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06 T 71-2018 特殊烟叶烘烤技术操作规程.pdf

    • 资源ID:1521283       资源大小:296.2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06 T 71-2018 特殊烟叶烘烤技术操作规程.pdf

    1、DB5206 铜 仁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206/T 71-2018 代替 DB 522200/T 43-2008 特殊烟叶烘烤技术操作规程 2018 - 12 - 06 发布 2018 - 12 - 06 实施 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ICS 65.160 X 87 DB 5206/T 71-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DB 522200/T 43-2008特殊烟叶烘烤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与DB 5

    2、22200/T 43-2008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黑暴烟叶的定义(见4,2008版2.3); 删除了特殊烟叶烘烤中的黑暴烟叶的相关要求(见5,2008版3.3); 增加了特殊烟叶烘烤中的返青烟的相关要求(见5.3); 增加了特殊烟叶烘烤中的旱黄烟的相关要求(见5.4); 增加了特殊烟叶烘烤中的多雨寡日照烟叶的相关要求(见5.6); 本标准由贵州省烟草公司铜仁市公司提出,铜仁市烟草专卖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烟草公司铜仁市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勇华、刘其镜、罗会斌、艾永峰、鲁廷军、刘杨舟。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 522200/T 43-2008

    3、。 DB 5206/T 71-2018 1 特殊烟叶烘烤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表述了几种特殊烟叶类型的烘烤特性,规定了烘烤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铜仁市“梵净山”烤烟特殊烟叶的烘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219 烟叶烘烤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3219 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特殊烟叶类型 4.1 含水量少的烟叶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烟叶,鲜烟叶内水分含量少,5

    4、kg 鲜烟叶烤 1kg 干烟以上。 4.2 含水量多的烟叶 在多雨地区和多雨季节形成的烟叶,9kg 鲜叶烤 1kg 干烟以下。 4.3 后发烟 烤烟生长前期施肥不当或烟株团棵至旺长期时受干旱天气影响,土壤养分吸收受到抑制,叶片生长 发育受阻,后期突降大雨或阴雨连绵,土壤氮素供应恢复,烟株大量吸收氮素导致养分吸收不平衡,碳 氮比不协调导致烟叶内在质量低。此情况大多出现在土壤肥沃的烟田(特别是田烟)的上部烟叶。 5 特殊烟叶烘烤 5.1 含水量少的烟叶 5.1.1 烘烤特性 含水量少的烟叶组织较密,叶片厚实,保水力强,失水与变黄慢,采用正常烟叶烘办法易出现叶片 发软不充分导致叶片挂灰和黄片青筋。

    5、5.1.2 烘烤技术 含水量少的烟叶,烘烤的关键技术是变黄期掌握准湿球温度。点火时要关严门、排气口及进风门保 湿。采取保湿变黄,干湿球同步,干球温度 1/h 升至 36,稳温烘烤 10h 左右,再以 1/h 将干球 DB 5206/T 71-2018 2 温度升至 3840,稳定温度使烟叶(观察烟叶的位置同上)变黄九至十成,且主脉变软,此时干 湿球温度差保持在 12。定色阶段要比烤正常烟叶慢升温,慢排湿,在 4648拉长时间,使 全炕烟叶变黄,达小卷筒;5254,湿球温度控制在 3840范围,延长时间至全炕大卷筒。 5.2 含水量大的烟叶 5.2.1 烘烤特性 含水量大的烟叶叶片较薄,内含物较

    6、少,耐烤性差。变黄阶段,前期变黄慢,后期变黄较快,变黄 后不易定色,不及时干燥最容易变黑。 5.2.2 烘烤技术 控湿变黄是烤好含水量大的烟叶的关键。点火时,关闭烤房门,干球温度以 1/h 升至 38,稳定 温度,气流上升式烤房底部一、二层,气流下降式烤房顶部一、二层烟叶变黄四成或五成,此时通过排 湿,把湿球温度稳定在 3637范围,使叶片变软,再以 1/h 升至 4142,稳温,使烟叶(观 察烟叶位置同上)变黄八成左右,主脉变软。 定色阶段要比烤正常烟叶升温快、排湿快。温度升至 4648时,湿球温度稳在 3738,延 长时间,使全炕烟叶黄片黄筋、小卷筒,再以 1/1h2h 升至 5455,湿

