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 北 京 市 房 山 区 高 三 第 一 次 质 量 检 测 语 文一 、 本 大 题 共 8小 题 , 共 24 分 。阅 读 下 面 的 材 料 , 完 成 下 面 小 题 。材 料 一 :芙 蓉 花 , 是 大 江 南 北 常 见 的 花 卉 , 可 谓 无 人 不 知 , 无 人 不 识 。 这 种 花 一 日 三 变 , 晨 白 午红 夕 紫 , 朝 开 暮 落 , 故 又 名 “ 三 变 花 ” 。 其 花 晚 秋 始 开 , 虽 饱 经 霜 侵 露 凌 , 却 依 然 丰 姿 艳 丽 ,占 尽 深 秋 风 情 , 故 又 有 “ 拒 霜 花 ” 之 美 誉 。 在 古
2、代 , 凡 美 艳 之 花 , 诗 人 必 咏 之 , 画 家 必 绘 之 ,文 人 必 赋 予 多 种 内 涵 。 芙 蓉 花 之 美 艳 及 风 骨 , 自 然 深 受 文 人 墨 客 的 青 睐 , 故 自 唐 代 以 来 , 描绘 赞 美 芙 蓉 花 的 文 艺 作 品 曾 出 不 穷 。 但 须 注 意 的 是 , 古 人 所 说 的 芙 蓉 , 并 不 一 定 是 指 现 在 人们 熟 知 的 芙 蓉 花 , 因 芙 蓉 本 是 荷 花 的 别 名 , 宋 以 前 以 芙 蓉 为 名 的 作 品 , 多 指 荷 花 , 如 , 南 宋画 家 吴 炳 的 出 水 芙 蓉 图 , 画
3、中 的 花 并 非 芙 蓉 花 , 而 是 荷 花 。 花 的 名 称 , 相 同 者 甚 多 , 如 , 牡 丹 花 , 唐 人 谓 之 木 芍 药 , “ 以 其 花 似 芍 药 , 而 宿 干 似 木也 ” 。 芙 蓉 花 的 得 名 , 是 因 其 花 皎 若 芙 蓉 ( 这 里 指 荷 花 ) 出 水 , 艳 似 菡 萏 展 瓣 , 与 荷 花 相 似 ,便 以 荷 花 的 别 名 为 名 。 为 了 防 止 名 称 上 的 混 淆 , 人 们 根 据 其 生 长 习 性 , 在 “ 芙 蓉 ” 二 字 之 前加 “ 水 ” 字 或 “ 木 ” 字 , 以 示 区 别 。 荷 花 是
4、 水 生 植 物 , 生 于 水 上 , 故 称 “ 水 芙 蓉 ” ; 芙 蓉 花是 木 本 植 物 , 生 于 地 上 , 故 称 “ 木 芙 蓉 ” 或 “ 地 芙 蓉 ” 。 而 早 在 唐 代 , 人 们 便 称 芙 蓉 花 为 “ 木芙 蓉 ” 。菊 花 能 傲 霜 , 芙 蓉 花 亦 能 拒 霜 。 对 芙 蓉 花 不 畏 霜 侵 露 凌 的 品 格 , 历 代 文 人 赞 不 绝 口 。 文人 骚 客 从 精 神 层 面 欣 赏 芙 蓉 花 , 百 姓 则 更 喜 欢 它 的 吉 祥 寓 意 。 “ 芙 蓉 ” 与 “ 夫 荣 ” 谐 音 , 这种 花 与 七 簇 桂 花 的
5、组 合 , 就 有 了 “ 夫 荣 妻 贵 ” 的 寓 意 。 牡 丹 代 表 富 贵 , 芙 蓉 与 牡 丹 的 组 合 ,便 成 为 “ 荣 华 富 贵 ” 的 象 征 。 而 芙 蓉 花 与 白 鹭 的 组 合 , 便 意 味 着 “ 一 路 荣 华 ” 。 这 些 组 合 ,在 各 种 古 代 艺 术 品 和 工 艺 品 上 都 是 常 见 的 题 材 。 加 上 芙 蓉 花 天 生 丽 质 , 美 艳 绝 纶 , 一 日 花 色三 变 , 所 以 古 人 常 以 芙 蓉 花 比 喻 仪 态 万 方 的 美 女 。 如 , 古 人 有 诗 曰 : _。以 芙 蓉 花 为 题 材 的 绘
6、 画 作 品 , 始 见 于 宋 代 , 宋 徽 宗 的 芙 蓉 锦 鸡 图 是 其 中 最 有 名 的 作 品 之 一 。 北 宋 画 家 赵 昌 的 花 卉 四 段 图 卷 , 分 别 画 了 折 枝 海 棠 、 栀 子 、 芙 蓉 、 梅 花 。 不 过 ,有 学 者 从 其 画 风 、 字 迹 分 析 , 怀 疑 是 当 时 高 手 所 仿 。 但 可 以 肯 定 的 是 , 赵 昌 曾 画 过 芙 蓉 花 ,因 苏 轼 曾 写 诗 提 及 此 事 , 但 赵 昌 画 的 是 水 边 芙 蓉 , 而 不 是 折 枝 芙 蓉 。元 、 明 、 清 时 期 , 擅 画 芙 蓉 花 的 画
7、家 不 是 太 多 。 近 代 以 来 , 以 张 大 千 和 齐 白 石 的 作 品 水平 最 高 , 他 们 对 芙 蓉 花 的 傲 霜 精 神 尤 为 欣 赏 。材 料 二 :明 代 初 期 , 因 太 祖 朱 元 璋 对 南 宋 院 体 画 风 青 睐 有 加 , 花 鸟 画 大 致 延 续 了 宋 代 院 体 工 笔 画风 格 , 没 有 新 突 破 。 明 宣 宗 朱 瞻 基 同 宋 徽 宗 一 样 , 雅 好 诗 文 书 画 , 尤 好 花 鸟 画 。 他 在 位 期 间 ,宫 廷 画 院 的 花 鸟 画 风 格 面 貌 多 样 , 有 延 续 南 宋 院 体 花 鸟 画 艳 丽
