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08年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 资源ID:1517450       资源大小:376.0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08年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1、泰州市二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 第二部分 合计 初计分人 复计分人 题号 得分 请注意: l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考生答卷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座位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 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 2B 铅笔将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相应的小框内。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2 分) 请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卷 上无效。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迸 溅 (bng) 折 腾 (zh) 癖 性 (p)

    2、风靡 (m) B箴 言 (jin) 妨 碍 (fng) 模 糊 (m) 亘 古 (gn) C契 合 (qi) 沉淀 (din) 绚 丽 (xun) 崭 新 (zhn) D赡 养 (shn) 撷取 (xi) 镂 空 (1u) 作揖 (y)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 (2 分 ) A人的力量分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力量,一是心理上的力量。 B “一年之计在于春”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C电影都快开映了,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D 美猴王选自西游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A 5 月 26 日,北京奥运圣火

    3、在古城泰州传递,从省泰州中学到新区人民广场,沿途街 道门庭若市 。 B发令枪响后,刘翔首当其冲 ,跑在最前头,最终夺得了金牌。 C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 的。 D面对藏独分子突如其来 的袭击,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毫不畏惧,双手紧紧抱着火炬, 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 A我们顺利地按照村长的指引找到了那位佝偻着身躯的羌族老奶奶。 B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墨西哥政府紧急启动食品扶贫计划。 C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灾区儿童紧张、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 D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

    4、的一项是 (2 分 ) A再火 令药熔 (用火烧 ) 项为之强 (强壮 ) 所识穷乏者得 我与 (感激恩德 ) B行拂 乱其所为 (辅弼 ) 自 非亭午夜分 (如果 ) 乃丹 书帛曰 (用丹砂 ) C臣之妻私 我 (偏爱 ) 学而不厌 (满足 ) 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 (以为乐 ) D且焉 置土石 (哪里 ) 或 王命急宣 (有人 ) 欲辱之,何以 也 (用 ) 6将 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_。 在苦难中奋起 有的人甘于沉沦 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最终获得了成功 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 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138 分 ) 请注

    5、意:考生必须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一、按要求答题 (共 36分 ) 7下列词语中共有 4 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 “ ”,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 (4 分,要求 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 (1)签署 (2)纹丝不动 (3)千头万序 (4)谈笑风生 (5)决择 (6)走投无路 (7)一筹莫展 (8)蜂蛹而上 (9)冷峻 (10)百年沧桑 (11)鞭辟入里 (12)世外桃园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0 分,每题 1 分,每题 2 分 ) _,思而不学则殆。 但愿人长久, _。 不识庐山真面目, _。 纸上得来终觉浅, _。 _,江春人旧年。 _, 乌蒙磅礴走泥丸。 陆游游山西村

    6、中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境界的句子是: _, _。 自古诗人多磨难。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出了时代 的最强音。请写出体现他们这种风采的句子。 (连续两句 ) _, _。 9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完成下列三题。 (6 分 ) 江城 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 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 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守 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 (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 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这里的“江城” ,泛指水边的城。“两水”

    7、,指句溪和宛溪, “两水夹明镜” ,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 _, _。 (1 分 ) 得分 评卷人 改 正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最能体现江城的美,请说说这两句诗好在何处。 (3 分 ) _ _ (3)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 _ _ 10名著阅读。 (5 分 )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题为“ _” ,其中揭示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散文是 _ 。 (2 分 ) (2) 林冲,梁山著名英雄,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却走上了“造反”之路。林 冲被发配到

    8、达沧州后,是怎样被“逼上梁山”的 ?请简述主要情节。 (3 分 ) _ _ 11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1 分 ) 国务院办公厅 l 月 8 日发出“限塑令” ,规定从 6 月 1 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 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学校就此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 这一活动。 【活动一:搜集资料】某小组从网上搜索到这样一幅漫画,请你说出这幅漫 画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主旨。 (2 分 ) _ _ 地球的困惑 图 /冯印澄 新华社发 【活动二:开展调查】 “限塑令”生效首日,他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销售情 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 (3 分 )

