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 江 西 省 赣 州 市 寻 乌 中 学 高 三 第 二 次 模 拟 试 题 语 文一 、 现 代 文 阅 读 ( 35分 )( 一 ) 论 述 类 文 本 阅 读 ( 本 题 共 3小 题 , 9分 )阅 读 下 面 文 字 , 完 成 下 列 小 题 。同 其 他 林 木 相 比 , 竹 子 颇 有 一 些 独 特 之 处 , 如 虚 心 、 有 节 、 清 拔 凌 云 、 不 畏 霜 雪 、 随 处而 安 等 等 。 这 些 特 点 , 很 自 然 地 与 历 史 上 某 些 审 美 趣 味 、 伦 理 道 德 意 识 发 生 契 合 , 进 而 被 引入 社 会 伦 理 美
2、 学 范 畴 , 成 为 君 子 贤 人 等 理 想 人 格 的 化 身 , 并 对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发 展 产 生 深 刻的 影 响 。 不 仅 春 风 得 意 的 封 建 宠 儿 常 常 以 竹 来 互 相 吹 捧 或 以 竹 自 诩 , 那 些 落 泊 荒 野 的 书 生 和隐 居 “ 南 山 ” 、 待 价 而 沽 的 名 士 , 也 普 遍 寓 情 于 竹 、 引 竹 自 况 。 在 这 种 独 特 的 文 化 氛 围 中 ,有 关 竹 子 的 诗 词 歌 赋 层 出 不 穷 , 画 竹 成 为 中 国 绘 画 艺 术 中 一 个 重 要 门 类 , 封 建 士 大 夫
3、在 私 园 、庭 院 中 种 竹 养 竹 以 助 风 雅 , 亦 成 为 普 遍 风 气 。 最 早 赋 予 竹 以 人 的 品 格 , 把 它 引 入 社 会 伦 理 范 畴 的 , 要 算 礼 记 了 。 礼 记 祀 器 中 说 : “ 其 在 人 也 , 如 竹 箭 之 有 筠 也 , 如 松 柏 之 有 心 也 。 二 者 居 天 下 之 大 端 矣 , 故 贯 四时 而 不 改 柯 易 叶 。 ” 魏 晋 时 期 政 治 局 势 反 复 无 常 , 文 人 士 子 意 气 消 沉 , 以 阮 籍 、 嵇 康 为 代 表的 一 批 失 意 文 人 , 为 逃 避 现 实 , 不 与 当
4、 权 者 合 作 , 遁 隐 竹 林 , 借 竹 之 高 标 、 清 姿 佐 己 之 风 流 ,在 当 时 社 会 引 起 很 大 震 动 , 对 后 代 封 建 文 人 的 行 止 也 产 生 了 莫 大 影 响 。 可 以 说 , 敬 竹 崇 竹 、寓 情 于 竹 、 引 竹 自 况 , 竹 林 七 贤 乃 是 “ 始 作 俑 者 ” 。 自 此 以 后 , 中 国 的 文 人 士 大 夫 便 与 竹 子结 下 了 不 解 之 缘 。 晋 室 东 渡 之 后 , 文 人 士 子 大 量 南 逃 , 南 方 秀 丽 的 山 水 将 他 们 从 对 现 实 的 迷惘 、 懑 闷 中 解 脱 出
5、 来 。 他 们 纵 情 山 水 , 远 离 尘 嚣 , 与 大 自 然 融 为 一 体 , 广 袤 的 竹 林 正 是 他 们托 身 、 浪 迹 之 所 , 竹 子 清 丽 俊 逸 、 挺 拔 凌 云 的 姿 质 令 风 流 名 士 们 沉 醉 痴 迷 。 一 时 间 , 闻 有 好竹 即 远 涉 造 访 而 不 通 名 姓 者 有 之 , 种 竹 十 顷 栖 居 林 中 者 有 之 , 对 竹 啸 吟 终 日 不 辍 者 亦 有 之 ,王 徽 之 、 张 廌 、 翟 庄 、 袁 粲 等 , 是 其 中 风 流 最 著 者 ; 王 徽 之 乃 至 声 称 : 不 可 一 日 无 此 君 !
