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 T 293.11-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1部分ː油菜常规种.pdf

    • 资源ID:1521681       资源大小:688.5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1 T 293.11-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1部分ː油菜常规种.pdf

    1、 ICS 65.020 B 6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93.112014 代替DB41/T 293.7-2002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1部分:油菜常规种 2014 - 12 - 30发布 2015 - 03 - 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293.112014 前 言 DB41/T 293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分为15个部分: 第1部分:小麦; 第2部分:玉米杂交种; 第3部分:水稻常规种; 第4部分:水稻三系杂交种; 第5部分:高粱三系杂交种; 第6部分:谷子; 第7部分:大豆; 第8部分:甘薯; 第9部分:棉花常规种; 第10部

    2、分:棉花杂交种; 第11部分:油菜常规种; 第12部分:油菜三系杂交种; 第13部分:花生; 第14部分:芝麻; 第15部分:烟草。 本部分为DB41/T 293的第1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41/T 293.72002常规油菜种四级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DB41/T 293.72002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四级种子”的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定义; 本部分由河南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种子管理站、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 学、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3、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田保明、张书芬、梁尼亚、朱家成、王春平、谷登斌、王友华。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马占强、吴智、冯艳萍、王建平、雒峰、杨志辉、朱伟、曲森、刘诗慧、文雁 成、程静。 本部分于2002年8月首次发布,2014年12月第一次修订。 DB41/T 293.112014 103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1部分:油菜常规种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油菜(Brassica napus L.) 常规种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检定种的生产技术 的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油菜常规种四级种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4、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所有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T 7415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DB/T 318 农作物种子田间检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四级种子 four-grade seed 在种子生产中,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运用重复繁殖技术路线,按世代顺序繁殖的育种家种子、原 原种、原种和检定种的种子。 3.2 育种家种子 breeder seed 育种家育成的品种最初种子,具有该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育种家种子质量标 准。用白色标签

    5、作标记。 3.3 原原种 foundation seed 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而来,具有该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原原种质量标准。 用白色标签作标记。 3.4 原种 registerd seed 由原原种直接繁殖而来,具有该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用紫色 标签作标记。 3.5 检定种 certified seed 由原种繁殖的用于大田生产的种子,具有该品种的的特异性、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达到检定种质 量标准。用蓝色标签作标记。 DB41/T 293.112014 104 4 育种家种子生产 4.1 生产、利用方式 4.1.1 育种家种子的生产、贮藏,应

    6、在育种者直接管理下进行。通过育种家种子圃,对该品种的最初 优系种子在育种家种子圃中足量繁殖,低温干燥贮藏,分年利用。 4.1.2 当贮藏的育种家种子即将用尽时,通过对剩余的育种家种子再足量繁殖,贮藏利用。 4.1.3 育种家种子经过一次繁殖,可生产原原种。 4.2 育种家种子圃 4.2.1 生产育种家种子的条件 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对初始优系中的典型单株按株行稀播种植和评定,再分株鉴定去杂,混合收获 生产育种家种子。 4.2.2 隔离 油菜是常异花(甘蓝型和芥菜型)或异花(白菜型)授粉作物,异交率较高,隔离保纯繁殖是种子 生产的关键措施。可采用套袋、套帐或网室隔离。若空间隔离,距离应在2000m

    7、以上。南方可采用春播 的时间隔离。 4.2.3 土地选择和整地 要选择远离村庄,隔离条件好,地势平坦,地力均匀,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三年内无重茬,田中 没有自生油菜和其它十字花科植物的田块。整地要做到科学施肥、合理翻耕、精细整地,达到平整细碎, 上虚下实,以利幼苗生长。 4.2.4 播种 由于油菜籽小,要适时足墒精细播种,确保苗全、齐、匀、壮。按株行种植,每株种46行,每行 2030株。行端设走道,以便鉴定去杂。四周设46行的保护区,保护区种植同品种同类别种子。 4.2.5 栽培管理 适时追肥灌水,科学加施硼肥,及时防治病虫。栽培措施科学、管理及时和精细一致,提高繁种产 量和质量。 4.2.6

    8、 鉴定、去杂 按典型性和整齐度对株行进行鉴定,淘汰劣行,再对单株鉴定去杂。去杂主要在苗期,蕾薹期和开 花授粉前期的各主要阶段完成,每阶段进行数次,直至性状典型一致。成熟前复检。 4.2.7 自交授粉 开花前对典型株进行套袋(套帐、网室)隔离自交授粉,并注意辅助授粉。 4.2.8 检验、收获 成熟前和收获后,按DB41/T 318和GB/T 3543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 对当选株行混合收获,做到单收、单运、单晒、单贮,种子袋内外应附标签。 DB41/T 293.112014 105 4.2.9 贮藏 应符合GB/T 7415的要求。 5 原原种生产 5.1 生产、利用方式 原原种生产由育种者负责

