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467 2020 代替 SN/T 14672004 小鹅瘟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 protocol for goose parvovirus 2020-12-30 发布 2021-07-01 实施 ICS 11.220 CCS B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 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1467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替代 SN/T 14672004小鹅瘟病毒分离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方法。 本文件与 SN/T 1467200
2、4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修订了附录 A,增加了附录 B、附录 C 和附录 D。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朝科、徐晔、唐泰山、李超美、朱雪良、刘学辉、王成龙、段宏安、 周毅、王凤芝、丁超。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T 14672004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1 SN/T 1467 2020 小鹅瘟检疫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鹅瘟病毒的临床诊断、病毒分离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等技术要求。
3、 本标准适用于禽类及其产品中小鹅瘟病毒的出入境检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临床诊断 小鹅瘟简介参见附录 A,小鹅瘟的发病症状与病理变化参见附录 B。 5 实验室诊断 5.1 样品采集 5.1.1 对死亡或濒死动物,无菌采取肝、胰、脾、肾、脑等样品。对活动物,采集全血。对动物产品, 采集内脏、组织。 5.1.
4、2 样品的采集和包装应采用无菌器具,采集后应密封、冷藏并立即运送到实验室。 5.1.3 样品用含抗生素的 pH 7.0 7.4 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方法见附录 C)制成 10%20% 的悬 浮液,4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经 0.22 m 滤膜过除菌。采集或处理的样品在 2 8 条件下保存不超过 4 d,若需长期保存,应放置 -70 冰箱,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5.2 病毒分离试验 5.2.1 试剂 青霉素(工作浓度 10 000 IU/mL); 链霉素(工作浓度 10 000 IU/mL); 9 日龄 11 日龄 SPF 鹅胚。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2 S
5、N/T 1467 2020 5.2.2 主要设备 生物安全柜; 离心机; 恒温培养箱; 微量可调移液器。 5.2.3 试验程序 5.2.3.1 鹅胚接种 吸取经过滤除菌的样品处理液,经尿囊腔接种至少 5 枚 9 日龄 11 日龄的 SPF 鹅胚,0.2 mL/ 枚, 35 37 孵育 4 d7 d。接种后每天检查鹅胚生长情况。 5.2.3.2 病毒收获 收集 18 h 以后的死胚以及培养结束时存活的鹅胚,置冰箱 4 致冷 4 h24 h,无菌采集尿囊液。 5.2.4 病毒鉴定 使用琼脂扩散试验或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小鹅瘟病毒鉴定。 5.3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5.3.1 试剂和材料 5.3