    9、 时间 塑料袋使用量 (只 ) 无纺布袋销售量 (只 ) 5月 25日 (星期日 ) 10852 0 6月 1日 (星期日 ) 905 500 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_ _(2 分 ) 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 ?(1 分 ) _ 【活动三:口语交际】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 一位同学问: “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 ?”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 “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 会买我的菜吗 ?”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 ?(4 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 ) _ _ 【活动四:广告宣传】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执行“限塑令” ,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

    10、写一 条公益广告。 (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 l5 个字 )(2 分 ) 二、阅读理解 (共 42 分 ) (一 )阅读钱若水为同州推官 ,完成 l2 14 题。 (10 分 ) 钱若水为同州推官。有富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 ,女奴父母讼 于州,州命录事参 军鞠 之。录事尝贷于富民不获,乃劾 富民父子共杀女奴,富民不胜榜楚 ,自诬服 。具狱 上,官审复,无反异,皆以为 得实。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留之且旬日,知州屡 趣 之不能,上下皆怪 之。若水一旦诣知州,曰: “若水所以留其狱者,密使人访求女奴,今 得之矣。 ”知州乃引富民父子,悉破械 纵之。其人号泣

    11、不肯去,曰: “微使君之赐,则某灭族。 ” 知州曰: “推官之赐,非我也。 ”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曰: “知州自求得之,我 何与焉 ?”知州以若水雪冤死者数人,欲为之论奏其功,若水固辞。于是远近称之。 (节选自宋李元纲厚德录 ) 注 讼:诉讼,打官司。录事参军:州府低级官职,一般掌管文书。鞠:审讯犯人。 劾:审决讼案。榜:泛指各种酷刑;楚:痛楚。诬服:含冤服罪。趣:催促。械: 枷锁。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 (1)不知所之 ( ) (2)皆以为 得实 ( ) (3)上下皆怪 之 ( ) (4)微 使君之赐 ( ) 13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若水独疑

    12、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译文: _ (2)其人趋诣若水厅事,若水闭门拒之。 译文: _ 14读完上面这则故事后,说说钱若水有哪些高尚品格。 (2 分 ) _ (二 )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 l519 题。 (14 分 ) 史载: l933 年 2 月 25 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 7 5 级地震,顷刻间,叠溪 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 300 余米,形成 11 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 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 (q)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 (“错

    13、” ,藏语“湖”的意思 )是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 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 最新的堰塞湖则是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 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 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 。这是因为堰 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 得分 评卷人 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

    14、,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 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 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 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 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 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 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 测定堆积体的体积 、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

    15、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 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渍决 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 、 “中国百科网” 、 “世界科技报道网”等相关内容编写 ) 15第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分 ) _ 16第段和第段都举了堰塞湖的例子,请分别说说两处举例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4 分 ) _ _ 17第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 ,联系下文,具体说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 哪些地方。 (2 分 ) _ _ 18请说出第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

    16、。 (2 分 ) _ 19阅读第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 4 条概括,每条不超过 12 字。 (4 分 ) _ _ (三)阅读彭世强的郁孤台笑了一文,完成 2024 题。( 18 分) 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 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 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 !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 !我,步履匆匆 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 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 , 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

    17、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 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 中华,流芳千古 ! 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赫然在 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 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 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 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竞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 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 !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 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

    18、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 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 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 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 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 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 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 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 苟且偷安之路 !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

    19、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 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 !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 !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 了。 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 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 !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 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 !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 长叹 !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 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 。 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

    20、卑未敢忘忧国 !如今的郁 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 ,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 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 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 闻 ?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 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 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 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

    21、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 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 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 11 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 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选自语文学习 2006 年第 6 期,有改动 ) 注 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 (11751176),辛弃疾任江 西提刑 (掌管刑法狱讼的官 ),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龙泉:剑名,这里 指宝剑。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20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

    22、,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 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 (每空限 5 字 )(3 分 ) 仰望郁孤台 _ _ _ 21结合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 (2 分 ) 历史的霉点: _ _ 22说说第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 分 ) _ _ 23阅读文中第段和第 11 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4 分 ) (1)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 ?(2 分 ) _ _ (2)郁孤台为什么“笑了” ?(2 分 ) _ _ 24 “楼以诗显,诗以楼传。 ”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

