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 福 建 省 厦 门 市 第 一 中 学 高 考 模 拟 历 史1.东 汉 班 固 认 为 在 周 代 “ 儒 家 者 流 ,盖 出 于 司 徒 之 官 ,助 人 君 顺 阴 阳 明 教 化 者 也 ” 。 新 文 化 运动 时 期 的 胡 适 先 生 认 为 : 商 代 遗 民 在 亡 国 之 后 沦 落 为 执 丧 礼 者 ,“ 儒 ” 即 西 周 人 对 此 类 人 的蔑 称 ,两 种 说 法 反 映 了 ( )A.时 代 和 个 人 因 素 直 接 影 响 史 学 论 断B.王 朝 更 替 造 成 儒 家 社 会 角 色 的 转 变C.儒 家 在 源 流 和 功 用 上 存
2、在 着 多 元 性D.商 周 社 会 文 化 转 型 模 糊 了 后 人 认 识解 析 : 题 干 中 前 者 是 东 汉 班 固 对 儒 家 的 认 识 ,因 为 汉 代 开 始 儒 家 思 想 成 为 封 建 社 会 的 正 统 思想 ,所 以 有 班 固 对 儒 学 的 认 识 是 重 教 化 ; 而 在 新 文 化 运 动 时 期 ,对 儒 家 思 想 是 彻 底 的 否 定 ,才有 忽 视 儒 学 的 认 识 ,据 此 可 知 材 料 中 两 种 认 识 源 自 时 代 和 个 人 因 素 ,故 A项 正 确 ; 材 料 中 两 种 对 儒 学 的 认 识 不 是 因 为 王 朝 更
3、 替 ,是 因 为 认 识 者 所 处 的 时 代 背 景 ,故 B 项 错 误 ; 材 料 中 没 有 对儒 家 的 多 元 性 进 行 阐 释 ,故 C 项 错 误 ; 胡 适 的 认 识 不 是 因 为 文 化 转 型 ,而 是 因 为 新 文 化 运 动 时期 对 封 建 文 化 全 盘 否 定 而 造 成 的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A2.下 表 呈 现 的 变 化 反 映 了 ( )西 汉 、 西 晋 时 期 秦 岭 淮 河 以 北 、 以 南 郡 数 统 计 表A.南 北 经 济 水 平 差 距 缩 小B.政 治 中 心 实 现 了 南 移 C.西 汉 时 的 疆 域
4、 比 西 晋 小D.经 济 中 心 实 现 了 南 移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中 的 数 据 可 知 , 不 同 时 期 北 方 和 南 方 郡 数 统 计 , 由 西 汉 时 期 的 74:29 到 西 晋时 期 的 86:76, 说 明 南 北 经 济 水 平 差 距 缩 小 , 南 方 人 口 增 加 , 西 晋 在 南 方 设 置 郡 数 增 加 , 故A项 正 确 ; 材 料 与 政 治 中 心 南 移 无 关 , 故 B 项 错 误 ; 材 料 无 法 体 现 西 汉 和 西 晋 时 期 我 国 疆 域的 大 小 , 故 C 项 错 误 ; 经 济 重 心 实 现 南 移 是
5、在 南 宋 时 期 , 与 材 料 及 史 实 均 不 符 ,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A3.秦 始 皇 采 纳 韩 非 子 “ 集 权 ” 学 说 , 汉 武 帝 董 仲 舒 “ 天 人 感 应 ” 学 说 , 宋 代 思 想 家 提 倡 “ 格物 致 知 , 正 心 诚 意 ” , 明 末 清 初 黄 宗 羲 认 为 “ 天 下 为 主 , 君 为 客 ” 。 这 些 思 想 的 共 同 之 处 在于 ( )A.是 自 然 经 济 发 展 的 产 物B.儒 家 思 想 不 断 发 展 、 完 善 C.推 动 了 封 建 专 制 的 发 展D.便 于 提 高 君 主 的 执 政 水
6、 平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对 我 国 古 代 思 想 的 认 识 。 黄 宗 羲 认 为 “ 天 下 为 主 , 君 为 客 ” 体 现 的 是 明 末 商品 经 济 发 展 的 产 物 , 故 A项 错 误 ; 材 料 中 韩 非 子 的 “ 集 权 ” 思 想 体 现 的 是 法 家 的 思 想 , 不 是儒 家 , 故 B项 错 误 ; 黄 宗 羲 反 对 君 主 专 制 统 治 , 故 C 项 错 误 ; 根 据 材 料 中 韩 非 子 “ 集 权 ” 学 说 是 为 了 加 强 君 主 专 制 , 董 仲 舒 “ 天 人 感 应 ” 学 说 有 利 于 抑 制 统 治 者 的