6、.1.1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或生化试剂。 5.3.1.2 琼脂板(配制方法见附录 C)。 5.3.1.3 小鹅瘟病毒阳性血清(由指定单位提供)。 5.3.1.4 小鹅瘟病毒阴性血清(由指定单位提供)。 5.3.1.5 小鹅瘟病毒标准抗原(由指定单位提供)。 5.3.2 主要设备 微量可调移液器,酒精灯, 37 恒温箱。 5.3.3 检测抗体 5.3.3.1 被检血清制备 按常规方法采血分离血清。应无溶血,无细菌污染。保存于 4 。 5.3.3.2 被检鹅卵卵黄处理 被检鹅卵黄的处理用注射器(不带针头)吸取 20 mL 新鲜鹅卵黄于离心管中,加入等量生理盐 水充分振荡均匀,再加入
7、20 mL 三氯甲烷振荡 30 min 后,以 3 500 r/min 离心 30 min,取上清液 (约 20 mL)装入透析袋内,置 40% 聚乙二醇中浓缩(约 6 h12 h)至 1 mL2 mL,吸出浓缩液并用 1 mL 2 mL 生理盐水洗透析袋,吸出合并于浓缩液中,控制最终浓缩倍数 5 倍。最后以 3 500 r/min 离心 30 min,取上清液加入 0.01% 硫柳汞,冻结保存(-20)待检。 5.3.3.3 打孔 反应孔现用现打。在制备的琼脂板上,按照图 1 打孔,孔径约 5 mm,孔距 2 mm5 mm。将孔中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3 SN/T 1467 2020 的琼脂
8、用针头轻轻挑出或吸出,勿伤边缘,以免渗漏。 图1 5.3.3.4 封底 用酒精灯轻烤平皿或玻璃板底部,封闭孔的底部,以防侧漏。 5.3.3.5 加样 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抗原悬液加到 G 孔中,阳性血清对照加入 + 孔中,被检血清或卵黄上清液按 照顺序分别加入其余各孔中,每孔均以加满不溢为度。每加一个样品换一个吸头。 5.3.3.6 作用 加样完毕后,静置 10 min,然后将平皿水平倒置或玻璃板水平正置放入湿盒内,放入湿盒于室温 22 25 下作用 48 h72 h,分别于 24 h、48 h 和 72 h 观察并记录结果。 5.3.3.7 结果判定 5.3.3.7.1 在暗背景下,将琼脂板置日
9、光灯或侧强光下观察,若标准阳性血清与抗原孔之间出现一条 清晰致密的白色沉淀线,则试验成立,否则视为无效,需重做。 5.3.3.7.2 若被检血清孔与中心抗原孔之间出现沉淀线,并与标准阳性血清的沉淀线末端相吻合,则 被检血清判为阳性(如图 1 所示 1 号孔)。 5.3.3.7.3 若被检血清孔与中心抗原孔之间不出现沉淀线,但标准阳性血清的沉淀线一端弯向被检血 清孔(如图 1 所示 3 号孔),则此孔的被检血清判为弱阳性(凡弱阳性者应重复试验,仍未弱阳性者, 判为阳性)。 5.3.3.7.4 若被检血清孔与中心抗原孔之间不出现沉淀线且标准阳性血清的沉淀线直向被检血清孔或 向其外侧偏弯者(如图 1
10、 所示 2 号孔),则被检血清判为阴性。 5.3.3.7.5 若被检血清孔与中心抗原孔之间的沉淀线与标准阳性血清和抗原孔之间的沉淀线交叉 直伸(如图 1 所示 4 号孔),则判为非特异性反应,应重复该试验。若仍出现非特异性反应则判 为阴性。 5.3.4 检测抗原 5.3.4.1 抗原制备 从鹅胚中取出绒毛尿囊膜,用 pH7.2,0.01 mol/L PBS 冲洗后,用研磨器磨碎后连续冻融 3 次 4 次,1,000 r/min 离心 10 min 后取上清液,按终浓度 0.1% 的量加入甲醛溶液。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4 SN/T 1467 2020 5.3.4.2 打孔 在制备的琼脂板上,按
11、照图 2 打孔,孔径约 5 mm,孔距 2 mm 5 mm。将孔中的琼脂用针头轻轻 挑出或吸出,勿伤边缘,以免渗漏。 图 2 5.3.4.3 封底 用酒精灯轻烤平皿或玻璃板底部,封闭孔的底部,以防侧漏。 5.3.4.4 加样 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标准阳性血清加到 S 孔中,标准抗原滴入 + 孔中,按照 5.3.4.1 制备好的抗原 悬液加入其他外周孔,每孔均以加满不溢为度。每加一个样品换一个吸头。 5.3.4.5 作用 加样完毕后,静置 5 min 10 min,然后将平皿水平倒置或玻璃板水平正置放入湿盒内,于 37 温箱中作用,分别作用 24 h、48 h 及 72 h 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5.