    23、地上,像郁孤 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两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 作简要表述。 (6 分 ) 示例 岳阳楼:范仲淹为之作岳阳楼记 ,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名句。 _ _ _ 三、作文 (共 60 分 ) 激情,一种强烈激动的情感。运动场上的声呐喊,点燃了拼搏的激情;课堂上迸发的 点点火花,点燃了梦想的激情;困难挫折,点燃了挑战自我的激情; “祥云”火炬,点燃了华 夏儿女爱国的激情;雪灾地震,点燃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战胜灾难的激情 请以“激情,在心中点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 (2)不少于 600 字,不出

    24、现真实校名 、人名 。 (3)书写工整规范。 (4 分 ) 激情,在心中点燃 得分 评卷人 泰州市二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12 分 )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C D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138 分 ) 一、按要求答题 (共 36 分 ) 7 (本题 4 分。每空 l 分,次序颠倒不扣分。 ) 8 (本题 l0 分,题每题 l 分,多、漏、错一处不给分:题,每题 2 分,多、漏、 错一处扣 l 分,扣完为止。 ) 学而不思则罔千里共婵娟只缘身在此山中绝知此事要躬行海日生残夜 五岭 逶迤腾细浪山重水复疑无

    25、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题系开放题,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即可。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他符 合要求的句子也可 ) 9 (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本题 l 分 ) (2)“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虫下”构成对偶,句式工整 。以“明镜”喻“两水” ,写出秋 水的清澈、品莹;以“彩虹”喻“敬桥” ,写出双桥之美。一个“夹”字,写出二溪合流绕城 的情景:双桥好似彩虹,这“彩蚵”的影子落入了“明镜”之中,一个“落”字,将天上与 水中联系起米。 (本题共 3 分。能答出比喻,给 1 分,分别说出两个比喻的表达效果,给 2 分, 只说出其中一个,给 1

    26、分;能对“夹” “落”作赏析的,也给 3 分。只答出对偶及其表达效果, 给 1 分。 ) (3)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 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 (本题 2 分,答“苦闷” 、 “愁闷” 、 “郁闷”或“寂寞” 、 “孤寂” 、 “寂寥” 给 1 分,答“寄情山水,缅怀古人,复杂的情感无人理解”或“无人理解其思想情感”再给 l 分。 ) 10 (1)旧事重提、二十四孝图 (1 空 1 分 )(2)林冲发配沧州牢城营,梦想在此逃灾避难。高太 尉指使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欲置之于死地。 (2 分 )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手刃仇人,上了梁山。 (1 分 )(意

    27、思答到即给分 ) 11 (1)这幅漫画运用夸张手法, (1 分 )突山表现“白色污染”对地球的危害。 (1 分 )(意思符合 即可 ) (2) “限塑令” 执行后, 塑料袋使用量大幅下降, 无纺布袋销售量上升。 (意思符合即可 ) 改 正 绪 抉 拥 源 “限塑令”得到了有效执行。 (意思符合即可 ) (3)本题 4 分。称呼 l 分,劝说内容 2 分,语言连贯、得体 1 分。 “劝说内容”要点:菜 卖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菜的质量、价格和服务;带头执行“限塑令” ,为保护环境尽责任, 大家会理解、支持的;执行“限塑令”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还可以有偿提供竹蓝子、 无纺布袋等,增加收入。 (答到以上

    28、任意两点即给 2 分,其他合理的劝说内容也可。 ) (4)本题答案开放。要求:紧扣主题,语言简沽,新颖独特,生动形象。例: (1)小小塑料 袋,室息了整个地球 !(2)地球:别把我装进这白色的牢房 ! 二、阅读理解 (42 分 ) (一 )12 (1)到去; (2)认为; (3)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4)非, (如果 )没有。 (每小 题 1 分 ) 13 (1)只有若水怀疑这个案子 (1 分, “之”翻译错误不得分 ),留下了案子 (案件 ),好几天都 没有决断 (1 分, “决”译成“判断” “判决”也得分,译错不得分 )。 (2)那人奔到若水的厅堂 (1 分, “趋”或“诣”译错不得分

