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NB T 34005-2020 清洁采暖炉具试验方法.pdf

    • 资源ID:1519772       资源大小:724.9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NB T 34005-2020 清洁采暖炉具试验方法.pdf

    1、ICS 97.100.30 CCS Y 71 N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源 行 业 标 准 清洁采暖炉具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clean heating stoves ( 发布 稿 ) 2020-10-23 发布 2021-02-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34005 2020 代替 NB/T 34005 2011, NB/T 34008 2012 NB/T 34005-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试验 要求 . 1 5 热性能 试验 . 2 6 大气污染物排 放 检测

    2、 . 3 7 试验报告 . 5 NB/T 34005-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 代替 NB/T 34005 2011 民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采暖炉具试验方法 和 NB/T 34008 2012 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试验方法 。 本文件 以 NB/T 34005 2011为主, 整合 了 NB/T 34008 2012的 部 分 内容, 与 NB/T 34005 2011相比, 除 结构 调整 和 编辑性 改动 外 ,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标准名称改为:清洁采暖炉具试验方法;

    3、b) 修改 了 范围 ( 见 第 1章 , 2011年版的 第 1章 ) ; c) 增加了 氮氧化 物的引 用标准( 见 第 2章 ); d) 修改了热性能 试验 方法( 见 第 5章 , 2011年版的 第 5章 ); e) 增加 了 炊事 功率 的 试验 方法( 见 5.3); f) 修 改 了大气污 染物测试方法(见 第 6章 , 2011年版的 第 6章 ); g) 修改了试验报告内容(见 第 7章 , 2011年版的 第 8章 )。 本文件 由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能源行业农村能源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 NEA/TC8)归口。 本文件 由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

    4、业委员会负责组织起草。 本文件 起草单位:兖煤蓝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临沂科锐电子有限公司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 源保护总站、北京中研环能环 保技术 检测中 心、北 京化工大学、陕西 中环机械有限 责任公司、淄博柳店 炉业有限公司、 北京未来蓝天技术有限公 司、潍坊爱冬乐环保 科技有限公司、 盛 火 (湖北)农业科技有 限公司 、河北凯祥采暖设备有限公司、阳信县利民生物质能技术有限公司、 山西家家旺科贸有限公司 、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 主要起草人:王振平、王保杰、李惠斌、杨明珍、刘广青、 姚卫平 、郭群、张静、毕晓超、 高洪

    5、亮、王洪祥、张德波、 李赤明 、 沈国锋、周宇光、李兴 华、周卫青、薛春瑜、 张文廷、任雅薇、肖 明松、王伏虎 、武 亭。 本文件 及其 所代替 文件 的历次版本发 布情况为: NB/T 34005 2011; NB/T 34008 2012。 本次 为 第一次 修订。 NB/T 34005-2020 1 清洁采暖炉具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了 清洁 采暖炉具 ( 以下简称炉具) 的热性能 试验 方法 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检测方法。 本文件 适用于燃用 洁净煤、 生物质成型燃料 (含 块状薪柴 ) ,以水为 传热 介质, 额定供热量小于 50kW, 工作压力为常压、出口水温不高于 85的

    6、采暖炉具 和 兼有炊事功能的 采暖炉具 。 烟囱 通炕 的 炉具 也 可 参考 使 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中的 内容通过文中 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 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 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13 煤的发热 量测定方 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 法 GB/T 30727 固体生 物质燃料发热量测定方法 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44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

    7、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HJ 57 固定污染源 废 气 二氧化硫的测 定 定电 位电 解法 HJ/T 398 固定污染源排放 烟气黑 度的 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HJ 629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 化硫 的测定 非 分 散 红 外 吸收 法 HJ 692 固定污染源 废 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 吸收法 HJ 693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836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 的测定 重量法 HJ 973 固定污染 源 废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NB/T 34006-2020 清洁 采暖炉具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NB/T 34006-2020

    8、 界定的 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 4 试验 要求 4.1 试验 仪器设备 a) 水 箱 , 保温, 容量 1m3、 1.5m3; b) 台秤, 准确度 级 ; c) 时钟,日差小于 1 min; d) 温度计 , 分辨率 0.2; NB/T 34005-2020 2 e) 风速计 , 准确 度 0.5 级; f) 烟尘(气)测试仪 ; g) 烟气分析仪 。 4.2 试验 条件 a) 环境温度 10 35 ; b) 风速小于 1.0 m/s; c) 试验时 炉具应远离其他热 源,多炉在同一地 点试验时,间距应 大于 1m。 4.3 试验 准备 4.3.1 试验人员应熟悉炉具的操作方法,并具