    7、球温度不超过 40,稳 温至全炕烟叶大卷筒。 5.3 返青烟 返青烟含水量比较高,应稀编烟,稀装烟,雨淋烟和淋雨之前相比,水分明显增大,所以,编烟 和装烟密度原则上都适当稀于相应的非雨淋烟。具体密度要根据对鲜烟叶鲜干比的估计,比值大于 10 的,装烟 78 成;比值 89 的,可装 89 成。采用“高温变黄,低温定色,边变黄边定色”的烘烤 策略。如果烟叶表面有明水,装炕后先不点火,打开风机和排湿口,将明水排除后再点火开烤。以 1 h 升 1的速度提升干球温度到 3940,干湿球温度差尽快增至 3左右,在此条件下促进烟叶水分 汽化排除,同时保持较快的变黄速度。在高温区烟叶达到黄带浮青、主脉变软时

    8、应立即转火,并以 2h 3h 升 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提高到 4647并充分延长,湿球温度稳定在 37左右,使烟叶完全变 黄且达小卷筒。此后,以 2 h 左右升 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 5455实现全炕干片。干筋阶段 转入正常烘烤。另外,返青烟的叶基部与叶尖部成熟差异很大,变黄阶段温度高,而且又是边变黄、边 定色。变黄阶段要注意火力控制,定色过程烧火升温要稳,防止挂灰和蒸片。 5.4 旱黄烟 5.4.1 高温保湿变黄。变黄阶段起点干球温度宜稍高,控制在 3940,促使烟叶脱除适量水分, 增加烤房内湿度,保证正常变黄;等到叶片发软后,再使干球温度稳定在 38左右,保湿变黄,以防 烟叶失水过多而难以

    9、变黄;高温区烟叶变黄 34 成时,提高干球温度至 4142加速变黄,防止烟 叶内含物过度消耗而使烟叶挂灰或颜色灰暗。 5.4.2 变黄阶段的湿球温度宜稍高保持干湿球温度差 12,必要时还应向烤房内加水补湿。 5.4.3 高温转火,加速定色在叶片大部分变黄、支脉尖部变黄、充分塌架后转火。定色阶段升温速度 要慢中求快,先慢后快。先以 2h3h 升温 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 4648,稳定到二棚以上烟 叶基本黄,仅余主脉和一级支脉基部含青;再以 1h2h 升温 1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到 5455稳 定至干叶。定色阶段湿球温度宜稍低,一般在干球温度 50前湿球温度 38左右,干球温度 50后湿 球温度

    10、39左右。 DB 5206/T 71-2018 3 5.5 后发烟 5.5.1 烘烤特性 烟叶成熟慢,叶龄较长,干物质积累多,叶片结构紧密,保水力强;内含物组成不协调,叶面落黄 极不均匀,叶肉和叶脉色差大,叶尖部黄、叶基部青反差大,或者泡斑落黄且变棕,而凹陷处的叶肉还 浓绿;烟叶变黄慢、脱水慢,容易变棕,但又容易烤青、挂灰,甚至烤成深暗色(外青里黑)。 5.5.2 烘烤技术 烟叶变黄温度以 38左右为宜,定色阶段的升温速度宜慢不宜快,以促进内含物质在较高温度下 转化,使黄烟等青烟,并使身份变薄、色泽略浅。在 4647以前,以平均 4h 升 1的速度升温, 之后以平均约 3h 升 1的速度升温,

    11、达到 54以后充分延长时间。根据烟叶变化,可以适当在 41 42和 4648分别延长时间。 湿球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适宜略偏低为宜,通常变黄阶段可保持干湿球温度差 3左右,以 较大干湿球温度差促烟叶逐渐变软。若烟叶迟迟不发软,也可将干湿球温度差扩大到 4以上;在定色 阶段,干球温度 42之前可保持干湿球温度差 35,越难烤的烟叶干湿球温度差越大。42之后, 直至 54湿球温度可以保持在 38,稳温阶段提高到 39。 转火时的变黄程度不宜高,根据烟叶素质不同达 57 成黄即可,残留多的绿色在慢升温过程中完 成变黄。转火时的干燥程度应达叶片发软,否则,要保持温度,扩大干湿球温度差并延长时间。