    29、 ), (但 )若水关上大门,拒绝他进来 (1 分 )。 14能注重调查,慎重、周密办案,高度负责: (1 分 )谦虚,不居功。 (1 分 )(意思符合即可。 ) (二 )15引出说明对象 (1 分 ),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 (或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 分 )。 16第段举例在丁 -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2 分 ),第段举例在于说明“稳定的堰 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 ,同时引出下文,说明不稳定的堰塞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 分,每点 l 分 )。 17 “不稳定”体现在: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堆积体以松散士为主 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 (2

    30、 分,每点 l 分 ) 18 “大体”这里是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比较准 确的 (或“不十分精确” )。 (2 分,对词语的理解和陈述的理由各 1 分 ) 19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 临灾预案。 (4 分,每点 l 分,答到要点即可 ) (三 )20登临郁孤台、步出郁孤台 (踱步古城墙 )、回眸郁孤台。 (3 分, l 空 1 分。 ) 21历史的霉点:既指敌寇入侵留下的斑驳伤痕,更指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留下的耻辱印记。 (2 分, l 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 22第段开头引用“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

    31、行人泪”两句诗,承上启下。 “郁孤台下清 江水”一句,承上, “凝目远眺” ,启下,引出眼前所望之景。 “中间多少行人泪”一句,引出 对南宋屈辱历史的回顾,点明辛弃疾作词的背景。 (3 分,答出承上启下 l 分;答出“引出所 望之景” , l 分;答出“引出历史回顾”或“点山背景” , l 分。意思对即可。 ) 23 (1)南宋王朝苟且偷安,辛弃疚力主抗金,却只能空怀报国志,唏嘘、长叹;古城墙甘 愿御敌,同样遭遇冷落,只能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 。 (2 分,答出“唏嘘、长叹”的 原因, l 分;答出“一样”的原因即“南宋王朝苟且偷安” , 1 分:意思对即可。 ) (2)更多的人记住了

    32、辛弃疾,记住了这首词,记住了郁孤台,并且融入了心中,他们脚踩历史 足印,心念古今人事。郁孤台若有知,当倍感欣慰。 (2 分,答出“记住辛弃疾或郁孤台” ,或 “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 ,或“牢记历史” 。意思对即可。 ) 24本题系开放题,答山古建筑物名、古代名人、相关的名诗名句,表述连贯即可。 (两句共 6 分。每句中,古建筑名, 1 分;古代名人及名篇, l 分;名句, 1 分。 ) 例:醉翁亭,欧阳修为他写醉翁亭记 ,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 句; 滕王阁,王勃为之写滕王阁序 ,留下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 三、作文(60 分) 说明: 书写

    33、 4 分放在基础等级分内。 先按 50 分整体评判基础等级分, 然后根据书写标准扣分。 每三个错别字扣 1 分。扣完 4 分为止,不倒扣。 发展等级评分,分解为 12 个评分点,只要有符合要求的就得分,每一点 2 分,最多得 10 分;其中一点突出的可评至发展等级满分。 不足字数,每少 50 字扣 l 分。 好 (50 41) 较好 (40 31) 中 (30 21) 差 (20 0)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感情较真挚 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 有感情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较通顺 符合文体要求 题意有些偏离 中心不太明确 有些内容尚有感情

    34、结构不太完整 语言不够通顺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完全偏离题意 无中心 没有什么内容 没有什么感情 结构混乱 语病较多 不符合文体要求 书 写 分 (4分 ) 4分 3分 2分 1 0分 基础等级 50 分(含书写分) 字体端正,书写止确, 卷面整洁 字体端正,书写正确, 卷面无涂改 字体清楚,错别字 合计三四处 字体潦草、难看、 错别字多 深刻透彻 生动形象 有文采 有创新 发展等级分 10 分 透过现象看本质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 和结果 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 式 细节生动形象 有意境 用词生动, 句式富于变 化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内涵 构思巧妙,材料新鲜, 见解新颖 推理想象有独特之处 有个性特征


    注意事项

    本文(2008年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pdf)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