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防 城 港 市 高 考 模 拟 历 史一 、 选 择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1 .自 周 成 王 起 , 形 成 “ 乡 遂 制 度 ” , 即 “ 国 ” 与 “ 野 ” 对 应 的 制 度 。 “ 国 ” 指 都 城 及 其 近 郊 ,近 郊 分 为 “ 乡 ” 。 都 城 住 着 上 层 贵 族 和 手 工 业 奴 隶 、 乡 住 着 下 层 贵 族 “ 士 ” , 都 、 乡 居 民 合 称“ 国 人 ” 。 “ 野 ” ( 或 称 “ 鄙 ” 、 “ 遂 ” ) 指 广 大 农 村 , 住 着 从 事 农 业 的 “ 庶 人 ”
2、( 或 称 “ 野 人 ” )这 反 映 了 西 周 时 期 ( )A.形 成 严 密 的 组 织 管 理 体 系B.实 行 分 封 制 度 以 维 护 统 治C.注 重 经 济 的 分 区 经 营 模 式D.建 立 闭 塞 的 城 乡 交 流 制 度解 析 : 材 料 中 “ 国 “ 、 ” 野 ” 的 划 分 是 一 种 管 理 形 式 , 故 A 项 正 确 ; 材 料 不 能 体 现 分 封 等 级 , 故 B 项 错 误 ; 材 料 没 有 体 现 经 济 分 区 问 题 , 故 C 项 错 误 ; 材 料 无 从 体 现 “ 闭 塞 ” , 故 D 项 错误 。答 案 : A2 .
3、唐 在 隋 的 基 础 上 完 善 三 省 六 部 制 度 , 在 礼 部 的 下 面 又 特 设 了 “ 采 风 使 ” 一 职 , 主 要 的 任 务是 到 民 间 去 采 集 民 歌 民 谣 , 以 观 地 方 吏 治 与 民 风 。 这 反 映 了 唐 朝 ( )A.礼 部 执 掌 官 员 监 察B.政 府 关 注 民 情 民 意C.文 化 建 设 得 到 加 强D.儒 学 地 位 更 加 突 出解 析 : 礼 部 的 “ 采 风 使 ” 任 务 不 能 判 断 礼 部 监 察 职 能 , 故 A 项 错 误 ; “ 观 地 方 吏 治 与 民 风 ”体 现 政 府 关 注 民 情 ,
4、 故 B 项 正 确 ; 文 化 建 设 内 涵 太 大 , 故 C 项 错 误 ; 材 料 丝 毫 体 现 不 了 儒学 , 故 D 项 错 误 。 答 案 : B3 . 名 公 判 清 明 集 记 载 了 一 个 宋 代 案 例 : 王 有 成 “ 因 不 能 孝 养 父 母 , 遂 致 其 父 母 老 病 无 归 ,依 栖 女 婿 、 养 生 皆 赖 其 力 ” , 因 此 官 府 判 决 土 地 等 家 产 “ 当 归 之 婿 ” 。 这 一 判 决 说 明 宋 代 ( )A.否 定 了 财 产 继 承 制 度B.维 护 了 儒 家 传 统 道 德C.凸 显 了 社 会 习 俗 作 用
5、D.体 现 了 社 会 公 平 公 正解 析 : 官 府 判 决 土 地 归 属 说 明 财 产 可 以 继 承 , 故 A 项 错 误 ; 官 府 判 决 依 据 是 “ 孝 道 ” , 联 系理 学 , 故 B 项 正 确 ; 判 决 依 据 是 儒 学 标 准 , 故 C 项 错 误 ; 依 据 是 道 德 标 准 ,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B4 .明 初 赋 税 制 度 , 民 田 税 轻 , 官 田 税 重 , 在 募 役 方 面 为 了 照 顾 官 田 赋 役 负 担 , 反 过 来 官 田 役 减 , 民 田 役 重 。 因 此 , 在 土 地 买 卖 上 , 民 田
6、 价 高 , 官 田 价 低 。 这 一 现 象 ( )A.加 剧 了 土 地 兼 并B.增 加 了 赋 税 收 入C.减 轻 了 百 姓 负 担D.缓 和 了 阶 级 矛 盾 解 析 : 民 田 税 轻 导 致 买 卖 需 求 旺 盛 , 必 然 会 加 剧 土 地 兼 并 , 故 A 项 正 确 ; 土 地 买 卖 并 不 能使 赋 税 增 加 , 故 B 项 错 误 ; 民 田 价 高 容 易 导 致 土 地 兼 并 , 故 C 项 错 误 ; 土 地 兼 并 容 易 激 化阶 级 矛 盾 ,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A5 .洋 务 派 初 期 只 准 官 办 企 业 , 不
