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SN T 5209-2020 胡桃木细小蠹检疫鉴定方法.pdf

    • 资源ID:1521159       资源大小:1.32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SN T 5209-2020 胡桃木细小蠹检疫鉴定方法.pdf

    1、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5209 2020 代替SN/T 11622002 胡桃木细小蠹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ityophthorus juglandis Blackman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 布 ICS 65.020.01 CCS B 16 2019-12-30发布 2021-07-01实施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I SN/T 5209 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 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佛山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二连浩 特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茂名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凯兵、吴志毅、袁淑珍、张永宏、李海林、刘海军、谈珺、胡学难。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1 SN/T 5209 2020 胡桃木细小蠹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胡桃木细小蠹的检测、标本保存和室内鉴定等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进境植物及植物产品中胡桃木细小蠹的检疫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3、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额frons 从头部位于复眼间而伸至口上片的部分。 3.2 鞘翅斜面declivity 鞘翅后端呈坡状,这个坡叫做鞘翅斜面。 3.3 刻点puncture 体表的突起。 3.4 刻点沟striae 小蠹虫鞘翅背陷沟通常由许多刻点组成,这些刻点行组成的与翅缝平行的纵向排列的沟纹,包括 成行的刻点称刻点沟。鞘翅每翅面刻点沟共计10条,从翅缝开始依次为第1刻点沟、第2刻点沟等。 3.5 沟间部interspace 小蠹虫鞘翅上刻点沟与刻点沟之间的区域,每翅面共有11个沟间部,从翅缝开始依次为第1沟间 部、

    4、第2沟间部等。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2 SN/T 5209 2020 4胡桃木细小蠹基本信息 学名: Pityophthorus juglandis Blackman 中文名:胡桃木细小蠹 英文名:Walnut Twig Beetle 分类地位: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小蠹亚科Scolytidae,光小蠹族(Corthylini) 细小蠹群(Pityophthorina),细小蠹属( Pityophthorus)为世界广布种,目前记录有512种,其中中美洲、 北美洲225种、南美洲及周边岛屿100种、亚洲15种、欧洲22种、非洲22种,我国记录有4种,胡

    5、桃 木细小蠹危害胡桃科(Juglandaceae)植物(参见附录A.2),分布于美国、墨西哥、意大利(参见附录 A.1)。 传播途径:该虫远距离主要靠寄主木材调运传播,近距离传播主要靠成虫迁飞扩散。 胡桃木细小蠹其他信息参加附录A。 5方法原理 根据胡桃木细小蠹的危害状,通过检查发现胡桃木细小蠹的幼虫、蛹或成虫,而幼虫或蛹需饲养 至成虫,根据成虫形态特征(参见附录B)对种类进行判定。 6器材和试剂 6.1器材 标签、指形管、培养皿、镊子、生物培养箱、剪刀、昆虫针、解剖刀、纱布、毛笔、手持放大 镜、螺丝刀、凿子、体视显微镜、三级板、厚纸。 6.2试剂 浸渍液(冰乙酸福尔马林95%乙醇蒸馏水=46

    6、1530)、75%乙醇、无水乙醇、丙三醇。 7检测与饲养 7.1检测 对来自疫区的木材应特别注意检查,首先仔细观察原木表皮部分有无虫孔和蛀孔屑。受害木的韧 皮部与边材的结合通常较为疏松,可用凿子或斧头将树皮削开,观察韧皮部与边材是否有危害状,其 危害状(参见附录C):有一条母坑道,两侧有子坑道,幼虫在子坑道不断挖坑取食,使整个危害状 形如羽毛状。其各虫态在木材中的分布是:卵在母坑道两侧顺次排列,幼虫、蛹及刚羽化的成虫通常 在子坑道末端,查虫时,需随坑道的延伸进行破木至端处方能将虫捕获。并在成虫坑道内用毛笔轻轻 扫开蛀粉寻找卵粒。 对来自疫区的木箱或卡板,要查看木箱底的垫木,重点观察是否带皮,发

    7、现有树皮存在,可用螺 丝刀或凿子将皮层削开,观察韧皮部和边材结合面是否有虫或虫道,如出现虫道,可用凿子随坑道的 去向开凿,在坑道端处可发现各虫态。要随时记录,并把查到的虫体送实验室进一步鉴定。 将蛀有小蠹的木材或木质包装密封保存。对检疫到的卵、幼虫、蛹或成虫放入装有乙醇-甘油保 存液的指形管中保存。如现场仅取得活的幼虫可随被害木材或木质包装一起直接带回实验室,记录截 获时间、地点、寄主、采集人等,经人工饲育羽化为成虫后再进一步鉴定。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3 SN/T 5209 2020 7.2饲养 将发现有幼虫为害的木材或木质包带回实验室,放入养虫笼,防止羽化成虫逃逸,在24 26 温度条件下