6、这一 时 期 , 文 人 雅 士 赋 竹 、 赞 竹 , 为 竹 作 谱 , 蔚 成 风 气 。 世 界 上 最 早 的 一 部 植 物 专 谱 戴 凯之 的 竹 谱 正 是 在 这 种 风 气 下 以 韵 文 的 形 式 诞 生 的 。 但 是 ,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 文 人 士 大 夫 所 赋 予 竹 的 , 是 “ 清 风 瘦 骨 ” “ 超 然 脱 俗 ” 的 魏 晋风 度 , 尽 管 对 竹 的 “ 高 节 ” “ 坚 贞 ” 也 偶 有 提 及 , 但 更 多 的 是 对 竹 的 自 然 风 采 的 礼 赞 , 表 现了 这 一 时 期 文 人 士 大 夫 对 大 自
7、然 的 崇 敬 和 向 往 。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风 范 的 竹 , 在 这 一 时 期 尚 未 产生 以 及 被 普 遍 接 受 。 及 至 中 唐 以 后 , 尽 管 竹 子 作 为 一 种 自 然 的 灵 物 , 其 天 姿 秀 色 仍 被 普 遍 欣赏 , 但 它 的 某 些 特 点 如 虚 心 、 有 节 、 根 固 、 顶 风 傲 雪 、 四 时 不 改 柯 易 叶 等 等 , 开 始 被 强 调 并引 入 社 会 伦 理 范 畴 , 最 终 演 化 成 为 封 建 文 人 士 大 夫 思 想 意 识 中 有 德 行 的 君 子 贤 人 的 化 身 。 这明 显 地 反 映
8、在 中 晚 唐 时 期 的 文 学 作 品 之 中 , 白 居 易 在 养 竹 记 一 文 里 首 次 总 结 出 竹 的 “ 本固 ” “ 性 直 ” “ 心 空 ” “ 节 贞 ” 等 高 尚 情 操 , 将 竹 比 作 贤 人 君 子 ; 刘 岩 夫 在 植 竹 记 里 则 更将 封 建 文 人 士 大 夫 所 共 同 钦 慕 “ 刚 ” “ 柔 ” “ 忠 ” “ 义 ” “ 谦 ” “ 贤 ” “ 德 ” 等 等 品 格 赋 予 竹 子 ;此 外 , “ 亲 慈 子 孝 ” “ 尊 敬 长 者 ” 等 伦 理 规 范 也 或 先 或 后 赋 予 了 慈 竹 ( 子 母 竹 ) 和 筇
9、 竹 ( 扶 老竹 ) 。 从 此 , 竹 子 在 中 国 封 建 文 人 士 大 夫 的 精 神 体 系 中 确 立 了 不 可 动 摇 的 地 位 , 并 通 过 种 竹养 竹 、 咏 竹 画 竹 等 等 追 求 风 流 雅 致 的 行 径 , 一 代 一 代 传 承 并 不 断 丰 富 和 发 展 。( 摘 编 自 汉 字 趣 编 之 十 二 ) 1.下 列 有 关 “ 竹 ” 的 表 述 , 不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 ( 3分 )A.竹 子 后 来 被 视 为 君 子 贤 人 等 理 想 人 格 的 化 身 , 它 的 某 些 独 特 之 处 与 这 些 君
10、子 贤 人 的 某 些 审美 趣 味 、 伦 理 道 德 意 识 有 契 合 之 处 。B. 礼 记 祀 器 中 说 的 “ 其 在 人 也 , 如 竹 箭 之 有 筠 也 ” , 是 古 代 典 籍 中 赋 予 竹 以 人 的 品 格 , 把 竹 子 引 入 社 会 伦 理 范 畴 的 文 字 记 载 。C.戴 凯 之 的 竹 谱 是 世 界 上 最 早 的 一 部 植 物 专 谱 , 也 是 文 人 雅 士 赋 竹 、 赞 竹 , 竹 文 化 发 展到 鼎 盛 时 期 诞 生 的 竹 谱 专 著 。D.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 文 人 士 大 夫 所 赋 予 竹 的 是 “ 清 风
11、瘦 骨 ” “ 超 然 脱 俗 ” 的 魏 晋 风 度 , 表 现出 了 文 人 士 大 夫 对 大 自 然 的 崇 敬 和 向 往 。解 析 : C 项 “ 竹 文 化 发 展 到 高 峰 时 期 诞 生 的 竹 谱 专 著 ” 表 述 不 符 合 文 意 。 “ 高 峰 时 期 ” 在 文中 找 不 到 依 据 。 原 文 只 说 “ 蔚 成 风 气 ” 。答 案 : C2.下 列 理 解 , 不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的 一 项 是 ( ) ( 3分 )A.魏 晋 时 期 以 阮 籍 、 嵇 康 为 代 表 的 一 批 失 意 文 人 , 遁 隐 竹 林 , 借 竹 之 高 标 、 清