7、准 民 办 企 业 。 即 使 后 来 建 立 的 “ 官 督 商 办 ” 或 “ 官 商 合 办 ”企 业 。 也 是 置 于 衙 门 的 严 格 控 制 之 下 。 据 此 可 以 推 知 , 洋 务 派 ( )A.企 图 借 助 政 权 力 量 来 实 现 “ 分 洋 利 ”B.试 图 通 过 经 济 垄 断 以 达 求 富 之 目 的C.为 确 保 洋 务 企 业 独 尊 地 位 不 择 手 段D.并 未 真 正 跨 出 师 夷 长 技 的 坚 定 步 伐解 析 : “ 只 准 官 办 企 业 , 不 准 民 办 企 业 ” 体 现 洋 务 派 企 图 用 官 府 压 制 民 企 ,
8、体 现 不 了 “ 分 洋利 ” , 故 A 项 错 误 ; 压 制 和 “ 严 格 控 制 ” 反 映 经 济 垄 断 , 故 B 项 正 确 ; “ 不 择 手 段 ” 夸 大 其 词 , 故 C 项 错 误 ; 洋 务 派 办 企 业 即 “ 师 夷 长 技 ” 体 现 ,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B6 .自 1 8 9 5 年 到 1 9 2 0 年 代 的 约 三 十 年 间 , 对 中 国 而 言 , 围 绕 各 种 问 题 爆 发 了 种 种 “ 思 想 战 ”( 杜 亚 泉 语 ) , 导 致 “ 问 题 符 号 漫 天 飞 ” ( 蒋 梦 麟 语 ) , 五 四 之
9、 后 , 胡 适 更 是 直 呼 中 国 进 入 了尼 采 所 说 的 “ 重 新 估 定 一 切 价 值 ” 的 时 代 , 甚 至 以 为 这 八 个 字 是 对 新 时 代 的 “ 最 好 解 释 ” 。这 反 映 出 当 时 ( )A.民 族 危 机 非 常 严 重B.社 会 动 荡 最 为 剧 烈C.传 统 文 化 遭 到 质 疑D.阶 级 斗 争 异 常 激 烈解 析 : 民 族 危 机 严 重 不 能 概 括 “ 1 8 9 5 年 到 1 9 2 0 年 代 ” 整 个 时 期 , 故 A 项 错 误 ; 社 会 动 荡 但不 能 说 这 一 时 期 “ 最 为 剧 烈 ” ,
10、 故 B 项 错 误 ; “ 思 想 战 ” 、 “ 问 题 符 号 ” 和 “ 重 新 估 定 ” 反 映 对 儒 学 传 统 的 质 疑 , 故 C 项 正 确 ; “ 阶 级 斗 争 异 常 激 烈 ” 不 能 体 现 旧 思 想 和 各 种 新 思 想 的 交 锋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C7 .1 9 3 5 年 8 月 1 日 , 中 国 共 产 党 发 表 八 一 宣 言 , 呼 吁 : “ 我 国 家 、 我 民 族 , 已 处 在 千 钓 一发 的 生 死 关 头 。 抗 日 则 生 , 不 抗 日 则 死 , 抗 日 教 国 , 已 成 为 每 个 同 胞 的
11、神 圣 天 职 ! ”“ 同 胞 们 ! ?中 国 是 我 们 的 祖 国 ! ? 中 国 民 族 就 是 我 们 全 体 同 胞 !?我 们 能 坐 视 国 亡 族 灭 而 不 起 来 数 国 自 教吗 ? ” 这 表 明 中 国 共 产 党 ( )A.反 对 妥 协 退 让 政 策B.已 由 幼 稚 走 向 成 熟C.提 出 统 一 战 线 主 张D.举 起 民 族 主 义 大 旗解 析 : 长 征 途 中 发 出 抗 日 号 召 中 但 不 能 体 现 反 对 妥 协 , 故 A 项 错 误 ; “ 幼 稚 走 向 成 熟 ” 指 遵 义 会 议 , 故 B 项 错 误 ; 材 料 没
12、有 强 调 跟 国 民 党 等 团 结 , 故 C 项 错 误 ; 宣 言 中 号 召 民 族 抵 抗 ,故 D 项 正 确 。答 案 : D8 .1 9 8 5 年 , 中 共 中 央 、 国 务 院 关 于 进 一 步 活 跃 农 村 经 济 的 十 项 政 策 指 出 : “ 从 今 年 起 , 除 个 别 品 种 外 , 国 家 不 再 向 农 民 下 达 农 产 品 统 购 派 购 任 务 , 按 照 不 同 情 况 , 分 别 实 行 合 同 定 购和 市 场 收 购 。 ” 这 表 明 ( )A.农 村 正 进 行 有 计 划 的 商 品 经 济 的 探 索B.农 村 社 会 主
