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理 科 综 合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12 页。满分 24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 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必做,共88分) 注意事项: 1第卷共 2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8 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像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中与。 不涂在答题卡上, 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
2、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 1 O16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A细胞分裂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 B 淋巴细胞形成效应 B(浆)细胞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面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3右图中曲线 ba, 有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
3、a 运输 B与方式 a 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 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 a 和 b 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4下列有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 ATP 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 pH 在 5.0 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的 H + 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
4、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A恒温动物的 /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 /值一般为 10% 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 /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 /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7蚕豆根失细胞有含 3 H 标记的胸腺嘧啶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 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8右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 据此分析
5、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 K/2 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 K/2 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9 15 O 和 14 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 O 2 和 18 O 2 互为同分异构体 B 16 O 和 18 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 16 O 与 18 O 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 1.12L 16 O 2 和 1.12L 18 O 2 均含 0.1N A 个氧原子 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
6、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 H 2 (g)+Cl 2 (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 不同 11下列说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
7、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 Na 2 CO 3 溶液除去 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SiO 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B Na 2 O、 Na 2 O 2 组成元素相同,与 CO 2 反应产物也相同 C CO、 NO、 NO 2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14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
8、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 SO 4 2-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 BaCl 2 溶液和稀盐酸 15某温度下, Fe(OH) 3 (s)、 Cu(OH) 2 (s)分别在溶液中 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 pH,金属阳离子 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 K ap Fe(OH) 3 ” “ ”或“ =” ) ( 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 Pb 4+ 处于立方晶胞顶点, Ba 2+ 处于晶胞 中心, O 2- 处于晶胞棱边中心。 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 每个 Ba 2+ 与 个 O 2- 配位。 33 ( 8 分) 【化学有机化学基
9、础】 利用从冬青中提取的有机物 A 合成抗结肠炎药物 Y 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 1) D不与 NaHCO 3 溶液反应, 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B C的反应类型是 。 ( 2)写出 A 生成 B 和 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3) A 的同分异构体 I 和 J 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 I 和 J 分别生成 ,鉴别 I 和 J 的试剂为 。 ( 4) A 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 K 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K 可由 制得,写出 K 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 34 ( 8 分)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其应用在
10、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 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 M 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没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 柴油(如下图) ( 1)用于生产物柴油的植物没不易挥发,宜选用 、 方法从油料 作物中提取。 ( 2)筛选产脂酶的微生物 M 时,选择培养基中添加的植物油为微生物生长提供 , 培养基来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法。 ( 3)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数量,可选用 法直接计数;从微生物 M 分离提取 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 ,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 本,可利用 技术使脂肪能够重复使用。 ( 4)若需克隆脂肪酶基因,可应用耐热 DNA 聚合酶催化的 技术。 35 ( 8 分) 生物
11、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胚胎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动物繁育技术,可在畜牧业和制药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下 图是通过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过程。 ( 1)从良种母牛采集的卵母细胞,都需要进行体外培养,其目的是 ;从良种 公牛采集的精子需 后才能进行受精作用。 ( 2)在体外培养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 O 2 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 气 体以维持 。 ( 3)图中过程 A 称为 ,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义在于 。 ( 4)研制能够产生人类白细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应器,需将目的基因导入牛受精卵, 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是 ;获得转基因母牛后,如果 即说明目的基因已 经表达。 36 ( 8 分) 物理物理 3 3