    8、饲养,待羽化出成虫后再作形态鉴定。 8标本的制作准备 8.1针插标本 成虫标本可制作为针插标本。将较厚纸剪成三角形或长方形的小条,将虫体粘上,用昆虫针穿刺 厚纸,再插在标本盒内保存。标签宜采用白色硬质纸,并应记录标本的采集时间、地点、寄主及采集 者等信息。 8.2浸泡标本 将待观察、鉴定的成虫、幼虫等虫样进行清洁、整理,体表有污物或粉屑时,用75%乙醇或配 制的浸渍液浸泡,如需分子试验用,则可用无水乙醇浸泡,并冷冻保存。 9实验室鉴定 9.1鉴定特征 9.1.1光小蠹族Corthylini成虫的鉴别特征 额部通常两性异型,不同的种类差异特征不同。眼顶端微凹,触角鞭节1节5节,锤状部如果 扁平,

    9、前面和后面相同。前足基节相邻,前胸背板通常倾斜粗糙,外侧边缘一般是圆的或是边缘带有 精细凸起的线,侧面具有独特的槽被鞘翅覆盖或绝大多部分被鞘翅覆盖,鞘翅前缘通常微向前端下 倾,胫节纤细,很少超过3个齿。 9.1.2细小蠹属 Pityophthorus 成虫的鉴别特征 小型种类,长圆柱形。眼肾形。触角锤状部侧面扁平,正面长椭圆形,3节4节,触角鞭节5节。 额部平,雄虫额面刻点疏大,茸毛稀少,长短不齐;雌虫额面刻点细密,茸毛柔细舒直,匀齐稠密。 前胸背板长宽约相等,侧缘与前缘联合弓成半圆形,后缘横直并有缘边;背板前半部为鳞状瘤 区,后半部为刻点区,有平滑的背中线。鞘翅表面平坦,由一列圆形刻点组成,

    10、从翅基至翅端刻点渐 变细小;翅面上只有茸毛而无鳞片。鞘翅斜面翅缝及其两侧第1沟间部突起,成为狭窄条脊,缝侧第 1刻点沟下陷,成为狭窄的纵沟,沟外缘有小颗粒,圆小微弱,在沟缘上排成纵列,部分种类纵沟较 浅,颗粒消失。 前胃板板状部与嗉囊截然分开,板状部前缘横直或有切口,无中线、中线齿和端齿,只有少许短 直的横齿线。板片二部分分界明确,但无分界边线,片状部长于板状部,有较多的咀嚼片组成,咀嚼 刷远长于关闭刚毛,关闭刚毛外侧有锯齿。 雄性外生殖器:阳茎内的旋丝狭长如剑;有端片;中突稍短于阳茎;阳基呈环状;腹针长于阳茎 与中突之和,纤细;侧突有无不定。次性征表现在额部。 9.1.3胡桃木细小蠹的鉴别特

    11、征 体形微小,身体全长1.5mm1.9 mm,约为体宽的2.8倍3.1倍,雌虫体色黄褐,雄虫近黑色 (参见附录B)。触角锤状部第1、第2节间有嵌隔。额面轻微向口上片边缘抬起,侧缘突成半圆状, 与眼缘的距离为小眼直径的2倍3倍;雌虫额面平或稍凹,表面光滑,刻点细密匀称,茸毛密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4 SN/T 5209 2020 近边缘的茸毛较长(参见图B.3(a));雄虫额面宽而下凹,刻点粗糙,茸毛短且疏,较不显眼(参见附 录B中图B.3(b))。绒毛最长约达一半眼距。 前胸背板:长约为宽的1.10倍1.16倍,自基部起一半侧缘横直,前缘弓成宽半圆形。前缘有 约18个锯齿(参见附录D)。背