13、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建 立 已 经 起 步C.农 民 长 期 遵 守 的 农 业 税 条 例 即 将 废 除D.国 家 提 出 计 划 与 市 场 相 结 合 的 改 革 模 式解 析 : 1 9 8 5 年 还 是 计 划 经 济 时 代 , 又 “ 实 行 合 同 定 购 和 市 场 收 购 ” , 故 A 项 正 确 ; 市 场 经 济是 在 9 0 年 代 , 故 B 项 错 误 ; “ 农 业 税 条 例 即 将 废 除 ” 无 从 体 现 , 故 C 项 错 误 ; 1 9 8 5 年 还 在探 索 中 谈 不 上 提 出 改 革 模 式 ,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14、 A9 .下 表 是 结 合 马 克 垚 主 编 的 世 界 文 明 史 整 理 的 关 于 雅 典 民 主 和 现 代 民 主 比 较 表 , 据 此 可知 ( ) 雅 典 民 主 现 代 民 主发 生 在 奴 隶 社 会 发 生 在 近 代 资 本 主 义 社 会为 小 国 寡 民 型 的 政 治 副 度 为 大 国 众 民 型 的 民 族 国 家 政 治 制 度易 于 动 荡 、 短 命 与 退 化 较 为 稳 定 、 健 康 与 持 久只 有 男 性 公 民 享 有 公 民 权 所 有 成 年 人 均 享 有 公 民 权单 纯 的 、 直 接 的 民 主 , 公 民 大 会 是 不 受
15、 制 约的 最 高 权 力 机 构 , 有 时 少 数 异 己 分 子 包 括 社会 精 英 均 处 于 被 排 斥 的 地 位 实 行 代 议 制 度 、 政 党 政 治 和 分 权 制 衡 , 力 求在 大 众 意 愿 和 精 英 之 间 维 持 某 种 平 衡 , 包 括大 众 意 愿 相 左 的 少 数 人 在 内A.雅 典 直 接 民 主 的 前 提 是 小 国 寡 民 城 邦 体 制B.雅 典 不 受 制 约 的 体 制 将 社 会 精 英 排 斥 殆 尽C.雅 典 民 主 制 的 局 限 性 均 被 现 代 民 主 所 克 服D.雅 典 民 主 为 现 代 民 主 制 的 确 立
16、 奠 定 了 基 础 解 析 : 从 表 对 比 中 可 知 雅 典 直 接 民 主 的 前 提 是 小 国 寡 民 城 邦 体 制 , 故 A 项 正 确 ; 材 料 中 “ 有时 少 数 异 己 分 子 包 括 社 会 精 英 ” , 故 B 项 错 误 ; 对 比 中 不 能 体 现 “ 均 为 ” , 故 C 项 错 误 ; 对比 中 不 同 之 处 甚 多 ,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A1 0 .1 9 1 7 年 , 英 国 保 守 党 领 袖 张 伯 伦 第 一 次 正 式 建 立 反 对 党 内 阁 , 并 使 用 了 “ 影 子 内 阁 ” 这个 形 象 的 叫 法
17、 。 从 此 , 反 对 党 组 建 “ 影 子 内 阁 ” 的 做 法 成 了 英 国 沿 用 至 今 的 宪 法 惯 例 。 “ 影子 内 阁 ” 的 建 立 ( )A.阻 碍 了 内 阁 的 团 结 与 和 睦B.提 高 了 议 会 的 权 力 与 地 位C.加 强 了 政 党 的 合 作 与 交 流D.有 利 于 权 力 的 制 约 与 平 衡解 析 : 反 对 党 组 建 “ 影 子 内 阁 ” 不 是 内 阁 政 府 , 所 以 A 项 错 误 ; “ 影 子 内 阁 ” 常 常 向 内 阁 发 难 , 跟 议 会 权 力 和 地 位 无 关 , 故 B 项 错 误 ; 反 映 执
18、 政 党 和 反 对 党 关 系 , 故 C 项 错 误 ; 反 对党 组 建 “ 影 子 内 阁 ” 有 利 于 权 力 的 制 约 与 平 衡 , 故 D 项 正 确 。答 案 : D1 1 .1 9 2 4 年 苏 联 颁 布 法 令 , 将 农 民 所 担 负 的 各 种 国 家 实 物 税 全 部 改 征 为 货 币 税 , 国 家 所 需 粮食 和 农 副 产 品 一 律 通 过 市 场 收 购 来 完 成 。 这 说 明 ( ) A.国 家 经 济 实 现 了 好 转B.农 民 负 担 得 到 了 减 轻C.市 场 经 济 体 制 开 始 确 立D.自 由 贸 易 进 一 步 活
19、 跃解 析 : 材 料 为 新 经 济 政 策 征 收 粮 食 税 、 恢 复 市 场 和 商 品 贸 易 的 措 施 , 不 能 得 出 新 经 济 政 策 实行 的 结 果 , 故 A 项 错 误 ; 材 料 体 现 农 业 税 征 收 形 式 发 生 变 化 , 不 能 得 知 粮 食 税 税 率 高 低 ,故 B 项 错 误 ; 在 农 业 领 域 恢 复 市 场 交 易 不 等 同 于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确 立 , 故 C 项 错 误 ; 粮 食税 征 收 货 币 和 粮 食 市 场 贸 易 行 为 有 利 于 自 由 贸 易 的 发 展 , 故 D 项 正 确 。答 案