12、 姿 佐 己 之 风 流 ,是 为 了 逃 避 现 实 , 不 与 当 权 者 合 作 。B.王 徽 之 、 袁 粲 等 人 纵 情 山 水 、 远 离 尘 嚣 , 以 广 袤 的 竹 林 为 托 身 、 浪 迹 之 所 , 是 因 为 竹 子 清 丽 俊 逸 、 挺 拔 凌 云 的 姿 质 令 他 们 沉 醉 痴 迷 。C.作 为 一 种 社 会 风 范 的 竹 , 其 虚 心 、 有 节 、 根 固 、 顶 风 傲 雪 、 四 时 不 改 柯 易 叶 等 特 点 被 强 调并 引 入 社 会 伦 理 范 畴 , 是 中 唐 以 后 的 事 。D.白 居 易 的 养 竹 记 总 结 出 竹
13、的 高 尚 情 操 , 刘 岩 夫 的 植 竹 记 将 封 建 文 人 士 大 夫 所 共 同钦 慕 的 品 格 赋 予 竹 子 , 使 竹 文 化 更 具 内 涵 。解 析 : B项 “ 是 因 为 竹 子 清 丽 俊 逸 、 挺 拔 凌 云 的 姿 质 令 他 们 沉 醉 痴 迷 ” 原 因 表 述 与 文 本 不 符 。答 案 : B3.根 据 原 文 内 容 , 下 列 理 解 和 分 析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 ( 3 分 )A.从 春 风 得 意 的 封 建 宠 儿 到 那 些 落 泊 荒 野 的 书 生 和 隐 居 “ 南 山 ” 、 待 价 而 沽 的 名 士 寓
14、情 于 竹 、引 竹 自 况 来 看 , 爱 竹 源 于 他 们 的 性 格 。B.“ 竹 林 七 贤 ” 敬 竹 崇 竹 、 寓 情 于 竹 、 引 竹 自 况 , 对 后 代 封 建 文 人 产 生 了 莫 大 影 响 , 中 国 的文 人 士 大 夫 与 竹 子 结 下 不 解 之 缘 与 之 有 关 。 C.竹 子 最 终 演 化 成 为 封 建 文 人 士 大 夫 思 想 意 识 中 有 德 行 的 君 子 贤 人 的 化 身 , 并 反 映 在 文 学 作品 中 , 有 一 个 由 外 表 到 内 在 的 转 化 过 程 。D.将 “ 刚 柔 忠 义 ” 等 品 格 赋 予 竹 子
15、 , 将 “ 亲 慈 子 孝 ” “ 尊 敬 长 者 ” 等 伦 理 规 范 赋 予 了 慈 竹 和筇 竹 , 表 明 竹 子 在 中 国 封 建 文 人 士 大 夫 的 精 神 体 系 中 就 确 立 了 牢 固 的 地 位 。解 析 : A 项 中 “ 爱 竹 源 于 他 们 的 性 格 ” 与 作 者 观 点 不 符 。答 案 : A( 二 ) 文 学 类 文 本 阅 读 ( 本 题 共 3小 题 , 14分 )阅 读 下 面 文 字 , 完 成 下 列 小 题 。 草 堂 诗 魂( 1) 细 雨 蒙 蒙 , 落 叶 飘 飘 。( 2) 当 我 来 时 , 又 是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16、 破 的 季 节 。 老 天 像 有 意 在 营 造 一 份 思 古 幽 情 , 像 有意 让 人 来 品 味 一 种 人 生 意 蕴 文 章 憎 命 达 ! ( 3) 茅 屋 而 草 堂 , 草 堂 而 杜 甫 草 堂 , 这 绝 代 诗 圣 生 命 的 一 大 栖 息 处 , 这 和 着 一 个 风 雨飘 摇 的 时 代 、 一 个 伟 大 灵 魂 沉 吟 的 处 所 杜 甫 草 堂 , 早 已 成 了 成 都 的 杜 甫 草 堂 公 园 。 草 堂公 园 由 大 廨 、 诗 史 堂 、 工 部 祠 和 柴 门 等 景 观 组 成 , 给 成 都 人 一 个 清 幽 的 休 息 场 所 ,
17、 也 给 远 方慕 名 而 来 的 游 客 以 精 神 的 慰 藉 。 设 施 是 对 过 往 的 纪 念 , 也 是 对 现 在 的 经 营 。 只 是 草 堂 , 作 为一 个 诗 人 艺 术 生 命 的 凝 结 处 , 作 为 中 国 文 学 史 的 一 个 纠 结 点 , 作 为 一 段 历 史 的 现 象 台 , 太 有 特 点 了 , 情 绪 也 太 浓 重 了 。 “ 千 秋 万 岁 名 , 寂 寞 身 后 事 ” , 读 清 人 顾 复 初 的 “ 异 代 不 同 时 , 问如 此 江 山 , 龙 盘 虎 卧 几 诗 客 ; 先 生 亦 流 寓 , 有 长 留 天 地 , 月
18、白 风 清 一 草 堂 ” 那 副 对 联 , 更 让人 嘘 唏 不 已 。 草 堂 的 文 化 意 义 与 杜 甫 在 世 时 命 运 的 反 差 也 太 大 了 。 然 而 , 又 让 人 坚 信 只 要 确实 灿 烂 过 , 也 就 注 定 会 占 有 辉 煌 。( 4) 草 堂 足 供 观 赏 , 甬 道 曲 折 , 尽 可 徜 徉 , 更 何 况 又 是 细 雨 迷 蒙 , 黄 叶 铺 地 ! 草 堂 ,草 堂 , 此 时 此 际 的 草 堂 在 诉 说 什 么 呢 ? 从 开 元 到 天 宝 , 壮 游 、 三 吏 三 别 、 北 征 、 秋 兴 八 首 , 直 到 茅 屋 为 秋
