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100 C 56 W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生 行 业 标 准 WS/T 580 2017 0 岁 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Developmental scale for children aged 0-6 years 2017 - 10 - 12 发布 2018 -04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WS/T 580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妇幼保健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博文、金春华、李瑞莉、张悦、张丽丽、李娜、高振
2、敏、 张家健 、王建红、 王晓燕、政晓果、高海涛、宋文红、梁卫兰、张峰、施建农、金星明、杨玉凤、静进、梁爱民、王惠珊、 麻宏伟、章岚、王惠梅、张唯敏、高雪婷、杜其云、杨瑞华、王贺茹、卢慧敏、许琪、杨慧敏、王利红、 肖峰 、刘馨、辛倩倩、尹德卢、殷涛。 WS/T 580 2017 1 0 岁 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0岁 6岁 (未满 7周岁) 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的评估内容、测查方法、发育商参考 范围以及量表的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 0岁 6岁 (未满 7周岁 )儿童发育行为水平 的评估 ,是 评估 儿童 发育行为水平 的诊断量 表 。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3、适用于本文件。 2.1 能区 attribute 量表测定的领域,本量表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能力和社会行为五个能区。其中大运 动能区指身体的姿势、头的平衡,以及坐、 爬、 立、走、跑、跳的能力;精细动作能区 指使用手指的能 力;语言能区指理解语言和语言的表达能力;适应能力能区指儿童对其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作出反 应和适应的能力;社会行为能区指对周围人们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2 智力年龄 mental age; MA 智龄 心理年龄 反映儿童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注: 在编制的量表中,按年龄分组编制测查项目,若被试者通过 3岁的测查项目,就表示他使用该量表测查的智力 年龄
4、为 3岁。 2.3 发育商 development quotient; DQ 用来衡量 儿童 心智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是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情绪和 社会性发展等 方面对 儿童 发育情况进行衡量。计算见 式( 1): 100 ( 1) 3 评估内容 发育商 智龄 实际年龄 WS/T 580 2017 2 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能力和社会行为 5个能区,用于测查儿童发育行为状况,评估 其发育程度。每个月龄组 8 10个测查项目,共计 261个测查项目。见附录 A。 4 测查方法 4.1 测查工具 4.1.1 评估量表 0岁 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见附录 A。 4.1.2 辅
5、助工具 主试者使用与测查量表配套的标准化测查工具箱,以及诊查床、围栏床、小桌、小椅、楼 梯等测查 工具。 4.2 测查程序 4.2.1 计算实际月龄 4.2.1.1 首先根据被试者的测查日期和出生日期计算出被试者是几岁几月零几日,再把岁和日换算为 月,以月龄为单位,月龄保留一位小数。 4.2.1.2 日换算成月为 30 天 =1.0个月,岁换算成月为 1岁 =12.0个月。 4.2.2 标记主测月龄 与实际月龄最接近的月龄段为主测月龄,在主测月龄前用标记,主测月龄介于量表两个月龄段之 间的,视较小月龄为主测月龄。早产儿也按照实际月龄进行标记,无需矫正月龄。 4.2.3 测查启动与结束 4.2.
6、3.1 主测月龄为启动月龄,先测查主测月龄的项目,无论主测月龄的某一能区的项目是否通过, 需分别向前和 向后再测查 2个月龄,共 5个月龄的项目。 4.2.3.2 向前测查该能区的连续 2个月龄的项目均通过,则该能区的向前测查结束;若该能区向前连 续 2 个月龄的项目有任何一项未通过,需继续往前测查,直到该能区向前的连续 2个月龄的项目均通过 为止。 4.2.3.3 然后从主测月龄向后测连续 2个月龄的项目,若向后测查的该能区的连续 2个月龄的项目均 不能通过,则该能区的向后测查结束;若该能区向后连续 2个月龄的项目有任何一项通过,需继续往后 测查,直到该能区向后的连续两个月龄的项目均不通过为
7、止。 4.2.3.4 所有能区均应按照 4.2.3.1 4.2.3.3 的要求进行测查。 4.2.4 记录 方式 测查通过的项目用表示;不通过的项目用表示。 4.3 操作方法和测查通过要求 量表的操作方法和测查通过要求见附录 B。 4.4 结果计算 WS/T 580 2017 3 4.4.1 各能区计分 4.4.1.1 1 月龄 12 月龄 每个能区 1.0分,若只有一个测查项目,则该测查项目为 1.0分;若有两个测查项目则各为 0.5 分。 4.4.1.2 15 月龄 36 月龄 每个能区 3.0分,若只有一个测查项目,则该测查项目为 3.0分;若有两个测查项目则各为 1.5 分。 4.4.