7、暴 政 , 宋 代 理 学 家 的“ 格 物 致 知 , 正 心 诚 意 ” 要 求 统 治 者 提 高 自 身 的 修 为 , 黄 宗 羲 认 为 “ 天 下 为 主 , 君 为 客 ” 要求 对 君 主 专 制 进 行 一 定 的 改 革 , 因 此 都 体 现 了 对 君 主 统 治 的 改 进 , 有 利 于 提 高 君 主 执 政 水 平 ,故 D 项 正 确 。答 案 : D4.明 代 宋 应 星 在 天 工 开 物 中 称 颂 : “ 幸 生 圣 明 极 盛 之 世 , 滇 南 车 马 , 纵 贯 辽 阳 ; 岭 徼 宦商 , 衡 游 蓟 北 。 ” 这 反 映 当 时 ( )A
8、.形 成 了 全 国 性 的 市 场B.手 工 业 获 得 长 足 发 展C.对 外 贸 易 发 达D.出 现 资 本 主 义 萌 芽解 析 : 材 料 反 映 出 云 南 的 车 马 可 直 抵 北 方 辽 阳 , 岭 南 一 带 的 官 吏 和 商 人 可 漫 游 河 北 , 说 明 当 时 形 成 了 全 国 性 的 市 场 , 属 于 国 内 贸 易 , 故 C 错 误 , A 正 确 ; 材 料 无 法 体 现 手 工 业 的 发 展 情况 , B 错 误 ;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出 现 的 标 志 是 雇 佣 与 被 雇 佣 关 系 的 出 现 , 材 料 没 有 提 及 ,
9、D 错 误 。答 案 : A5.鸦 片 战 争 后 , 社 会 普 遍 把 洋 货 视 之 为 “ 奇 技 淫 巧 ” , 认 为 这 是 导 致 财 富 外 溢 的 原 因 ; 19世 纪 70年 代 有 些 人 士 认 为 仿 制 洋 货 , 大 兴 工 商 , 以 自 制 洋 货 取 代 外 来 洋 货 以 此 来 占 领 洋 货消 费 市 场 , 在 朝 野 上 下 产 生 了 广 泛 影 响 。 这 种 变 化 表 明 ( )A.商 品 经 济 基 本 取 代 了 自 然 经 济B.传 统 手 工 业 品 市 场 日 渐 萎 缩C.依 循 市 场 规 则 与 西 方 展 开 竞 争D
10、.追 逐 西 方 时 尚 成 为 社 会 主 流解 析 : 本 题 主 要 考 查 的 是 近 代 中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 中 国 的 自 然 经 济 在 鸦 片 战 争 后 开 始 解 体 , 但是 在 近 代 自 然 经 济 依 然 占 据 主 导 地 位 , 所 以 商 品 经 济 基 本 取 代 自 然 经 济 的 表 述 不 符 合 史 实 , 故 A 项 错 误 ; 材 料 中 没 有 提 及 传 统 手 工 业 市 场 的 发 展 情 况 , 故 B项 错 误 ; 鸦 片 战 争 后 , 国 人依 然 仇 视 外 洋 事 物 , 还 没 有 完 全 从 “ 天 朝 大 国
11、 ” 中 解 放 出 来 , 所 以 会 出 现 “ 奇 技 淫 巧 ” 的 认识 , 而 19世 纪 70年 代 随 着 中 国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出 现 及 发 展 , 人 们 逐 渐 认 识 到 应 该 依 循 市 场规 则 与 西 方 展 开 竞 争 , 故 C 项 正 确 ; “ 追 逐 西 方 时 尚 ” 与 材 料 主 旨 不 合 ,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C6.19 世 纪 末 , 许 多 知 识 分 子 对 讲 究 温 文 尔 雅 的 传 统 礼 仪 观 念 提 出 了 质 疑 , 而 对 进 化 论 赞 赏有 加 。 如 严 复 曾 强 调 “ 中 国
12、 之 人 好 古 而 忽 今 , 西 之 人 力 今 以 胜 古 ” 。 这 些 言 行 ( )A.旨 在 重 建 中 国 的 文 化 体 系B.带 有 明 显 全 盘 西 化 的 倾 向C.符 合 救 亡 图 存 的 时 代 需 要D.为 托 古 改 制 作 了 舆 论 准 备解 析 : 19世 纪 末 , 特 别 是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以 后 , 中 国 民 族 危 机 空 前 加 深 , 促 进 民 族 意 识 觉 醒 , 救 亡 图 存 成 为 社 会 主 题 , 物 竞 天 择 、 适 者 生 存 的 进 化 论 适 应 了 知 识 分 子 要 求 变 革 图 强 的 思 想
