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 资源ID:1518252       资源大小:439.8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1、 - 1 -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三、四题为选考 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丰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 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 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2、。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 号涂黑。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 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 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 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 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

    3、她唱的不 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 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 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 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 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 - 2 - 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 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

    4、些在唐诗里也都 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 ,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 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 思念和李商 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 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 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 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 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 总觉

    5、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 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 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 鼓舞同样歌唱者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 1.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 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 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

    6、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 见一斑。 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 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 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 ,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 - 3 - 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 为出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

    7、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 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 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 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 推崇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 城兵马监押,摄 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

    8、绝。昭率老幼婴 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 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 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 之,杀获甚众。 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 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 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 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 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 是时,诸城降

    9、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 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 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 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 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 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昭跃马从缺城出,马 - 4 - 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 瞋 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 十六。 (节选自

    10、宋史 朱昭传)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 知城事 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 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 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 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5.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 3 分) 今天子圣政一新矣 取传禅诏赦宣读之 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 妻子不可为贼污 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 昭跃马从缺城出 A. B. C. D.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 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

    11、士,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 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 昭反驳说,宋朝国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 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叱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 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 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 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

    12、,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 5 -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 斜,青旗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 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 分) 9.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 ,作者 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

    13、缺部分。 ( 6 分) ( 1)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 。 (诸葛亮出师表 ) ( 2) 无丝竹之乱耳, 。 ,西蜀子云 亭 。 (刘禹锡陋室铭 )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 (李煜虞美人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孕妇和牛 铁凝 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 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

    14、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 进麦地歪起脖子肯麦苗时,孕妇唤一声: “黑,出来。 ”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 孕妇就恼了: “黑! ”她喝道。 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 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作伴。她和它仿佛有点同病 - 6 - 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 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 “黑呀! ”她夸张地拖长 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 远处

    15、,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 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 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 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 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说: “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 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 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此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 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

    16、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 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 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 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 祟的事。 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 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 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

    17、很久了。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的发着抖。 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 手的活儿。 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的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 像是守候,像是鼓励。 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 白纸上也落着十七个。 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 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 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 - 7 - 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

    18、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 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 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 “黑呀! ”孕妇怜悯的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 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 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 “黑呀! ”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有删节) (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由于历史的原因,巨大的石碑被推到了,村民

    19、们拿它做歇脚的坐物,也算是发挥 了它的作用。 B. 孕妇非要等放学的孩子走了以后,才上前去描画那些字,表明她是个内敛害羞的 人,他本来是可以叫会写字的人帮他写的。 C. 孕妇努力描画石碑上的字,这些字给了孕妇无限的希望和寄托,她认为只有这样 才有资格与将要出世的孩子见面。 D. 孕妇在黑暗中小声的嘟囔,是因为回家的路尽管漫长,走起来很累,但母牛一路 的相伴与温情,让一切变得兴奋而轻松。 E. 本文用诗意的笔调,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生意味,表 现了一个女人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 ( 2) 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 ( 6 分) ( 3) 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

    20、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 6 分) ( 4) 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 “字 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 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 25 分) 寻找教育的曙光 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当陶行 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 - 8 - 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

    21、,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 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 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这位农民姓张, 家里有六个孩子。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 头说: “唉,饭都吃不上,那有钱来读书识字啊! ”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 课本 ,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张大哥请他到家里去坐。陶行知怎肯放过这个 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便欣然去了。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认 识:占总人口 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

    22、培养新的 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 里播下壮实的种子。 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1926 年 12 月,陶行知连续发表 几篇文章。 他主张: “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 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 “乡 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 ”他希望每一个 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 “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 , “叫 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伟大的新生命” 。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 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 陶

    23、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的实干家。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 。 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 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清 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 “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效 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两者须同时并进。此 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

    24、尽瘁,死而后已者也。 ” 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们五体投地地 钦佩。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应当走的道路上去,地狱都可 化成天堂,还怕中国不能兴盛! 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田家生活还是要蛮干的, 您愿意吗?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 手上起硬茧吗?您不怕 - 9 - 在风霜雨雪中挑粪吗?您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 实乡下人并不以此为苦。 纵然这是苦处, 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得乐趣。 乡间山青水秀, 尽您游览