8、1.3 42 月龄 84 月龄 每个能区 6.0分,若只有一个测查项目,则该测查项目为 6.0分;若有两个测查项目则各为 3.0 分。 4.4.2 计算智龄 4.4.2.1 把 连续通过的测查项目读至最高分( 连续两个月龄通过则不再往前继续测,默认前面的全部 通过 ),不通过的项目不计算,通过的项目(含默认通过的项目)分数逐项加上,为该能区的智龄。 4.4.2.2 将五个能区所得分数相加,再除以 5就是总的智龄,保留一位小数。 4.4.3 计算发育商 发育商计算方法见 式( 1)。 5 发育商参考范围 发育商参考范围: 130为优秀; 110 129为良好; 80 109为中等; 70 79为
9、临界偏低; 70为智 力发育障碍。 6 量表的使用 6.1 测查要求 6.1.1 测查环境应安静,光线明亮, 4岁以下儿童允许一位家长陪伴 ,4岁及以上的儿童如伴有发育落 后、沟通不利或者测查不配合的情况可有家长陪同 。 6.1.2 主试者应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和测查通过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被试儿童家长暗示、启发、诱导。 6.1.3 主试者应熟记操作方法和测查通过要求 6.1.4 主试者的位置应正确,桌面应整洁,测查工具箱内的用具不应让被试儿童看到,用一件取一件, 用完后放回。 6.1.5 主试者应经过专业培训获得 相关资质 才能施测。 6.2 结果解释 6.2.1 应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主试者结合儿童
10、的综合情况对 其 发育行为水平予以解释和判断 。 6.2.2 主试者应恰当地向家长解释儿童发育行为水平 ,尤其是对于发育落后的儿童更要慎重。 A WS/T 580 2017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0 岁 6 岁儿童发 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 -) 0岁 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见表 A.1、图 A.1、图 A.2和表 A.2。 表 A.1 0 岁 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 -) 项目 1 月龄 2 月龄 3 月龄 4 月龄 5 月龄 大 运 动 1 抬肩坐起头竖直片刻 11 拉腕坐起头竖直短时 21 抱直头稳 30 扶腋可站片刻 40 轻拉腕部即坐起 2 俯卧头部翘动
11、12 俯卧头抬离床面 22 俯卧抬头 45 31 俯卧抬头 90 41 独坐头身前倾 精细动作 3 触碰手掌紧握拳 13 花铃棒留握片刻 23 花铃棒留握 30s 32 摇动并注视花铃棒 42 抓住近处玩具 4 手的自然状态 14 拇指轻叩可分开 * 24 两手搭 在一起 33 试图抓物 43 玩手 适应能力 5 看黑白靶 * 15 即刻注意大玩具 25 即刻注意胸前玩具 34 目光对视 * 44 注意小丸 6 眼跟红球过中线 16 眼跟红球上下移动 * 26 眼跟红球 180 35 高声叫 R 45 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 语 言 7 自发细小喉音 R 17 发 a、 o、 e 等母音 R
12、27 笑出声 R 36 伊语作声 R 46 对人及物发声 R 8 听声音有反应 * 18 听声音有复杂反应 37 找到声源 社会行为 9 对发声的人有注视 19 自发微笑 R 28 见人会笑 38 注视镜中人像 47 对镜有游戏反应 10 眼跟踪走动的人 20 逗引时有反应 29 灵敏模样 39 认亲人 R 48 见食物兴奋 R 项目 6 月龄 7 月龄 8 月龄 9 月龄 10 月龄 大 运 动 49 仰卧翻身 R 59 悬垂落地姿势 * 68 双手扶物可站立 77 拉双手会走 86 保护性支撑 * 50 会拍桌子 60 独坐直 69 独坐自如 78 会爬 87 自己坐起 精细动作 51 会