    12、板顶部位于中部或中部偏前,前半部为鳞状瘤区,瘤多有缺刻,呈 4排6排清晰的近同心圆状排列(参见附录E图E.1),背板前缘着生的鳞状瘤数目超过12(参见附 录E图E.4),同排相邻的鳞状瘤常在基部相连,常于背中线附近出现重叠。背板后半部分为刻点区, 表面平缓而光滑,刻点稍大且密。背板前部表被刚毛较长,随鳞状瘤整齐排列,后部刚毛较疏细。 鞘翅:长约为宽的1.8倍1.9倍,约为前胸背板1.7倍长,自基部起3/4侧缘横直,鞘翅末端钝圆 (参见附录E图E.2)。鞘翅斜面较陡,刻点较大,排列成行形成刻点沟,其中第1刻点沟、第2沟刻点 较浅。沟间部平滑,宽度约为刻点沟的1倍或1.5倍;第1沟间部十分宽,并明

    13、显向上隆起;第2沟间 部与第1沟间部等宽,平滑略呈革质;第1、第3沟间部上各有1列极疏的刻点。位于刻点沟内短且细 的刚毛延伸至翅鞘基部,沟间部刚毛大部分较疏地排列于鞘翅斜面的基数刻点沟上。雄虫第1、第2 沟间部各有1列小颗粒。 10结果判定 以成虫的形态特征为依据,符合9.1.3特征者可鉴定为胡桃木细小蠹。 11标本和样品保存 将胡桃木细小蠹及重要的为害状标本妥善保存,根据害虫的虫态,幼虫和蛹用浸虫液或乙醇-甘 油保存液保存,成虫制作成针插标本,记录害虫名称、来源、寄主、截获时间、地点、截获人、鉴定 人等相关信息,一般保存期至少为一年。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5 SN/T 5209 2020 附

    14、录A (资料性附录) 胡桃木细小蠹其他信息 A.1地理分布 美国、墨西哥、意大利。 A.2寄主植物 胡桃科(Juglandaceae)包括 Juglans california、 J. major、 J. nigra等。 A.3生物学、危害状及传播途径 胡桃木细小蠹是真菌 Geosmithia morbida的携带者,胡桃木细小蠹及其携带的 G. morbida与一种 能使胡桃木感染致死的疾病thousand cankers disease(TCD)有关,因患病植株枝干上布满小而分散的 溃疡区而得名。植株最初患病时常伴随有树叶枯败的现象,随后出现树冠疏黄、顶梢枯死等症状,最 后可导致植株死亡。

    15、 胡桃木细小蠹容易通过木材、木质包装、货物等进行传播扩散,成虫也有一定的飞行能力。胡桃 木细小蠹在钻入宿主植株体内的过程中,可将 G. morbida的孢子一并带入。 G. morbida仅在胡桃木细 小蠹的取食部位及其留下的坑道周围进行感染,因此在植株表面难易察觉,但被感染的部位会随着胡 桃木细小蠹数量及其活动范围的增加而增加,在植株体内连成一片,最长甚至可达两米。这表明,胡 桃木细小蠹对植物体的危害是慢性且巨大的。胡桃木细小蠹与其携带的真菌可在植物上潜伏五到十 年,使植物体感染TCD并在出现病症后两到三年内死亡。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6 SN/T 5209 2020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16、 胡桃木细小蠹成虫形态特征 图B.1成虫背面观 图B.2胡桃木细小蠹雌成虫背面观 注(1):箭头指示雄虫和雌虫额面短柔毛差异;雄虫和雌虫的顶点都在中点之前;和在雄虫鞘翅斜面上有颗粒 (2):仿James R. LaBonte, Robert J. Rabaglia 图B.3雄虫(a)和雌虫(b)特征比较图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7 SN/T 5209 202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胡桃木细小蠹及其携带病害危害状 图C.1 Geosmithia morbida引起的树枝溃疡病 图C.3胡桃木细小蠹危害状 图C.2胡桃木细小蠹危害状 图C.4胡桃木细小蠹危害状 注:仿James R. LaBon

    17、te, Robert J. Rabaglia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8 SN/T 5209 2020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胡桃木细小蠹及其北美地区重要近似种成虫鉴别检索表 1.翅鞘斜面凸起或最多第1沟间部下陷,第1刻点沟和第2刻点沟上的刻点通常减少或退化,侧 面凸起上的颗粒小,甚至没有 2 翅鞘斜面有中等或深的沟,第2沟间部下陷,第1刻点沟和第2刻点沟通常有明显的刻点,侧 面凸起上的颗粒小到中等粗糙(同时参见 nanus雄性) lautus Eichhoff 2.前胸背板的鳞状瘤凸同心圆排列,基部相连;每个瘤凸带的顶部点略具小锯齿,齿与齿之间 有裂缝,仅瘤凸带的远端不超过1/3处有齿;雄性的

