 常养护 桥梁检查与评定 历史病害数据分析 周边环境条件 否 否 是 DB12/T 9412020 10
23、表 4 桥梁上部结构常见病害预防养护方案 序号 预防养护 病害 条件 预防养护方案 病害 类型 标度值 1 混凝土表层裂缝 2 表面封闭法:裂缝宽度小于 0.15mm 压力注胶法:裂缝宽度大于等于 0.15mm 2 混凝土 结构 表 观 缺陷 蜂窝、麻面 2 1 钢筋锈蚀部位,进行除锈,通过 涂层封闭防护 (喷剂、阻锈剂、 表面憎水浸渍、硅烷涂层)或 阴极保护 的方式进行防锈处置 2 对于混凝土缺陷通过水泥混凝土(砂浆 ) 、高抗 渗混凝土(砂 浆 )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 砂浆 ) 、改性 环氧 混凝土 (砂浆) 等进 行修复 3 对处于水环境或潮湿环境的部位,还应进行表面涂层防护,进 行
24、防水、防腐处理 3 渗水、水蚀、麻面 2 4 胀裂、剥落 2 5 钢结构 表层 缺陷 涂层劣化 2 涂层修补 6 钢材锈蚀 2 除锈、喷涂防锈防腐涂层 7 斜拉索 、吊杆 钢护筒 防水垫圈 2 补设防水垫圈 8 支座 钢构件 锈蚀 2 除锈、喷涂防锈防腐涂层 9.2.2 桥梁下部结构 桥梁下部结构常见病害预防养护方案 见 表 5所示。 表 5 桥梁 下部结构常见病害预防养护方案 序号 预 防养护 病害 条件 预防养护方案 病害 类型 标度值 1 混凝土 表层裂缝 桥墩 网状裂缝 2 表面封闭法:裂缝宽度小于 0.15mm 压力注胶法:裂缝宽度大于等于 0.15mm 2 水平裂缝 2 3 竖向裂
25、缝 2 4 盖梁 网状裂缝 2 5 墩帽顶面 水平裂缝 2 6 盖梁自上而下的 垂直裂缝 2 7 台身 网状裂缝 2 8 台身的 水平裂缝 2 9 竖向裂缝 2 10 台帽 台帽自上而下的 垂直裂缝 2 11 翼墙、 耳墙裂缝 2 DB12/T 9412020 11 表 5 (续) 序号 预防养护 病害 条件 预防养护方案 病害 类型 标度值 12 混凝土 结 构表 观 缺 陷 墩身 盖梁 蜂窝、麻面 2 1 钢筋锈蚀部位,进行除锈,通过 涂层封闭防护(喷剂、 阻锈剂、表面憎水浸渍、硅烷涂层)或阴极保护的方式进行 防锈处置 2 对于混凝土缺陷通过水泥混凝土(砂浆)、高抗渗混凝 土(砂浆)、聚合
26、物水泥混凝土(砂浆)、改性环氧混凝土 (砂浆)等进行修复 3 对处于水环境或潮湿环境的部位,还应进行表面涂层防 护,进行防水、防腐处理 4 水中墩柱可增设防腐涂装、腐蚀层(扩大截面)、玻纤 维套筒等 13 剥落、露筋 2 14 桥台 剥落 2 15 台帽 破损 2 16 翼墙 耳墙 破损 2 17 渗水、水蚀、麻面 2 18 锥坡、护坡 破损 2 9.2.3 桥面系结构 桥面系结构常见病害预防养护方案 见 表 6所示。 表 6 桥面系常见病害预防养护方案 序号 预防养护病害条件 预防养护方案 病害类型 标度值 1 沥青混凝土铺装 变形、破损、裂缝 2 日常裂缝处治 、 破损修补、微表处 2 伸
27、缩缝止水带缺陷 2 1 更换缺陷伸缩缝止水带 2 伸缩缝液体 /液态止水带 3 混凝土护栏 破损 2 1 裂缝修补 2 钢筋锈 蚀部位,进行除锈,通过 涂层封闭防护(喷剂、阻锈剂、 表面憎水浸渍、硅烷涂层)或阴极保护的方式进行防锈处置 3 对于混凝土缺陷通过水泥混凝土、高抗渗混凝土、聚合物水泥砂 浆、改性环氧砂浆等进行修复 4 进行表面涂层(防腐涂料、表面憎水浸渍、硅烷涂层等)防护, 进行防水、防腐处理 10 预防养护效果的跟踪观测 10.1 一般规定 10.1.1 桥梁预防养护工作实施、验收完成后, 应 定期进行跟踪观测。 10.1.2 通过跟踪观测 ,充分了解预防养护措施的效果以及与病害、