19、 风 所 破 歌 一 代 诗 史 再 现 了 一 个 时 代 , 仅 这 些 就 足 以 彪炳 青 史 了 。 这 是 杜 甫 的 不 朽 , 这 是 杜 甫 的 辉 煌 , 这 也 是 杜 甫 的 价 值 所 在 。 舍 此 , 我 们 又 何 以了 然 在 一 个 大 起 大 落 的 时 代 里 , 有 一 个 愈 老 大 愈 清 瘦 愈 苦 寒 的 杜 工 部 ! 这 些 是 不 必 说 的 。 但仅 仅 如 此 , 就 远 不 能 了 然 杜 甫 诗 歌 抑 郁 沉 雄 的 内 在 生 命 力 , 也 远 不 能 了 然 士 人 的 用 世 之 志 与命 运 悲 剧 。 这 正 是 文
20、 章 憎 命 达 的 命 意 所 在 , 是 其 深 层 的 人 生 意 蕴 所 在 , 也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人 才的 成 就 与 命 运 的 二 律 悖 反 。( 5) 中 华 传 统 , 士 人 总 有 一 份 天 下 之 志 、 用 世 之 心 , 更 何 况 出 身 于 奉 儒 守 官 世 家 的 杜 甫 ! 杜 甫 曾 抒 写 人 生 抱 负 : “ 甫 昔 少 年 日 , 早 充 观 国 宾 ” 、 “ 自 谓 颇 挺 出 , 立 登 要 路 津 。 致 君尧 舜 上 , 再 使 风 俗 淳 ” 。 他 希 望 一 出 山 就 占 据 要 津 , 而 且 充 满 理 想 色
21、 彩 要 让 君 王 赶 上 传说 中 的 尧 舜 , 要 使 全 国 民 风 淳 朴 敦 厚 。 志 莫 大 焉 ! 然 而 , 命 运 总 是 跟 人 开 玩 笑 , 历 史 也 总 在捉 弄 志 士 仁 人 。 由 开 元 而 天 宝 , 张 九 龄 罢 相 , 李 林 甫 上 台 , 唐 王 朝 也 已 今 非 昔 比 , 贤 能 之 人想 说 什 么 做 什 么 都 已 不 可 能 了 。 这 是 国 家 的 不 幸 , 时 代 的 不 幸 , 也 注 定 了 杜 甫 一 生 宏 图 大 志的 落 空 。 肃 宗 即 位 后 , 杜 甫 表 面 上 拥 有 一 官 半 职 , 比 如
22、 左 拾 遗 、 华 州 司 功 参 军 、 工 部 员 外 郎 ,而 实 际 上 却 难 有 作 为 , 薪 俸 也 不 足 以 养 家 。 离 开 中 原 后 , 其 行 迹 大 略 是 同 谷 锦 城 夔州 潭 州 , 同 时 他 的 生 命 也 如 一 片 黄 叶 飘 到 了 尽 头 。( 6) 可 是 , 他 的 诗 作 却 从 此 更 加 如 长 河 激 浪 , 深 潭 照 物 , 映 现 出 一 代 河 山 的 风 云 、 生灵 的 状 貌 。 它 们 如 钟 , 如 鼓 , 回 响 在 中 华 历 史 的 长 空 。 杜 甫 的 命 运 就 这 样 确 定 了 , 杜 甫 的
23、历史 角 色 及 其 创 作 成 就 也 就 这 样 确 定 了 。 这 时 我 们 再 吟 味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的 诗 句 , 就 会发 现 , 个 人 的 遭 际 , 在 诗 圣 眼 中 已 不 算 什 么 了 , 此 时 他 所 想 的 只 是 “ 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 , 大 庇天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 苦 寒 到 此 已 极 矣 , 而 忧 患 、 仁 慈 至 此 亦 已 极 矣 ! 杜 甫 之 胸 怀 , 杜 甫 之 心 地 足 以 光 照 日 月 !“ 致 君 尧 舜 上 , 再 使 风 俗 淳 ” , 或 者 说 经 邦 济 世 , 要 的 不
24、就 是 这 种 德 与 才 么 ?但 是 , 风 雨 飘 摇 中 的 唐 王 朝 抛 弃 了 杜 甫 , 而 历 史 却 于 风 雨 飘 摇 中 造 就 了 另 一 个 杜 甫 。 这 究 竟是 杜 甫 的 不 幸 , 还 是 杜 甫 的 幸 运 呢 ? 历 史 总 是 把 一 份 生 命 的 朴 素 , 让 人 咀 嚼 得 百 味 丛 生 。( 7) 流 连 一 番 , 天 色 已 晚 , 该 走 了 。 细 雨 依 然 。4.下 列 对 这 篇 文 章 的 赏 析 , 正 确 的 两 项 是 ( ) ( 3 分 )A.文 章 通 过 详 细 分 析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的 诗