    12、整个定色过程要慢升温、渐排湿,既不要在某一温度上久拖,也不可跳跃式大跨度升温,使烟叶边 变黄、边干燥,靠时间的延续完成内在转化和定色。 5.6 多雨寡日照烟叶 5.6.1 雨天烟叶烘烤的技术策略是先拿水、后拿色、防止硬变黄。 5.6.2 变黄阶段初期干球温度宜适当调高,适宜的干球温度为 3738,然后稳定在 3940促 使烟叶变暖、出汗、发软,加速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分解转化。 5.6.3 变黄阶段湿球温度宜低、干湿球温度差宜大。以干湿球温度差保持在 35较好,在点火后 12h24h 烟叶变软凋萎为宜。若湿球温度过高应排湿。 5.6.4 烟叶变软塌架后,转入基本正常稳温变黄,并保证烟叶变黄与干燥同

    13、步。变黄程度达到 34 成时,将干球温度升到 4042,湿球温度 3637稳定,加速变黄,防止干物质过度消耗,影 响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 5.6.5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宜低、失水干燥程度宜高、转火宜早不宜迟。转火时烟叶的变黄程度以 8 成左右为宜,二级支脉少部分变黄,三级支脉大部分变黄;干燥程度要充分塌架,支脉变软,主脉尖部 变软。 5.6.6 定色阶段烧火要稳,升温要准,排湿要快,必要时要控温排湿。干球温度以 2h3h 升 1的速 度升到 4648,稳定到烟叶高温区完全变黄、低温区以上基本变黄(仅有叶基部和主脉两侧含青), 二棚烟叶勾尖卷边软打筒。然后以 2h3h 升 1的速度升到 54

    14、稳温干叶。 5.6.7 定色阶段湿球温度宜稍低。在干球温度 50前,保持湿球温度 3738;干球温度 50后 保持湿球温度 3839。 DB 5206/T 71-2018 4 5.6.8 对于水分特别大的各类烟叶,变黄阶段还可以采用高温快速排湿方法烘烤,促进烟叶失水凋萎 塌架,先把烟叶拿软再变黄。主要变黄阶段在干球温度 4042,湿球温度 3536。要提前转 火,缓慢升温,延长排湿时间。烟叶变黄程度在 46 成、充分塌架即可转火,干球温度以 3h4h 升 1 的速度升到 4648,并保持湿球温度 3738到全炕烟叶基本变黄;再以 2h3h 升 1的速度 提升干球温度到 5455,保持湿球温度

    15、38左右干叶。前期保证烟叶及早失水、凋萎塌架,定色 阶段确保稳定烧火供热、排湿顺畅、严防闷炕是烤好此类烟叶的关键所在。高温快速排湿法是用来烘烤 容易出现硬变黄、易变黑烟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常用来处理嫩黄烟、嫩黑暴烟和水分含量特别大的、 用正常烘烤方法极易烤坏的烟叶。具体的方法是:烟叶装房关严进排气口,点火后在很短时间内把烤房 内温度提高到 3638稳定一段时间,当高温区烟叶的叶尖、叶边基本变黄后迅速加大烧火,用 1h 左右将烤房温度提高到 4042,促使叶内水分汽化,直到烤房内水汽弥漫后排湿,甚至将烤房门 打开尽快排湿。当温度计观察玻璃窗水珠减少至消失时停止排湿。此时若高温区、二棚烟叶完全发软塌 架,可转入正常烘烤;否则需要第二次甚至第三次高温快速排湿。进行多次高温快速排湿时,原则上温 度要一次比一次高,但最高不超过 45,每次时间在 2h3h,以整个变黄阶段烟叶完全发软塌架、消 除硬变黄为目的。 A


    注意事项

    本文(DB5206 T 71-2018 特殊烟叶烘烤技术操作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