13、,故 C 正 确 ; A 项 错 误 , 其 不 是 材 料 的 主 旨 ; 材 料 无 法 体 现 全 盘 西 化 的 倾 向 和 托 古 改 制 , 故 B、D错 误 。答 案 : C 7.从 1931 年 开 始 , 南 京 民 政 府 在 红 军 较 为 活 跃 的 湖 北 、 江 西 、 福 建 等 省 份 推 行 农 村 合 作 运动 , 在 不 触 动 地 主 根 本 利 益 的 前 提 下 , 推 广 “ 温 和 的 土 地 革 命 ” , 即 “ 合 作 制 ” , 使 当 地 的农 村 合 作 社 得 到 空 前 发 展 。 这 反 映 了 当 时 国 民 政 府 ( )A
14、.积 极 贯 彻 执 行 新 三 民 主 义B.旨 在 实 现 耕 者 有 其 田C.抵 制 中 共 领 导 的 土 地 革 命D.工 作 重 心 转 向 了 农 村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文 字 “ 从 1931年 开 始 ” 、 “ 在 红 军 较 为 活 跃 的 湖 北 、 江 西 、 福 建 等 省 份 推行 农 村 合 作 运 动 ” ,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这 反 映 了 当 时 国 民 政 府 抵 制 中 共 领 导 的 土 地 革 命 ,C项 表 述 符 合 题 意 , 故 为 正 确 选 项 。答 案 : C8.下 图 是 1949-1957年 中 国
15、 经 济 主 要 数 据 平 均 增 长 率 示 意 图 ( 单 位 : %) 。 据 此 可 以 推 知 这 一 时 期 ( )A.国 民 经 济 比 例 严 重 失 调 B.工 业 化 发 展 取 得 成 就C.资 本 主 义 工 商 业 改 造 成 功D.重 工 业 发 展 急 躁 冒 进解 析 : 根 据 表 格 中 1949 1957年 中 国 经 济 主 要 数 据 平 均 增 长 率 可 知 , 重 工 业 产 值 增 长 率 大幅 度 超 过 轻 工 业 和 农 业 产 值 , 表 明 工 业 化 发 展 取 得 了 巨 大 成 就 , 反 映 了 一 五 计 划 的 特 点
16、, 即优 先 发 展 重 工 业 , 故 B 项 正 确 ; 对 资 本 主 义 改 造 属 于 生 产 关 系 变 革 , 材 料 并 未 体 现 , 故 C项 错 误 ; 1958年 的 全 民 大 炼 钢 造 成 国 民 经 济 比 例 严 重 失 调 , A 错 误 ; 重 工 业 平 均 增 长 率 最 高 ,反 映 了 中 国 重 工 业 基 础 非 常 薄 弱 , 并 非 急 躁 冒 进 , D错 误 。答 案 : B9.古 罗 马 大 法 学 家 认 为 : “ 从 民 法 的 观 点 来 看 , 奴 隶 是 什 么 也 算 不 得 的 。 但 是 根 据 自 然 法 来看 便
17、 不 是 这 个 样 子 。 从 后 者 的 观 点 来 看 , 一 切 的 人 都 是 平 等 的 。 ” 该 法 学 家 的 观 点 ( )A.缓 和 了 奴 隶 主 与 奴 隶 之 间 的 矛 盾 B.旨 在 保 护 奴 隶 主 贵 族 利 益C.蕴 含 了 人 文 精 神D.在 罗 马 法 中 得 到 了 充 分 体 现 解 析 : 本 题 主 要 考 查 罗 马 法 。 根 据 材 料 文 字 “ 根 据 自 然 法 来 看 便 不 是 这 个 样 子 。 从 后 者 的 观点 来 看 , 一 切 的 人 都 是 平 等 的 ” ,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该 法 学
18、 家 的 观 点 蕴 含 了 人 人 平 等 的人 文 精 神 。 A、 B、 D项 表 述 都 不 符 合 史 实 和 题 意 , 均 排 除 ; C 项 表 述 符 合 题 意 。答 案 : C10.“ 人 们 对 基 督 教 神 学 教 条 开 始 怀 疑 的 缘 由 主 要 有 两 大 发 现 : 一 是 新 大 陆 的 发 现 ,二 是 地 球在 围 绕 太 阳 转 。 圣 经 居 然 对 这 两 个 事 实 只 字 未 提 ! 一 下 子 就 发 生 了 信 仰 危 机 。 ” 材 料 阐述 了 ( )A.新 航 路 开 辟 的 原 因B.文 艺 复 兴 运 动 的 原 因C.宗