    9、有炉具测试经验。 4.3.2 按规定要求 校正 仪器。 4.3.3 炉具 额定供热量 不大 于 15kW 时 , 试验 采用 1m3 水箱 , 大于 15kW 时 采用 1.5m3。 水 箱 底 部距地 面不低于 1.2m。 4.3.4 根 据炉具的额 定供 热量和 炉具生产商提供的说明书, 准备试验所需的 燃料 。 洁净煤 燃料用量 应 保 证 在 额定 供热 量 下燃烧 4h 以 上 , 生物质 燃料 3h 以上 , 见表 1。 表 1 洁净煤、 生物质 燃料用量 额定 供热 量 , kW 12 12 25 25 35 35 45 45 50 洁净煤质量 , kg 10 16 16 35

    10、35 45 45 60 60 70 生物质 燃料质量 , kg 16 24 24 50 50 70 70 90 90 100 4.3.5 按 GB/T 213 的规定测定 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 4.3.6 按 GB/T 30727 的规定测 定 生物质 燃料 的收到基 低位发热量。 5 热性能 试验 5.1 试验 准备 5.1.1 将炉具的出入 水口、排烟口与 水箱 和 测 试仪 器设备连接。 5.1.2 水箱 装水至容量的 90%, 并 记录 水温 和 水量 。 5.1.3 根 据 炉具的额定 供热量, 计算并称量出 用燃料量 , 洁净煤 炉具 为 3h, 生物质 炉具 为 2h。 5.

    11、1.4 将炉体水套充满水 ,引火物和燃料放置在炉膛内,点火。 5.1.5 当 出口 水温升到 75时,开启阀门向水箱内放 水,并控制出水温度在 75 80。 5.1.6 炉具调 节 至额定工况供热状态,记录燃料层位置、燃烧状况,准备开始热性能试验。 5.2 采暖 性 能 试验 5.2.1 当炉具达到稳定供热状态后, 开始 采暖 性能试验,记录 此时刻 T1。 5.2.2 试验 期间按照炉具的操作 说 明添加 称 量 好 的 燃料 , 待 试验 时间达到 洁净煤 3h 或 生物质 2h, 炉 具 内 的燃料层位置 及 燃烧状况与 试验 开始时 保持 一致 , 停 止 试验 并记录结束时刻 T2

    12、和 添加 的 燃料 量 。 5.2.3 试验 期间,每 10min 记录一 次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并记录出水量。 5.2.4 统计 试验 期间燃料用量( B) 、总出水量( Gz) 、总出水平均温度( tcp) 和 总进水平均温度 ( tjp) 。 5.2.5 有风机和自动控制的 炉具 应 测量耗电量。 NB/T 34005-2020 3 5.3 炊事 功率 试验 5.3.1 炊事功率 试验 在 采暖 性能 试验 期间进行 , 炉膛内应有 能维持 1h 以上稳定燃烧的 燃料量。 5.3.2 试验 用 蒸 发 锅 直径为 240mm 时 ,初始锅水 量为 5kg; 直 径为 280mm 时 ,初

    13、始锅水量为 7kg。 5.3.3 将称量后的水倒入锅内,记录 初 始锅水 量 G1。蒸 发 锅盖上锅盖放置在炉具火口, 使锅水 逐步升 温,准备开 始炊事功率试验。 5.3.4 锅水的温度测点应位于蒸发锅中心并距 离锅底约 10mm 处。 5.3.5 锅水温度升至沸点时,打开锅盖,开始炊事功率试验,记 录此 刻 时间 和沸点温度。锅水蒸 发 60min 后,立即将蒸发锅移走并称量剩余锅水量 G2,结束炊事功率试验。 5.4 试验 结果计算 5.4.1 供热量 按 公式( 1)计算。 式中: Pn 供热量, 单位为千 瓦( kW) ; Gz 总 出水量, 单 位为千克( kg) ; tcp 总出

    14、水的平 均 温度, 单位为摄氏度( ); tjp 总进水的平均温 度 , 单位为摄氏度( ); T2 T1 试验 时间 , 单位为秒( s) 。 5.4.2 采暖 热效率 按 公 式( 2)计算。 式中: 热效率 ; B 燃料用量, 单位为千克( kg) ; Qnet.v.ar 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kJ/kg) 。 5.4.3 炊事 功率 按公式( 3) 计算 。 式中: Pc 炊 事 功率 , 单位 为 千瓦( kW) ; G1 蒸发 锅内初始 水量, 单位 为 千克( kg) ; G2 蒸发锅内剩余水量 , 单位为 千 克 ( kg) ; r 锅水 在 平 均蒸发