8、 典 雅 风 格 的 工 笔 重 彩 画 家 边 文进 , 有 出 自 北 宋 徐 熙 野 逸 风 格 的 没 骨 画 家 孙 隆 , 有 笔 墨 洗 练 奔 放 、 造 型 生 动 的 水 墨 写 意 画 家林 良 , 还 有 精 丽 粗 健 并 存 、 工 笔 写 意 兼 具 的 画 家 吕 纪 。 不 过 , 他 们 的 作 品 的 风 格 面 貌 大 多 沿袭 宋 代 花 鸟 画 , 并 无 根 本 突 破 。 从 意 境 与 格 调 方 面 看 , 这 时 期 的 花 鸟 画 比 宋 代 院 体 花 鸟 画 略逊 一 筹 。 事 实 上 , 明 代 花 鸟 画 的 大 突 破 直 到
9、 中 期 以 后 才 出 现 。 明 代 中 期 , 文 人 越 来 越 多 地 参 与 花 鸟 画 创 作 , 他 们 的 创 作 风 格 一 开 始 就 与 院 体 画 大 相 径庭 , 最 有 代 表 性 的 是 吴 门 画 派 。 吴 门 画 派 的 成 就 主 要 在 山 水 画 方 面 , 代 表 人 物 有 兼 擅 人 物 、山 水 、 花 鸟 的 “ 吴 门 四 家 ” , 即 沈 周 、 文 徵 明 、 唐 寅 、 仇 英 。 沈 周 与 文 徵 明 主 要 延 续 宋 、 元文 人 画 传 统 , 疏 简 而 不 放 逸 ; 唐 寅 与 仇 英 主 要 吸 收 南 宋 院
10、体 画 风 , 并 融 入 了 时 代 的 精 神 特 质 ,体 现 了 当 时 的 市 民 趣 味 。 他 们 的 花 鸟 画 在 吸 收 前 代 大 师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出 鲜 明 的 个 性 特 征 , 在 美 术 史 上 颇 有 影 响 。严 格 地 说 , 吴 门 画 派 的 花 鸟 画 是 对 前 代 的 延 续 , 并 没 有 开 宗 立 派 的 意 义 。 然 而 , 到 吴 门画 派 的 弟 子 一 代 , 花 鸟 画 在 陈 淳 、 陆 治 、 周 之 冕 那 里 结 出 了 硕 果 。 陈 淳 早 年 习 元 代 绘 画 , 后学 于 文 徵 明 , 花
11、鸟 、 山 水 兼 擅 。 他 将 书 法 和 山 水 画 笔 法 融 入 花 鸟 画 , 运 用 水 墨 的 干 湿 、 浓 淡和 渗 透 , 巧 妙 地 表 现 花 叶 的 形 态 与 阴 阳 向 背 , 简 练 放 逸 又 不 失 法 度 , 开 写 意 花 鸟 一 代 新 风 。如 果 说 陈 淳 的 大 写 意 花 鸟 充 分 表 达 了 笔 墨 的 特 性 与 画 面 的 形 式 感 , 那 么 徐 渭 的 作 品 则 充 分 发挥 了 大 写 意 花 鸟 托 物 言 志 的 功 能 , 洗 胸 中 块 垒 , 抒 澎 湃 激 情 。 在 绘 画 语 言 风 格 方 面 , 他 吸
12、 收宋 、 元 文 人 画 及 林 良 、 沈 周 、 陈 淳 的 长 处 , 兼 融 民 间 画 师 的 优 点 , 同 时 将 自 己 擅 长 的 狂 草 笔法 融 入 绘 画 , 在 其 笔 下 , 梅 兰 竹 石 被 赋 予 了 他 强 烈 的 个 性 , 以 狂 怪 奇 崛 的 姿 态 傲 视 万 物 。 他是 第 一 个 使 用 生 宣 作 画 的 花 鸟 画 家 , 利 用 生 宣 良 好 的 吸 水 性 来 控 制 画 面 水 墨 渗 化 效 果 , 表 达特 殊 韵 味 。 他 还 以 泼 墨 法 作 花 鸟 , 用 笔 墨 的 纵 横 捭 阖 表 达 自 身 的 愤 懑 情
13、 绪 。 徐 渭 开 创 了 大 写意 花 鸟 的 新 体 派 , 八 大 山 人 、 石 涛 、 扬 州 八 怪 、 海 派 乃 至 齐 白 石 都 曾 受 其 影 响 。 他 的 成 就 超越 了 早 于 他 的 陈 淳 , 后 世 将 二 人 并 称 为 “ 青 藤 白 阳 ” 。 材 料 三 :搞 美 术 理 论 的 陈 传 席 曾 说 过 , 中 国 画 若 没 有 古 意 , 格 调 便 不 高 。美 术 的 要 义 是 通 过 画 面 将 “ 美 ” 传 达 给 欣 赏 者 。 中 国 画 讲 究 的 是 气 韵 、 格 调 , 是 要 创 造一 种 超 自 然 的 精 神 氛