19、教 改 革 的 原 因D.启 蒙 运 动 的 原 因解 析 : 文 艺 复 兴 、 宗 教 改 革 仍 然 信 仰 宗 教 、 信 仰 圣 经 , 不 符 合 “ 人 们 对 基 督 教 神 学 教 条 开 始 怀 疑 ” , 故 B、 C 错 误 ; 经 济 上 的 发 现 新 大 陆 和 思 想 上 的 日 心 说 引 发 了 人 们 的 信 仰 危 机 ,从 而 引 发 了 17、 18 世 纪 的 启 蒙 运 动 , 批 判 迷 信 、 愚 昧 , 提 倡 科 学 , 故 D 项 正 确 。答 案 : D11.十 月 革 命 后 某 一 时 期 列 宁 说 : “ 和 社 会 主 义
20、比 较 , 资 本 主 义 是 祸 害 , 但 和 中 世 纪 制 度 、和 小 生 产 、 与 小 生 产 者 散 漫 性 联 系 着 的 官 僚 资 本 主 义 比 较 , 资 本 主 义 则 是 幸 福 ” 列 宁 旨在 ( )A.说 明 社 会 主 义 比 资 本 主 义 更 优 越B.认 为 建 立 资 本 主 义 是 一 种 进 步C.论 述 俄 国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的 必 要 性D.用 市 场 和 商 品 货 币 关 系 发 展 经 济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内 容 可 知 , 列 宁 上 述 言 论 的 侧 重 点 在 于 “ 但 和 中 世 纪 制 度 、 和 小
21、 生 产 、 与 小生 产 者 散 漫 性 联 系 着 的 官 僚 资 本 主 义 比 较 , 资 本 主 义 则 是 幸 福 ” 表 明 列 宁 肯 定 资 本 主 义 的 作 用 , A、 C 与 材 料 不 符 ; 列 宁 认 为 利 用 资 本 主 义 的 商 品 货 币 关 系 , 是 在 落 后 的 小 生 产 占主 体 的 小 农 国 家 里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的 途 径 和 方 法 , 故 D正 确 ; “ 和 社 会 主 义 比 较 , 资 本 主 义 是祸 害 ” 说 明 社 会 主 义 比 资 本 主 义 进 步 , 故 B错 误 。答 案 : D12.1984年
22、, 撒 切 尔 夫 人 对 企 业 领 袖 说 : “ 我 任 职 只 有 一 个 意 图 : 改 变 英 国 , 从 仰 赖 他 人 转为 自 力 更 生 。 从 拿 来 给 我 的 国 家 变 为 自 己 动 手 而 不 是 等 着 东 西 掉 到 我 们 手 上 的国 家 。 ” 由 此 我 们 可 以 看 出 , 她 认 为 英 国 应 该 ( )A.制 定 经 济 发 展 计 划B.削 减 社 会 福 利 开 支C.出 售 大 型 国 有 企 业D.加 大 经 济 干 预 力 度解 析 : 材 料 “ 仰 赖 他 人 ” 指 的 是 福 利 政 策 的 推 行 , 材 料 “ 转 为
23、 自 力 更 生 ” 即 是 削 减 社 会 福 利 开 支 , 所 以 答 案 选 B。答 案 : B13.中 华 文 明 史 世 界 上 最 古 老 的 且 未 曾 中 断 的 文 明 。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回 答 问 题 : 材 料 一 : 中 国 在 其 有 史 以 来 的 大 部 分 时 间 里 , 四 面 一 直 被 山 脉 、 沙 漠 、 辽 阔 的 太 平 洋 所 隔 绝 。这 种 隔 绝 的 意 义 在 于 , 它 使 中 国 人 能 在 更 少 面 临 外 来 入 侵 的 情 况 下 , 发 展 自 己 的 文 明 。 那 里的 土 壤 和 气 候 条 件 结 合
24、 的 很 好 , 能 供 养 数 量 可 观 的 人 口 。 汉 朝 拥 有 5950万 人 , 明 朝 时 1 亿多 , 超 过 当 时 整 个 欧 洲 的 人 口 , 到 19 世 纪 中 叶 , 中 国 的 人 口 已 激 增 到 4 亿 以 上 。 由 于 人 数上 的 优 势 , 他 们 总 能 同 化 或 者 驱 逐 入 侵 者 。 中 国 还 存 在 着 最 古 老 的 商 朝 的 书 面 语 , 这 种 共 同的 书 面 语 是 为 中 国 提 供 统 一 性 和 历 史 连 续 性 的 一 种 重 要 力 量 。 与 书 面 语 有 关 的 , 是 非 凡 的 国家 考 试