25、句 , 鲜 明 地 揭 示 了 杜 甫 在 风 雨 飘 摇 的 时 代 ,不 顾 个 人 生 活 的 苦 寒 , 关 注 国 事 , 心 忧 苍 生 的 伟 大 胸 怀 。B.作 者 借 用 顾 复 初 的 对 联 抒 发 参 观 杜 甫 草 堂 的 感 慨 , 择 取 杜 甫 著 名 诗 句 阐 述 诗 人 的 理 想 与 情怀 , 引 用 贴 切 , 增 强 了 文 章 的 表 现 力 。C.围 绕 “ 文 章 憎 命 达 ” 这 一 中 心 , 文 章 深 入 探 讨 了 伟 大 诗 人 杜 甫 壮 游 、 三 吏 三 别 、 北 征 、 秋 兴 八 首 以 及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26、破 歌 等 诗 的 历 史 意 义 。D.文 章 以 写 景 和 交 代 游 踪 开 始 , 接 着 点 明 主 旨 , 然 后 分 别 从 草 堂 引 发 的 观 感 、 杜 甫 人 生 艺 术 道 路 两 个 方 面 展 开 叙 述 , 最 后 以 写 景 和 交 代 游 踪 作 结 , 结 构 完 整 , 中 心 突 出 。E.文 章 用 “ 如 长 河 激 浪 , 深 潭 照 物 ” 形 容 杜 甫 诗 歌 波 澜 壮 阔 、 想 像 奇 特 的 浪 漫 主 义 色 彩 , 用“ 如 钟 , 如 鼓 , 回 响 在 中 华 历 史 的 长 空 ” 形 容 杜 甫 诗 歌 超 越 时 空
27、 的 现 实 意 义 。解 析 : A项 的 问 题 在 于 概 括 不 准 。 文 章 的 确 揭 示 了 杜 甫 在 风 雨 飘 摇 的 朝 代 , 不 顾 个 人 生 活 的苦 寒 , 关 注 国 事 , 心 忧 苍 生 的 伟 大 胸 怀 , 但 是 , 这 不 是 通 过 分 析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来 表 达 的 , 而 是 通 过 层 层 对 比 来 表 达 的 。 C 项 的 问 题 也 在 于 概 括 有 误 。 文 章 列 举 了 杜 甫 的 许 多 著名 诗 篇 , 只 是 为 了 说 明 杜 甫 诗 歌 写 作 的 巨 大 成 就 , 从 而 说 明 “ 文
28、 章 ” 和 “ 命 达 ” 之 间 的 关 系 ,并 没 有 对 这 些 诗 篇 的 历 史 意 义 展 开 探 讨 。 E项 的 前 一 句 分 析 不 准 。 “ 如 长 河 激 浪 , 深 潭 照 物 ” ,说 波 澜 壮 阔 尚 可 , 说 体 现 了 “ 想 像 奇 特 的 浪 漫 色 彩 ” 则 不 准 确 。 恰 恰 相 反 , “ 深 潭 照 物 ” 应该 是 指 真 切 地 反 映 了 那 个 时 代 的 生 活 , 是 现 实 主 义 手 法 而 不 是 浪 漫 主 义 手 法 。答 案 : BD5.从 文 章 第 四 段 看 , “ 草 堂 在 诉 说 什 么 呢 ?
29、” 请 根 据 文 意 概 括 回 答 。 ( 5分 )解 析 : 在 概 括 每 一 点 时 要 注 意 抓 准 要 点 , 找 出 能 鲜 明 、 具 体 而 有 确 切 表 明 作 者 观 点 态 度 的 关键 词 语 。 避 免 用 过 于 抽 象 笼 统 的 词 语 , 譬 如 第 一 点 , 用 “ 杜 甫 的 不 朽 、 辉 煌 和 价 值 ” 就 没 有用 “ 一 代 诗 史 再 现 了 一 个 时 代 ” 具 体 而 确 切 。答 案 : ( 1) 一 代 诗 史 再 现 了 一 个 时 代 ; ( 2) 杜 甫 的 苦 寒 人 生 ; ( 3) 中 国 历 史 上 人 才
30、的 成 就 与命 运 的 二 律 悖 反 ( 矛 盾 冲 突 ) 。 6.这 篇 文 章 写 到 了 哪 些 方 面 的 对 比 ? 结 合 全 文 , 简 要 分 析 这 种 写 法 的 好 处 。 ( 6 分 )解 析 :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第 一 问 题 干 中 的 “ 哪 些 方 面 ” , 它 告 诉 我 们 本 文 的 对 比 不 止 一 处 , 要 统观 全 篇 , 不 要 只 限 一 点 。 而 对 第 二 问 “ 分 析 对 比 手 法 的 好 处 ” 的 回 答 , 一 定 要 扣 住 文 章 中 心 ,从 艺 术 手 法 为 文 章 中 心 服 务 这 个 角 度
