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语文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1518026       资源大小:40.5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语文及答案解析.docx

    1、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在第一个括号中填上一个字,使每项成为一个成语;接着在第二个括号中解释所填的字。(4分)(1)惟妙惟( )( )(2)不( )( )无术(3)相形见( )( )(4)不( )( )之客解析:本题要求对成语特别熟悉,根据所学积累、所示文字信息判断成语,注意不要写错字。根据词语的含义来判断字意。答案:(1)(肖)(相似) (2)(学)(学识、学问) (3)(绌)(不足、不够) (4)(速)(邀请)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斑羚们发现自己被狩猎队逼到了悬崖边上,焦急之时,老斑羚发现侧面有一条小路能通到悬崖对

    2、面,真是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B.村里出现了一个大洞,有人说,咱们把它填起来;有人说,在上面盖一座庙;有人说,卖给填洞公司。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C.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全长50.82米;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全长265米,卢沟桥的长度比赵州桥略胜一筹。D.命运交响曲节奏铿锵,气势雄浑,大家不由得被它的旋律所感染,每次听到,它都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人叹为观止。解析:A.“进退维谷”意为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C.“略胜一筹”意为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D.“叹为观止”指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答

    3、案:B3.下面有四个句子,不是病句的不要动它,你只修改病句。(2分)(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2)看到他被雨水浇得像个落汤鸡,大家都忍俊不禁。(3)有些人非常酷爱玩手机,结果功课学得完全一塌糊涂。(4)教育局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或修改病句。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作分祈。答案:(1)句改法:把“无时无刻”改成“每时每刻”或“时刻”。(2)把“忘”

    4、改成“记得”。(3)句改法:去掉“非常”,去掉“完全”。4.名著阅读。(4分)(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历时三年才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2分)解析:根据所读所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自传的特点,文中的“保尔”有作者的影子,可根据作品内容协助解答本题。答案: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这部书。(2)下列选项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的内容,其中两项有错误的是( )(2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B.书中的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5、亲身经历,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C.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D.在课本选取的一个精彩片段中,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保尔战胜软弱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细腻感人。来源:学科网:解析:B项中国别错误,应该是“苏联”;C项中“科托夫斯基”错,应该是“朱赫来”。答案:BC5.填空。(8分)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王纳谏后的结果是_,_。写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颔联_,_。“左牵黄,右擎苍”的后两句是_,_。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注意平时积累。别写错别字。答案:窈窕淑女 寤寐

    6、求之 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于齐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二、综合性学习(5分)6.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1分)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项是关于中秋节的诗句。答案:C(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2分)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

    7、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积累。注意默写时不要写错别字。答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对联的基本要求: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

    8、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对联。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2分)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掌握能力。仔细阅读所提供信息,了解对联的要求,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提供的各项,判断对联。答案:B项两句中,“满地春”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9、完成问题。(14分)【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指社(祭祀的神社)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7.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晋陶渊明独爱菊 故人不独亲其亲C.微斯人,吾谁与归 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D.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项中的两个“独”都是“唯独”的意思。答案:B8.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2分)解析:仔细阅读全文,梳通文意,根据题中的提示,仔细分析字词。找到表示“详细”“应当”“探求”“禁受”的词语。答案:具宜求禁9.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停数日,辞去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C.此先人之庐D.咨臣以当世之事解析:首先要分析题

    12、中句子“燕人生于燕,长于楚”为被动句式,然后再分析各项,即可判断出D句为被动句。答案:D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答案:(1)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村人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2)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3)同行的人指着晋国的都邑说:“这是燕国的都邑。”那人听后,变了神色。11.你学过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文章,请简要写出他们品格相同与不同之处。(2分)解析:根据题目的提示,仔细回顾陶渊明

    13、的饮酒和周敦颐的爱莲说,分析两文内容,即可理解其共同的思想内容。答案:相同点:自身品格高洁。不同点:陶渊明,厌恶官场,辞官归隐,出世思想。周敦颐,在污浊的世间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四、现代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4分)忆读书冰心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

    14、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

    15、,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总

    16、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我自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

    17、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节选自冰心忆读书,略有改动)12.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真正开始读书是几岁?(1分)解析:此题要仔细理解第二段的内容。作者说母亲教他认“天地”字时是4岁,又说“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由此推测作者读书的年龄。答案:7岁13.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