20、: D1 2 .下 图 为 漫 画 昔 日 的 援 助 , 今 日 的 竞 争 , 据 此 可 得 到 的 认 识 是 ( ) A.政 治 多 极 化 取 决 于 经 济 的 多 极 化B.主 权 高 于 人 权 , 国 权 高 于 法 权C.没 有 永 恒 的 朋 友 只 有 永 恒 的 利 益D.弱 国 无 外 交 , 强 权 即 公 理解 析 : 漫 画 反 映 美 欧 关 系 , 故 没 有 体 现 多 极 化 问 题 , 故 A 项 错 误 ; 材 料 中 没 有 主 权 , 人 权等 问 题 , 故 B 项 错 误 ; 材 料 反 映 欧 美 由 援 助 盟 友 到 变 成 竞 争
21、 对 手 , 故 C 项 正 确 ; 材 料 不 是反 映 弱 国 外 交 的 问 题 ,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C二 、 非 选 择 题1 3 .阅 读 材 料 , 完 成 下 列 要 求 。 (2 5 分 )材 料 一 : 随 着 1 8 7 5 年 宪 法 法 案 通 过 , 第 三 共 和 国 在 政 治 制 度 层 面 上 真 正 得 到 了 确 立 。 其 后 ,共 和 派 和 人 民 为 维 护 和 发 展 民 主 共 和 进 行 了 坚 持 不 懈 的 斗 争 。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 城 市 居 民 普 遍 接 受 共 和 思 想 , 农 民 的
22、 皇 权 思 想 也 逐 渐 消 退 。 在 以 后 的 议 会 选 举 中 , 共 和 派 取 得 胜 利 。议 会 对 宪 法 作 了 修 正 和 补 充 , 将 马 赛 曲 定 为 法 国 国 歌 , 7 月 1 4 日 定 为 国 庆 日 。 宪 法 的一 条 修 正 条 文 宣 布 : “ 凡 曾 经 统 治 过 法 国 的 家 族 不 得 当 选 为 共 和 国 总 统 。 ” 从 此 堵 塞 了 所 有 君主 派 的 复 辟 之 路 。材 料 二 : 辛 亥 革 命 推 翻 了 统 治 中 国 2 6 8 年 的 清 王 朝 , 结 束 了 持 续 2 0 0 0 多 年 的 封
23、 建 君 主 制 度 ,并 竖 起 民 主 共 和 国 的 旗 帜 。 但 是 辛 亥 革 命 的 果 实 却 落 到 封 建 军 阀 的 手 中 。 军 阀 们 或 者 打 着 共和 的 旗 帜 , 实 际 却 干 着 专 制 的 勾 当 , 或 者 干 脆 复 辟 帝 制 。 孙 中 山 目 睹 专 制 政 治 对 人 民 的 压 迫比 清 代 更 加 残 暴 , 于 是 为 维 护 共 和 , 进 行 了 一 次 又 一 次 的 斗 争 。 这 些 斗 争 包 括 1 9 1 3 年 反 对袁 世 凯 独 裁 统 治 的 二 次 革 命 , 1 9 1 6 年 反 对 袁 世 凯 帝 制
24、 复 辟 的 斗 争 , 1 9 1 8 年 和 1 9 2 1 年 的 两次 护 法 运 动 。 其 中 除 反 对 袁 世 凯 帝 制 复 辟 的 斗 争 由 于 和 渠 启 超 、 蔡 锷 等 人 发 动 的 护 国 运 动 相呼 应 而 取 得 成 功 外 , 其 余 都 失 败 了 。 为 什 么 孙 中 山 为 维 护 民 主 共 和 的 斗 争 都 失 败 了 (1 )根 据 材 料 一 、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指 出 中 法 两 国 确 立 共 和 方 式 的 相 同 点 和 维 护 共 和 方 式的 不 同 点 。 (1 0 分 )(2 )根 据 材 料 一
25、、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概 况 中 法 两 国 民 主 共 和 的 不 同 结 局 , 并 简 析 其 原 因 。 (1 5分 )解 析 :(1 )第 一 小 问 相 同 , 结 合 材 料 中 法 国 和 中 国 革 命 、 一 系 列 文 件 可 以 得 出 方 式 为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颁 布 法 律 文 件 。 第 二 小 问 不 同 , 据 材 料 一 “ 共 和 派 和 人 民 遍 接 受 共 和 思 想 议 会 选举 对 宪 法 作 了 修 正 和 补 充 等 ” 得 出 法 国 宣 传 共 和 思 想 , 发 动 民 众 参 与 ; 依 靠 议 会 ,