13、撕揉纸张 61 耙弄到小丸 70 拇他指捏小丸 79 拇食指捏小丸 88 拇食指动作熟练 52 耙弄到桌上一积木 62 自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 71 试图取第三块积木 80 从杯中取出积木 适应能力 53 两手拿住积木 63 积木换手 72 有意识地摇铃 81 积木对敲 89 拿掉扣积木杯玩积木 54 寻找失落的玩具 64 伸手够远处玩具 73 持续用手追逐玩具 82 拨弄铃舌 90 寻找盒内东西 WS/T 580 2017 5 语 言 55 叫名字转头 65 发 da-da、 ma-ma 等无所指 R 74 模仿声 音 R 83 会欢迎 R 91 模仿发语声 R 56 理解手势 75 可用动
14、作手势表达( 2/3) R 84 会再见 R 社会行为 57 自喂食物 R 66 抱脚玩 76 懂得成人面部表情 85 表示不要 R 92 懂得常见物及人名称 58 会躲猫猫 67 能认生人 R 93 按指令取东西 项目 11 月龄 12 月龄 15 月龄 18 月龄 21 月龄 大 运 动 94 独站片刻 103 独站稳 112 独走自如 120 扔球无方向 128 脚尖走 R 95 扶物下蹲取物 104 牵一手可走 129 扶楼梯上楼 精细动作 96 积木放入杯中 105 全掌握笔留笔道 113 自发乱画 121 模仿画道道 130 水晶线穿扣眼 106 试把小丸投小瓶 114 从瓶中拿到
15、小丸 131 模仿拉拉锁 适应能力 97 打开包积木的方巾 107 盖瓶盖 115 翻书两 次 122 积木搭高四块 132 积木搭高 78 块 98 模仿拍娃娃 116 盖上圆盒 123 正放圆积木入型板 133 知道红色 语 言 99 有意识地发一个字音 R 108 叫 爸爸 妈妈 有所指 R 117 会指眼耳鼻口 手 124 懂得三个投向 134 回答简单问题 100 懂得 “ 不 ” R 109 向他 /她要东西知道给 118 说 3 5 个字 R 125 说十个字词 R 135 说 3 5 个字 的 句子 R 社会行为 101 会从杯中喝水 R 110 穿衣知配合 R 119 会脱袜
16、子 R 126 白天能控制大小便 R 136 能表示个人需要 R 102 会摘帽子 111 共同注意 R 127 会用匙 R 137 想象性游戏 R 项目 24 月龄 27 月龄 30 月龄 33 月龄 36 月龄 大 运 动 138 双足跳离地面 146 独自上楼 156 独脚站 2s 165 立定跳远 174 双脚交替跳 147 独自下楼 精细动作 139 穿过扣眼后拉线 148 模仿画竖道 157 穿扣子 3 5 个 166 模仿画圆 175 模仿画交叉线 149 对拉锁 158 模仿搭桥 167 拉拉锁 176 会拧螺丝 适应能力 140 一页页翻书 150 认识大小 159 知道 1
17、 与许多 168 积木搭高 10 块 177 懂得 “3” 141 倒放圆积木入型板 151 正放型板 160 倒放型板 169 连续执行三个命令 178 认识两种颜色 语 言 142 说两句以上诗或儿歌 152 说 710 个字的句子 161 说出图片 10 样 170 说出性别 179 说出图片 14 样 143 说常见物用途(碗笔凳球) 153 理解指令 162 说自己名字 171 分清 “ 里 ”“ 外 ” 180 发音基本清楚 社会行为 144 会打招呼 154 脱单衣或裤 R 163 来回倒水不洒 172 会穿鞋 181 懂得 “ 饿了、冷了、累了 ” 145 问 “ 这是什么?
18、” R 155 开始有是非观念 164 女孩扔果皮 173 解扣子 182 扣扣子 WS/T 580 2017 6 项目 42 月龄 48 月龄 54 月龄 60 月龄 66 月龄 大 运 动 183 交替上楼 193 独脚站 5s 203 独脚站 10s 213 单脚跳 222 接球 184 并足从楼梯末级跳下 194 并足从楼梯末级跳下稳 204 足尖对足跟向前走 2m 214 踩踏板 223 足尖对足跟向后走 2m 精细动作 185 拼圆形、正方形 195 模仿画方形 205 折纸边角整齐 215 照图拼椭圆形 224 会写自己的名字 186 会用剪刀 196 照图组装螺丝 206 筷子