    18、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D.读过聊斋志异,对作者写作很有帮助。作文老师曾有“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批语,其中的“柳”与“长吉”是指柳宗元和李贺。解析:A错,作者读三国演义是在母亲的指导下读的。B错,作者的“哭”是被书中内容感动。C错,是国为作者当时认字很少。答案:D14.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2分)(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19、2)我决定咬了牙解析: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全文作者谈读书的内容,根据具体的语境,从表达作者读书的感受方面来理解解答。答案:(1)作者很想知道下面的情节那种急切、期盼、不舍。(2)作者暗自下定了自己去读书的决心时毅然决然的内心感受。15.根据作者的本意回答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读水浒传?为什么不喜欢读荡寇志?为什么喜欢读西游记?为什么不喜欢读封神传?(4分)解析:仔细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到题目中所示到的作者阅读的作品,找到文中作者表达对这些作品感受的语句,一一概括解答即可。答案:喜欢读水浒,因为它的人物栩栩如生(或有极其生动的人物个性);不喜欢荡寇志,因为它索然乏味(或人物没有个性)。喜欢

    20、西游记,因为它写得精彩;不喜欢封神传,因为它写得烦琐。16.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是谁?从它们的体裁上看,聊斋志异与其他三部书有何不同?(3分)解析:本题是文学常识题。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答案:罗贯中蒲松龄施耐庵曹雪芹体裁不同之处: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其它三部书都是长篇小说。17.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谈到的读书方法与冰心的读书实践不谋而合。结合冰心的读书经历,说说你对马南邨文章中“读书不求甚解”这个观点的理解。(2分)解析:抓住题中思考分析的要点“读书不求甚解”,仔细阅读全文,了解作者所说问题即“根据兴趣读书”,结合“

    21、读书不求甚解”来谈认识即可。答案:(1)马南邨认为读书不必过分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重在兴趣。冰心儿时读三国演义就是由兴趣引发的,一知半解地读,字音都读得不对,居然越看越懂。(2)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还认为有些书应该反复读,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冰心在少年时期读红楼梦只看到了贾宝玉女生女气,林黛玉哭哭啼啼,到了中年以后,才读出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8分)扇子的起源和功用付秀宏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

    22、风行一时,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但是,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声名遐迩。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明代大书画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更价值不菲。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

    23、其“形娟秀而神柔婉”。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作为艺术品,扇面之画讲究气韵迷人。鸟兽虫鱼、人物山水,无不能画,贵在品位。有时仅画菊一枝、白菜一棵,也要清风雅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秋江垂钓,_,令人冥思。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9.5厘米、横宽15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对于工笔书画家,定是意象在心中涌现,心迹在扇上流注。对于收藏使用者,必是悠然

    24、处见有意趣,挚爱间涌出性情。一朋友购得一把雪白鹅毛扇,折起像白鸽回巢,展开似白鹤亮翅,遂赞曰:“美,此处无墨胜有墨。”另一同事的客厅壁上,挂一把竹扇,白扇面只写四字隶书“宁静致远”,此时无声胜有声。(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8.第段按_顺序,说明了_。(2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本题根据几个朝代名即可判断是时间顺序,根据文题中的“起源”一词即可说明本段说明的要点。答案:时间 扇子的起源与功用的演变19.说说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解析:仔细分析句子的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但是”是承上文内容的转折,“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提示了下文所要介绍的

    25、内容,所以这句话的作用是过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答案: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内容上统领下文。20.认真阅读第自然段,联系本段上下文内容,为段中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1分)解析:本题有点难度,要仔细阅读文中提到的画句“秋江垂钓”中“秋”的特点,再理解“令人冥思”中“冥”的含义,填写词语。答案:清幽深邃2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出其中三种来,并举例说说各自在文中的作用。(3分)解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答案:三种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引资料、列数字。(1)举例子,举出孔明羽扇的例子具体说明扇

    26、子发端时制作材料与功用。(2)引资料,引用苏东坡的诗句形象说明朝鲜折扇张合自如的特点。(3)列数字,列举明代大折扇长度和宽度的数字,准确说明它是中国最大的折扇,是罕见的宝物。(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9分)多一些宽容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

    27、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心底无私天地宽。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你高我低。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个性、品格、气质的差异。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

    28、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德范围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朋友,你说呢?22.文章引用了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海”在这里比喻什么?(2分)解析:仔细阅读全文,找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句子的位置,根据其后语句中的“一种宰相胸襟”即可解答。答案:胸怀23.本文可以分三层,请依次把第一层和第二层最后的几个词写出

