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CS 65.020.20 B05 DB1507 呼伦贝尔市地方标准 DB 1507/ T542020 小麦免耕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till cultivation of wheat rotation 2020 - 09 - 25发布 2020 - 12 - 25实施 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7/ T542020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晓军、郭建靖、王丽君、王国志
2、、张连云、廉博、王红霞、高玉秋、王炜、 陈文贺、包立达、封慧戎、陈文山、张鑫、张可、李莉。 DB1507/ T542020 1 小麦免耕轮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免耕轮作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呼伦贝尔市小麦轮作免耕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
3、则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NY/T 496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NY/T496的某些术 语和定义。 3.1 残茬 crop residue 作物果实收获后,残留在地表以上作物秸秆、根茬和杂草的总称。 3.2 表土作业 surface soil operating 对表层土壤进行浅耕、除草、灭茬、镇压、实现疏松、碎土、平整地表、减少残茬覆盖达到播种要 求的一种作业。 3.3 轮作 crop rotation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是用地养地 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
4、3.4 深松 deep loosening 用深松铲或凿形犁等松土农具疏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的一种深耕方法。 DB1507/ T 542020 2 3.5 测土配方施肥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 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肥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NY/T496-2010,定义3.15 3.6 免耕 zero tillage 指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的一种耕作方法。 4 播前准备 4.1 土地准备 4
5、.1.1 轮作 轮作宜采取四年轮作模式:小麦-油菜-大麦-油菜。 4.1.2 土地选择 选用上等肥力、平整、耕层土壤30 cm以上的地块,不宜选择连作重茬地块。 4.1.3 翻耕 需要翻耕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耕翻深度为25 cm30 cm,夏翻晒垡后或秋翻后及时进 行表土作业。 4.1.4 深松 连续实施免耕三年至四年的地块,应进行深松作业,深度30 cm35 cm。 推荐深松作业选择1SL -300型深松整地机(配套动力1804型拖拉机),730 B型联合整地机(配套动 力380型拖拉机)。 4.1.5 前茬作物残茬处理 前茬作物收获留茬高度宜低于15 cm,残茬粉碎后均匀覆盖地表
6、,覆盖量为0.3 kg/m 2 0.6 kg/m 2 为宜。秸秆残茬粉碎作业质量应符合表1。 表1 残茬粉碎作业质量标准 类型 粉碎长度 (cm) 粉碎长度合格率(%) 秸秆粉碎还田机 1535 90 联合收割机 2050 90 4.2 选用品种 DB1507/ T542020 3 选用品种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 的规定。选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 4.3 种子准备 4.3.1 精选种子 播前采用复式或螺旋式种子精选机100 %进行种子精选,剔除病粒、杂质等。 4.3.2 种子处理 以防病、防地下害虫及防倒抗旱为主,按包衣拌种剂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拌种。 a) 晒种:播前要晾晒
7、种子2 d。要匀摊薄晒,经常翻动; b) 拌种:2 %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 g/667 m 2 或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667 m 2 。拌种后放置 10 h36 h,使药剂充分均匀分布于种皮。 4.4 施肥 4.4.1 测土配方施肥 配方肥依据土壤测定结果合理施肥,种肥随播种一同进行。 4.4.2 常规施肥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不同肥力基础进行平衡施肥,氮、磷、钾肥及微肥相结合。 5 播种 5.1 免耕播种机械选择 选择CPH-1510F型、CPH -2010型免耕播种机、6119型、4526型免耕播种机、2BMG-18型免耕播种机。 5.2 播期 气温稳定通过0 后7 d,土壤解
8、冻5 cm8 cm时进入播种期,应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下旬,根据 品种特性提倡抢墒早播。 5.3 播种量 基本保苗43万株/667 m 2 45万株/667 m 2 。根据667 m 2 计划基本苗数、种子发芽率、种子千粒重、 田间出苗率确定667 m 2 实际播种量。田间出苗率宜以80 %计算,整地质量高、墒情足按85 %计算,差的 按75 %计算。 5.4 播种方式 采用免耕播种机条播,行距15 cm。 5.5 播种深度 播深应大于3 cm5 cm。 5.6 播后镇压 严格保墒措施,播后镇压两次。 DB1507/ T 542020 4 6 田间管理 6.1 蹲苗 6.1.1 物理方法 在小麦
9、三叶期至四叶期,用V型镇压器镇压一次至两次,防止徒长,力争壮苗,但不能湿地镇压, 车速不宜过快,防止对叶片造成伤口。 6.1.2 化学方法 在三叶期至四叶期结合化学灭草进行生物调控,每667 m 2 喷20 %多唑甲哌鎓35 ml,兑水30 kg进 行叶面喷施。 6.2 追肥 三叶期至五叶期,使用免耕播种机械及时在根际追施尿素3 kg/667 m 2 4 kg/667 m 2 。扬花期采用 自走式机械喷施增效叶面肥。 6.3 化学灭草 6.3.1 喷药机械 喷药选择高地隙自走式喷药机(3185型、3230型、3330型),自走喷药机(4720型、4730型、4930 型),3880型喷药机。喷
10、药前测量各喷头喷药量和雾化情况,未达标喷头及时更换。 6.3.2 双子叶杂草 667 m 2 使用苯磺隆4 g6 g兑水喷施。 6.3.3 单子叶杂草 野燕麦、碑草等单子叶杂草在三叶期喷施炔草酯25 g30 g或精恶唑禾草灵70 ml80 ml兑水喷施。 6.4 病虫害防治原则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8321的规定,农药安全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 6.5 病害防治方法 6.5.1 赤霉病 赤霉病易感时期667 m 2 用25 %氰烯菌脂悬浮剂100 ml喷施。 6.5.2 叶枯病 扬花期至灌浆期667 m 2
11、 用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 g30 g或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 液喷雾。 6.6 虫害防治方法 6.6.1 蚜虫 DB1507/ T542020 5 当孕穗期有蚜虫株率达到15 %,百株平均蚜量五百头时667 m 2 用70 %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 g或啶虫 脒20 g喷雾。 6.6.2 麦秆蝇 667 m 2 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25 g喷雾。 7 收获 7.1 收获机械 机械选择联合收割机(2388型、CSX 7070型、CSX 6080型、1075型、1076型),自走式割晒机(M 100 型、M 150型)。 7.2 分段收获 在蜡熟中期开始割晒,割茬高度15 cm20 cm,麦铺要直,不掉沟,不断条,不塌铺,割后7 d 10 d捡拾。 7.3 联合收获 用联合收割机在蜡熟末期开始收获至完熟后一周内完成。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