12、3.4.6 结果判定 5.3.4.6.1 在暗背景下,将琼脂板置日光灯或侧强光下观察,若标准抗原悬液孔与中心标准阳性血清 孔之间出现一条清晰致密的白色沉淀线,则试验成立,否则视为无效,需重做。 5.3.4.6.2 若被检抗原液与中心标准阳性血清孔之间出现沉淀线,并与标准抗原悬液的沉淀线末端相 吻合,即可判定被检抗原悬液为阳性(如图 2 所示 1 号孔)。 5.3.4.6.3 若被检抗原与中心标准阳性血清孔之间不出现沉淀线,但标准抗原悬液的沉淀线一端弯向 抗原悬液孔(如图 2 所示 3 号孔),则被检抗原悬液判为弱阳性(凡弱阳性者应重复试验,仍未弱阳 性者,判为阳性)。 5.3.4.6.4 若被
13、检抗原悬液与中心标准阳性血清孔之间不出现沉淀线且标准抗原悬液沉淀线直向被检 抗原悬液孔或向其外侧偏弯者(如图 2 所示 2 号孔),则被检抗原悬液判为阴性。 5.3.4.6.5 若被检抗原悬液与中心标准阳性血清之间的沉淀线与标准抗原悬液和中心标准阳性血清孔 之间的沉淀线交叉直伸(如图 2 所示 4 号孔),则判为非特异性反应,应重复该试验。若仍出现非特 异性反应则判为阴性。 5.4 聚合酶链反应(PCR) 5.4.1 试剂 5.4.1.1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或生化试剂。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5 SN/T 1467 2020 5.4.1.2 实验用水(应符合 GB/T 6682 中
14、一级水的规格),Taq 酶,PCR 缓冲液(与 Taq 酶匹配),氯 化镁(MgCl 2 ,25 mmol/L),dNTPs (dATP,dCTP,dGTP,dTTP,各 2.5 mmol/L),酚 / 三氯甲烷 / 异戊 醇(体积比 25241),三氯甲烷,异丙醇(-20 预冷),琼脂糖,DNA 相对分子量标准物 Marker DL 2 000。 5.4.1.3 生理盐水、DNA 提取液、75% 乙醇、TE 溶液 (pH8.0)、电泳缓冲液(1TBE 或 1TAE)、 溴化乙锭溶液(10 mg/mL)、上样缓冲液,配制方法见附录 C。 5.4.1.4 小鹅瘟标准毒株或其 DNA(由指定单位提
15、供)。 5.4.1.5 引物。 上游引物:5-CAACGCAGGATCAGACGAAGAC-3; 下游引物:5-AGCGAACATGCTATGGAAAGGA-3。 5.4.2 设备 PCR 扩增仪, 生物安全柜, 凝胶成像系统, 消毒灭菌锅, 制冰机, 核酸蛋白分析仪, 高速冷冻离心机, 台式小型离心机, 低温冰箱, 超纯水器, 旋涡震荡器。 5.4.3 样品前处理 组织等固体状样本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后,充分匀浆,制成 10%20% 的悬浮液备用;液体样本充 分混匀后直接取用。 5.4.4 模板 DNA 制备 5.4.4.1 样本模板 DNA 的制备 取以上制备的样本悬浮液 200 L,加入 7
16、50 L DNA 提取液,65 温浴 30 min,加苯酚 / 三氯甲 烷 / 异戊醇 500 L,振荡混匀,13 000 r/min 离心 5 min,吸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的三氯甲烷,振荡混 匀,13 000 r/min 离心 5 min,吸取 500 L上清液与 400 L 的异丙醇充分混合,13 000 r/min 离心 5 min ,75% 乙醇冲洗沉淀一次,13 000 r/min 离心 5 min,弃去上清,沉淀干燥后溶于 30 L TE 溶液 中,立即用于检测或短期保存于 -20 。 也可使用其它经验证的 DNA 提取方法或等效的商品化病毒 DNA 提取试剂盒,按照其使用说明 操
17、作。 5.4.4.2 对照设立 检测过程中分别设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与空白对照。阳性对照为小鹅瘟标准毒株 DNA 或含目标 核酸序列的人工合成的 DNA,阴性对照为鹅组织,空白对照为无菌水。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6 SN/T 1467 2020 5.4.5 反应体系 10PCR 缓冲液 2.5 L、dNTPs(10 mmol/L)2 L、氯化镁(25 mmol/L)2 L、引物(20 mol/L) 各 0.5 L、Taq DNA 聚合酶(5 U/ L)0.25 L、模板 DNA 5 L 10 L(约 50 ng 100 ng),用灭菌的 超纯水补足反应体积至 25 L。也可使用等效商品化 PCR