14、围 , 因 而 它 比 单 纯 的 造 型 艺 术 多 了 形 而 上 的 精 神 追 求 和 文 化 内 涵 。 应 该说 , 这 是 中 国 式 的 审 美 理 想 , 还 有 宇 宙 观 的 延 伸 。那 么 中 国 画 中 的 “ 古 意 ” 究 竟 如 何 表 现 , 该 如 何 理 解 呢 ? 举 个 例 说 , 李 璨 的 词 山 花 子 开 头 的 两 句 是 “ 菡 萏 香 销 翠 叶 残 , 西 风 愁 起 绿 波 间 ” 。 “ 菡 萏 ” 是 “ 荷 花 ” 的 别 称 , 如 果 将 “ 菡萏 香 销 翠 叶 残 ” 改 为 “ 荷 花 凋 零 荷 叶 残 ” , 阅
15、 读 起 来 没 有 了 障 碍 , 但 读 词 时 的 感 觉 随 着 词 句的 改 变 而 起 了 变 化 。 “ 香 ” 是 芬 芳 的 香 气 , “ 翠 ” 不 只 是 绿 的 颜 色 , 还 能 让 人 联 想 到 美 且 珍 贵的 翠 玉 。 这 么 多 珍 贵 、 美 好 的 意 象 , “ 销 ” 了 、 “ 残 ” 了 , 消 失 了 、 残 破 了 , 使 人 感 受 到 的 是极 端 的 残 酷 , 所 以 王 国 维 读 罢 就 有 了 “ 众 芳 芜 秽 , 美 人 迟 暮 ” 的 感 慨 。 所 以 , “ 荷 花 凋 零 荷叶 残 ” 虽 然 通 俗 易 懂 ,
16、 但 是 无 论 如 何 也 不 能 给 人 这 种 强 烈 的 感 受 。中 国 画 中 的 “ 古 意 ” , 是 因 为 它 重 “ 意 境 ” 。 它 所 追 寻 的 意 象 和 美 感 是 超 现 实 的 , 有 着 一 种 现 实 生 活 的 喧 嚣 躁 动 、 急 功 近 利 遥 不 可 及 的 静 寂 、 旷 远 与 超 尘 , 所 以 古 意 盎 然 , 格 调 出 俗 ,也 因 此 有 着 丰 富 的 意 象 和 再 创 作 的 空 间 , 令 欣 赏 者 可 以 尽 情 地 驰 骋 自 己 的 想 象 , 也 能 给 欣 赏者 以 安 宁 、 超 然 的 感 觉 , 而
17、不 只 是 享 受 它 的 客 观 美 所 带 来 的 感 观 享 受 。中 国 画 与 西 洋 画 最 大 的 区 别 不 仅 是 焦 点 透 视 与 散 点 透 视 的 问 题 , 而 更 是 中 国 画 中 有 “ 我 ”的 存 在 , 有 精 神 上 的 追 求 和 寄 托 , 创 作 的 过 程 就 是 作 者 在 与 自 己 对 话 , 如 同 一 次 心 灵 的 散 步 。中 国 画 肇 始 就 是 在 客 观 之 上 表 现 作 者 自 己 , 特 别 是 自 从 宋 代 的 文 人 参 与 绘 画 以 后 , 中 国 画 便有 了 一 种 特 别 追 求 文 人 气 。 文
18、人 们 将 自 己 追 求 的 诗 意 精 神 需 求 融 入 笔 墨 之 中 , 重 意 趣 自然 , 追 寻 高 古 清 幽 、 离 尘 绝 俗 , 表 达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共 处 、 天 人 合 一 的 愿 望 。 所 以 说 , 中 国 画的 精 神 是 中 国 文 人 精 神 的 延 伸 , 强 调 文 人 诗 意 情 怀 , 强 调 高 古 的 气 韵 格 调 。 无 论 画 山 水 , 还是 花 鸟 , 画 中 可 以 无 人 影 , 但 “ 境 ” 中 一 定 有 一 个 人 , 就 像 中 国 人 论 诗 , “ 不 著 一 字 , 尽 得风 流 ” 。1.下 列 划
19、 线 字 的 读 音 和 字 形 全 都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2 分 ) A.青 睐 ( li) 曾 出 不 穷B.菡 萏 ( dn) 皎 若 芙 蓉C.混 淆 ( hn) 文 人 骚 客D.谐 音 ( xi) 美 艳 绝 纶解 析 : A 项 , “ 曾 出 不 穷 ” 应 为 “ 层 出 不 穷 ” 。 C 项 , “ 混 淆 ( hn) ” 应 为 “ 混 淆 ( hn) ” 。 D 项 , “ 美 艳 绝 纶 ” 应 为 “ 美 艳 绝 伦 ” 。答 案 : B2.如 果 将 下 列 诗 句 填 到 材 料 一 第 三 段 横 线 处 , 最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
20、 ) ( 2分 )A.摘 取 芙 蓉 花 , 莫 摘 芙 蓉 叶 。 将 归 问 夫 婿 , 颜 色 何 如 妾 。B.新 开 寒 露 丛 , 远 比 水 间 红 。 艳 色 宁 相 妒 , 嘉 名 偶 自 同 。C.溪 边 野 芙 蓉 , 花 水 相 媚 好 。 坐 看 莲 池 尽 , 独 伴 霜 菊 槁 。D.千 林 扫 作 一 番 黄 , 只 有 芙 蓉 独 自 芳 。 唤 作 拒 霜 知 未 称 , 细 思 却 是 最 宜 霜 。解 析 : A 项 写 一 个 女 子 的 要 与 芙 蓉 花 争 美 , 显 然 是 把 花 当 作 了 美 女 来 写 , 符 合 要 求 。 其 他 三