    29、来。(2分)解析:仔细阅读全文,了解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思路,根据言论议论文的这一结构特点划分层次,解答本题。答案:一层:无欲则刚。二层:更加美好。24.在论证“互让”时,运用了论证方法。(1分)解析:阅读全文,找到作者讲“互让”的内容,作者一方面讲了“互让”的好处,一方面讲了“不互让”的现象,显然是对比论证。答案:对比论证25.怎样才能做到宽容?(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解析:本文是议论文,认题是“宽容”,根据议论文最后总结问题的特点,在文尾即可找到作者表述“宽容”含义的语句摘引即可。答案:在社会主义道德范围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26.请给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注音。(2分)(1)

    30、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 )(2)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 )(3)爱能化解矛盾芥蒂( )(4)摒弃私心杂念(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答案:(1)jin (2)zn (3)d (4)bn五、小作文(50分)27.改写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0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要求:(1)不少于130字(2)不得曲解原诗所描写的景物与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改写为散文,必须运用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可以合理想象,使文章生动形象。解析:本题要求的改写,是从文体上的变化,注意改写的要求“必须运用描写与抒情相结

    31、合”。仔细阅读全文,抓住诗句描写景物的字词,发浑想像,从形与色、动与静的角度来描写,突出画感,并表达诗人在景物中所包含的愔感。答案:略六、大作文(40分)28.题目:我们班的故事要求:(1)故事本身要有积极意义,故事要写得生动感人;(2)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几个故事;(3)要善于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的表达方式;(4)至少运用下列修辞方法中的两种: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或反问);(5)文中涉及到学校与班级名称时,一律写成“我校”与“我班”;涉及到老师和同学的姓名时,一律写成“某某老师”与“某某同学”;如果文中出现了学校与班级的真实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则视情况轻重,至少扣5分;

    32、(6)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保持卷面整洁;(7)不得抄袭。解析:本题属于命题作文,一是要写记叙文,二是要写班级的生活。可以写一件事,表达班级里同学们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面貌。也可以选取一些片断式的小情节,小事件,连缀成篇,表现一个班集体的整体面貌。或用点面结合,有详有略的写法,重点写一件事,再略提其他方面来写自己的班级。答案:我们班的故事我们初中生的故事我们初中生的故事一说起我们初中生的故事,那说十天十夜也说不完。广告风波事件那天,政治老师说:“因为最近抽烟的次数比较频繁,喉咙比较痛,所以到医院检查了一下,发现是咽喉炎,因此我上课讲话声音会比较小,请大家见谅。”我们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这时我

    33、们班的小淘气鬼华华举起手中的“金嗓子”润喉片说:“喉咙嘶哑发痛,快用金嗓子润喉片。”我们先是一愣,随即班级里的笑声爆发了。这淘气的华华,广告都做到班级里面来了。以后的几天,我们班级掀起广告热,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几句朗朗上口的广告,那些平常不会看电视的同学,也打开电视,不看节目,只看电视内插播的广告内容。篮球火灾袭班级自从电视里播放篮球火,班级的男生们都不顾学习,整天与篮球为伍,以篮球为自己的家。整天都在想着投篮的姿势,过人的招式。一下课,班级里就马上有砰、砰、砰的声音,这可不是在吵架,这是大家在运球,对着墙壁投篮。姿势都要有模有样,但是班里学习积极分子就不太乐意了。有时一个不小心,没有把球接稳

    34、,碰到那些正在书海里徜徉的同学,他们就会跟你不乐意了。而你就只好远离他们,以免得再次伤害同一个人,引得他们发火。有时一些十分生气的同学将篮球丢到楼下,让伤害他的人去捡。篮球火空袭班级,使得班级里热闹无比,这应该属于我们初中生的性格。停电事件夜幕降临,白天过去了,同学们又来学校上晚自习。各个教室都点起了灯。又是一个“白昼”。同学们也在教室里马不停蹄的奋笔疾书。此时,各个教室的灯却忽然熄灭了。“怎么了?”有同学问,有些同学大声嚷道:“停电啦,停电啦!”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些玩世不恭的同学高兴极了。但一些学习积极分子就不高兴了。他们是有备而来的。他们拿起了自己带来的台灯、手电筒,继续做他们的作业,读他的书。上课了,电还是没有来,一些同学继续他们的游戏,但被老师叫住了,去做一些同学的“路灯”,叫他们帮同学们拿手电筒,又是一派学习的景象啊!那些被充做“路灯”的同学也哭笑不得。一说起我们的初中生的故事,那是十天十夜也说不完的。


    注意事项

    本文(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真题语文及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