18、 反应预混液。 5.4.6 反应条件 95 预变性 7 min ;94 变性 30 s,51 退火 30 s,72 延伸 40 s,进行 35 个循环;72 延 伸 10 min ;4 保存反应产物。反应体系与条件可以根据仪器型号或反应预混液类型进行等效评估, 并作适当的参数调整。 5.4.7 PCR 产物电泳 称取 1.5 g 琼脂糖,加入 100 mL 电泳缓冲液加热溶解,加入溴化乙锭溶液至终浓度为 1 g/mL, 制胶,PCR 扩增产物与适量加样缓冲液混合,点样,同时加 Marker、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5 V/cm 电压电泳 30 min 40 min,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并记录结果。 5
19、.4.8 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出现 314 bp 目的条带,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均未出现目的条带,试验成立; 被检样本出现 314 bp 目的条带,判为 PCR 阳性; 被检样本未出现 314 bp 目的条带,判为 PCR 阴性; 阳性样本须对 PCR 产物进行测序,PCR 产物参考序列参见附录 D。 6 综合判定 6.1 临床诊断符合第 4 章的规定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按 5.2 进行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为阳性的, 可判定为小鹅瘟病毒感染。 6.2 临床诊断符合第 4 章的规定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按 5.3 进行琼脂扩散试验鉴定为阳性的,可 判定为小鹅瘟病毒感染。 6.3 临床诊断符合第 4 章的
20、规定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按 5.4 进行 PCR 检测结果阳性且经过序列分 析证明为小鹅瘟病毒特征性序列的,可判定为小鹅瘟病毒感染。 6.4 患禽没有明显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但血清学检测符合 5.3 的、或病原学检测符合 5.4 的,可判 定为小鹅瘟病毒感染。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1467 2020 附 录 B (资料性) 小鹅瘟病毒简介 小鹅瘟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小鹅瘟只有一种血清型,与其他禽类及哺乳类动物 的细小病毒无交叉免疫反应。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形成 20 面体对称的空间结构,外直径约为 20 25 nm,内直径约为 15 nm,外壳厚约 5 nm。X 射线
21、衍生图谱显示,病毒粒子每个 5 重对称轴上均 有一中空圆柱体以及环绕它的沟槽,每个 3 重对称轴上均有一突起,每个 2 重对称轴上有一凹窝。感 染性病毒颗粒的沉降系数为 110 S,缺少 DNA 的非感染性病毒粒子为 65 S。小鹅瘟病毒能抵抗各类化 学物质如乙醚、氯仿、苯酸、脱氧胆酸钠盐等的作用,对胰蛋白酶和去污剂也有抵抗力。方定一先生 的研究表明,我国分离的小鹅瘟病毒经过 56 水浴 1 h 后,仍能致死鹅胚,但死亡时间与不处理的 相比延长了 96 120 h ;经 65 水浴 30 min,50 水浴 3 h 或 37 作用 7 d,对小鹅瘟病毒的感染滴 度无影响,但是紫外线对其有杀伤作
22、用。用于灭活最有效的消毒剂有氨水、福尔马林、 - 丙内酯和 氧化剂等。大多数细小病毒有血凝性,如犬细小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但小鹅瘟病毒特殊, 无血凝性,但能凝集牛的精子。 小鹅瘟的诊断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病毒鉴定有鹅胚分离病毒、细胞分离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荧光聚合酶链反应(荧光 PCR)和核酸探针检测等方法;血清学方法主要是 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和试验等。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需要时间较长,操作相对繁琐,不利于出入境口岸快速放行的需求。因 此,PCR 和荧光 PCR 方法对小鹅瘟病毒诊断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其可用于病料的直接检测或分离到