21、项 都 是 托 物 言 志 , 借 芙 蓉 赞 美 高 洁 品 质 , 其 中 B项 写 芙 蓉 不 畏 严 寒 , C项 赞 美 芙 蓉 的 高 洁 ,D项 赞 美 芙 蓉 花 的 纯 洁 净 。答 案 : A 3.根 据 材 料 一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3分 )A.古 人 所 说 的 芙 蓉 一 直 都 是 指 荷 花 。B.唐 代 的 人 们 称 芙 蓉 花 为 “ 木 芙 蓉 ” 。C.百 姓 只 是 喜 欢 芙 蓉 的 吉 祥 寓 意 。D.赵 昌 所 画 的 芙 蓉 花 是 水 边 芙 蓉 , 其 诗 可 为 证 。解 析 : A 项 , “ 古
22、 人 所 说 的 ” 扩 大 范 围 , 原 文 有 “ 宋 以 前 以 芙 蓉 为 名 的 作 品 , 多 指 荷 花 ” 。 C项 , “ 只 是 喜 欢 ” 缩 小 范 围 , 原 文 说 的 是 “ 百 姓 则 更 喜 欢 它 的 吉 祥 寓 意 ” 。 D项 , “ 其 诗 可 为证 ” 张 冠 李 戴 , 原 文 说 的 是 “ 赵 昌 曾 画 过 芙 蓉 花 , 因 苏 轼 曾 写 诗 提 及 此 事 ” , 是 苏 轼 的 诗 证明 赵 昌 画 的 是 水 边 芙 蓉 。答 案 : B4.根 据 材 料 二 , 下 列 关 于 明 代 花 鸟 画 的 表 述 , 不 符 合 原
23、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 ( 3分 )A.明 宣 宗 时 , 宫 廷 画 院 花 鸟 画 的 意 境 与 格 调 没 有 超 过 宋 代 的 院 体 花 鸟 画 。 B.明 代 中 期 , 文 人 花 鸟 画 的 创 作 风 格 一 开 始 就 与 宋 代 的 院 体 画 大 不 相 同 。C.“ 吴 门 四 家 ” 花 鸟 画 先 借 鉴 了 前 代 大 师 的 成 果 , 后 发 展 出 了 鲜 明 的 个 性 。D.画 家 们 借 梅 兰 竹 石 等 表 现 自 己 狂 怪 奇 崛 的 姿 态 和 傲 视 万 物 的 强 烈 个 性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筛 选 文
24、中 重 要 信 息 的 能 力 。 D项 “ 画 家 们 ” 扩 大 范 围 , 原 文 说 的 是 徐 渭 “ 将自 己 擅 长 的 狂 草 笔 法 融 入 绘 画 , 在 其 笔 下 , 梅 兰 竹 石 被 赋 予 了 他 强 烈 的 个 性 , 以 狂 怪 奇 崛 的姿 态 傲 视 万 物 ” , 而 不 是 所 有 画 家 。答 案 : D5.根 据 材 料 二 , 下 列 对 明 代 花 鸟 画 取 得 丰 硕 成 果 的 原 因 的 分 析 , 不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 ) ( 3分 )A.画 家 们 广 泛 地 学 习 并 借 鉴 院 体 画 家 、 文 人 画 家 及 民
25、 间 画 师 的 优 良 画 风 。B.文 人 创 作 的 花 鸟 画 作 品 融 入 了 时 代 的 精 神 特 质 并 体 现 了 当 时 的 市 民 趣 味 。C.徐 渭 的 花 鸟 画 成 就 最 高 , 尤 其 在 大 写 意 托 物 言 志 方 面 的 成 就 超 越 了 早 于 他 的 陈 淳 。 D.画 家 们 或 选 择 借 鉴 山 水 画 的 笔 法 、 书 法 的 笔 法 , 或 大 胆 尝 试 使 用 新 材 料 。解 析 : C 项 无 中 生 有 , “ 徐 渭 的 花 鸟 画 成 就 最 高 ” 文 中 没 有 依 据 。答 案 : C6.根 据 材 料 三 ,
26、下 列 成 语 中 最 能 准 确 表 达 中 国 画 中 的 “ 意 境 ” 带 给 人 美 感 体 验 的 一 项 是 ( ) ( 2 分 )A.万 籁 无 声B.赏 心 悦 目C.超 凡 脱 俗D.美 不 胜 收解 析 : 由 “ 材 料 三 ” 中 “ 它 所 追 寻 的 意 象 和 美 感 是 超 现 实 的 , 有 着 一 种 现 实 生 活 的 喧 嚣 躁 动 、急 功 近 利 遥 不 可 及 的 静 寂 、 旷 远 与 超 尘 ” “ 格 调 出 俗 ” “ 重 意 趣 自 然 , 追 寻 高 古 清 幽 、 离 尘 绝俗 ” 等 内 容 , 可 知 本 题 答 案 应 为 C