31、切 入 。答 案 : 昔 日 茅 屋 与 今 日 杜 甫 草 堂 公 园 的 对 比 。 杜 甫 生 前 困 顿 落 寞 与 身 后 巨 大 声 誉 的 对 比 。 杜 甫 的 苦 寒 人 生 与 辉 煌 创 作 成 就 的 对 比 。 杜 甫 的 宏 图 大 志 与 现 实 遭 遇 的 对 比 。 杜 甫 人生 低 谷 与 创 作 高 峰 的 对 比 。 杜 甫 不 计 个 人 遭 际 与 心 忧 天 下 的 对 比 。( 三 ) 实 用 类 文 本 阅 读 ( 本 题 共 3小 题 , 12分 )阅 读 下 面 文 字 , 完 成 下 列 小 题 。 李 济 : 中 国 考 古 学 之 父
32、这 个 年 轻 的 中 国 学 生 在 “ 自 撰 简 历 ” 的 最 后 写 道 : “ 要 是 有 机 会 , 还 想 去 新 疆 、 青 海 、西 藏 、 印 度 、 波 斯 去 刨 坟 掘 墓 , 断 碑 寻 古 迹 , 找 些 人 家 不 要 的 古 董 来 寻 绎 中 国 人 的 原 始 出 来 。 ” 那 一 年 , 他 22岁 , 即 将 去 哈 佛 攻 读 人 类 学 。 后 来 , 他 果 真 去 “ 刨 坟 掘 墓 寻 古 迹 ” 了 , 只 不过 是 在 中 原 的 河 南 、 山 西 和 山 东 。1926年 , 他 主 持 山 西 夏 县 西 阴 村 仰 韶 文 化
33、 遗 址 发 掘 , 成 为 第 一 位 挖 掘 考 古 遗 址 的 中 国学 者 。1930年 , 主 持 济 南 龙 山 镇 城 子 崖 遗 址 发 掘 , 他 让 龙 山 文 化 呈 现 于 世 人 面 前 。 如 今 , 仰韶 文 化 和 龙 山 文 化 已 成 为 中 国 远 古 历 史 的 标 志 性 术 语 , 许 多 对 考 古 学 一 窍 不 通 的 人 也 耳 熟 能详 。 只 不 过 , 大 多 数 人 对 他 却 是 闻 所 未 闻 。1928年 至 1937年 , 他 主 持 了 震 惊 世 界 的 河 南 安 阳 殷 墟 发 掘 , 使 殷 商 文 化 由 传 说
34、变 为 信史 , 并 由 此 将 中 国 的 历 史 向 前 推 移 了 数 百 年 。 直 至 今 日 , 它 依 旧 被 视 为 人 类 文 明 史 上 最 重 大的 发 掘 之 一 。在 中 国 现 代 学 术 史 上 , 这 是 一 个 相 当 重 要 的 名 字 李 济 。我 们 关 于 商 代 的 知 识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由 李 济 给 我 们 划 定 的 。 他 领 导 的 安 阳 殷 墟 发 掘 , 对20世 纪 下 半 叶 的 中 国 考 古 学 的 发 展 起 了 决 定 性 的 作 用 , 包 括 中 国 社 科 院 考 古 所 前 所 长 夏 鼐 、 台 湾 中
35、 研 院 史 语 所 前 所 长 高 去 寻 在 内 的 中 国 考 古 学 界 领 袖 人 物 , 都 曾 受 李 济 指 导 , 在 安 阳 接受 过 考 古 学 训 练 。已 故 的 考 古 人 类 学 大 家 张 光 直 以 台 湾 中 研 院 院 士 、 美 国 国 家 科 学 院 院 士 、 哈 佛 大 学 教 授的 权 威 身 份 , 曾 对 自 己 的 导 师 李 济 做 过 评 价 : 近 60年 的 岁 月 里 , 一 开 始 作 为 中 国 考 古 学 之 父 , 随 后 又 作 为 中 国 考 古 学 掌 门 人 , 他 的 学 术 思 想 一 直 在 中 国 这 门
36、学 问 的 发 展 中 占 据 支 配 地位 。 如 果 不 将 张 光 直 所 说 的 “ 中 国 学 界 ” 缩 小 为 台 湾 学 界 , 那 么 他 的 判 断 显 然 过 于 乐 观 了 。李 济 在 1948 年 年 底 随 史 语 所 迁 台 , 这 一 选 择 很 难 以 优 劣 论 , 但 其 所 造 成 的 尴 尬 局 面 却 是 显而 易 见 的 。1959年 , 以 考 古 杂 志 为 代 表 的 大 陆 考 古 学 界 对 李 济 发 起 了 猛 烈 的 “ 围 剿 ” 。 李 济 的儿 子 李 光 谟 甚 至 还 收 藏 了 当 年 的 一 期 考 古 , 整 整
37、一 期 都 在 批 判 李 济 。 此 后 , 和 许 多 政 治上 选 择 错 误 的 著 名 学 者 一 样 , 这 个 名 字 逐 渐 消 失 在 我 们 的 阅 读 视 野 中 。 但 他 曾 对 1949 年 后大 陆 的 考 古 发 掘 报 告 提 出 过 严 厉 的 批 评 , 认 为 其 中 缺 乏 实 际 材 料 , 充 满 了 政 治 术 语 , 对 出 土地 、 器 物 、 尺 寸 等 内 容 居 然 都 号 称 “ 保 密 ” 。 “ 我 想 , 按 照 他 一 贯 的 标 准 , 这 些 根 本 都 够 不 上考 古 学 。 ” 李 光 谟 对 记 者 感 叹 道 。
