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140.10 X 55 DB5206 铜 仁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206/T 172018 代替 DB 522200/T 95-2015 梵净山 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ing of Fanjingshan pol lution-free tea 2018-12-06 发布 2018-12-06 实施 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5206/T 172018 I 目次 前言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要求1 DB 5206/T 172018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
2、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 注 意 :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 。 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这 些 专 利 的 责 任 。 本标准代替DB 522200/T952015梵净山 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规程。与DB 522200/T 9 52015 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修改了标准编号、前言、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目次。 本标准由铜仁市农业委员会、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铜仁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代刚、温顺位、刘 学、沈
3、世海、陈永前、王慧珍、陈仁杰、刘强、胡志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 522200/T 952011、DB 522200/T 952 015。 DB 5206/T 172018 1 梵净山 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梵净山无公害茶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梵净山无公害茶叶的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480
4、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 18204.21 公共场所照度测定方法 GB/T 23734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控制基本要求 DB 5206/T 15 梵净山 茶叶鲜叶分级标准 DB 5206/T 16 梵净山 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DB 5206/T 23 梵净山 无公害茶叶企业检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户加工 茶农自采或收购茶青,在家庭中或小型加工厂加工茶叶。 3.2 燃气设备 以石油液化气、天燃气或城市煤气为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
5、或锅炉。 3.3 燃油设备 以柴油或重油为加热燃料的茶叶加工设备或锅炉。 4 要求 DB 5206/T 172018 2 4.1 加工厂 4.1.1 总体要求 应符合DB 5206/T 16的要求和本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 4.1.2 选址条件 4.1.2.1 茶叶加工厂所处的大气环境不低于 GB 3095 中规定的三级标准要求。 4.1.2.2 加工厂离垃圾场、畜牧场、学校、医院、粪池 50m 以上,经常喷洒农药的农田 100m 以上, 离交通主干道 20m 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清洁、充足,日照充分。 4.1.2.3 加工厂应远离存放有异味物资如农药、肥料的场所 100m 以
6、上。 4.1.2.4 茶叶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用水要达到 GB 5749 的要求。 4.1.3 加工车间 4.1.3.1 灰尘较大的车间宜安装换气扇或除尘设备,车间室内粉尘最高允许浓度不得超过 10mg/m 3。 4.1.3.2 加工车间应采光良好,灯光明亮,照明度照度达到 500lx 以上。测定按 GB/T 18204.21 规定 执行。 4.1.3.3 加工和包装场地至少在茶季前应全面清洗消毒一次。加工厂内不应堆放生产资料和杂物。 4.1.3.4 配有相应的更衣、盥洗、照明、防蝇、防鼠、防蟑螂、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车间的噪声应控制在 80dB 以下。 4.1.
7、3.5 加工车间地面要铺设地砖,墙壁洁净无污垢。连接机械的电线和主电线应采用管线法安装。 4.2 加工设备 4.2.1 不使用铅及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材料制造接触茶叶的加工零部 件。不用铜质材料制造红碎茶转子机类强烈摩擦的零部件。 4.2.2 大宗茶类加工设备的炉灶间、热风炉应设在加工车间墙外,有压锅炉另设锅炉间。 4.2.3 备用电源应离车间 10m 以上的距离。 4.2.4 强烈震动的加工设备采取必要的防震措施。车间内噪声不得超过 80dB。 4.2.5 允许使用竹子、藤条、无异味木材等天然材料和不锈钢、食品及塑料制成的器具和工具,所有 器具和工具应清洗干净后使用
8、。 4.2.6 每次交接班前必须清洁所有器具和清洁地面及环境卫生。 4.2.7 新购设备要清除材料表面的防锈油。每个茶季的开始,对加工设备进行清洁、除锈和保养。 4.2.8 定期润滑零部件,每次加油应适量,不得外溢。 4.2.9 杀青机出茶口处上部必须配置排湿装置,下部配置风机,确保排湿、茶叶冷却速度。 4.2.10 加工流程和机具操作规程上墙明示。 4.3 加工人员 应符合DB 5206/T 16的有关规定,且加工人员加工前不得酗酒和擦抹带有香气的保健护肤品,包 装车间、精加工车间工作人员需戴口罩上岗。 4.4 加工技术 4.4.1 鲜叶应来自无公害茶园,不宜与其他来路不明的鲜叶混合。鲜叶和
9、毛茶严格按照验收标准收购, 不宜收购掺假、含有非茶类物质以及品质劣变的鲜叶和茶叶进行加工。 4.4.2 不同级别、不同品种的鲜叶分开管理,分开加工。 DB 5206/T 172018 3 4.4.3 上午和下午的鲜叶分开管理,分开加工。 4.4.4 雨水叶、露水叶、阴天叶、晴天叶分开管理,分开加工。 4.4.5 鲜叶应合理贮青,摊放厚度不宜超过 20cm,设备贮青按设备要求操作,鲜叶不能与地面接触。 贮青设备应清洁、干净。 4.4.6 鲜叶质量应符合 DB 5206/T 15 的要求。 4.4.7 根据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加工。按鲜叶品种、等级或原料情况,采用相 应的加工工艺
10、,确保产品质量正常。加工过程中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4.4.8 加工无公害茶叶及茶制品,初加工不能使用添加剂,再加工可以添加无毒无害的芳香植物。 4.4.9 包装材料符合食品要求,直接接触茶叶的包装用纸达到 GB 4806.8 的要求。并按 DB 5206/T 23 的要求进行包装。 4.4.10 加工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污染环境。 4.5 农户加工 4.5.1 应有专用场地加工茶叶,加工场地应宽敞、明亮、干净,地面硬实、平整,屋顶和墙面清洁。 加工场地无异味,完善设施、有效阻止家禽、家畜及宠物进入加工场所。并应符合 GB/T 23734 的要求。 4.5.2 加工场地在加工期间不要存放其他
11、杂物。加工设备、用具、器具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在茶 季开始前应全面、彻底清扫加工场地,清洁盛放器具、加工设备和加工用具,除去防锈油和锈斑。加 工期间应坚持每天至少清扫一次,并应符合 GB/T 23734 的要求。 4.5.3 加工茶叶的锅、灶等用具应专用。炉灶处设灰坑,避免燃料、灰尘污染茶叶。烟囱口设在室外。 4.5.4 生产期间严禁非加工人员进入加工场所。 4.5.5 加工机具要有明显的安全标识。 4.5.6 应有足够摊盛放茶叶的器具,加工过程中应保持茶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 4.5.7 加工人员应符合 GB/T 23734 的要求,加工茶叶前应用饮用水洗手,出入加工场地应换鞋,加 工场所不
12、能抽烟和随地吐痰。患有传染病和皮肤病者不得进行茶叶加工和包装作业。 4.5.8 成品茶要存放在干燥、密闭、避光、阴凉的地方或器皿里,防止茶叶受潮变质、吸附异味。 4.5.9 不使用报纸等油墨印刷的纸张包装茶叶,包装用纸达到 GB 11680 的要求。不允许使用聚氯乙 烯、聚苯乙烯材料包装茶叶。不应使用盛装过其他物品的食品袋包装茶叶。重复包装茶叶的布袋使用 前应清洗干净。 4.5.10 应按 GB/T 23734 的要求实施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实施质量安全管理,建立管理台帐。 4.5.11 散户加工的包装贮运及标识要求应符合 GB/T 23734 的要求。 4.5.12 鼓励有条件的农户集中进行茶叶加工。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