27、项 。答 案 : C7.下 列 对 材 料 三 的 理 解 与 解 说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3分 )A.中 国 画 意 在 让 欣 赏 者 既 领 略 画 作 的 外 部 形 象 之 美 又 满 足 其 精 神 追 求 。B.王 国 维 读 “ 菡 萏 香 销 翠 叶 残 ” 后 而 生 感 慨 , 是 因 为 该 词 句 非 常 华 美 。 C.中 国 画 中 的 “ 古 意 ” 重 在 用 超 现 实 的 意 象 和 美 感 来 营 造 “ 意 境 ” 。D.中 国 画 无 论 画 什 么 一 定 有 人 的 诗 意 情 怀 、 气 韵 格 调 蕴 含 在 其 中
28、。解 析 : B 项 , “ 是 因 为 该 词 句 非 常 华 美 ” 分 析 错 误 。 材 料 三 中 说 “ 所 以 王 国 维 读 罢 就 有 了 众芳 芜 秽 , 美 人 迟 暮 的 感 慨 ” , 这 里 有 “ 所 以 ” 一 词 , 意 味 着 上 文 是 王 国 维 感 慨 的 原 因 , 那就 是 “ 这 么 多 珍 贵 、 美 好 的 意 象 , 销 了 、 残 了 , 消 失 了 、 残 破 了 , 使 人 感 受 到 的 是 极端 的 残 酷 ” 。答 案 : B8.简 要 罗 列 出 上 述 三 则 材 料 中 所 谈 到 的 中 国 文 人 和 画 家 的 格
29、调 或 情 怀 。 ( 6 分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概 括 文 章 要 点 的 能 力 , 解 答 时 可 通 读 三 则 材 料 , 按 题 干 要 求 筛 选 出 相 关 信 息 ,然 后 分 点 概 括 。答 案 : 不 畏 霜 侵 露 凌 的 品 格 ( 不 畏 严 寒 , 坚 强 不 屈 ) 。 关 注 现 实 , 关 心 百 姓 的 情 怀 ( 注重 时 代 精 神 和 市 民 趣 味 ) 。 高 傲 、 清 高 的 品 格 ( 张 扬 , 傲 视 万 物 ) 。 超 自 然 的 、 超 现 实 的 、 出 俗 的 情 怀 ( 离 尘 绝 俗 、 超 尘 , 安 宁 、
30、超 然 ) 。 与 自 然 和 谐 共 处 、 天 人 合 一 的 情 怀 。 高古 清 幽 的 品 格 ( 高 古 的 气 韵 格 调 ) 。二 、 本 大 题 共 6小 题 , 共 23 分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 , 完 成 下 面 小 题 。 市 隐 斋 记元 好 问吾 友 李 生 为 予 言 : “ 予 游 长 安 , 舍 于 娄 公 所 。 娄 , 隐 者 也 , 居 长 安 市 三 十 年 矣 。 家 有 小斋 , 号 曰 市 隐 , 往 来 大 夫 士 多 为 之 赋 诗 , 渠 欲 得 君 作 记 。 君 其 以 我 故 为 之 。 ”予 曰 : “ 若 知 隐 乎
31、 ? 夫 隐 , 自 闭 之 义 也 。 古 之 人 隐 于 农 、 于 工 、 于 商 、 于 医 卜 、 于 屠 钓 ,至 于 博 徒 、 卖 浆 、 抱 关 吏 、 酒 家 保 , 无 乎 不 在 。 非 特 深 山 之 中 , 蓬 蒿 之 下 , 然 后 为 隐 。 前 人所 以 有 大 小 隐 之 辨 者 , 谓 初 机 之 士 , 信 道 未 笃 , 不 见 可 欲 , 使 心 不 乱 , 故 以 山 林 为 小 隐 ; 能定 能 应 , 不 为 物 诱 , 出 处 一 致 , 喧 寂 两 忘 , 故 以 朝 市 为 大 隐 耳 。 以 予 观 之 , 小 隐 于 山 林 , 则
32、容 或 有 之 , 而 在 朝 市 者 未 必 皆 大 隐 也 。 自 山 人 索 高 价 之 后 , 欺 松 桂 而 诱 云 壑 者 多 矣 , 况 朝市 乎 ? 今 夫 乾 没 氏 之 属 , 胁 肩 以 入 市 , 叠 足 以 登 垄 断 , 利 嘴 长 距 , 争 捷 求 售 , 以 与 佣 儿 贩夫 血 战 于 锥 刀 之 下 。 悬 羊 头 , 卖 狗 脯 , 盗 跖 行 , 伯 夷 语 , 曰 我 隐 者 也 而 可 乎 ? 敢 问 娄公 之 所 以 隐 , 奈 何 ? ”曰 : “ 鬻 书 以 为 食 , 取 足 而 已 , 不 害 其 为 廉 ; 以 诗 酒 游 诸 公 间
33、, 取 和 而 已 , 不 害 其 为 高 。 夫 廉 与 高 , 固 古 人 所 以 隐 , 子 何 疑 焉 ? ”予 曰 : “ 予 得 之 矣 , 予 为 子 记 之 。 虽 然 , 予 于 此 犹 有 未 满 焉 者 。 请 以 韩 伯 休 之 事 终 其 说 。伯 休 卖 药 都 市 , 药 不 二 价 , 一 女 子 买 药 , 伯 休 执 价 不 移 。 女 子 怒 曰 : 子 韩 伯 休 邪 ? 何 乃 不二 价 ? 乃 叹 曰 : 我 本 逃 名 , 乃 今 为 女 子 所 知 ! 弃 药 径 去 , 终 身 不 返 。 夫 娄 公 固 隐 者 也 ,而 自 闭 之 义 ,