26、修 正和 补 充 宪 法 , 打 击 复 辟 势 力 ; 据 材 料 二 “ 进 行 了 一 次 又 一 次 的 斗 争 。 这 些 斗 争 包 括 1 9 1 3 年反 对 袁 世 凯 独 裁 统 治 的 二 次 革 命 , 1 9 1 6 年 反 对 袁 世 凯 帝 制 复 辟 的 斗 争 , 1 9 1 8 年 和 1 9 2 1 年的 两 次 护 法 运 动 ” 等 得 出 孙 中 山 依 靠 武 力 斗 争 , 脱 离 群 众 。(2 )第 一 小 问 结 局 , 依 据 史 实 即 可 得 出 , 法 国 : 共 和 制 度 得 以 巩 固 , 稳 定 发 展 ; 中 国 : 徒
27、有共 和 之 名 , 而 无 共 和 之 实 。 第 二 小 问 原 因 , 依 据 所 学 可 以 从 经 济 基 础 、 政 治 基 础 和 思 想 条 件 等 三 个 方 面 分 析 得 出 , 法 国 :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较 充 分 , 资 产 阶 级 力 量 相 对 强 大 , 启 蒙 运 动 解 放了 人 们 的 思 想 , 民 众 参 与 维 护 共 和 斗 争 ; 中 国 :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不 充 分 , 革 命 派 力 量 薄 弱 , 封建 势 力 和 帝 国 主 义 勾 结 破 坏 中 国 革 命 , 儒 家 思 想 根 深 蒂 固 , 民 众 忠 君 思
28、 想 浓 厚 。答 案 :(1 )确 立 方 式 相 同 :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 颁 布 法 律 文 件 。 (4 分 )维 护 方 式 不 同 : 法 国 : 宣 传 共 和 思 想 , 发 动 民 众 参 与 ; 依 靠 议 会 , 修 正 和 补 充 宪 法 , 打 击 复辟 势 力 。中 国 : 依 靠 武 力 斗 争 , 脱 高 群 众 。 (6 分 )(2 )结 局 : 法 国 : 共 和 制 度 得 以 巩 固 , 稳 定 发 展 ;中 国 : 徒 有 共 和 之 名 , 而 无 共 和 之 实 。 (4 分 )原 因 : 法 国 :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较 充 分
29、, 资 产 阶 级 力 量 相 对 强 大 ; 启 蒙 运 动 解 放 了 人 们 的 思 想 ,民 众 参 与 维 护 共 和 斗 争 。 (6 分 )中 国 :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不 充 分 , 革 命 派 力 量 薄 弱 ; 封 建 势 力 和 帝 国 主 义 勾 结 破 坏 中 国 革 命 ; 儒 家 思 想 根 深 蒂 固 , 民 众 忠 君 思 想 浓 厚 。 (5 分 )1 4 .阅 读 材 料 。 完 成 下 到 要 求 。 (1 2 分 )材 料 : 近 代 中 国 铁 路 发 展 史 上 的 五 个 阶 段时 间 概 况1 8 7 4 1 8 8 9 清 朝 封 疆
30、大 吏 为 海 防 、 漕 运 计 主 张 修 筑 铁 路 ; 西 方 列 强 无 视 中 国 主 权 , 擅 自兴 建 吴 淞 铁 路 ; 清 政 府 一 方 面 赎 回 并 拆 毁 了 吴 淞 铁 路 , 另 一 方 面 又 允 许 了 作为 运 煤 工 具 的 唐 胥 铁 路 的 修 建 , 以 及 孤 悬 海 外 的 台 湾 省 铁 路 的 兴 筑 , 并 由 总理 海 军 事 务 衙 门 兼 领 铁 路 事 亨 宜 。1 8 8 9 1 9 0 3 清 政 府 宣 布 兴 办 铁 路 , 制 定 了 官 办 铁 路 、 借 债 筑 路 的 政 策 , 批 准 设 立 了 中 国铁 路