28、病害环境的适应性。 10.1.3 通过 对 跟踪观测结果的分析,改进、提升桥梁预防养护技术,必要时可 设置 试验 段。 10.1.4 结合效益成本分析,优化、 调整 养护方案。 DB12/T 9412020 12 10.2 预防养护 措施跟踪观测 内容 10.2.1 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注胶修补 10.2.1.1 封缝部位封缝胶是否与混凝土结构剥离、脱落,是否存在渗水 现象 ,并结合封缝部位周边 情况分析原因 。 10.2.1.2 封缝部位封缝胶是否沿原裂缝方向重新开裂,如有开裂, 则 需选取典型部位对裂缝变化情 况进行跟踪观测。 10.2.1.3 观测 周期 不宜低于一年 一次。 10.2.
29、2 混凝土表面缺陷修复 10.2.2.1 修补部位混凝土是否存在 蜂窝、麻面、 网裂、胀裂、剥落现象。 10.2.2.2 对于修补处与外界水接触的部位,涂层是否完好,混凝土有无水蚀现象。 10.2.2.3 观测 周期 不宜低于一年 一次。 10.2.3 混凝土表面防腐涂装 10.2.3.1 涂层是否存在 起皮、 裂纹 、 破损、 脱落 等缺陷。 10.2.3.2 与外界水接触 或潮湿 部位涂层处混凝土是否存在水蚀麻面、空鼓、网裂 、 胀裂、是否有锈 迹渗出等缺陷。 10.2.3.3 观测周期不宜低于一年一次。 10.2.4 钢结构涂层劣化修复 10.2.4.1 涂层是否存在 气泡 、 起皮、脱
30、落 等缺陷。 10.2.4.2 与外界水接触 或潮湿 部位涂层处 钢结构是否存在锈蚀等 。 10.2.4.3 观测 周期 不宜低于半 年一次 。 10.2.5 微表处 10.2.5.1 表观是否存在网裂、纵横向裂缝,坑槽、拥包、表层剥落等缺陷。 10.2.5.2 桥面微表处车辙、平整度、渗水系数、抗滑系数、构造深度变化情况。 10.2.5.3 观测 周期 不宜低于半 年一次。 10.2.6 补设斜拉索 、吊杆 钢护筒 防水垫圈 10.2.6.1 防水垫圈是否污 损、老化,是否存在挤压破损、缺失等。 10.2.6.2 观测周期不宜低于半年一次。 10.2.7 锥坡、护坡破损修复 10.2.7.1
31、 修复部位勾缝是否开裂、脱落;是否存在破损、凹陷、砌石松动现象。 10.2.7.2 观测周期不宜低于一年一次。 DB12/T 9412020 13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桥梁预防养护工作重点 A.1 梁式桥上部结构构件 A.1.1 预防养护的主要病害 A.1.1.1 混凝土表面缺陷有蜂窝、 麻面、 渗水 、 水蚀麻面、胀裂剥落、掉角、空洞、孔洞等 。 A.1.1.2 局部露筋、钢筋锈蚀 。 A.1.1.3 梁体 混凝土表层 裂缝, 影响桥梁构件、部件材质的耐久性,进而引起材质状况的劣化,导致 构件或部件产生功能性损伤 。 A.1.1.4 钢构件表面锈蚀、涂层劣化( 气泡 、裂纹、
32、起皮、 脱落 ) 。 A.1.1.5 斜拉索及吊杆钢护筒防水垫圈失效。 A.1.2 预防养护工作重点部位 A.1.2.1 边梁外侧翼板、腹板、底板易于 与 外界水接触的部位;边梁预防养护的实施可结合桥梁养护 工程开展 。 A.1.2.2 泄水管周边由于长期渗漏水 , 易造成梁体产生混凝土缺陷;泄水管过短 , 泄水管内流出的水 侵蚀梁体 , 造成 混凝土缺陷 。 A.1.2.3 伸缩缝处梁端部位,伸缩缝处止水带失效会引起桥面积水沿伸缩缝处下渗至梁端部位,引起 混凝土产生缺陷 。 A.1.2.4 铰缝、湿接缝等接缝部位梁体,因为接缝处长期渗水造成两侧梁体产生混凝土缺陷 。 A.1.2.5 斜拉索及
33、吊杆钢护筒与索套管连接处的防水垫圈在长期振动情况下易被挤压破坏, 同时在外 界环境下易发生老化失效。 A.2 桥梁下部结构构件 A.2.1 预防养护的主要病害 A.2.1.1 混凝土表面缺陷有蜂窝、渗水 、 水蚀麻面、胀裂剥落、掉角、空洞、孔洞等 。 A.2.1.2 局部露筋、钢筋锈蚀 。 A.2.1.3 桥台、墩柱、盖梁、桥塔、翼墙、耳墙 等混凝土表层 裂缝 。 A.2.1.4 钢构件表面锈蚀、涂层劣化( 气泡 、裂纹、起皮、 脱落 )。 A.2.2 预防养护工作重点部位 A.2.2.1 桥梁下部结构长期 与外界直接接触,长期雨水侵蚀及温度影响,易产生混凝土缺陷 。 A.2.2.2 伸缩缝处