    18、额部凸起,有刻点,没有隆线,雌性额部中度平 坦,绒毛相当短;雌性的翅鞘斜面第1刻点沟和第2刻点沟上有更粗糙的刻点,雄性的刻点微小,几 乎废化;前胸背板有许多深的凹陷点;触角棒的第1缝合线明显被分隔,第2缝合线隐约被分隔 3 鳞状瘤凸同心行排列,锯状齿更强壮,在其基部分开或靠近基部 4 3. 触角棒节的缝合线呈直线,或中度弯曲;雄性和雌性鞘翅斜面第1刻点沟和第2刻点沟上刻 点更细小,雌性沟间第2部沟间部略有凹陷;雄性额部近无毛;哈利斯科州到瓦哈卡州; Thevetia; 0.9mm-1.3 mm costatulus Wood 触角棒节的缝合线明显弯曲;雌性翅斜面第1刻点沟和第2刻点沟的刻点相当

    19、粗,第2刻点沟 中度凹陷;雄性口上片有毛,相当明显;哈利斯科;可能在 Thevetia;1.6mm-1.8 mm costabilis Wood 4. 翅鞘斜面凸起,第1沟间部略微逐渐升高或没有升高,第1刻点沟没有凹陷 5 翅鞘斜面凸起到有沟形态不一,从凸起到略有沟,第1刻点沟突然凹陷 7 5. 翅鞘斜面有宽广的凸起,第1刻点沟和第2刻点沟有微小的刻点;雄性额部从口上片到眼睛上 方有中度的横向的凹陷;雌性额部有微小的刻点,头顶最长的绒毛最都太短了,没有延伸到口上片边 缘,口上片边缘颜色正常;米却肯州到克雷塔罗 Rhus;1.4mm-1.8 mm detentus Wood 翅鞘斜面的凸起较窄,

    20、第1刻点沟和第2刻点沟的刻点中度粗糙;雄性额部凸起,雌性额部头 顶绒毛很长,最长的能够延伸超过口上片边缘,口上片淡黄色;触角棒节有几乎退化的缝合线 6 6. 前胸背板呈网形;翅鞘盾片上有许多明显的凹陷;额部有更细的刻点,雄性从口上片到眼睛上 方呈网形;哥斯达黎加;1.1mm-1.2 mm inops Wood 前胸背板光滑、发亮;翅鞘的凹陷不明显,甚至退化;额部的刻点粗糙,雄性从口上片到眼 睛上方不呈网状;恰帕斯到哥斯达黎加; Mauria glauca;1.2mm-1.4 mm debilis Wood 7. 雄性额部凸起,无任何横隆线;大多数物种较大,1.3mm-1.9 mm 8 雄性额部

    21、有轻度到中度的凹陷,通常在眼睛上方有横脊或凸隆;大多数物种较小,1.1mm- 1.5mm 10 8. 触角棒缝合线呈直线,前胸背板的前缘约有18个锯状齿;加利福尼亚州和新墨西哥州到奇瓦 瓦州;寄生 Juglans;1.5 mm -1.9 mm juglandis Blackman 触角棒节的缝合线中度弯曲;前胸背板的前缘约有10个锯状齿 9 9. 鞘翅斜面有双沟,第2沟间部有中度凹陷;前胸背板的刻点比较粗糙、致密;危地马拉; 1.6mm-1.7 mm tenax Wood 鞘翅斜面凸起,第2沟间部不凹陷;前胸背板的刻点细、相当稀疏;哥斯达黎加; Rheedia edulis;1.3 mm st

    22、rictus Wood 10. 鞘翅斜面第1沟间部有一排细颗粒;雄性额部有明显的略微急性升高的横隆线;雌性额部的 平坦面积相当狭窄,被毛中度浓密,长短一致,且均匀分布;深棕色;新墨西哥; Franseria;1.2-1.4 mm franseriae Wood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9 SN/T 5209 2020 鞘翅斜面第1沟间部光秃;雄性额部如果有凸隆也不明显;黄棕色 11 11. 雌性额部有浑圆的侧缘,柔毛面积不大,边缘的绒毛不比其他地方的长;鞘翅斜面有中度的 沟 12 雌性额部的边缘突然有棱角;柔毛面积更大,延伸到头顶,边缘上的绒毛明显更长;鞘翅斜 面的沟不明显,甚至没有 14 12.