34、无 乃 与 伯 休 异 乎 ? 言 , 身 之 文 也 , 身 将 隐 , 焉 用 文 之 ? 是 求 显 也 。 奚 以 此 为 哉 ?予 意 大 夫 士 之 爱 公 者 , 强 为 之 名 耳 , 非 公 意 也 。 君 归 , 试 以 吾 言 问 之 。 ”贞 祐 丙 子 十 二 月 , 河 东 元 某 记 。 ( 取 材 于 遗 山 先 生 文 集 卷 三 十 三 )注 释 : 山 人 : 山 居 者 , 指 隐 士 。 乾 没 氏 : 侥 幸 取 利 的 人 。 锥 刀 : 喻 微 末 的 小 利 。9.下 列 对 句 中 划 线 词 的 解 释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5、) ( 3 分 )A.信 道 未 笃 笃 : 坚 定B.今 夫 乾 没 氏 之 属 属 : 下 属 C.鬻 书 以 为 食 鬻 : 卖D.予 意 大 夫 士 之 爱 公 者 意 : 料 想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文 言 实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B项 , “ 今 夫 乾 没 氏 之 属 ” 意 思 是 “ 现 在 那 些 侥 幸取 利 的 人 ” , “ 属 ” 可 译 为 “ 一 类 人 ” 。答 案 : B10.下 列 各 组 语 句 中 划 线 词 的 意 义 和 用 法 , 不 同 的 一 项 是 ( ) ( 3分 )A.舍 于 娄 公 所 小 隐 于 山 林B.往 来
36、大 夫 士 多 为 之 赋 诗 强 为 之 名 耳C.古 之 人 隐 于 农 请 以 韩 伯 休 之 事 终 其 说D.故 以 山 林 为 小 隐 以 诗 酒 游 诸 公 间解 析 : A 项 , 两 个 “ 于 ” , 都 是 介 词 , 在 。 B 项 , 两 个 “ 为 ” , 都 是 介 词 , 替 。 C 项 , 两 个 “ 之 ”都 是 助 词 , 的 。 D 项 , 前 一 个 “ 以 ” , 介 词 , 把 ; 后 一 个 “ 以 ” , 介 词 , 凭 借 。 答 案 : D11.下 列 对 文 中 语 句 的 理 解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3 分 )A
37、.非 特 深 山 之 中 , 蓬 蒿 之 下 , 然 后 为 隐不 只 ( 生 活 ) 在 深 山 之 中 、 蓬 蒿 之 下 , 这 样 以 后 才 算 是 隐 者B.胁 肩 以 入 市 , 叠 足 以 登 垄 断缩 敛 着 肩 膀 ( 取 媚 于 别 人 的 样 子 ) 来 到 市 肆 , 翘 着 脚 来 控 制 行 市C.夫 廉 与 高 , 固 古 人 所 以 隐 , 子 何 疑 焉清 廉 和 清 高 , 一 定 是 古 人 隐 居 所 坚 决 追 求 的 , 你 何 必 怀 疑 呢D.虽 然 , 予 于 此 犹 有 未 满 焉 者即 使 如 此 , 我 对 于 这 件 事 还 有 不
38、满 意 的 地 方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理 解 并 翻 译 句 子 的 能 力 。 C 项 的 正 确 翻 译 应 是 “ 清 廉 和 清 高 , 本 来 就 是 古 人隐 居 所 追 求 的 , 你 怀 疑 什 么 呢 ? ” 答 案 : C12.将 下 面 的 句 子 译 为 现 代 汉 语 。 ( 6 分 )( 1) 我 本 逃 名 , 乃 今 为 女 子 所 知 !( 2) 言 , 身 之 文 也 , 身 将 隐 , 焉 用 文 之 ? 是 求 显 也 。 奚 以 此 为 哉 ?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翻 译 句 子 的 能 力 , 解 答 时 首 先 要 找 出 关 键
39、实 词 、 虚 词 , 查 看 有 无 特 殊 句 式 ,直 译 为 主 , 意 译 为 辅 。答 案 : ( 1) 我 原 本 是 为 了 不 让 世 人 知 道 自 己 的 名 字 而 卖 药 , 今 天 竟 然 被 一 女 子 知 道 了 我 的 名字 。( 2) 言 辞 是 人 们 用 来 装 扮 自 身 的 , 身 将 隐 居 , 哪 里 用 得 着 装 扮 自 己 呢 ? 这 样 做 是 为 了 要 炫耀 ( 显 扬 ) 自 己 啊 , 娄 先 生 为 什 么 要 做 这 种 事 呢 ?13.下 列 对 文 意 的 理 解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3 分 )A.