    15、温度状态 的平均 汽 化潜热,单位为 千 焦每千克 ( kJ/kg) 。 6 大气污染物排放 检测 6.1 高功率大气污染物排放测试 ( 1) 12 jpcpn 18.4)( TT ttGP z = ( 2 ) 3600 )( 21C rGGP = ( 3 ) NB/T 34005-2020 4 6.1.1 高功率大气污染物排放测试和 热性能 试验 同时进行。 6.1.2 高功率大气污染物排放测试时间 1h,采样时间 40min。 6.2 低功率大气污染物排放测试 6.2.1 热性能 试验 结束后,调整燃料用量和燃烧状况,把炉具的供热量调整到额定供热量 的 30% 40% 之间,然后测试低功率

    16、状 态下的大气污 染物 排放。 6.2.2 低 功 率大 气 污染物排 放测 试时间 1h,采 样时 间 40min。 6.3 测试方法 6.3.1 大 气 污染物排放测试 采样 位置选择在垂直的烟囱上 , 距炉具烟 气出口标 高 1.0 m 处。 6.3.2 大气污 染 物排放浓度的检测 方法见表 2。 表 2 大气污染物浓度检测方法 序号 污染物项目 检测方法 标准编号 1 颗粒物 固定污 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HJ 836 2 二氧化 硫 固定污染源 废 气 二 氧 化硫的测 定 定电位电 解法 HJ

    17、57 固定污 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 分散红 外吸收法 HJ 629 3 氮氧 化物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 化物的测定 紫外 分光光度法 HJ/T 42 固定污染源 废 气 氮氧化物的测 定 非 分散红外吸收法 HJ 692 固定污染源 废 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693 4 一氧化碳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HJ/T 44 固定污染物废气 一氧化碳的 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HJ 973 5 烟气黑度 固定污染源排放 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 HJ/T 398 6.4 测 试结果计算 6.4.1 不同 功率下实测 的 颗 粒物 、 二氧化

    18、硫 、氮 氧化物、 一氧化 碳的 排放浓度,应分 别按公式( 4) 折 算为基准氧含量排放 浓度。 式中 : gd 不 同 功率大气污染物 基准氧 含 量排放浓度, 颗 粒物 、 二氧化硫 、氮 氧化物 单位 为毫克 每立方米( mg/m3) , 一氧化碳 以 %表示 ; gd 不同功率实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 颗 粒物 、 二氧化硫 、氮 氧化物 单位 为毫克 每 立 方米 ( mg/m3) , 一氧化碳 以 %表示 ; O2gd 实测的 不同功率 氧含量, %; O2 基准氧含量, %, 洁净煤 取 11,生物质 取 13。 6.4.2 炉 具 在 基准 氧 含 量 下颗 粒物、二氧 化

    19、硫 、氮氧化 物、一 氧化 碳的平均排放浓 度 , 按公式 ( 5) 计 算 。 式中: 32g dp += ( 5) gd2 2gg O21 O21 = dd ( 4) NB/T 34005-2020 5 p 大气污染物 基准氧 含 量 平 均 排放浓度 , 颗 粒物、二氧 化硫 、氮氧化 物 单位为 毫克每立方米 ( mg/m3), 一氧化碳 以 %表示 ; g 高功 率大气污染物 基准 氧含量 排放浓度, 颗 粒物、二氧 化硫 、氮氧化 物 单位为 毫克每立方 米( mg/m3), 一氧化碳 以 %表示 ; d 低功率大气污染物 基 准氧含量 排放浓度, 颗 粒物、二氧 化硫 、氮氧化

    20、物 单位为 毫克每立方 米( mg/m3), 一氧化碳 以 %表示 。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见表 3。 表 3 清洁采暖 炉具 性能试验报告 名称型号 测试时间 生 产单 位 燃 料 种 类 委托单位 烟囱高度 测试 地点 依据 标准 主要测 试 仪器 检测项目 单位 实测值 燃料特性 低位发热 量 kJ/kg 挥发分 % 全 硫 % 灰 分 % 热性能 供 热量 kW 采暖 热效率 % 炊事 功率 kW 大气污染 物排放 折算 颗粒物 浓度 mg/m3 折算 二氧化硫 浓度 mg/m3 折算 氮氧化物 (以 NO2计) 浓度 mg/m3 NB/T 34005-2020 6 折算 一氧化碳 浓度 % 烟气黑度 级 电气装置耗电量 kWh 总体 评价 1级 2级 3级 备注 检测单 位: 签 发 : 审 核 : 报告 编制 :


    注意事项

    本文(NB T 34005-2020 清洁采暖炉具试验方法.pdf)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