    9、,在育种单位试验场或育种者授权的原种场进行。在原原种圃将育种家种 子单株稀植,分株鉴定去杂,混和收获生产原原种。原原种经过一次繁殖可生产原种。 5.2 隔离 若空间隔离,距离在2000m以上。 5.3 土地选择和整地 应符合4.2.3的要求。 5.4 种植 适时足墒精细播种,将育种家种子单株稀植。株行距设计要有利于个体发育和提高种子产量。隔2 m 3m设走道,以利鉴定去杂。四周设46行保护区,种植同品种同类别种子。 5.5 栽培管理 应符合4.2.5的要求。 5.6 鉴定去杂 按单株进行鉴定去杂,按 4.2.6方法。 5.7 检验 按DB41/T 318和GB/T 3543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

    10、 5.8 收获 对单株混合收获并符合4.2.8的要求。 5.9 贮藏 贮藏应符合4.2.9的要求。 6 原种生产 6.1 生产、利用方式 原种生产由原种场负责。在原种圃将原原种精量稀播生产原种。原种可直接供应大田用种,也可经 过一次繁殖,生产大田用的检定种。 6.2 隔离 DB41/T 293.112014 106 隔离应符合5.2的要求。 6.3 土地选择和整地 土地选择和整地应符合4.2.3的要求。 6.4 种植 将原原种单株稀植并符合5.4的要求。 6.5 管理 管理应符合4.2.5的要求。 6.6 鉴定和去杂 鉴定去杂应符合5.6的要求。 6.7 检验 按DB41/T 318和GB/T

    11、 3543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 6.8 收获 收获应符合5.8的要求。 6.9 贮藏 贮藏应符合4.2.9的要求。 7 检定种生产 7.1 生产、利用方式 由育种者授权的基层种子单位负责,在良种场或特约种子基地将原种精量稀播生产检定种,直接供 应大田生产。 7.2 隔离 隔离应符合5.2的要求。 7.3 土地选择和整地 土地选择和整地应符合4.2. 3的要求。 7.4 种植 单株稀植,做到集中连片,一场一种或一村一种并符合5.4的要求。 7.5 管理 管理应符合4.2.5的要求。 7.6 鉴定和去杂 DB41/T 293.112014 107 鉴定去杂应符合5.6的要求。 7.7 检验 按DB

    12、41/T 318和GB/T 3543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 7.8 收获 收获应符合5.8的要求。 7.9 贮藏 贮藏应符合5.9的要求。 A DB41/T 293.112014 10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油菜常规种调查记载项目和方法 A.1 生育期 A.1.1 播种期 实际播种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A.1.2 出苗期 以预定密度的75幼苗出土,子叶张开平展为标准。穴播者以穴计算,条播者以面积计算。 A.1.3 移栽期 实际移栽日。 A.1.4 五叶期 以第五片真叶张开平展为标准。 A.1.5 现蕾期 以50以上植株轻轻揭开23片真叶,即可见明显的绿色花蕾为标准。 A.1.6 抽苔期

    13、以50以上植株主茎开始延伸,主茎顶端离子叶节10cm为标准 。 A.1.7 初花期 全区有25植株开始开花为标准。 A.1.8 盛花期 全区70以上花序已经开花为标准。 A.1.9 终花期 以全区75以上花序完全谢花(花瓣变色开始枯萎)为标准。 A.1.10 成熟期 全区有50以上角果转黄变色,且其种子呈成熟色泽为准。 A.1.11 收获期 实际收获日。 A.1.12 生育日数(包括播种至出苗,出苗至现蕾等) 以24小时为一天,各种生育日数前一物候期出现之当日不足24小时,不能作一天计算。 A.2 品种一致性 DB41/T 293.112014 109 A.2.1 幼苗生长一致性 于五叶期前后

    14、观察幼苗之大小,叶片之多少。有80以上幼苗一致者为“齐”;6080幼苗一 致者为“中”;生长一致的幼苗一致不足60者为“不齐”。 A.2.2 植株生长整齐度 于抽苔期观察植株的高低、大小和株形,有80以上植株一致者为“齐”;6080植株一致者 为“中”;生长一致的植株不足60者为“不齐”。 A.2.3 成熟一致性 于成熟时观察,有80以上植株成熟一致者为“齐”;6080植株成熟一致者为“中”;成熟一 致的植株一致不足60者为“不齐”。 A.3 抗逆性 A.3.1 抗寒性 抗寒性分为以下五级: “0”植株正常未表现冻害; “1”仅个别大叶片受害,受害叶局部萎缩或焦枯; “2”有半数叶片受害,受害