12、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 V 0 ,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0 p 。经过太阳曝晒,气体温度由 KT 300 0 = 升至 KT 350 1 = 。 (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 2)保持 KT 350 1 = 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 0 p 。求集热器内 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 热,并简述原因。 37 ( 8 分) 物理物理 3 4 ( 1)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处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 1.0 10 5 Hz,某时 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象如图所示。 从
13、该时刻开始计时,划出 mx 3 105.7 = 处 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至少一个周期) 。 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 用时间为 4s,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 和鱼群的运动) 。 ( 2)如图所示,一段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棒,中间部分弯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状,一细 束单色光由 MN 端面的中点垂直射入,恰好能在弧面 EF 上发和全反射,然后垂直 PQ 端面射出。 求该玻璃的折射率。 若将入射光向 N 端平移,当第一次射到弧面 EF 上时 (填“能” “不能”或“无法确定能 否” )发生反射。 38 ( 8 分) 物理物理 3 5 ( 1)大量氢原子处于不同能量激发态,发生跃
14、迁时放出三种不同能量的光子,其能量值 分别是: 1.89eV、 10.2eV、 12.09eV。跃迁发生前这些原子分布在 个激发态能 级上,其中最高能级的能量值是 eV(基态能量为13.6 eV) ( 2)如图所示,滑块 A、 C 质量均为 m,滑块 B 质量为 m 2 3 ,开始时 A、 B 分别以 1 v 、 2 v 的速度沿光滑水平轨道向固定在右侧的挡板运动,现将 C 无初速地放在 A 上, 并与 A 粘合不再分开,此时 A 与 B 相距较近, B 与挡板相距足够远。若 B 与挡板 碰撞将以原速率反弹, A 与 B 碰撞将粘合在一起。为使 B 能与挡板碰撞两次, 1 v 、 2 v 应满
15、足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第卷(包括 2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88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选对的得 4 分,选错或未选的得 0 分。 1 5: BDCAD 6 10: CBCDC 11 15: DAACB 二、选择题:每小题选项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6 C 17 AC 18 BC 19 AD 20 BD 21 ABD 22 BD 第卷(包括 8 个必做题, 4 个选做题,共 152 分) 23 ( 12 分) ( 1) 2d/t 2 保持 1 F 不变,重复实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 bc ( 2)待测金属丝 直流电压 10V;红 0、
16、E、 E 24 ( 15 分) 解: ()设小车在轨道 CD 上加速的距离为 s,由动能定理得 2 2 2 1 MvMgsFs = 设小车在轨道 CD 上做加带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a,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MaMgF = 2 2 1 ats = 建立式,代入数据得 st 1= ( 2)设小车在轨道 CD 上做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 v,撤去力 F 后小车做减速运动时的 加速度为 ,a 减速时间为 t,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atv = aMMg = tavv += 设滑块的质量为 m,运动到 A 点的速度为 A v ,由动能定理得 2 2 1 A mvmgR = 设滑块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的时间为 1 t
17、 ,由运动学公式得 11 tvs A = 设滑块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 1 t 则 11 tttt += 由平抛规律得 2 1 2 1 tgh = 11 联立 11 式,代入数据得 mh 8.0= 12 25 ( 18 分) 解: ( 1) 设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粒子第 n 次进入磁场时的半径为 R n , 速度为 n v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n n n R v mBqu 2 = 由式得 m qBR v n n = 因为 ,2 12 RR = 所以 12 2vv = 对于粒子第一次在电场中的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2 1 2 21 2 1 2 1 mvmvW = 联立式得 2 3 2
18、1 1 mv W = ( 2)粒子第 n 次进入电场时速度为 n v ,出电场时速度为 1+n v ,有 111 )1(, vnvnvv nn += + 由动能定理得 22 1 2 1 2 1 nnn mvmvdqE = + 联立式得 qd mvn E n 2 )12( 2 1 + = 设粒子第 n 次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为 n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nn maqE = 由运动学公式得 nnnn tavv = +1 联立式得 1 )12( 2 vn d t n + = 11 ( 4)如图所示。 26 ( 15 分) ( 1)单 神经递质(或:乙酰胆碱) 与(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 停止传导(或
19、:消失,抵消) (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神经 -体液调节 ( 3)胰岛素分泌减少和胰高血糖分泌增加 ( 4)下丘脑或(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或: ADH) 27 ( 18 分) ( 1) ( 2) X 常 刚毛性状与性别有关且每种刚毛性状雌雄均有(或:交叉遗传) X D X d Ee X d YEe 1/8 ( 3)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 F 1 互交(或: F 1 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 统计 F 2 中雄蝇所占比例(或:统计 F 2 中雌雄蝇比例) : F 2 中雄蝇占 1/3(或: F 2 中雌:雄 =2: 1) : F 2 中雄蝇占的比例介
20、于 1/3 至 1/2 之间(或: F 2 中雌:雄在 1:12:1 之间) : F 2 中雄蝇占 1/2(或: F 2 中雌:雄 =1: 1) 28 ( 14 分) ( 1) c ( 2) 0.1molL 1 min 1 ;64;b (3)向右;b ( 4) 80% 29 ( 12 分) ( 1) 2Al+2OH 6H 2 O=2Al(OH) 4 3H 2 (或: 2Al+2OH 2H 2 O=2AlO 2 3H 2 ) ; b 2Al 3H 2 O=Al 2 O 3 6H 6e ; HCO 3 与 H 反应使 H 浓度减小,产生 Al(OH) 3 沉淀。 (合理即得分) ( 2)补充溶液中
21、消耗的 Cu 2 ,保持溶液中 Cu 2 浓度恒定。 (3)N;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保护法) 30 ( 16 分) ( 1)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恢复原色。 (合理即得分) ( 2) d e c b;防止倒吸;吸收多余的 SO 2 。 ( 3)铁屑;过滤 ( 4)将小片 pH 试纸放在点滴板(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低(小) 。 31 ( 8 分) 化学化学与技术 ( 1)缓慢;冷却 ( 2)纯碱; SiO 2 Na 2 CO 3 Na 2 SiO 3 CO 2 SiO 2 Na 2 CO 3 Na 2 SiO 3 CO 2 ( 3)增强作用(或:骨架作用) ; 密度不、强度高、抗腐蚀、抗冲击、绝缘性好等(答对两条即得分) ( 4) b 32 ( 8 分)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 1) sp 2 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 ( 2) C H Si ( 3) n v 联立式得 121212 3 2 2 1 25.1 vvvvvv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