    23、 雌性额部下半部的刻点相当致密,这一区域还有又长又致密,且呈胡须状的柔毛;雄性额 部有更明显的凹陷,眼睛上方的凸出峰点明显;雌性鞘翅斜面的颗粒不明显,侧端凸起的颗粒几 乎退化,雄性的沟较深,侧端的凸起明显高于缝线,有2-4个中度粗糙的瘤;哈利斯科到恰帕斯; Bursera;1.2mm-1.5 mm nanus Wood 雌性额部的刻点相当粗糙,柔毛区延伸到眼睛上方,绒毛相当稀疏,长短一致;雄性额部略有 凹陷,凸隆不明显;鞘翅斜面有浅的沟,侧端凸有时略高于缝线,颗粒微小 13 13. 雌性额部平坦,柔毛较短,表面的刻点较细,较稀疏;前胸背板的表面瘤明显呈同心性排列; 前胸背板和翅鞘斜面发亮;翅鞘

    24、斜面的沟更明显,侧端凸起高于缝合线,颗粒微小;哥斯达黎加; Rheedia edulis;1.1mm-1.2 mm galeritus Wood 雌性额部眼睛的上方有横向的凹陷,表面的刻点更粗糙,更致密;前胸背板的表面瘤排列不规 则,只有前两行隐约呈同心圆;前胸背板和鞘翅斜面似鲨皮;鞘翅斜面的凹陷不明显,缝线和横隆的 高度相等,光秃;韦拉克鲁斯; Bursera;1.4mm-1.7 mm nebulosus Wood 14. 鞘翅斜面凸起较窄,第2沟间部中部有不明显的凹陷,第2刻点沟的刻点明显较大;鞘翅 斜面的刚毛通常较短,结实;雌性额部被毛明显更短,不太浓密;哈利斯科州到瓦哈卡; Burse

    25、ra; 1.2 mm-1.4 mm indigens Wood 鞘翅斜面凸起更宽广,第2沟间部凹陷更宽更明显,第2刻点沟的刻点微小;鞘翅斜面的刚毛 更长,更细;雌性额部绒毛更长,明显更浓密;哈利斯科; Bursera;1.5 mm-1.6 mm burserae Wood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10 SN/T 5209 2020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胡桃木细小蠹及其美国重要近似种成虫简易图鉴鉴定表 1. 全身长度小于3 mm 2 全身长度大于3 mm 否 2. 前胸背板前缘的鳞状瘤区呈现2排或以上清晰的近同心圆状排列,每一排相邻的鳞状瘤常在基 部相连 3 前胸背板无鳞状瘤(2B-C),或者如

    26、果有鳞状瘤,中间向前缘的鳞状瘤区呈现的近同心圆状排列不 清晰不是形成标准的同心圆(2 D-F),或者如果排列较为清晰,但是每一排相邻的鳞状瘤基部未相连 (2G-H) 否 2E2D 2A 2B 2C 2F 2G 2H 图E.1前胸背板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11 SN/T 5209 2020 3. 翅鞘末端钝圆形(3A) 4 翅鞘末端不是钝圆形(3B,3C) 否 3A 3B 3C 图E.2翅鞘末端 4. 鞘翅末端鞘翅斜面平放于缝合处;第1沟间部和第2沟间部没有明显的凹陷(4A)鞘翅斜面粗糙 暗淡(3A) 5 缝合处两边的鞘翅末端鞘翅斜面明显低垂,第1沟间部和第2沟间部有明显的凹陷,鞘翅斜面有 光泽

    27、(4B,4C) 否 4A 4B 4C 图E.3.鞘翅末端鞘翅斜面 5. 前胸背板前缘的鳞状瘤超过12个(5A), 胡桃木细小蠹 前胸背板前缘的鳞状瘤不超过12个(5C) 否 5A 5B 5C 图E.4前胸背板前缘 注:仿James R. LaBonte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 开本 8801230 1/16 印张 1.25 字数 37 千字 2021 年 6 月第一版 2021 年 6 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500 书号: 15517532 定价 20.00 元 胡桃木细小蠹检疫鉴定方法 行 业 标 准 SN/T 52092020 * * * SN/T 5209 2020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 1 号(100023) 编辑部:(010)65194242-7509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网址


    注意事项

    本文(SN T 5209-2020 胡桃木细小蠹检疫鉴定方法.pdf)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