19、夹花生米 216 试剪圆形 225 剪平滑圆形 适 应能力 187 懂得 “5” 197 找不同 ( 3 个 ) 207 类同 217 找不同 ( 5 个 ) 226 树间站人 188 认识四种颜色 198 图画补缺( 3/6) 208 图画补缺( 4/6) 218 图画补缺( 5/6) 227 十字切苹果 语 言 189 会说反义词 199 模仿说复合句 209 会漱口 219 你姓什么? 228 知道自己属相 190 说出图形() 200 锅、手机、眼睛的用途 210 会认识数字 220 说出两种圆形的东西 229 倒数数字 社会行为 191 会穿上衣 R 201 会做集体游戏 R 211
20、 懂得上午、下午 221 你家住哪里? 230 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 192 吃饭之前为什么要洗手? 202 分辨男女厕所 212 数手指 231 鸡在水中游 项目 72 月龄 78 月龄 84 月龄 大 运 动 232 抱肘连续跳 242 踢带绳的球 252 连续踢带绳的球 233 拍球 ( 2 个 ) 243 拍球 ( 5 个 ) 253 交替踩踏板 精细动作 234 拼长方形 244 临摹六边形 254 学翻绳 235 临摹组合图形 245 试打活结 255 打活 结 适应能力 236 找不同 ( 7 个 ) 246 图形类比 256 数字类比 237 知道左右 247 面粉的用途 25
21、7 什么动物没有脚? 语 言 238 描述图画内容 248 归纳图画主题 258 为什么 要进行 预防接种? 239 上班 、 窗 、 苹果 、 香蕉( 2/3) 249 认识钟表 259 毛衣、裤、鞋共同点 社会行为 240 一年有哪四个季节? 250 懂得星期几 260 紧急电话 241 认识标识 251 雨中看书 261 猫头鹰抓老鼠 注 1:标注 R的测查项目表示该项 目的表现可以通过询问家长获得。 注 2:标注 *的测查项目表示该项目如果未通过需要引起注意。 注 3:测查床规格:长 140cm,宽 77cm,高 143cm,栏高 63cm。 注 4:测查用桌子规格:长 120cm,宽
22、 60cm,高 75cm,桌面颜色深绿。 注 5:测查用楼梯规格:上平台:由两梯相对合成的平台,长 50cm 宽 60cm 高 50cm(距地面高度)。底座全梯:长 150cm(单梯底座长 75cm)。每一个阶梯面:长 60cm 宽 25cm 高 17cm,共 3 阶梯。单侧扶栏:长 90cm,直径 2.5cm,从梯面计算扶栏高 40cm, 直径 2.5cm。 WS/T 580 2017 7 4 1 2 9 3 6 10 5 8 7 图 A.1 0 岁 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 - ) 数字识别和 模仿画图 测查图 WS/T 580 2017 8 图 A.2 0 岁 6 岁儿童发
23、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 -) 临摹图形和认识钟表测查图 WS/T 580 2017 9 表 A.2 0 岁 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 -) 基本信息和结果记录 姓 名 性 别 民 族 测验日期 年 月 日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实足年龄 项 目 智 龄(月) 发育商( DQ) 大 运 动 精细动作 适应能力 语 言 社会行为 全 量 表 主试者: WS/T 580 2017 10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 录) 0 岁 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儿心量表 - )操作方法和测查通过要求 0岁 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操作方法和测查通过要求见表 B.1。 表 B.1 0 岁