34、墩台,伸缩缝处止水带失效会引起桥面积水沿伸缩缝处下渗 至 墩台顶部,引起墩台 产生混凝土缺陷 。 A.2.2.3 水中的墩柱,水中墩柱干湿交接部位易产生混凝 土缺陷;水质污染严重区域或水中酸性离子 (如沿海地域氯离子等)会加速混凝土缺陷的发展 。 DB12/T 9412020 14 A.3 桥面系构件 A.3.1 预防养护的主要病害 A.3.1.1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缺陷,如车辙、裂缝、局部坑槽、松散等 。 A.3.1.2 伸缩缝止水带损伤 。 A.3.1.3 混凝土护栏蜂窝麻面、剥落、露筋锈蚀、裂缝 。 A.3.1.4 泄水孔堵塞等。 A.3.2 预防养护工作重点部位 A.3.2.1 沥青混
35、凝土铺装缺陷部位,尤其是网裂、坑槽、松散部位,要及时查明是否由防水及混凝土 铺装层损坏引起,并及时进行维修 。 A.3.2.2 伸缩缝止水带破损部位,伸缩缝止水带失效一方面会造成桥面积水下渗造成梁体及墩台产生 水蚀等混凝土缺陷;另一方面桥面杂物不断掉 落堆积在梁端部位,会影响梁体伸缩,产生次生病害 。 A.3.2.3 混凝土护栏,由于桥面横坡的原因雨水易在混凝土护栏内侧汇集,冬季融雪剂中的氯离子更 加剧造成护栏内侧根部混凝土水蚀、松散、剥落;对于跨 线 桥部位混凝土护栏外侧的混凝土缺陷易造 成混凝土掉落,影响桥下行人及车辆安全 。 DB12/T 9412020 15 B B 附 录 B (规范
36、性附录) 预防养护常用措施的技术要求 B.1 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修补 B.1.1 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修补适用于裂缝宽度小于 0.15mm的裂缝处理,施工流程如 图 B.1所示 : 图 B.1 混凝土表面裂缝封闭施工流程图 B.1.2 施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裂缝表面处理:首先,清理混凝土表面,对裂缝走向两侧各 30mm 50mm 范围内的原构件表 面,用喷砂机或砂轮机打磨平整,直至露出坚实的骨料新面,清除表面尘土、浮浆、污垢、 油渍、原有涂装、抹灰层或其他饰 面层 ; 其次,除去裸露钢筋表面的锈迹及油污 ; 最后,清 除裂缝内的灰尘等杂物,采用工业丙酮擦拭一遍构件表面 ; 配胶:按说明书提供
37、的配比和所需用量配制好环氧树脂胶泥或封缝胶 ; 用小铲刀将环氧胶泥或封缝胶刮抹到裂缝上,厚度 2mm 左右,宽度 40mm 左右,抹胶时要刮 平整,保证封闭可靠。 B.1.3 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 合 TJG H20 01的规定。 B.2 混凝土裂缝注胶修补 B.2.1 混凝土裂缝注胶修补适用于裂缝宽度大于等于 0.15mm的裂缝处理,施工流程如图 B.2所示 。 图 B.2 混凝土裂缝注胶施工流程图 B.2.2 裂缝修复胶采用改性环氧胶粘剂,其填料必须在工厂制胶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另外 裂缝修复胶应进行毒性检验,对完全固化的胶黏剂,其检验结果应 符合 无毒卫生等级的规定,其性能 指标