25、制 度 科 举 制 。 他 们 通 过 考 试 、 品 评 人 才 的 优 劣 , 为 政 府 机 构 配 置 文 官 。 征 召 有 才之 人 较 之 西 方 所 依 靠 的 法 律 和 制 度 , 能 更 好 地 解 决 国 家 的 种 种 问 题 。 促 成 中 国 文 明 内 聚 性 的还 有 儒 家 学 说 的 道 德 准 则 、 文 学 和 思 想 的 遗 产 。 摘 编 自 斯 塔 夫 里 阿 诺 斯 全 球 通 史 材 料 二 : 四 千 年 中 中 国 人 发 展 起 一 个 独 特 的 自 治 社 会 。 这 一 社 会 以 农 业 为 基 础 , 由 地 主 和 官僚 统
26、 治 。 这 一 自 给 自 足 、 自 满 自 足 的 社 会 认 为 世 界 上 其 他 社 会 都 是 低 下 的 、 从 属 的 社 会 。 从1514年 开 始 葡 萄 牙 人 、 荷 兰 人 、 英 国 人 陆 续 来 到 中 国 , 中 国 人 坚 决 避 免 同 所 有 这 些 入 侵 者 亲 近 , 他 们 将 贸 易 关 系 限 制 在 少 数 几 个 港 口 , 拒 绝 在 完 全 平 等 的 基 础 上 建 立 外 交 关 系 。19世 纪 中 期 到 19世 纪 末 , 中 国 遭 受 了 三 次 灾 难 性 的 战 争 , 这 迫 使 中 国 人 重 新 评 价 自
27、 己 的 传统 文 明 。 其 结 果 是 入 侵 和 反 入 侵 的 连 锁 反 应 : 它 产 生 了 一 个 新 中 国 , 产 生 了 至 今 震 撼 着 远 东和 全 球 的 影 响 。 摘 编 自 斯 塔 夫 里 阿 诺 斯 全 球 通 史 (1)根 据 材 料 一 , 概 括 中 国 文 明 未 曾 中 断 的 原 因 。解 析 : 据 “ 四 面 一 直 被 山 脉 、 沙 漠 、 辽 阔 的 太 平 洋 所 隔 绝 ” 可 得 出 被 山 脉 、 沙 漠 、 太 平 洋 所隔 绝 的 地 理 环 境 , 据 “ 那 里 的 土 壌 和 气 候 条 件 结 合 的 很 好 ”
28、得 出 土 壌 和 气 候 上 的 优 势 , 据“ 能 养 活 可 观 的 人 口 ” 、 “ 由 于 人 数 上 的 优 势 , 他 们 总 能 同 化 或 者 驱 逐 入 侵 者 ” 得 出 人 口 众多 , 据 “ 这 种 共 同 的 书 面 语 是 为 中 国 提 供 统 一 性 和 历 史 连 续 性 的 一 种 重 要 力 量 ” 得 出 具 有 共同 的 有 着 旺 盛 生 命 力 的 书 面 语 言 , 据 “ 非 凡 的 国 家 考 试 制 度 一 一 科 举 制 ” 得 出 科 举 制 度 的 作用 , 据 “ 促 成 中 国 文 明 内 聚 性 的 还 有 儒 家 学
29、说 的 ” 得 出 儒 家 思 想 对 中 国 文 明 内 聚 性 的 影响 ,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回 答 即 可 。 答 案 : 原 因 : 被 山 脉 、 沙 漠 、 太 平 洋 所 隔 绝 的 地 理 环 境 ; 土 壤 和 气 候 上 的 优 势 ; 人 口 众 多 ;具 有 共 同 的 有 着 旺 盛 生 命 力 的 书 面 语 言 ; 科 举 制 度 的 作 用 ; 儒 家 思 想 对 中 国 文 明 内 聚 性 的 影响 。(2)根 据 材 料 二 , 近 代 中 国 人 对 传 统 文 明 的 认 识 有 何 变 化 ? 结 合 材 料 和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认
30、 识变 化 的 背 景 。解 析 : 第 一 小 问 , 变 化 , 据 材 料 二 “ 这 一 自 给 自 足 、 自 满 自 足 的 社 会 认 为 世 界 上 其 他 社 会 都是 低 下 的 、 从 属 的 社 会 ” 、 “ 这 迫 使 中 国 人 重 新 评 价 自 己 的 传 统 文 明 ” 得 出 由 妄 自 尊 大 到 重新 评 价 自 己 的 传 统 文 明 ,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即 可 ; 第 二 小 问 , 背 景 , 据 材 料 二 “ 19 世 纪 中期 到 19世 纪 末 , 中 国 遭 受 了 三 次 灾 难 性 的 战 争 ” 结 合 所 学 知