24、 6 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儿心量表 -)操作方法和测查通过要求 测查项目 操作方法 测查通过要求 1抬 肩坐起头竖直片刻 婴儿仰卧,主试者面向婴儿站立,对婴儿微笑、说话, 直到婴儿注视到主试者的脸。这时主试者轻轻握住婴儿 双肩(四指并拢置于肩胛骨外侧,食指不能触碰颈部), 将婴儿拉坐起来,观察婴儿控制头的能力 婴儿头可竖直保持 2s或以上 2 俯卧头部翘 动 婴儿俯卧,前臂屈曲支撑,用玩具逗引婴儿抬头,观察其反应 婴儿有头部翘动即可通过 3 触碰手掌紧握拳 婴儿仰卧,主试者将食指从尺侧放入婴儿手掌中 婴儿能将拳头握紧 4 手的自然状态 主试者观察婴儿清醒时手的自然状态 双手拇指内收不达掌心
25、,无发 紧即通过 5 看黑白靶 * 婴儿仰卧,主试者将黑白靶拿在距婴儿脸部上方 20cm处移动,吸引婴儿注意 婴儿眼睛可明确注视黑白靶 6 眼跟红球过中线 婴儿仰卧,主试者手提红球,在婴儿脸部上方 20cm处轻 轻晃动以引起婴儿注意,然后把红球慢慢移动,从头的 一侧沿着弧形,移 向中央,再移向头的另一侧,观察婴 儿头部和眼睛的活动。 当主试者把红球移向中央时, 婴儿用眼睛跟踪看着红球转 过中线 ,三试一成 7 自发细小喉音 R 婴儿仰卧、清醒。注意其发音 观察或询问,小儿能发出任何 一种细小柔和的喉音 8 听声音有反应 * 婴儿仰卧,在 其 一侧耳上方 10cm 15cm处轻摇铜铃,观察婴儿的
26、反应。(双侧均做,一侧通过即可) 婴儿听到铃声有一种或多种反应 9 对发声的人有注视 主试者面对婴儿的脸微笑并对其说话。但不能触碰婴儿的面孔或身体 婴儿能注视主试者的脸 10 眼跟踪走动的人 婴儿横放在床 上或斜躺在家长臂弯里,主试者站立(直 立位,勿弯腰)逗引婴儿引起其注意后左右走动,观察 婴儿 眼睛 是否 追 随主试者 眼睛随走动的人转动 11拉腕坐起头竖直短时 婴儿仰卧,主试者将拇指置于婴儿掌心,余四指握住腕部轻拉婴儿坐起,观察婴儿控制头部的能力 当把婴儿拉起 成 坐位时婴儿头可自行竖直,保持 5s或以上 12俯卧头抬离床面 婴儿俯卧,前臂屈曲支撑,用玩具逗引婴儿抬头,观察其反应 婴儿可
27、自行将头抬离床面达2s或以上 。 13花铃棒留握片刻 婴儿仰卧,将花铃棒放在婴儿手中 握住花铃棒不松手 达 2s或以上 14拇 指轻叩可分开 * 主试者分别轻叩婴儿双手手背,观察拇指自然放松的状态 婴儿双手握拳稍紧,拇指稍内 收,但经轻叩即可打开 15即刻注意大玩具 婴儿仰卧,用娃娃在婴儿脸部上方 20cm处晃动,观察其反应。 可立刻 注意 到 娃娃 ,三试一成 WS/T 580 2017 11 16眼跟红球上下移动 * 婴儿仰卧,主试者提起红球,在婴儿脸部上方 20cm处轻 轻晃动以引起婴儿注意,先慢慢向上移动,然后再从头 顶向下颏处移动 婴儿眼睛能上或下跟随红球 17发 a、 o、 e等母
28、音 R 询问或 逗引婴儿发音 能从喉部发出 a、 o、 e等元音来 18听声音有复杂反应 婴儿仰 卧,在其一侧耳上方 10cm 15cm处轻摇铜铃,观察婴儿的反应。(双侧均做,一侧通过即可) 婴儿听到声音有表情 和 肢体动作的变化 19自发微笑 R 观察或询问婴儿在无外界逗引时是否有自发微笑的情况 婴儿能自发出现微笑,但不一 定出声。睡眠时微笑不通过 20逗引时有反应 婴儿仰卧,主试者弯腰,对婴儿点头微笑或说话进行逗引,观察其反应。但不能触碰婴儿的面孔或身体 经逗引, 婴儿会 出现 微笑、发 声 、 手脚乱动等 一种或多种表 现 21抱直头稳 竖抱婴儿,观察婴儿控制头部的能力 能将头举正并稳定
29、 10s或以上 22俯 卧抬头 45 婴儿俯卧,前臂屈曲支撑,头正中位,用玩具逗引婴儿抬头,观察其反应 头可自行抬离床面,面部与床 面成 45 ,持续 5s或以上 23花铃棒留握 30s 婴儿仰卧或侧卧,将花铃棒放入婴儿手中 婴儿能握住花铃棒 30s,不借助床面的支持 24两手搭在一起 婴儿仰卧,主试者观察婴儿双手是否能够自发搭在一起, 或主试者将其两手搭在一起,随即松手,观察婴儿双手 状态。 婴儿能将双手搭在一起,保持 3s 4s 25即刻注意胸前玩具 婴儿仰卧,主试者将娃娃在婴儿身体上方 20cm处沿中线 自下向上移动。当玩具到婴儿乳 头连线至下颏之间时, 观察婴儿反应 当娃娃移动至婴儿乳