38、应符合 GB 50728中相关要求,具体见表 B.1。 裂缝处理 配胶 密封 成品保护 缝口表面 处理 粘贴注胶嘴 和出胶嘴 封缝 灌胶 密封检查 封口 结束 检查 DB12/T 9412020 16 表 B.1 裂缝修补用胶性能指标 检验项目 性能指标 胶体 性能 抗拉强 度( MPa) 25 受拉弹性模量( MPa) 1500 伸长率( %) 1.7 抗弯强度( MPa) 30 ,且不得呈脆性破坏 抗压强度( MPa) 50 无约束现行收缩率( %) 0.3 粘结 能力 钢对钢拉伸抗剪强度( MPa) 15 钢对钢对接抗拉强度( MPa) 20 钢对干态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 MPa) 2.
39、5 ,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钢对湿态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 MPa) 1.8 ,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耐湿热老化性能 与室温下,短期试验结果相比,其抗剪强度降低率不大 于 18% B.2.3 施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缝口表面处理 :可用钢丝刷或砂轮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 后用压缩空气将裂缝内的灰尘吹出,再用棉丝沾丙酮沿裂缝两侧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使工 作面平顺、干燥、无油污,处理范围沿裂缝走向宽 30mm 50mm; 粘贴 注胶嘴和出胶嘴 :将 注胶嘴 底部周边均匀涂抹一层封缝胶,注意不要将 注胶嘴 的胶孔堵 住,将 注胶嘴 出 胶 孔对准裂缝,粘贴安装,安装间距 视
40、缝宽 一般为 200mm 400mm; 封缝:用小铲刀将封缝胶刮抹到裂缝上,厚度 2mm 左右,宽度 40mm 左右,抹胶时应防止产 生小孔和气 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可靠 ; 密封检查:裂缝封闭后应进行压气试漏,待封缝胶 达到 强度时,沿裂缝涂一层肥皂水,从注 胶底座通入压缩空气,若有气泡冒出说明该处漏气,作好标记。用密封胶对漏气的区域进行 封闭,待达 到 强度 时 再气检,如此反复直至不漏气为止 ; 配胶:按裂缝修复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分别提取双组份原料 ,把双组分原料 倒入 干 净的容器,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 40 分钟 50 分钟用 完为宜 ; 灌
41、胶:将配制好的灌缝胶装入注射器,竖向裂缝、斜向裂缝按从下向上顺序,水平裂缝按从 一端向另一端顺序 ,灌胶时从第一个底座开始注入,待第二个注胶底座流出胶后为止,然后 将第一个底座进胶嘴堵死,再从第二个注胶底座注入,如此顺序进行。最后一个注胶底座为 排气用,可不注胶。注胶应根据胶液流动性选择注胶压力,一般为 0.1Mpa 0.4Mpa; 成品保护:灌胶结束后, 24 小时内不得扰动注胶 嘴和出胶嘴 , 3 天 5 天后可 将其 拆除。 B.2.4 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 TJG H20 01的规定。 DB12/T 9412020 17 B.3 混凝土表观缺陷修复 B.3.1 混凝土表观缺陷修复适用于
