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16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5168 2020 苹果黄蚜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2020 - 03 - 25 发布 2020 - 04 - 25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5168-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婕、索相敏、王金鑫、李学营、及增发、张健强、鄢新民、冯建忠、王献 革、季文章。 DB13/T 5168-2020 1 苹果黄蚜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黄
2、蚜 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虫情调查、为害程度划分及防控指标、防控方法 和防控效果调查。 本标准适用于 苹果黄蚜的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苹果黄蚜 苹果黄蚜(绣线菊蚜) 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 属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昆虫纲 Insecta, 半翅目 Hemiptera,蚜科 Aphidi
3、dae,俗称蜜虫,腻虫,一年发生 10 余代,是我国苹果主产区的 主要 害虫之一。以若蚜、成蚜群集于寄主嫩梢、嫩叶背面及幼果表面刺吸为害,受害叶片向背面横向卷曲 或卷缩,受害枝梢生长缓慢。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详见附录 A。 3.2 蚜梢率(百分数) 指出现苹果黄蚜的新梢数量占所调查新梢总量的百分数。 3.3 经济阈值 是指害虫苹果黄蚜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害虫密度 超过 经济损害允许 水平,以蚜梢率表示。 3.4 防控效果 防控效果( %) =(药前蚜梢 率 -药后蚜梢率) /药前蚜梢率 100 %。 4 虫情调查 DB13/T 5168-2020 2 4.1
4、调查时间 每年 4 9月份,每 7 d 10 d调查一次 。 4.2 调查方法 选用“目测法”调查蚜梢率。 在果园分别固定选取 5棵树,在每棵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随机选取 5个生长的嫩梢,每 棵树调查 20个嫩梢 ,总共调查 100个嫩梢 , 计算蚜梢率 。 5 经济阈值的确定 经“目测法”调查蚜梢率,幼树的经济阈值 为 蚜梢率 达到 30 %, 或成龄树的经济阈值 为 蚜梢率 达 到 45 %, 超过此经济阈值后, 需 立即采取全面的 化学药剂防控。 6 防控方法 6.1 农业防控 结合修剪,剪除树体上的苹果黄蚜被害 枝梢,并带出果园集中销毁或深埋;增施有机肥,增强其 抗虫能力。 6
5、.2 生物防控 苹果黄蚜的天敌有草蛉、食蚜蝇、瓢虫、花蝽等扑食性天敌;蚜小蜂、蚜茧蜂等寄生性天敌等。 在不造成经济为害前提下,减少化学药剂使用,保护和充分利用自然天敌。化学防控时选择对天敌影 响小或没影响的药剂,并选择在天敌活动量小的时间喷药。 6.3 化学防控 加强苹果黄蚜的预测预报,做到适时用药,使用化学农药时,采用安全、高效的农药,严格执行 GB 8321(所有部分);采取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 在休眠期,用石硫合剂、柴油乳剂、机油乳剂等喷布树 体进行全面防控,可有效铲除苹果黄蚜越 冬 .卵 。 在生长期,根据经济阈值及时喷药。药剂及浓度的选择见附录 B。 7 防控效果调