30、头连线 至下颌之间时,立即注意即可 通过 26眼跟红球 180 婴儿仰卧,主试者手提红球,在婴儿脸部上方 20cm处轻轻晃 动以引起婴儿注意,然后把红球慢慢移动,从头的一侧沿着 弧形,移向中央,再移向头的另一侧,观察婴儿头部和眼睛 的活动 婴儿用眼及头跟随红球转动 180 , 三试一成 27笑出声 R 逗引婴儿笑,但不得接触身体 观察或询问,婴儿能发出“咯 咯”笑声 28见人会笑 主试者面对婴儿,不做出接近性的社交行为或动作,观察婴儿在无人逗引时的表情 婴儿见到人 自行笑起来 29灵敏模样 主试者观察婴儿在不经逗引的情况下,对周围人和环境的反应 婴儿不经逗引可观察周围环境,眼会东张西望 30扶
31、腋可站片刻 主试者扶婴儿腋下,置于立位后放松手的支持,观察其反应 婴儿可用自己双腿支持大部分体重达 2s或以上 31俯卧抬头 90 婴儿俯卧,前臂屈曲支撑,头正中位,用玩具逗引婴儿抬头,观察其反应 头可自行抬离床面,面部与床 面呈 90 ,持续 5s或以上 32摇动并注视花铃棒 抱坐,将花铃棒放入婴儿手中,鼓励婴儿摇动 婴儿能注视花铃棒,并摇动数 下 33试图抓物 婴儿 仰卧,将花铃棒拿到婴儿可及的范围内,观察婴儿反应,但不能触碰婴儿 婴儿手臂试图抬起或有手抓动作即可通过 34目光对视 * 主试者或母亲对婴儿说话,观察婴儿是否与人对视 婴儿能与成人对视,并保持 5s或以上 WS/T 580 2
32、017 12 35高声叫 R 观察或询问婴儿在高兴或不满时的发音 会高声叫(非高调尖叫) 36伊语作声 R 观察婴儿安静时的发音 观察或询问,婴儿会类似自言 自语,无音节、无意义 37找到声源 抱坐,主试者在婴儿耳后上方 15cm处轻摇铜铃,观察其反应 可回头找到声源,一侧耳通过 即可 38注视镜中人像 将无边镜 子横放在婴儿面前约 20cm处,主试者或母亲可在镜中逗引婴儿,观察婴儿反应 婴儿可经逗引或自发注视镜中人像 39认亲人 R 观察婴儿在看到母亲或其他亲人或听到亲人声音后的表情变化 观察或询问,在见到母亲或其 他亲人时,婴儿会变得高兴起 来 40轻拉腕部即坐起 婴儿仰卧,主试者握住腕部
33、,轻拉到坐的位置 婴儿自己能主动用力坐起,拉 坐过程中无头部后滞现象 41独坐头身前倾 将婴儿以坐姿置于床上 独坐保持 5s或以上,头身向前倾 42抓住近处玩具 抱坐,婴儿手置于桌上。玩具(如花铃棒)放在距离婴儿手掌一侧 2.5cm处,鼓励婴儿取玩具 婴儿可用一手或双手抓住玩具 43玩手 观察婴儿能否把双手放在一起互相玩弄 婴儿会自发将双手抱到一起玩 44注意小丸 桌面上放一小丸,主试者指点小丸或把小丸动来动去,以引起婴儿注意 婴儿明确地注意到小丸 45拿住一积木注视另一积木 抱坐,婴儿手置于桌上,主试者先放一块积木在婴儿手 中,再放另一块积木于桌上婴儿可及范围内,适当逗引, 观察婴儿对第二块
34、积木的反应 婴儿拿着放在手中的第一块 积木,当第二块积木靠近时, 目光明确地注视第二块积木 46对人及物发声 R 观察或询问婴儿看到 熟悉的人或玩具时的发音 观察或询问,婴儿会发出象说 话般的声音,如伊伊呀呀、 ma、 pa、 ba等辅元结合音 47对镜有游戏反应 将无边镜子竖放在婴儿面前约 20cm处,主试者及家长影像不能在镜内出现,观察婴儿反应 对镜中自己的影像有面部表情变化或伴有肢体动作。 48见食物兴奋 R 观察婴儿看到奶瓶、饼干、水等食物时的反应 观察或询问,当婴儿看到奶瓶 或母亲乳房时,表现出高兴要 吃的样子 49仰卧翻身 R 婴儿仰卧,用玩具逗引其翻身 观察或询问,婴儿可从仰卧自
35、 行翻到俯卧位 50会拍桌子 抱坐,主试者示范拍打 桌面,鼓励婴儿照样做 婴儿经示范后或自发拍打桌面,并拍响 51会撕揉纸张 将一张 28g粉色打字纸放入婴儿手中,使婴儿能抓住纸,观察婴儿反应 能用双手反复揉搓纸张两次或以上,或将纸撕破 52耙弄到桌上一积木 抱坐,放一积木在婴儿容易够到的桌面上,观察婴儿反应 婴儿伸出手触碰到积木并抓握到 WS/T 580 2017 13 53两手拿住积木 抱坐,先后 递给婴儿两 块积木,婴儿自己拿或被动放在手中均可 婴儿一手拿一块积木,保持在 手里 10s或以上 54寻找失落的玩具 以红球逗引婴儿注意,红球位置应与婴儿双眼在同一水 平线上。主试者手提红 球,
36、当婴儿注意到红球后,立即 松手使红球落地,此时主试者的手保持原姿势,观察婴 儿反应 红球落地后,婴儿立即低下头 寻找红球 55叫名字转头 主试者或家长在婴儿背后呼唤其名字,观察其反应 婴儿会转头寻找呼唤的人 56理解手势 主试者或妈妈(带养人)伸手表示要抱,不得出声提示,观察婴儿反应 婴儿理解并将手伸向主试 者或妈妈(带养人),二试一成 57自喂食物 R 观察或询问婴儿拿到一块饼干或其他能拿住的食物时,能否送至口中并咀嚼 能将饼干送入口中并咀嚼,有 张嘴咬的动作而不是吸吮 58会躲猫猫 主试者把自 己的脸藏在一张中心有孔的 A4纸后面(孔直 径 0.5cm),呼唤婴 儿名字,婴儿听到声音,观望