42、构件表面蜂窝麻面、空洞、水蚀麻面 、 胀裂剥落、露筋以及小面积 破损等缺陷的修补。 B.3.2 混凝土表面缺陷修复 材料可选择混凝土(砂浆)、聚合物混凝土(砂浆)、改性环氧混凝土(砂 浆)等可靠的修补材料,材料应满足与原混凝土基面粘结密实等要求,其性能指标 应符合 GB 50728中 相关要求,具体见 表 B.2所示 。 表 B.2 混凝土 表观 缺陷修复材料性能指标 检验项目 性能指标 材料 性能 劈裂抗拉( MPa) 5.5 抗折强度( MPa) 10 抗压强度( MPa) 7d 30 28d 45 粘结 能力 与钢丝绳粘结抗剪强度( MPa) 标准值 5 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 MPa)
43、 2.5 ,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耐环 境 作 用能 力 耐湿热老化性能 短期试验结果相比,其与钢丝绳粘结抗剪强度降低率不大于 15% 耐冻融性能 经受 50 次循环,其与钢丝绳粘结抗剪强度降低率不大于 10% 耐水性能 1.5 ,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收缩率( %) 28d 0.1 B.3.3 施工工艺除应符合 JTG/T J23的规定外,应符合下列规定: 基面处理:采用人工机械打磨或高压水射流冲洗,清除待修复混土表面污垢和腐蚀、松动表 皮,露出密实混凝土骨料,并清除外露钢筋锈蚀表皮 ; 涂刷界面剂:为确保修复层与原凝土结构的粘结性能,应涂刷界面剂 ; 修复缺陷:当缺陷 深度不超过 1cm 时,
44、应一次性修复完成;当缺陷深度超过 1cm 时,应分次 修 复,每次修复厚度不应超过 1cm,间隔时间应在 6h 以上,并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 ; 修复后养护:缺陷修复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对于阳光照射强烈或易风干的部位,应使用表面 封闭材料(如湿布料薄膜等)进行覆盖 ,避免其表面受雨水、风及阳光直射影响 。 B.3.4 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 TJG H20 01的规定。 B.4 钢筋锈蚀处理 B.4.1 钢筋锈蚀处理方法适用于既有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的维修处理,包括混凝土表面缺陷修复中钢 筋锈胀引起的混凝土脱落、露筋的维修处治。 B.4.2 对于一般构件钢筋, 宜采用涂锈转化剂作为防锈措施。对于重
45、要构件钢筋,宜采用牺牲阳极的 阴极保护法作为防锈措施。 DB12/T 9412020 18 B.4.3 施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人工凿除方法清除结构表面因钢筋锈蚀而损坏的混凝土,使钢筋锈蚀段完全露出 ; 用喷砂枪或钢丝刷等工具清除钢筋锈迹 ; 喷涂锈转化剂,或阴极保护 ; 修复结构表面。 B.4.4 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 TJG H20 01的规定。 B.5 混凝土表面防腐涂装 B.5.1 混凝土表面防腐涂装适用于 边梁、接缝处梁体、泄水管周边及附近梁体、伸缩缝位置墩台及盖 梁、腐蚀环境中墩柱干湿交接处、 防撞 护栏内侧(尤其是根部)等易受水侵害部位的表面防腐。 B.5.2 常用的防腐抗渗封闭涂层有:表面涂层(环氧富锌底漆 +环氧云铁中间漆 +氟碳树脂漆 +氟碳面 漆 等涂层体系 )、硅烷浸渍剂、薄层砂浆 +氟硅涂料、聚脲涂料等。防腐涂装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 JT/ T 821.1中相关性能指标要求,具体见 表 B.3 表 B.7。 表 B.3 环氧封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