31、 识 得 出 鸦 片 战 争 、 第 二 次 鸦 片战 争 、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答 案 : 变 化 : 由 妄 自 尊 大 到 重 新 评 价 自 己 的 传 统 文 明 。背 景 :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入 侵 , 民 族 危 机 加 深 ( 中 国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社 会 程 度 加 深 ) ; 逐 渐 被 卷 入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体 系 ( 沦 为 列 强 的 原 料 产 地 、 商 品 市 场 ) ; 西 方 先 进 思 想 传 入 , 西 学 东 渐 ,先 进 中 国 人 思 想 意 识 觉 醒 。(3)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概 括 1949年
32、 以 来 的 新 中 国 震 撼 远 东 和 全 球 的 表 现 。解 析 : 紧 扣 题 中 “ 1949年 以 来 ” 、 “ 震 撼 远 东 和 全 球 ” ,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从 该 时 期 的 政 治 、 经 济 、 科 技 文 化 等 角 度 可 得 出 : 恢 复 联 合 国 常 任 理 事 国 合 法 席 位 , 在 国 际 事 务 中 发 挥 着 越 来越 重 要 的 作 用 ; 开 创 了 一 条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道 路 ; 改 革 开 放 取 得 举 世 目 的 成 就 , 成 为 世界 第 二 大 经 济 体 ; 取 得 了 一 些 具
33、有 世 界 先 进 水 平 的 科 技 成 就 。答 案 : 表 现 : 恢 复 联 合 国 常 人 理 事 国 合 法 席 位 、 在 国 际 事 务 中 发 挥 着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作 用 ; 开创 了 一 条 一 条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道 路 ;改 革 开 放 取 得 举 世 瞩 目 的 成 就 , 成 为 世 界 第 二 大 经济 体 ; 取 得 了 一 些 具 有 世 界 先 进 水 平 的 科 技 成 就 。14.阅 读 材 料 , 回 答 问 题 。材 料 : 有 学 者 认 为 , 文 明 互 动 是 一 个 双 向 的 或 多 项 的 相 互 作 用
34、 的 过 程 。 各 个 文 明 之 间 既 有 相互 影 响 、 相 互 渗 透 , 又 有 相 互 冲 突 、 相 互 协 作 。 文 明 互 动 更 多 地 强 调 对 异 己 文 明 的 尊 重 和 了解 , 强 调 各 种 文 明 应 取 长 补 短 互 相 学 习 共 同 发 展 。 【 美 】 威 廉 麦 克 尼 尔 世 界 史 : 从 史 前 到 21世 纪 全 球 文 明 的 互 动 结 合 材 料 , 从 全 球 视 野 的 角 度 , 围 绕 “ 文 明 互 动 ” 自 行 拟 定 一 个 具 体 的 论 题 , 并 就 所 拟 论 题 进 行 简 要 阐 述 ( 要 求
35、 : 明 确 写 出 所 拟 论 题 , 阐 述 必 须 有 史 实 依 据 ) 。解 析 : 根 据 “ 文 明 互 动 是 一 个 双 向 的 或 多 项 的 相 互 作 用 的 过 程 ” 、 “ 文 明 互 动 更 多 地 强 调 对异 己 文 明 的 尊 重 和 了 解 , 强 调 各 种 文 明 应 取 长 补 短 、 互 相 学 习 、 共 同 发 展 ” , 以 中 西 方 文 明互 动 为 例 , 拟 定 论 题 的 时 候 要 体 现 出 中 西 文 明 的 相 互 影 响 , 历 史 上 元 明 清 时 期 的 文 明 互 动 比较 符 合 学 者 的 观 点 , 可 概
36、 括 出 论 题 : 元 明 清 时 期 “ 东 学 西 渐 ” 与 “ 西 学 东 渐 ” , 推 动 了 中 西方 文 明 的 发 展 。 然 后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列 举 元 明 清 时 期 中 西 文 化 交 流 的 史 实 进 行 论 证 说 明 。 观点 需 明 确 , 史 论 结 合 。答 案 :论 题 : 元 明 清 时 期 “ 东 学 西 渐 ” 与 “ 西 学 东 渐 ” , 推 动 了 中 西 方 文 明 的 发 展 。元 明 清 时 期 , 西 方 传 教 士 将 西 方 文 化 带 入 中 国 , 促 进 了 中 国 传 统 科 学 的 发 展 , 影 响