40、娄 先 生 的 小 书 斋 叫 做 “ 市 隐 斋 ” , 娄 先 生 想 得 到 李 生 为 他 写 的 记 。B.某 些 心 存 侥 幸 、 谋 取 利 益 的 人 言 行 不 一 , 竟 自 我 标 榜 为 隐 士 。C.李 生 认 为 娄 先 生 的 行 为 不 妨 碍 他 的 廉 正 和 清 高 , 娄 先 生 是 真 隐 士 。D.作 者 认 为 娄 先 生 的 这 种 行 为 是 为 了 扬 名 , 与 韩 伯 休 是 不 一 样 的 。解 析 : A 项 , “ 娄 先 生 想 得 到 李 生 为 他 写 的 记 ” 不 当 , 由 原 文 “ 渠 欲 得 君 作 记 。 君
41、其 以 我 故 为 之 ” 可 知 , 是 李 先 生 对 作 者 说 , “ 他 想 请 你 也 为 娄 先 生 写 一 篇 , 你 就 看 我 的 面 子 写 一 篇 吧 ” ,娄 先 生 想 得 到 作 者 的 记 , 而 不 是 想 得 到 李 先 生 的 记 。答 案 : A14.请 用 自 己 的 话 具 体 说 明 作 者 对 “ 隐 ” 的 认 识 。 ( 5分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筛 选 信 息 概 括 文 章 要 点 的 能 力 。 解 答 时 可 先 通 读 全 文 , 筛 选 出 作 者 的 观 点 ,然 后 用 自 己 的 话 进 行 总 结 。答 案 :
42、( 1) “ 隐 ” 有 “ 小 隐 ” 、 “ 大 隐 ” 之 别 。 “ 小 隐 ” 者 定 力 不 够 , 为 避 免 因 见 到 引 起 欲 望 的东 西 而 扰 乱 内 心 , 便 隐 于 山 林 ; “ 大 隐 ” 者 定 力 很 强 , 不 被 外 物 所 诱 , 隐 于 朝 市 。 ( 2) “ 隐 ”有 “ 真 隐 ” 、 “ 假 隐 ” 之 分 。 “ 真 隐 ” 者 不 侥 幸 取 利 , 不 求 扬 名 ; “ 假 隐 ” 者 牟 取 利 益 , 故 意 扬名 。三 、 本 大 题 共 4小 题 , 共 18 分 。 ( 一 ) 古 诗 鉴 赏 ( 12分 )阅 读 下
43、 面 的 诗 歌 , 完 成 下 面 小 题 。 四 时 田 园 杂 兴南 宋 范 成 大一 ( 夏 日 田 园 杂 兴 一 )梅 子 金 黄 杏 子 肥 , 麦 花 雪 白 菜 花 稀 。 日 长 篱 落 无 人 过 , 惟 有 蜻 蜓 蛱 蝶 飞 。二 ( 夏 日 田 园 杂 兴 七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三 ( 冬 日 田 园 杂 兴 十 二 )村 巷 冬 年 见 俗 情 , 邻 翁 讲 礼 拜 柴 荆 。 长 衫 布 缕 如 霜 雪 , 云 是 家 机 自 织 成 。四 ( 夏 日
44、 田 园 杂 兴 九 )黄 尘 行 客 汗 如 浆 , 少 住 侬 家 漱 井 香 ; 借 与 门 前 磐 石 坐 , 柳 阴 亭 午 正 风 凉 。五 ( 秋 日 田 园 杂 兴 十 二 ) 静 看 檐 蛛 结 网 低 , 无 端 妨 碍 小 虫 飞 。 蜻 蜒 倒 挂 蜂 儿 窘 , 催 唤 山 童 为 解 围 。15.下 列 对 所 选 诗 作 的 理 解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3 分 )A.“ 杂 兴 ” 意 为 有 感 而 发 、 随 事 吟 咏 的 诗 , 组 诗 所 选 五 首 都 是 七 言 绝 句 , 属 于 近 体 诗 。B.选 诗 一 意 境 宁 静
45、 明 丽 , “ 日 长 篱 落 ” 描 写 了 中 午 篱 笆 影 随 着 太 阳 的 升 高 越 来 越 短 的 景 象 。 C.选 诗 四 以 农 村 儿 童 的 口 吻 来 写 , 第 二 句 写 儿 童 招 呼 客 人 留 宿 并 递 上 香 甜 清 凉 的 井 水 。D.这 五 首 诗 的 语 言 亲 切 明 快 、 通 俗 易 懂 , 在 一 、 二 、 四 句 上 押 韵 , 体 现 了 诗 歌 的 音 乐 美 。解 析 : C 项 , “ 第 二 句 写 儿 童 招 呼 客 人 留 宿 ” 不 当 , “ 少 住 ” 意 思 是 稍 稍 停 一 会 儿 。 “ 少 住 侬家