31、 总 公 司 , 芦 汉 铁 路 、 粤 汉 铁 路 、 关 东 铁 路 、 沪 宁 铁 路 、 津 浦 铁 路 相 继 借债 兴 筑 ; 同 时 , 西 方 列 强 强 行 在 中 国 修 筑 东 省 铁 路 、 胶 济 铁 路 、 滇 越 铁 路 。 1 9 0 3 1 9 1 1 清 政 府 颁 布 铁 路 建 明 章 程 、 允 许 华 商 集 股 筑 路 , 由 此 各 省 铁 路 公 司 纷 纷创 设 , 修 筑 有 潮 汕 铁 路 、 津 厦 铁 路 、 新 宁 铁 路 等 民 办 铁 路 ; 1 9 1 1 年 清 政 府 以铁 路 干 线 国 有 为 名 , 收 回 铁 路
32、修 筑 权 并 出 让 给 外 国 列 强 。1 9 1 2 1 9 2 8 北 洋 政 府 宣 布 遵 守 成 例 , 完 全 取 缔 民 办 铁 路 , 继 续 借 债 筑 路 , 在 其 统 治 期 间 ,年 均 建 成 铁 路 2 1 2 .4 公 里 , 逊 于 清 政 府 和 国 民 政 府 时 期 。1 9 2 8 1 9 4 9 国 民 党 政 府 在 “ 振 兴 实 业 ” 的 旗 号 下 制 定 了 铁 道 建 设 计 划 和 中 外 合 资 筑 路 政 策 , 浙 赣 铁 路 、 粤 汉 铁 路 、 陇 海 铁 路 等 重 要 铁 路 干 线 和 钱 塘 江 大 桥 、
33、南 京 铁路 轮 渡 等 重 要 铁 路 工 程 相 继 建 成 ; 日 本 帝 国 主 义 侵 华 期 间 , 一 方 面 在 中 国 东北 和 台 湾 擅 自 修 筑 大 量 铁 路 , 另 一 方 面 又 在 中 国 关 内 大 肆 破 坏 铁 路 和 利 用 铁路 扩 大 侵 华 战 争 , 至 (全 面 )抗 战 初 期 , 关 内 铁 路 2 3 被 毁 。 根 据 杨 勇 刚 中 国 近 代 铁 路 史 等 整 理从 材 料 中 提 取 两 条 或 两 条 以 上 信 息 。 拟 定 一 个 论 题 , 并 就 所 拟 论 题 进 行 简 要 阐 述 。 ( 要 求 :明 确 写
34、 出 所 拟 论 题 , 阐 述 须 有 史 实 依 据 。 )解 析 :小 论 文 题 基 本 要 求 : 有 论 点 , 有 条 理 清 晰 的 论 据 , 史 论 结 合 。 先 提 出 论 点 , 利 用 表 格 结 合 时间 段 的 史 实 进 行 论 证 即 可 。 比 如 近 代 铁 路 事 业 发 展 的 曲 折 ; 清 政 府 政 策 的 摇 摆 不 定 阻 碍 了 中国 近 代 铁 路 的 发 展 等 。答 案 : 示 例 :论 题 : 清 政 府 政 策 的 摇 摆 不 定 阻 碍 了 中 国 近 代 铁 路 的 发 展 。 (3 分 ) 1 9 世 纪 中 后 期 ,
35、面 对 列 强 在 中 国 擅 自 兴 建 铁 路 和 一 些 地 方 官 员 兴 建 铁 路 的 主 张 , 清 政 府 一方 面 赎 回 并 强 制 拆 除 列 强 兴 建 的 铁 路 , 另 一 方 面 又 兴 建 少 数 铁 路 以 适 应 运 输 的 需 要 ; (3 分 )2 0世 纪 初 , 在 实 业 救 国 主 张 的 感 召 下 , 中 国 人 民 掀 起 了 收 回 路 权 运 动 , 清 政 府 颁 布 铁 路 建 明章 程 , 允 许 华 商 集 股 筑 路 。 后 来 在 列 强 的 施 压 和 一 些 官 员 的 反 对 下 , 转 而 采 取 铁 路 国 有 政
36、策 , 滞 缓 了 中 国 铁 路 的 发 展 。 (3 分 )综 上 所 述 , 面 对 西 方 近 代 化 交 通 方 式 的 引 入 , 清 政 府 出 于 巩 固 统 治 和 “ 洋 人 朝 廷 ” 的 双 重 压力 , 铁 路 政 策 摇 摆 不 定 , 直 接 影 响 了 近 代 中 国 交 通 的 发 展 。 (3 分 )1 5 .【 历 史 选 修 1 : 历 史 上 重 大 改 革 回 眸 】 (1 5 分 )材 料 : 戏 班 的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主 要 是 从 三 个 方 面 展 开 : 一 是 在 戏 班 管 理 体 制 方 面 , 取 消 戏 班 中的 资 方
37、 , 废 除 班 主 、 “ 经 励 科 ” , 建 立 由 全 体 剧 团 成 员 选 举 产 生 、 集 体 管 理 的 “ 团 务 委 员 会 制 ” ,以 消 除 班 主 和 资 方 对 剧 团 的 控 制 和 对 艺 人 的 剥 削 ; 二 是 在 艺 人 培 养 制 度 方 面 , 废 除 师 徒 制 、养 女 制 , 建 立 戏 曲 学 校 培 养 人 才 体 系 , 这 种 新 的 艺 术 传 承 方 式 能 够 避 免 师 父 对 徒 弟 或 养 女 的 剥 削 ; 三 是 在 收 入 分 配 制 度 方 面 , 废 除 “ 包 银 ” 和 “ 戏 份 ” 制 , 实 行 固