38、据 说 , 直 到 后 来 西 安 半 坡 遗 址 的 发 掘 报 告 出 来 以 后 , 李 济 对 大 陆 考 古 学 的 印 象 才 有 所 改变 , 他 自 己 的 文 章 中 也 开 始 引 用 大 陆 学 界 的 资 料 。 在 儿 子 眼 中 , 李 济 相 当 固 执 , 总 是 直 道 而 行 。 “ 他 不 知 道 拐 弯 的 , 有 时 候 。 ”李 济 去 世 后 , 人 们 回 忆 : “ 他 是 一 个 被 上 级 、 同 僚 、 晚 辈 、 学 生 害 怕 的 人 , 但 他 对 真 心为 学 的 人 则 给 予 最 大 的 帮 助 。 ” 其 实 岂 止 “ 害
39、 怕 ” , 在 一 些 人 眼 中 , 此 人 简 直 就 是 “ 可 恶 ” 。台 湾 名 人 李 敖 就 曾 写 过 文 章 , 称 李 济 为 “ 最 后 一 个 迷 人 的 学 阀 ” 。 李 济 因 固 执 而 获 罪 为 “ 学阀 ” , 但 饶 是 刻 薄 如 李 敖 , 也 从 不 否 认 他 身 上 “ 迷 人 ” 的 一 面 。李 济 人 生 最 辉 煌 的 一 页 是 在 殷 墟 , 此 后 , 考 古 学 家 和 他 发 掘 的 遗 址 天 各 一 方 , 路 途 迢 迢 。身 不 能 回 大 陆 的 李 济 , 晚 年 心 中 是 否 牵 挂 殷 墟 ? 隔 海 相
40、 望 殷 墟 , 心 中 是 怎 样 一 番 滋 味 ? 这 些问 题 , 由 于 长 期 的 两 岸 阻 隔 , 甚 至 连 李 光 谟 也 无 法 回 答 , 但 他 说 : “ 1977年 , 李 济 生 前 最 后一 本 著 作 是 安 阳 , 可 见 殷 墟 在 他 心 中 的 位 置 。 ” ( 选 自 民 国 那 些 人 , 有 删 改 )相 关 链 接 :1949年 社 会 巨 变 , 中 国 学 术 一 分 为 二 , 胡 适 、 钱 穆 、 李 济 、 傅 斯 年 等 一 批 学 人 离 开 大陆 , 其 中 不 少 人 在 台 湾 传 薪 播 火 。 自 此 以 后 ,
41、殊 途 发 展 , 虽 为 异 流 , 却 显 同 归 之 势 。 殷 墟 的 不 少 资 料 以 及 李 济 在 台 湾 , 使 海 峡 对 岸 仍 有 不 少 学 者 继 续 着 对 殷 墟 的 研 究 。 这 种 研 究 , 不 仅是 学 术 , 还 分 明 包 含 着 对 乡 土 的 牵 挂 , 对 故 园 的 思 念 。 中 国 文 明 的 开 始 和 安 阳 等 学术 著 作 , 均 为 李 济 去 台 后 的 心 血 结 晶 , 可 见 古 老 的 殷 墟 , 仍 然 是 他 学 脉 所 牵 、 心 魄 所 系 。7.下 列 对 材 料 有 关 内 容 的 分 析 和 概 括 ,
42、 最 恰 当 的 两 项 是 ( ) ( 4 分 )A.李 济 原 来 的 梦 想 是 去 新 疆 、 青 海 等 地 寻 绎 中 国 人 的 原 始 出 来 , 后 来 由 于 中 国 人 的 历 史 起 源于 夏 商 周 , 所 以 决 定 改 去 河 南 、 山 西 和 山 东 。B.如 果 没 有 河 南 安 阳 殷 墟 的 发 掘 , 殷 商 文 化 也 只 能 以 传 说 的 形 式 出 现 ; 它 的 成 功 发 掘 , 使 得中 国 的 历 史 又 向 前 推 移 了 数 百 年 。C.安 阳 殷 墟 的 发 掘 对 中 国 考 古 学 的 发 展 起 了 很 大 的 作 用
43、, 中 国 社 科 院 考 古 所 前 所 长 夏 鼐 、 台湾 史 语 所 前 所 长 高 去 寻 和 考 古 人 类 学 家 张 光 直 , 都 曾 受 李 济 的 指 导 , 在 安 阳 接 受 过 训 练 。D.本 文 简 述 了 李 济 的 考 古 贡 献 并 展 现 了 其 高 尚 的 学 养 人 品 , 为 我 们 塑 造 了 一 位 并 不 为 很 多 人所 知 、 却 在 考 古 学 界 具 有 举 足 轻 重 地 位 的 科 学 家 形 象 。 解 析 : A.关 于 去 河 南 、 山 西 和 山 东 的 原 因 , 原 文 并 无 表 述 。 C.张 光 直 没 有 在