37、时,主 试者沿纸边在纸的同一侧反复出现两 次并逗引说“喵、 喵”,第三次呼唤婴儿名字后从纸孔观察婴儿表情 第三次呼唤婴儿时,婴儿视线 再次转向主试者刚才露脸的 方向 59悬垂落地姿势 * 扶腋下使婴儿呈悬空位,足离床面 20cm 30cm,立位瞬时落下,观察脚落地瞬时的姿势 婴儿能全脚掌着地 60独坐直 将婴儿以坐姿置于床上 独坐时背直,无需手支撑床面,保持 1min或以上 61耙弄到小丸 抱坐,将一小丸放在桌上,鼓励婴儿取 婴儿用所有手指弯曲做耙弄、 搔抓动作,最后成功地用全掌 抓到小丸 62自取一积木,再取另一块 抱坐,出示一积木给婴儿,抓住后,再出示另一块,观察其反应 婴儿主动伸手去抓桌
38、上的积 木,第一块积木握住并保留在 手中后,又成功地用另一只手 抓住第二块积木 63积木换手 抱坐,出示一积木给婴儿,婴儿拿住后,再向拿积木的手前出示另一块积木,观察其反应 婴儿将第一块积木传到另一只手后,再去拿第二块积木 64伸手够远处玩具 抱坐,将一玩具放于婴儿手恰好够不到的桌面上,观察其反应 欠身取,并能拿到玩具 65发 da-da ma-ma 无所指 R 观察婴儿在清醒状态时的发声情况 观 察 或 询 问 , 婴 儿 会 发 da-da 、 ma-ma的双唇音,但 无所指 66抱脚玩 婴儿仰卧,观察其是否会自发或在主试者协助下将脚放入手中后玩脚 婴儿能抱住脚玩或吸吮 67能认生人 R
39、观察或询问婴儿对陌生人的反应 婴儿有拒抱、哭、不高兴或惊 奇等表现 68双手扶物可站立 将婴儿置于床上,协助婴儿双手抓握栏杆,胸部不靠栏杆,呈站立姿势观察 双手扶栏杆支撑全身重量,保 持站立位 5s或以上 69独坐自如 婴儿坐位 , 用玩具逗引,婴儿上身可自由转动取物, 或轻轻将婴儿肩头向对侧推,观察其侧平衡 独坐时无须手支撑,上身可自 由转动取物或侧推后回正保 持平衡不倒 WS/T 580 2017 14 70拇他指捏小丸 抱坐,将一小丸放在桌上,鼓励婴儿取 婴儿会用拇他指捏起小丸 71试图取第三块积木 连续出示两块积木后婴儿均能拿到,再出示第三块积木鼓励婴儿取 有要取第三块积木的表现,不
40、一定能取到,前两块仍保留在 手中 72有意识地摇铃 主试者示范摇铃,鼓励婴儿照样做 婴儿能够有意识地摇铃 73持续用手追逐玩具 以玩具逗引婴儿来取,将要取到时,主试者将玩具移动到稍远的地方,观察其反应 婴儿持续 追逐玩具,力图拿到,但不一定取到 74模仿声音 R 观察或询问婴儿是否会模仿咳嗽、弄舌的声音 观察或询问,婴儿能模仿发出 类似声音 75可用动作手势表达 (2/3)R 主试者询问家长,婴儿是否常有主动伸手表示要抱;摊开手表示没有;咂咂嘴表示好吃等动作手势 三问中,有两项表现即可通过 76懂得成人面部表情 主试者或家长对婴儿训斥或赞许,观察其反应 婴儿表现出委屈或兴奋等反应 77拉双手会
41、走 站立位,主试者牵婴儿双手,牵手时不过多给力,鼓励婴儿向前行走 婴儿可自己用力,较协调地移 动双腿,向前行走三步 或以上 78会爬 婴儿俯卧,用玩具逗引婴儿爬 婴儿能将腹部抬离床面,四点 支撑向前爬行(膝手爬) 79拇食指捏小丸 抱坐,将一小丸放在桌上,鼓励婴儿取 婴儿会用拇食指捏起小丸 80从杯中取出积木 主试者在婴儿注视下将积木放入杯中,鼓励婴儿取出 婴儿能自行将积木取出,不能 倒出 81积木对敲 主试者出示两块积木,示范积木对敲后,让婴儿一手拿一块,鼓励其照样做 婴儿能把双手合到中线,互敲 积木,对击可不十分准确 82拨弄铃舌 主试者轻摇铜铃以引起婴儿注意,然后将铜铃递给婴儿,观察其对
42、铜铃的反应 婴儿有意识寻找并拨弄或拿捏铃舌 83会欢迎 R 主试者只说欢迎,不做手势示范,鼓励婴儿以手势表示 观察或询问,婴儿能够做出欢 迎的手势 84会再见 R 主试者只说再见,不做手势示范,鼓励婴儿以手势表示 观察或询问,婴儿能够做出再 见的手势 85表示不要 R 观察或询问婴儿对不感兴趣的物品的反应 观察或询问,婴儿对不要之物 有摇头或推开的动作 86保护性支撑 * 主试者站立在床或桌边,由婴儿背后扶持其腋下抱起,然后快速做俯冲动作,观察婴儿反应 婴儿出现双手张开,向前伸臂,类似保护自己的动作 87自己坐起 将婴儿置于俯卧位,用玩具逗引,观察婴儿能否坐起 无需协助,婴儿能较协调地从 俯卧