38、 定 薪 金 制 、 分 红 制 成民 主 评 议 “ 工 分 ” 制 , 这 样 能 够 有 效 避 免 剧 团 内 部 收 入 差 距 过 大 的 现 象 。 在 改 革 收 入 分 配 的同 时 , 剧 团 还 建 立 了 公 积 金 制 度 , 当 剧 团 停 演 或 演 出 减 少 时 , 以 公 积 金 支 付 艺 人 工 资 , 保 障其 最 基 本 的 生 活 , 使 其 能 够 安 心 从 事 社 会 主 义 戏 曲 事 业 。 摘 编 自 苏 咏 喜 建 国 初 期 戏 曲 改 革 与 国 家 意 识 形 态 建 构 (1 )根 据 材 料 , 概 括 建 国 初 期 戏
39、曲 改 革 的 特 点 。 (9 分 )(2 )根 据 材 料 井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简 析 建 国 初 期 戏 曲 改 革 的 意 义 。 (6 分 )解 析 :(1 )从 材 料 “ 一 二 三 ” 等 得 出 从 多 方 面 展 开 改 革 ; 属 于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 从 “ 以公 积 金 支 付 艺 人 工 资 , 保 障 其 最 ” 等 得 出 融 入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2 )从 “ 以 消 除 班 主 和 资 方 对 剧 团 的 控 制 和 对 艺 人 的 剥 削 、 避 免 剧 团 内 部 收 入 差 距 过 大 、 能够 安 心 从 事 社 会
40、主 义 戏 曲 事 业 ” 等 得 出 稳 定 了 戏 曲 队 伍 ; 调 动 了 中 低 层 演 艺 人 员 的 积 极 性 ;为 繁 荣 社 会 主 义 的 文 艺 事 业 莫 定 了 基 础 。 答 案 :(1 )特 点 : 从 多 方 面 展 开 改 革 ; 属 于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 融 入 社 会 保 障 体 系 。 (9 分 )(2 )意 义 : 稳 定 了 戏 曲 队 伍 ; 调 动 了 中 低 层 演 艺 人 员 的 积 极 性 ; 为 繁 荣 社 会 主 义 的 文 艺 事 业莫 定 了 基 础 。 (6 分 ) 1 6 .【 历 史 选 修 3 : 2 0 世 纪
41、 的 战 争 与 和 平 】 (1 5 分 )材 料 : 1 0 0 年 前 的 7 月 1 日 7 时 3 0 分 , 随 着 战 斗 哨 声 响 起 , 成 千 上 万 的 英 国 士 兵 开 始 向 法国 索 姆 河 岸 边 进 发 。 这 场 战 役 的 第 一 天 成 为 英 国 军 事 史 上 最 血 腥 的 一 天 。 仅 在 这 一 天 内 , 英军 士 兵 阵 亡 1 .9 万 多 名 , 受 伤 超 过 4 万 名 。 而 德 军 方 面 这 一 天 的 损 失 也 十 分 惨 重 。 这 场 战 役持 续 了 4 个 多 月 , 有 统 计 数 字 显 示 , 英 军 伤
42、 亡 人 数 超 过 4 8 万 , 法 军 伤 亡 人 数 约 2 5 万 , 而 他们 的 对 手 德 军 伤 亡 人 数 超 过 了 5 0 万 。 然 而 , 这 场 规 模 空 前 、 伤 亡 巨 大 的 战 役 , 却 没 有 赢 家 。这 场 战 役 结 束 之 后 , 英 法 联 军 仅 仅 将 战 线 向 前 推 进 了 7 英 里 , 并 没 有 能 够 突 破 德 军 的 防 线 ,德 军 方 面 则 承 受 了 巨 大 的 人 员 损 失 。 直 到 今 天 , 昔 日 索 姆 河 战 役 的 土 地 中 还 埋 藏 着 大 量 没 有清 理 的 弹 药 , 法 国 当
43、 地 农 民 在 从 事 耕 作 和 运 输 等 生 产 活 动 时 通 常 要 小 心 翼 翼 。 澳 大 利 亚 迪 肯大 学 哲 学 专 业 副 教 授 马 修 夏 普 表 示 : “ 索 姆 河 已 经 在 1 0 0 年 后 的 今 天 成 为 工 业 化 的 、 毫无 道 理 的 大 规 模 杀 戮 的 代 名 词 。 ” “ 帝 国 主 义 成 为 了 一 个 肮 脏 的 词 汇 ” 。 摘 编 自 闫 勇 伤 痛 难 平 : 英 法 追 思 索 姆 河 战 役 百 年 (2 0 1 6 年 )(1 )根 据 材 料 , 概 括 索 姆 河 战 役 的 特 点 。 (9 ?分 )