37、了 明 清 之际 进 步 思 想 , 冲 击 了 传 统 思 想 观 念 , 促 使 部 分 中 国 人 ( 士 大 夫 阶 层 ) 开 始 面 向 世 界 。 与 此 同时 , 中 国 的 四 大 发 明 ( 火 药 、 指 南 针 、 印 剧 术 、 造 纸 术 ) 先 后 传 到 西 方 , 对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文 艺 复 兴 、 宗 教 改 革 和 战 胜 封 建 势 力 有 重 要 推 动 作 用 , 启 蒙 思 想 家 也 利 用 儒 家 思 想 来 反 对 基 督 教 神 学 。 中 国 文 化 成 为 推 动 欧 洲 社 会 近 代 化 进 程 的 动 力 之 一 。
38、总 之 , 元 明 清 时 期 , 中 西 方 文 明 的 互 动 , 推 动 了 双 方 的 社 会 发 展 和 世 界 的 进 步 。15.历 史 上 重 大 改 革 回 眸材 料 : 开 皇 初 年 , 隋 文 帝 力 矫 被 周 末 年 “ 用 法 深 重 ” “ 诛 杀 无 度 ” 的 弊 政 , 命 高 颍 、 郑 译 、杨 素 、 裴 政 等 修 订 刑 律 。 废 除 了 前 代 的 枭 首 、 轘 裂 及 鞭 刑 , 还 废 除 了 大 棒 、 束 杖 、 车 辐 、鞵 底 、 压 踝 、 杖 桄 等 讯 囚 酷 法 。 民 有 枉 屈 , 县 若 不 理 , 可 以 逐 级
39、 上 诉 至 朝 廷 , 凡 属 死 罪 , 都应 上 报 朝 廷 , “ 三 奏 而 后 决 ” , 以 昭 慎 重 。 开 皇 三 年 , 隋 文 帝 根 据 刑 部 的 奏 报 , 认 为 犯 罪 人数 还 很 多 , 乃 因 刑 律 太 严 。 命 苏 威 、 牛 弘 等 再 定 新 律 , 删 去 死 罪 八 十 一 条 、 流 罪 一 百 五 十 四条 、 徒 杖 等 罪 一 千 多 条 , 从 此 “ 刑 网 简 要 , 疏 而 不 失 ” 。 摘 编 自 白 寿 彝 中 国 通 史 (1)根 据 材 料 , 概 括 隋 文 帝 刑 律 改 革 的 主 要 内 容 。解 析 :
40、关 于 隋 文 帝 刑 律 改 革 的 主 要 内 容 , 可 依 据 材 料 “ 隋 文 帝 力 矫 北 周 末 年 弊 政 , 修 订 刑 律 ” “ 废 除 了 前 代 的 枭 首 、 轘 裂 及 鞭 刑 ” “ 民 有 枉 屈 , 县 若 不 理 , 可 以 逐 级 上 诉 至 朝廷 ” “ 再 定 新 律 , 删 去 死 罪 八 十 一 条 、 沆 罪 (流 放 的 罪 )一 百 五 十 四 条 ” 等 主 要 信 息 进 行 概括 。答 案 : 修 订 刑 律 , 废 除 了 一 些 严 酷 的 刑 法 ; 慎 判 死 罪 , 由 中 央 审 定 后 才 能 判 罪 ; 宽 省 刑
41、 罚 ,删 减 死 罪 、 流 罪 等 条 文 。 (2)根 据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隋 文 帝 刑 律 改 革 的 意 义 。解 析 : 封 建 统 治 下 , 减 轻 刑 律 , 有 利 于 缓 和 社 会 矛 盾 稳 定 社 会 秩 序 , 进 而 巩 固 封 建 王 朝 的 统治 , 据 此 即 可 作 答 。答 案 : 有 利 于 缓 和 社 会 矛 盾 和 稳 定 社 会 秩 序 ; 有 利 于 巩 固 隋 初 的 政 治 统 治 ; 体 现 了 关 注 生 命的 人 文 性 , 影 响 了 后 世 的 法 律 制 度 。16.中 外 历 史 人 物 评
42、 说材 料 : 明 朝 嘉 靖 中 叶 以 后 , 东 南 沿 海 一 带 的 倭 患 愈 演 愈 烈 。 由 于 官 兵 征 剿 不 力 , 倭 寇 出 没 无常 , 如 入 无 人 之 境 。 戚 继 光 于 嘉 靖 三 十 四 年 ( 1555) 被 调 往 浙 东 抗 倭 。 戚 继 光 深 深 地 感 到 ,旧 军 队 缺 乏 严 格 的 训 练 , 士 兵 素 质 差 , 战 斗 力 不 强 , 军 纪 松 弛 ; 若 不 另 行 组 建 和 训 练 一 支 新军 , 就 根 本 无 法 抵 御 武 器 精 良 、 剽 悍 勇 狠 的 倭 寇 。 戚 继 光 前 往 义 乌 募 兵