43、位坐起,并坐稳 88拇食指动作熟练 抱坐,将一小丸放在桌上,鼓励婴儿取 婴儿会用拇食指的指端协调、熟练且迅速地对捏起小丸 89拿掉扣积木杯玩积木 积木放在桌上,在婴儿注视下用杯子盖住积木,杯子的把手对着婴儿,鼓励婴儿取积木 婴儿能主动拿掉杯子,取出藏 在杯子里面的积木 90寻找盒内东西 在婴儿面前摇响装有硬币的盒,然后避开婴儿将硬币取出,给婴儿空盒,观察其反应 婴儿能明确地寻找盒内的硬币 91模仿发语声 R 观察或询 问婴儿是否会模仿“妈妈” 、 “爸爸” 、 “拿 ” 、“ 走”等语音 观察或询问,婴儿能模仿发语 声 WS/T 580 2017 15 92懂得常见物及人名称 主试者问婴儿 “
44、妈妈在哪里?”“灯在哪里?”“阿姨在哪里?”等人或物的名称,观察其反应 婴儿会用眼睛注视或指出 2种或以上的人或物 93按指令取东西 将娃娃、球和杯子并排放在婴儿双手可及的桌面上,鼓 励婴儿按指令取其中的一件。(每样东西交替问两次, 不能连续问) 婴儿能理解指令并成功拿对 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物品 94独站片刻 将婴儿置于立位,待婴儿站稳后松开双手,观察其站立情况 婴儿能独自 站立 2s或以上 95扶物下蹲取物 婴儿手扶围栏站立,不得倚靠。将玩具放在其脚边,鼓励婴儿下蹲取物 一手扶栏杆蹲下,用另一只手 捡玩具,并能再站起来 96积木放入杯中 主试者示范将积木放入杯中,鼓励婴儿照样做 婴儿能有意识
45、地将积木放入杯中并撒开手 97打开包积木的方巾 在婴儿注视下用方巾包起一积木,然后打开,再包上,鼓励婴儿找 婴儿有意识地打开包积木的 方巾,寻找积木,成功将积木 拿到手 98模仿拍娃娃 主试者示范拍娃娃,鼓励婴儿照样做 婴儿学大人样子轻拍娃娃 99有意识地发一个字音 R 观察或询 问婴儿有意识的发音情况 观察或询问,有意识并正确地 发出相应的字音,如爸、妈、 拿、走、姨、奶、汪汪等 100懂得“不” R 婴儿取一玩具玩时,主试者说“不动” 、 “不拿”,不要做手势,观察或询问其反应 观察或询问,婴儿会停止拿取 玩具的动作 101会从杯中喝水 R 观察或询问婴儿能否从成人拿的杯子里喝到水 观察或
46、询问,婴儿能从杯中喝 到水 102会摘帽子 主试者将帽子戴在婴儿头上,观察其能否摘下帽子 婴儿能用单手或双手摘下帽子 103独站稳 将小儿置于立位,待小儿站稳后松开双手,观察其站立情况 独自站立 10s或以上,允许身体轻微晃动 104牵一手可走 主试者牵小儿一只手行走,不要用力,观察其行走情况 小儿自己迈步,牵一手能协调 地移动双腿,至少向前迈三步 以上 105全掌握笔留笔道 主试者示范用笔在纸上画道,鼓励小儿模仿 小儿握笔在纸上留下笔道即可 106试把小丸投小瓶 出示一小丸及 30ml广口试剂瓶,主试者拿瓶,示范并指点将小丸放入瓶内,鼓励小儿照样做 小儿捏住小丸试往瓶内投放,但不一定成功 1
47、07盖瓶盖 瓶盖翻放在桌上,主试者示范将瓶盖盖在瓶上,鼓励小儿照样做 小儿会将瓶盖翻正后盖在瓶上 108叫爸爸 妈妈 有所指 R 观察或询问小儿见到妈妈、爸爸时,是否会有意识并准确地叫出 小儿会主动地称呼爸爸或妈妈 109向他 /她要东西知道给 将一玩具放入小儿手中,然后主试者或家长对小儿说“把 某某东西给我”,不要伸手去拿,观察小儿反应 经要求,小儿把玩具主动递给 主试者或家长,并主动松手 110穿衣知配合 R 观察或询问成人给小儿穿衣时的配合情况 穿衣时小儿合作,会有伸手、 伸腿等配合动作,不一定穿进 去 WS/T 580 2017 16 111共同注意 R 观察或询问,对家长指示的某一场景或过程,小儿能否与家长一起关注 小儿有共同注意 过程 112独走自如 观察小儿走路的情况 小儿行走自如,不左右摇摆,会控制步速,不惯性前冲 113自发乱画 主试者出示纸和笔,鼓励小儿画画 小儿能用笔在纸上自行乱画 114从瓶中拿到小丸 出示装有小丸的 30ml广口试剂瓶,递给小儿,说“阿姨 想要豆豆(小丸)怎么办?”或“把豆豆给妈妈”。鼓 励小儿将小丸取出,但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