    15、叶局部或大部萎缩、焦枯,但心叶正常; “3”全部叶大部受害,受害也局部或大部萎缩、焦枯,心叶正常或心叶微受冻害,植株尚能 恢复生长; “4”全部大叶和心叶均受害,趋向死亡。 A.3.2 耐旱性 在干旱年份调查,以强、中、弱表示。 A.3.3 耐湿性 在多雨涝害年份调查,以强、中、弱表示。 A.3.4 抗病毒病性 抗病毒病性分为以下五级: “0”植株正常未表现病害; “1”仅12片边叶有病斑,心叶无病; “2”少数边叶(2片左右)与心叶均有病斑,但植株生长正常; “3”全株大部叶片(包括心叶)均产生系统病斑,上部叶片皱缩畸形; “4”全株大部叶片均有系统病斑部分病叶枯调,植株枯死或趋于枯死。 A

    16、.3.5 抗霜霉病性 A.3.5.1 初花期 初花期分为以下五级: “0”植株正常未表现病害; “1”13以下叶片发病,病斑局限性小; DB41/T 293.112014 110 “2”1323叶片发病,有少数扩散型病斑出现; “3”全株叶片发病,多数扩散型病斑; “4”全株叶片发病霜霉成片布满黄叶,脚叶枯黄。 A.3.5.2 成熟期 成熟期分为以下五级: “0”植株正常未表现病害; “1”13以下分枝发病,产量损失在30以下或13以下分枝及主茎发病; “2”1323分枝发病,或13以下分枝及主茎发病,产量损失在3050; “3”全部分枝发病,或1323分枝及主茎发病,产量损失在50以上; “

    17、4”全株发病或死亡,产量损失在90以上。 A.3.6 抗菌核病性 抗菌核病性分为以下五级: “0”植株正常未表现病害; “1”13以下分枝发病,主茎无病; “2”132 3分枝发病,或主茎及13以下分枝发病; “3”主茎及1323分枝发病,或主茎无病但23以上分枝发病; “4”全株发病或死亡。 A.3.7 抗倒伏性 在成熟前进行目测调查,主茎下部与地面角度在80度以上者为“直”;80度至45度为“斜”;小于45 度为“倒”。并注明倒伏日期和原因。 A.4 生物学特性 A.4.1 株高 自子叶节至全株最高部分的长度,以“cm”表示。 A.4.2 一次有效分枝数 凡主茎上的第一次分枝具有一个有效荚

    18、果者即是。 A.4.3 第一次有效分枝部位 第一个有效分枝离子叶节之高度,以“cm”表示。 A.4.4 主花序有效长度 主花序顶端不实段下至主花序基部的叶节处之长度,以“cm”表示。 A.4.5 主花序有效果数 主花序上含有一粒以上饱满或稍欠饱满种子的荚果数。 A.4.6 全株有效果数 全株含有一粒以上饱满或稍欠饱满种子的荚果数。 DB41/T 293.112014 111 A.4.7 主花序结荚密度 主花序结荚密度按公式(A.1)计算。 主花序有效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果数cm(A.1) A.4.8 每果粒数 自主轴和上、中、下的分枝花序上,随意摘取20个正常荚果,计算其平均每果的饱满或稍欠饱

    19、满种 子数。 A.4.9 千粒重 在晒干(含水量不高于10)、纯净的种子内,用对角线、四分法或分样器等方法取样三份,分别 称重,取其样本间差异不超过3的二或三个样本平均之,以g表示。 A.5 经济性状 A.5.1 含油量 采用脂肪侵提器以无水乙醚为溶剂分析,每品种取样3份,每份样本重1g3g,以差异不超过0.5 的二或三个样本平均含油量表示,以表示。 A.5.2 芥酸含量 油菜种子的油中所含的顺 13 二十二碳一烯酸,以占脂肪酸组成的百分率表示。杂交油菜种子芥酸 以F 2代芥酸含量表示。 A.5.3 硫苷含量 油菜种子中所含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以每克饼粕(水分含量8.5%)中所含硫苷总量微摩尔 数表示。杂交油菜种子硫苷以F 2代硫苷含量和亲本苷含量平均值表示。 A.5.4 小区产量 收获前或收获时需调查实收株数,收获脱粒的种子重为实收产量,小区产量以克表示。并以公式(A.2) 求得理论产量。 理论产量实收产量(应有株数实有株数)实收产量/实收株数(A.2) A.5.5 亩产量 由小区产量计算求得,以理论产量和kg表示。 _


    注意事项

    本文(DB41 T 293.11-2014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1部分ː油菜常规种.pdf)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