23、的可疑毒株的鉴定,当出现阳性结果后,可将样本送国家指定实验室进一步复核。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8 SN/T 1467 2020 附 录 B (资料性) 发病症状与病理变化 B.1 发病症状 小鹅瘟在临床上的特征主要以败血性病变为主,雏鹅感染病毒后的潜伏期长短与其日龄密切相 关,临床症状和发病率也随日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研究发现,实验感染 1 日龄雏鹅,出现临床症状 是在接种后 35 d 后。23 周龄雏鹅其潜伏期可能在 510 d 之间。7 天内的雏鹅发病后迅速出现厌食、 脏器衰竭,直至死亡,病程约为 25 d。日龄较大的鹅、番鸭或体内有不同水平母源抗体的雏鹅、雏 番鸭,病程较长,表现出特征性
24、的临床症状。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最急性型、 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最急性型:多发生于 7 天以内的雏鹅,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即死亡。 急性型:多发生于 12 周龄的雏鹅,起初表现为渴欲增强、厌食、无力、不愿活动。许多病鹅 的鼻和眼睛周围有大量分泌物,眼睑呈现红肿,病鹅表现摇头症状。许多病鹅尿生殖腺红肿,排出大 量的白色稀粪。 亚急性型:在流行末期,雏鹅消瘦拉稀,病程 37d,少数存活的鹅生长发育不正常,表现生长 停滞,背部和颈部羽毛大量脱落,裸露的皮肤呈深红色。病鹅腹腔内还可能出现积水,使雏鹅呈“企 鹅状”姿势站立。检查病鹅可发现其口腔和舌表面覆盖有一层纤维素性伪膜。 B.2 病
25、理变化 小鹅瘟特征性典型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肠道,小肠会发生急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最急性型的 病例病理变化并不明显,除了肠道会出现急性卡他性的炎症,其他的器官病变一般没有明显的改变。 在鹅感染之初,部分肠段轻度充血肿胀。随着病毒的持续感染,小肠各段充血和肿胀更加明显,粘膜 上出现少量黄白色蛋花样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黏液增多,在中、下肠段持续渗出形成淡黄色的假膜或 细条状的凝固物,粘膜表面见点状出血,充血发红明显。处于濒死期或死亡病程持续的病鹅,最典型 的临床病理变化是小肠出现富有特征性的凝固性栓子,肠内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明显增多。 此期病鹅主要发生在小肠,中、下段的空肠和回肠部,也可在其
26、他肠段出现。肠段比正常的增大 1 3 倍,肠壁触摸有紧实感,外观如香肠状,变得异常薄。凝固性栓子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凝栓物, 比较粗大,紧密充满肠腔。由两层构成,内层为雏鹅吞食的干燥密实的肠内容物,外层是一层厚层假 膜,是由肠壁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混杂凝固形成的;另一种凝固性栓子不与肠壁粘连,易从 肠腔中拽出,是由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物凝固而成的。肠道粘膜表面充血明显、有的出血。有的肠 段粘膜表面成片的呈现红色或深红色严重出血。发病早期时的盲肠和直肠出现充血、发红、肿胀或出 血,后期有较多的粘液附着,泄殖腔扩张、发红、肿胀,填塞有黄褐色稀薄的内容物。小鹅瘟的病毒 持续感染后期还可引起病
27、鹅其它组织器官的病变。病鹅出现皮下充血、出血,全身肌肉暗红等临床症 状。主要见于大腿内侧皮下、胸肌、心内外膜、肺脏等器官出血,零点散布。肝呈现暗红色、体积明 显缩小,仅为正常的三分之一。胆囊明显胀大,是正常的 2 4 倍,内充满深绿色胆汁。其他脏器如 腺胃粘膜肿胀,有较多点性分泌物;大多数脾表面暗红,可见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点,但是体积变 化不大;肾质脆、暗红、浑浊、肿胀;脑膜充血。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9 SN/T 1467 2020 附 录 C (规范性) 试剂的配制 C.1 pH 7.0 7.4 磷酸盐缓冲液(PBS) 甲液(0.2 mol/L 磷酸氢二钠):磷酸氢二钠(12H 2 O)