    25、。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晚上可以待月西下,助您吟咏。丰收时节, 您手里割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 培的儿童个个桃李似的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也许要到令郎令孙 的时代才能看见, 您能忍耐吗?倘使经过这番考虑之后, 您决意要来投考, 我们万分欢迎。 就这样,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 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矾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试验热 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许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 )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

    26、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一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时 候,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 B 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发现他对学习平民千字课本 ,几个月就能写信、 记账、读报感情趣,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 C 陶行知希望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献给农民,把城 里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 D 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 二者须同时并进,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 E 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陶行

    27、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人事 迹,为我们再现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2) 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 分) (3) 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 (6 分) (4) 文中说: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 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 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 分) 第卷 表达题 - 10 -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

    28、,一时间,觥筹交错 ,笑语喧哗,欢乐 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个小册子言不及义 ,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 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眼下在某些地区, “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 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 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D.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 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 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B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

    29、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 院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C “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 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D为了更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 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象征着青少 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 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体现了本届运动会

    30、“阳光运动”的主题 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 ,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 B C D - 11 - 16. 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 5 分) 通 告 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 敝工程将与 2009 年 6 月 10 日 20 时至 11 日 8 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 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 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

    31、:87654321。 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09 年 6 月 7 日 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 的修辞手法。 ( 6 分)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 挥洒得淋漓尽致。 六、写作(60 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 60 分) 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 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

    32、我。 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 10 元钱,放在女孩面前。 走过去之后,小钱说: “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 ” 小孙说: “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 ” 小李说: “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 “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 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 小吴说: “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 些什么。 ”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3、。 - 12 -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 9 分) 1. D 2. C 3. B 二、 ( 36 分) (一) ( 19 分) 4. C 5. D 6. D 7.( 10 分) ( 1)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大多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抵御敌兵,全都中规中矩, 但是再也不能支撑下去。 ( 2)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军交战,从傍晚直到天明,尸体塞满街面,无法通 行。 (二) ( 11 分) 8.( 5 分) 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 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

    34、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 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9. (6 分 )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 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 为“代人赋” ,实则为己赋,采用待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三) ( 6 分) 10. ( 1)涉罚臧否 不宜异同 ( 2)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三、 ( 25 分) 11.( 25 分) (1)CE(5 分) - 13 - (2)(6 分) 具有善良、温婉等传统的女性美;有责任心,做事认真;对人生抱有

    35、美好的 向往和期待。 (3) (6 分) 通过怀孕的牛与孕妇形象的并置,凸显孕育新生命的幸福与喜悦; 通过牛与孕妇之间的亲昵行为,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温馨和谐; 通过牛的形象描述,反衬孕妇作为人具有的能动性和理性的追求。 (4) (8 分) 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 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 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 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 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尽可能地弥 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观点二: 这样写有些做作。 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应该

    36、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的石碑; 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那么费劲, 非要自己描画; 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其实都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四、 (25 分) 12、 (25 分) (1)AE(5 分) (2) (6 分) 冷静思考的结果:要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 贫苦农民的刺激;张大哥一家的贫困状况,加深了他对乡村教育的认识。 (3) (6 分) 乡村教育的“甘” :游览青山绿水,饱览美好风景,领略诗情画意,享受丰收喜悦; 笑看学生茁壮成长,桃李芬芳;喜见村民读书明理,幸福美满; 乡村教育的“苦” :环境艰苦

    37、、远离城市文明:又脏又累、生活条件很差;需要吃 苦耐劳、坚忍不拔;奋斗终生也不一定能够看到结果。 - 14 - (4) (8 分) 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实干精神值得学习。 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 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 观点二:陶行知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国的理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人民群众与三座大山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他认为“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 ,显得过于简单化; 他的教育救国的构想过于理想化,脱离社会实际。 观点三: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值得学习。 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

    38、众的文化水平; 要注重调查研究,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应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五、 ( 20 分) 13. D 14. B 15. C 16. ( 5 分) “宣布”改为“通告” ; “敝”改为“本” ; “提出”改为“垂询” ; “贵用户”改为“您” ; “不安”改为“歉意” 。 17、 ( 6 分)略 六、 ( 60 分) 18. ( 60 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 20 16 分) 二等 ( 15 12 分) 三等 ( 10 6 分) 四等 ( 5 0 分) - 15 -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39、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基 础 等 级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注意事项

    本文(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