46、漱 井 香 ” , 不 是 招 呼 客 人 留 宿 , 而 是 招 呼 路 过 的 客 人 稍 稍 停 一 会 , 用 清 凉 的 进 水 漱 漱 口 。答 案 : C16.选 诗 五 中 的 “ 蜻 蜓 倒 挂 蜂 儿 窘 , 催 唤 山 童 为 解 围 ”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体 现 了 “ 生 态 文 明 ” , 下列 诗 句 也 体 现 了 这 一 点 的 一 项 是 ( ) ( 3 分 )A.路 人 借 问 遥 招 手 , 怕 得 鱼 惊 不 应 人 。 ( 胡 令 能 小 儿 垂 钓 )B.猎 人 箭 底 求 伤 雁 , 钓 户 竿 头 乞 活 鱼 。 ( 王 建 寄 旧 山
47、僧 )C.自 去 自 来 堂 上 燕 , 相 亲 相 近 水 中 鸥 。 ( 杜 甫 江 村 )D.水 绿 天 青 不 起 尘 , 风 光 和 暖 胜 三 秦 。 ( 李 白 上 皇 西 巡 南 京 歌 )解 析 : B 项 , 诗 句 的 意 思 是 从 猎 人 的 箭 下 救 出 受 伤 的 大 雁 , 从 垂 钓 者 的 鱼 竿 下 救 出 活 鱼 , 有 关 爱 生 命 的 意 思 , 符 合 题 干 中 表 现 “ 生 态 文 明 ” 的 要 求 。 故 答 案 应 为 B项 。答 案 : B17.请 从 下 面 、 两 题 中 选 定 一 道 题 作 答 。 ( 6分 ) 简 要
48、赏 析 选 诗 一 中 “ 惟 有 蜻 蜓 蛱 蝶 飞 ” 及 选 诗 二 中 “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 在 各 自 诗 作 中 的 作用 。 从 不 同 角 度 简 要 赏 析 选 诗 二 、 三 、 四 中 所 体 现 出 来 的 “ 和 谐 美 ” 。解 析 : 第 一 小 题 考 查 的 是 诗 句 的 作 用 , 解 答 时 可 从 诗 句 的 内 容 、 诗 句 的 手 法 、 诗 句 在 结 构 上的 作 用 来 分 析 。 第 二 题 要 求 答 出 诗 中 体 现 的 “ 和 谐 美 ” , 考 查 的 是 诗 歌 思 想 情 感 。答 案 : “ 惟 有 蜻 蜓
49、蛱 蝶 飞 ” 的 作 用 是 以 动 衬 静 , 以 只 有 蜻 蜓 和 蛱 蝶 飞 来 飞 去 的 动 态 , 衬 托午 时 田 园 的 宁 静 , 并 借 之 展 现 田 园 生 活 的 温 馨 与 祥 和 。 “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 的 作 用 是 承 上 启下 ( 过 渡 ) , 承 首 句 男 耕 女 织 , 日 夜 辛 劳 , 各 担 其 责 , 启 第 三 、 四 句 儿 童 也 力 所 能 及 地 在 桑树 阴 下 学 习 种 瓜 , 赞 颂 了 农 民 勤 劳 ( 热 爱 劳 动 ) 的 优 良 品 质 。 选 诗 二 体 现 了 家 庭 和 谐 美 , 诗 中 , 家 庭 成 员 各 自 承 担 家 务 劳 动 , 男 耕 女 织 , 儿 童 则 学 习 种 瓜 , 家 庭 内 部 关 系 和 谐 。 选 诗三 体 现 了 邻 里 和 谐 美 , 诗 中 写 农 村 小 巷 里 的 风 俗 人 情 , 访 邻 居 、 拉 家 常 , 呈 现 一 片 邻 里 和 睦的 景 象 。 选 诗 四 体 现 了 社 会 和 谐 美 , 诗 中 描 述 一 个 农 家 孩 子 在 家 门 口 招 待 过 路 行 人 的 情 景 ,表 现 了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