6、查 7.1 调查方法 按照 4.2的调查方法进行。 7.2 防控效果计算 对实施防控的苹果园,自施药第 2 d始隔日进行蚜梢率调查,统计分析防控效果。 7.3 防控效果评定 施药后 3 d 7 d防控效果达到经济阈值以下为合格,未达到的进行补治。 DB13/T 5168-2020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苹果黄蚜及生物学特性 A.1 导言 本附录给出了苹果黄蚜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的描述。 A.2 苹果黄蚜形态特征 成蚜:雄蚜有翅,而雌蚜有翅或无翅。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 1.4 mm 1.8 mm,近纺锤形,体黄、黄 绿、或绿色;头、复眼、口器、腹管及尾片均为黑色;口器长达中足基节窝,触角明显
7、比体短,其基 部淡黑色;腹管中等长,圆柱形,末端渐细;尾片指状,生有 10根左右弯曲的毛;体两侧有明显的乳 头状突起。有翅胎生雌蚜体略小,头、胸部、口器、腹管及尾片均为黑色,复眼暗红色;口器可及后 足的基节窝,触角较体短,共 6节,第 3节有圆形感觉孔 6 10个,第 4节有 2 4个;腹部黄绿或绿色, 两侧有黑斑,并具有明显的乳头状突起,翅透明。 若蚜:鲜黄色,似无翅胎生雌蚜,触角、复眼、足及腹管均为黑色,腹管 短,腹部肥大。有翅若 蚜胸部具翅芽 1对。 卵:椭圆形,两端微尖,长约 0.6 mm,漆黑色,有光泽。 A.3 苹果黄蚜发生规律 苹果黄蚜在河北省一年发生 10余代,以卵在苹果树枝条
8、粗皮和芽旁、芽腋或裂缝内越冬。第二年 3 月下旬苹果树发芽后,越冬卵开始孵化, 5月上旬孵化结束。初孵幼蚜群集在芽和幼叶上为害,经 10 d 左右发育为干母,干母可胎生无翅胎生雌蚜,其中也有少数有翅胎生雌蚜。自春季至秋季均以孤雌胎 生方式繁殖。初期繁殖较慢, 6 7月间繁殖加快,蚜梢率迅速增长,为害严重,树梢、叶背、叶柄甚 至新梢上常密布蚜群,此时有翅胎生雌蚜 大量出现,并向其他植株上扩散,至 8 9月发生数量逐渐减 少, 10 11月开始产生性母,迁飞后产生有性蚜,雌雄交尾产卵越冬。每头雌蚜产卵 1 6粒。 A.4 苹果黄蚜为害症状 苹果黄蚜有趋向果树嫩梢群集为害的特点,以成蚜和若蚜刺吸嫩梢
9、和叶片汁液,致被害叶片自叶 尖向叶背弯曲或横卷,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新梢的正常生长,发生严重时,叶片全部卷缩,枝条生 长受到严重影响,造成树势衰弱。新梢百叶蚜量大时还可为害果实,影响苹果品质及产量。 DB13/T 5168-2020 4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苹果黄蚜化学防控方法 B.1 防控苹果黄蚜常用化学药剂 表 B.1 防控苹 果黄蚜常用化学药剂 药剂名称 常用剂型 稀释倍数 吡虫啉 10 %、 25 %可湿性粉剂( WP)、 70 %水分散粒剂( WG) 2000 3000、 4000 5000、 15000 啶虫脒 3 %、 10 %、 20 %乳油( EC) 2000、 30
10、00、 2500 氟啶虫胺腈 22 %悬浮剂( SC)、 50 %水分散粒剂( WG) 4000 6000、 8000 氟啶虫酰胺 10 %悬浮剂( SC) 3000 6000 毒死蜱 40 %、 48 %乳油( EC) 800 1500、 1000 2000 噻虫嗪 25 %水 分散粒剂( WG) 3000 6000 噻虫啉 48 %悬浮剂( SC) 8000 螺虫乙酯 22.4 %、 24 %悬浮剂( SC) 2000 3000、 4000 高效氯氰菊酯 4.5 %乳油( EC) 1000 1500 高效氯氟氰菊酯 2.5 %乳油( EC)、( SC) 1000 1500、 50 150
11、三氟氯氰菊酯 2.5 %乳油( EC) 2500 阿维菌素 1.8 %乳油( EC) 3000 5000 二甲基氨基甲酸酯 50 %可湿性粉剂( WP) 1500 2000 烟碱苦参碱 1.2 %乳油 ( EC) 800 1000 苦参碱 48 %水剂( AS) 1000 苦楝 1.0 %水剂( AS) 1000 A B.2 喷药技术 B.2.1 喷药时间 避免在风雨天和烈日下施用农药,药后 4 h内遇雨须重喷。 B.2.2 药液配置方法 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配置农药,药剂种类和施用浓度参照表 B.1。 B.2.3 注意事项 喷药要周到细致,不留死角,药液直接触及虫体。喷洒农药时要戴眼镜、口罩、手套,穿防护服, 以防药液溅洒到皮肤上造成伤害。 B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