44、 (2 )根 据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简 析 索 姆 河 战 役 的 历 史 影 响 。 (6 分 )解 析 :(1 )从 “ 血 腥 的 、 这 场 战 役 持 续 了 4 个 多 月 却 没 有 赢 家 ” 得 出 人 员 伤 亡 巨 大 ; 持 续时 间 长 ; 两 败 俱 伤 。(2 )从 “ 规 模 空 前 、 伤 亡 巨 大 、 活 动 时 通 常 要 小 心 翼 翼 成 为 了 一 个 肮 脏 的 词 汇 ” 得出 巨 大 的 战 争 伤 亡 , 使 人 们 认 识 到 战 争 的 残 酷 , 加 速 了 一 战 的 结 束 ; 恶 化 了 生 活 环 境 ,
45、 使 当今 法 国 深 受 其 害 ; 警 示 后 人 珍 惜 和 平 , 反 对 战 争 。答 案 :(1 )特 点 : 人 员 伤 亡 巨 大 ; 持 续 时 间 长 ; 两 败 俱 伤 。 (9 ?分 )(2 )影 响 : 巨 大 的 战 争 伤 亡 , 使 人 们 认 识 到 战 争 的 残 酷 , 加 速 了 一 战 的 结 束 ; 恶 化 了 生 活 环境 , 使 当 今 法 国 深 受 其 害 ; 警 示 后 人 珍 惜 和 平 , 反 对 战 争 。 (6 分 )1 7 .【 历 史 选 修 4 : 中 外 历 史 人 物 评 说 】 (1 5 分 ) 材 料 : 板 印 书
46、籍 , 唐 人 尚 未 盛 为 之 , 自 冯 瀛 王 始 印 五 经 , 以 后 典 籍 , 皆 为 版 本 。 庆 历 中 有 布衣 毕 昇 , 又 为 活 版 。 其 法 : 用 胶 泥 刻 字 , 薄 如 钱 唇 , 每 字 为 一 印 , 火 烧 令 坚 。 先 设 一 铁 版 ,其 上 以 松 脂 、 腊 和 纸 灰 之 类 冒 之 。 欲 印 , 则 以 一 铁 范 置 铁 板 上 , 乃 密 布 字 印 , 满 铁 范 为 一 板 ,持 就 火 炀 之 , 药 稍 熔 , 则 以 一 平 板 按 其 面 , 则 字 平 如 砥 。 若 止 印 三 二 本 , 未 为 简 易 ;
47、 若 印 数十 百 千 本 , 则 极 为 神 速 。 常 作 二 铁 板 , 一 板 印 刷 , 一 板 已 自 布 字 , 此 印 者 才 毕 , 则 第 二 板 已具 , 更 互 用 之 , 瞬 息 可 就 。 每 一 字 皆 有 数 印 , 如 之 、 也 等 字 , 每 字 有 二 十 余 印 , 以 备 一 板 内有 重 复 者 。 不 用 , 则 以 纸 贴 之 , 每 韵 为 一 贴 , 木 格 贮 之 。 有 奇 字 素 无 备 者 , 旋 刻 之 , 以 草 火烧 , 瞬 息 可 成 。 不 以 木 为 之 者 , 文 理 有 疏 密 , 沾 水 则 高 下 不 平 , 兼
48、 与 药 相 粘 , 不 可 取 ; 不 若燔 土 , 用 讫 再 火 令 药 熔 , 以 手 拂 之 , 其 印 自 落 , 殊 不 沾 污 。 昇 死 , 其 印 为 予 群 从 所 得 , 至 今保 藏 。 摘 编 自 沈 括 梦 溪 笔 谈 (1 )根 据 材 料 , 概 括 毕 昇 发 明 的 活 字 印 刷 术 的 主 要 步 骤 。 (6 分 )(2 )根 据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简 析 毕 昇 发 明 活 字 印 刷 术 的 优 点 和 意 义 。 (9 分 ) 解 析 :(1 )从 材 料 中 按 照 制 造 顺 序 即 可 得 出 “ 制 造 活 字 排 字 印 刷 ” 。(2 )从 “ 以 松 脂 、 腊 和 纸 灰 之 类 冒 之 、 瞬 息 可 就 ” 可 以 得 出 有 利 于 节 约 印 刷 成 本 ;大 大 提 高 了 印 刷 效 率 ; 从 所 学 知 识 印 刷 术 外 传 得 出 对 后 世 和 西 方 产 生 了 深 远 影 响 。答 案 : (1 )步 骤 : 制 造 活 字 排 字 印 刷 。 (?分 )(2 )优 点 和 意 义 : 有 利 于 节 约 印 刷 成 本 ; (3 分 )大 大 提 高 了 印 刷 效 率 ; (3 分 )对 后 世 和 西 方 产 生了 深 远 影 响 。 (3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