44、 安 阳 接 受 过 训 练 。答 案 : BD8.文 中 多 处 引 用 了 别 人 评 价 李 济 的 话 , 这 些 引 用 有 什 么 作 用 ? 请 简 要 回 答 。 ( 4 分 )解 析 : 人 物 传 记 中 常 常 引 用 他 人 的 评 价 , 这 些 引 用 一 方 面 可 以 丰 富 文 章 内 容 , 另 一 方 面 可 以 让 作 者 的 观 点 得 到 佐 证 , 使 其 更 有 说 服 力 , 还 可 以 使 传 主 的 形 象 特 点 更 鲜 明 。答 案 : 评 价 人 身 份 各 异 , 引 用 不 同 人 对 李 济 的 评 价 , 增 强 了 文 章
45、的 真 实 性 ; 这 些 评 价 从侧 面 凸 显 了 李 济 的 学 术 地 位 和 巨 大 的 学 术 影 响 ; 评 价 点 出 了 李 济 对 考 古 学 实 事 求 是 的 严 谨态 度 ; 评 价 展 现 了 李 济 正 直 的 人 品 。9.李 敖 称 李 济 是 “ 一 个 迷 人 的 学 阀 ” , 对 此 你 怎 样 理 解 ? 请 结 合 材 料 谈 谈 你 的 看 法 。 ( 4 分 )解 析 : 本 题 实 质 是 把 握 传 主 的 形 象 , 概 括 传 主 的 精 神 品 质 , 需 要 通 过 阅 读 梳 理 出 主 要 事 件 。从 人 物 在 事 件 中
46、 的 表 现 来 把 握 其 形 象 。答 案 : ( 1) 他 被 称 为 “ 学 阀 ” 的 原 因 : 他 崇 高 的 学 术 地 位 。 他 是 第 一 位 挖 掘 考 古 遗 址 的 中国 学 者 , 他 的 学 术 思 想 对 中 国 考 古 学 的 发 展 产 生 了 重 要 影 响 。 他 独 特 的 个 性 。 他 相 当 固 执 ,是 一 个 被 上 级 、 同 僚 、 晚 辈 、 学 生 害 怕 的 人 , 甚 至 在 一 些 人 眼 中 , 简 直 就 是 可 恶 。( 2) 他 “ 迷 人 ” 的 原 因 : 他 杰 出 的 贡 献 。 先 后 主 持 了 仰 韶 文
47、 化 遗 址 、 龙 山 文 化 遗 址 以 及殷 墟 的 发 掘 , 对 中 国 考 古 学 的 发 展 产 生 了 重 大 影 响 。 他 的 人 格 力 量 。 对 事 业 充 满 热 爱 , 并 一 直 为 此 而 努 力 , 对 真 心 为 学 的 人 会 给 予 最 大 的 帮 助 ; 对 故 园 充 满 热 爱 与 眷 恋 。二 、 古 诗 文 阅 读 ( 35分 )( 一 ) 文 言 文 阅 读 ( 本 题 共 4小 题 , 19分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言 文 , 完 成 下 列 小 题 。 张 伯 行张 伯 行 , 字 孝 先 , 河 南 仪 封 人 。 康 熙 二 十
48、 四 年 进 士 , 考 授 内 阁 中 书 , 改 中 书 科 中 书 。四 十 八 年 , 调 江 苏 巡 抚 , 赈 淮 、 扬 、 徐 三 府 饥 。 会 布 政 使 宜 思 恭 以 司 库 亏 空 为 总 督 噶 礼劾 罢 , 上 遣 尚 书 张 鹏 翮 按 治 。 陈 鹏 年 以 苏 州 知 府 署 布 政 使 , 议 司 库 亏 三 十 四 万 , 分 扣 官 俸 役食 抵 补 , 伯 行 咨 噶 礼 会 题 , 不 应 。 伯 行 疏 上 闻 , 上 命 鹏 翮 并 按 。 别 疏 陈 噶 礼 异 议 状 , 上 谕 廷臣 曰 : “ 览 伯 行 此 疏 知 与 噶 礼 不 和
49、 为 人 臣 者 当 以 国 事 为 重 朕 综 理 机 务 垂 五 十 年 未 尝 令 一 人 得逞 其 私 此 疏 宜 置 不 问 。 ” 伯 行 寻 乞 病 , 上 不 许 。 鹏 翮 请 责 前 任 巡 抚 于 准 及 思 恭 偿 十 六 万 , 馀以 官 俸 役 食 抵 补 。 上 曰 : “ 江 南 亏 空 钱 粮 , 非 官 吏 侵 蚀 。 朕 南 巡 时 , 督 抚 肆 意 挪 用 而 不 敢 言 。 若 责 新 任 官 补 偿 , 朕 心 实 有 不 忍 。 ” 命 察 明 南 巡 时 用 款 具 奏 。 伯 行 又 疏 奏 各 府 州 县 无 著 钱 粮十 万 八 千 , 上 命 并 予 豁 免 。噶 礼 贪 横 , 伯 行 与 之 迕 。 五 十 年 , 江 南 乡 试 副 考 官 赵 晋 交 通 关 节 , 榜 发 , 士 论 哗 然 , 舆财 神 入 学 宫 。 伯 行 疏 上 其 事 , 正 考 官 左 必 蕃 亦 以 实 闻 , 命 尚 书 张 鹏 翮 、 侍 郎 赫 寿 按 治 , 伯 行与 噶 礼 会 鞫 , 得 举 人 吴 泌 、 程 光 奎 通 贿 状 ,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