28、71.64 g, 氯化钠 8.5 g,加蒸馏水至 1 000 mL。 乙液(0.2 mol/L 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钠(2H 2 O)31.21 g,氯化钠 8.5 g,加蒸馏水至 1 000 mL。 按表 C.1 混合甲液和乙液,用 0.85% 氯化钠溶液 20 倍稀释,1.034105 Pa 高压蒸汽灭菌 15 min,置室温或 4 保存。 表 C.1 pH7.0 7.4,0.01 mol/L PBS 配制 pH 甲液(mL) 乙液(mL) 7.0 61.0 39.0 7.2 72.0 28.0 7.4 81.0 19.0 C.2 琼脂板制备方法 琼脂糖 0.9 g 氯化钠 8.0g 叠
29、氮钠 0.1g 用pH7.2,0.01 mol/L PBS定容至100 mL,置100 沸水浴中至充分融化,冷却至45 55 时, 将洁净干热灭菌的平皿或玻璃板置于平台上,倒入琼脂溶液,使琼脂凝胶厚度达 2 mm3 mm,待自 然冷却凝固后,放入湿盒中,4 冰箱保存备用。 C.3 生理盐水 氯化钠 8.5 g,蒸馏水 1,000 mL,充分溶解后,121 高压灭菌 15 min。 C.4 75% 乙醇 无水乙醇 75 mL,蒸馏水 25 mL,充分混匀后,-20 预冷备用。 C.5 DNA 提取液 50 mmol/L Tris-HCl (pH8.0),100 mmol/L EDTA (pH8.
30、0),100 mmol/L NaCl,1% SDS。 C.6 TE 溶液 (pH8.0) 10 mmol/L Tris-HCl (pH8.0),1 mmol/L EDTA (pH8.0),高压灭菌。 C.7 电泳缓冲液(1TBE 或 1TAE) Tris 54.0 g,硼酸 27.5 g,0.5 mol/L EDTA (pH8.0) 20.0 mL,加蒸馏水至 1 000 mL,充分溶解后即 为 5TBE,4 保存备用;使用前用蒸馏水做 5 倍稀释后使用(即为 1TBE)。 Tris 242.0 g,0.5 mol/L EDTA (pH8.0) 100.0 mL 或 Na 2 EDTA2H 2
31、 O 18.6 g,冰乙酸 57.1 mL,加蒸馏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10 SN/T 1467 2020 水至 1 000 mL,充分溶解后即为 50TAE,4 保存备用;使用前用蒸馏水做 50 倍稀释后使用(即 为 1TAE)。 C.8 上样缓冲液(6) 0.25% 溴酚蓝,0.25% 二甲苯青 FF,40% 蔗糖;4 保存备用。 也可使用商品化的核酸凝胶电泳上样缓冲液,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C.9 溴化乙锭溶液(10 mg/mL) 溴化乙锭 0.1 g,蒸馏水 10.0 mL,充分溶解后即为 10 mg/mL 溴化乙锭溶液。 也可使用商品化的溴化乙锭浓溶液或其它等效商品化的核酸电泳染
32、料,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 操作。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1467 2020 附 录 E (资料性) 小鹅瘟病毒 PCR 产物参考序列 CAACGCAGGATCAGACGAAGACCATTGCAAACAATCTCACGTCAACAATTCAAGTCTTTACGGA TG ACGAGCATCAACTCCCGTATGTCCTGGGCTCGGCTACGGAAGGCACCATGCCGCCGTTCCCGTCGGAT GT CTATGCCCTGCCGCAGTACGGGTACTGCACCATGCACACCAACCAGAATGGAGCACGG TTCAATGACCG TAGTGCATTCTACTGCTTA
33、AGTACTTCCCTAGTCAGATGCTAAGAACAGGCAACAACTTTGAGTTCACATT TGACTTTGAAGAAGTTCCTTTCCATAGCATGTTCGCT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 开本 8801230 1/16 印张 1 字数 24 千字 2021 年 6 月第一版 2021 年 6 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 1500 书号:1551752 定价 16.00 元 小鹅瘟检疫技术规范 行 业 标 准 SN/T 14672020 * * * SN/T 1467 2020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南路甲 1 号(100023) 编辑部:(010)65194242-7509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 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