43、 。 他 对 应 募 者 进 行 严格 挑 选 , 他 强 调 选 的 士 兵 要 胆 大 , 才 能 克 敌 制 胜 。 他 以 岳 家 军 “ 冻 死 不 拆 屋 , 饿 死 不 掳 掠 ”的 精 神 要 求 士 兵 。 他 强 调 , “ 凡 赏 罚 , 军 中 要 柄 。 若 该 赏 处 , 就 是 平 时 要 害 我 的 冤 家 , 有 功 也 是 赏 ” 。 针 对 倭 寇 的 作 战 方 式 , 参 照 东 南 沿 海 的 地 形 , 戚 继 光 创 立 了 “ 鸳 鸯 阵 ” 。 四 千 新军 经 过 戚 继 光 两 个 月 严 格 而 有 效 的 训 练 , “ 无 不 以
44、一 当 百 也 ” , 成 为 打 击 倭 寇 的 有 生 力 量 ,被 称 作 “ 戚 家 军 ” 。 戚 继 光 率 领 戚 家 军 , 在 台 州 九 战 九 捷 , 取 得 抗 倭 斗 争 的 重 大 胜 利 。 摘 编 自 白 寿 彝 中 国 通 史 (1)根 据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指 出 戚 继 光 练 兵 的 背 景 。解 析 : 根 据 材 料 “ 明 朝 嘉 靖 中 叶 以 后 , 东 南 沿 海 一 带 的 倭 患 愈 演 愈 烈 ” 得 出 倭 寇 骚 扰 东 南 沿海 , 威 胁 人 民 生 命 财 产 和 明 朝 统 治 ; 根 据 材 料 “
45、由 于 官 兵 征 剿 不 力 , 倭 寇 出 没 无 常 , 如 入 无人 之 境 旧 军 队 缺 乏 严 格 的 训 练 , 士 兵 素 质 差 , 战 斗 力 不 强 , 军 纪 松 弛 ” 得 出 官 军 缺 乏 严格 的 训 练 , 士 兵 素 质 差 , 军 纪 松 弛 , 战 斗 力 不 强 , 无 力 抵 御 倭 寇 ; 倭 寇 武 器 精 良 、 剽 悍 勇 狠 ,出 没 无 常 。答 案 : 背 景 : 倭 寇 骚 扰 东 南 沿 海 , 威 胁 人 民 生 命 财 产 和 明 朝 统 治 ; 倭 寇 武 器 精 良 、 剽 悍 勇 狠 ,出 没 无 常 ; 官 军 缺 乏
46、 严 格 的 训 练 , 士 兵 素 质 差 , 军 纪 松 弛 , 战 斗 力 不 强 , 无 力 抵 御 倭 寇 。 (2)根 据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概 括 戚 继 光 治 军 的 措 施 。 简 要 分 析 戚 继 光 抗 倭 的 历 史 作 用 。解 析 : 第 一 小 问 : 根 据 材 料 “ 对 应 募 者 进 行 严 格 挑 选 , 他 强 调 选 的 士 兵 要 胆 大 , 才 能 克 敌 制胜 ” 得 出 严 格 挑 选 士 兵 ; 根 据 材 料 “ 他 以 岳 家 军 冻 死 不 拆 屋 , 饿 死 不 掳 掠 的 精 神 要 求 士兵 ” 得 出
47、 用 保 家 卫 国 思 想 教 育 士 兵 ; 根 据 材 料 “ 凡 赏 罚 , 军 中 要 柄 。 若 该 赏 处 , 就 是 平 时 要害 我 的 冤 家 , 有 功 也 是 赏 ” 得 出 严 肃 军 纪 , 赏 罚 分 明 ; 根 据 材 料 “ 针 对 倭 寇 的 作 战 方 式 , 参照 东 南 沿 海 的 地 形 , 戚 继 光 创 立 了 鸳 鸯 阵 ” 得 出 因 地 制 宜 , 独 创 “ 鸳 鸯 阵 ” 。第 二 小 问 : 根 据 材 料 “ 成 为 打 击 倭 寇 的 有 生 力 量 , 被 称 作 “ 戚 家 军 ” 戚 继 光 率 领 戚家 军 , 在 台 州
48、 九 战 九 捷 , 取 得 抗 倭 斗 争 的 重 大 胜 利 ” 得 出 抗 倭 斗 争 的 重 大 胜 利 , 基 本 肃 清 东南 沿 海 倭 寇 , 捍 卫 了 国 家 的 主 权 , 进 而 巩 固 了 海 防 , 保 护 了 人 民 的 生 命 财 产 安 全 。答 案 : 措 施 : 严 格 挑 选 士 兵 ; 用 保 家 卫 国 思 想 教 育 士 兵 ; 严 肃 军 纪 , 赏 罚 分 明 ; 因 地 制 宜 ,独 创 “ 鸳 鸯 阵 ” 。 ( 回 答 其 中 三 点 即 可 )作 用 : 抗 倭 斗 争 的 重 大 胜 利 , 基 本 肃 清 东 南 沿 海 倭 寇 , 捍 卫 了 国 家 的 主 权 , 巩 固 了 海 防 , 保护 了 人 民 的 生 命 财 产 安 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