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1513328       资源大小:697.7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

    1、2 0 1 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历史一、选择题1 .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A.半地穴房屋 B.打制石器C.稻谷 D.彩陶器解析: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会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故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图片是B。答案:B2 .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是在()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解析: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发现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 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

    2、航海事业。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 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答案:A3 .“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解析:隋文帝利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拨官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朝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对科举制进行了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创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答案:C 4 .“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

    3、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据所学知,1 9 0 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各国派兵保护。所以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辛丑条约。答案:D5 .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为中国近代史开辟可道路B.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解析:由图片“公车上书记”可知,这反映的是公车上书。1 8 9 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答案

    4、:B6 .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解析:剪辫子发生在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答案:C7 .1 9 1 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 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他”是()A.梁启超B.陈独秀C.李大钊D.胡适解析:据“1 9 1 9年元旦他发表新纪元一文,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5、,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可知,“他”是李大钊。1 9 1 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 9 1 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 9 1 8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1 9 1 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新纪元一文,称“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答案:C8 .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6、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A.时间段A B.时间段BC.时间段CD.时间段D解析:1 9 2 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工农红军,建立起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图片中1 9 2 71 9 3 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符合题意。答案:B9 .“1 9 4 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材料描述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平津战役解析

    7、:据“1 9 4 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 9 4 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先后共出动1 0 0多个团约2 0万人, 在整个华北地区2 0 0 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史称“百团大战”。答案:C1 0 .如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解析:观察题干图片“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可知,这体现了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故诗歌的创

    8、作背景是新中国的成立。1 9 4 9年1 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了国家主人。答案:C1 1 .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 0世纪5 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C.“大跃进”的需要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解析: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骞创办的民族企业,2 0世纪5 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三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营。这是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1 9 5 3年开始,

    9、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 9 5 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1 9 5 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 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答案:B1 2 .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延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A.中共一大B.第一届全国人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五大解析:据“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可知,这次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在1 9 5 4

    10、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答案:B1 3 .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下列作品属于古希腊戏剧成就的是()A.荷马史诗B.俄底浦斯王C.天方夜谭D.哈姆雷特解析:属于古希腊戏剧成就的是俄底浦斯王。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答案:B1 4 .某文件颁布后,英国国王的誓词也发生了变化(如图),该文件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法典解析:从誓词的变化可以得知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主

    11、权在议会,这是权利法案的影响。1 6 8 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答案:A1 5 .“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 2 0 0万到2 0 0 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C.南北战争D.农奴制改革解析:“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 2 0 0万到2 0 0 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三角贸易。因欧洲殖民者大肆屠杀印第安人,导致美洲种植园缺乏大量劳动力,欧洲殖民者发现贩卖黑人奴隶有利可图

    12、,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行列。奴隶贩子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从1 6世纪到1 9世纪持续了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力。答案:A.1 6 .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取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 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提倡文明开化A.B.C.D.解析: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允许土地买卖是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上的内容。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是日本明治维新在经

    13、济上的内容。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是日本明治维新在文化教育上的内容,与中国相比,日本在近代教育的发展上的特点是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几乎所有 的儿童全部免费入学。符合题意。答案:C1 7 .他曾经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地球在赤道附近略宽而且相对扁平。“他”是()A.牛顿B.瓦特C.达尔文D.爱迪生解析:牛顿曾经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地球在赤道附近略宽而且相对扁平。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在天文学上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创建微积分,在力学上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答案:A 1 8 .下表为

    14、1 9 2 81 9 4 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年)1 9 2 81 9 2 9 1 9 3 01 9 3 2 1 9 3 31 9 3 7 1 9 3 81 9 4 0人均粮食产量4 7 0 4 6 0 4 4 04 5 0 4 2 04 3 0 (公斤)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暴发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 9 2 81 9 4 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结合所学知识: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苏联放弃了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做法,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5、,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1 9 2 81 9 4 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正是反映的苏联农业生产发展的这一状况。答案:C1 9 .德国战败后,美苏英分区占领德国(如图)。此举是依据()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宣言D.雅尔塔会议解析:1 9 4 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雅尔塔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美苏英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答案:D2 0 .“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A.改良蒸汽机的应用B.交通工具的革新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子计算

    16、机的广泛使用解析:“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可知,这次技术革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2 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答案:D二、解答题 2 1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起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材料二: 材料三:在清朝的辽

    17、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个少数名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材料四: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是件值得全体炎黄子孙热烈庆祝的大事,它是迈向祖国全面统一的重要步骤,又是用新思维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一个范例。节选自紫荆网(1 )材料一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故材料

    18、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指分封制。公元前2 2 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秦朝,秦王嬴政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答案:分封制;秦朝。(2 )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什么措施?解析:汉武帝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把这一盛世局面称作大一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据材料二中的图示可知,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答案:颁布“推恩令”。(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在边疆地区加强管辖设置的机构(两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

    19、前期加强对我国边疆地区的管辖的有关知识。依据已有知识可知,荷兰殖民者1 6 2 4年侵占了我国台湾,1 6 6 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 6 8 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大大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管辖。乾隆帝还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1 7 2 7年,雍正皇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答案: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管辖。雍正皇帝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 )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香港回归的时间。材料中“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新

    20、思维”指什么政策?香港回归有何意义?解析:据所学可知,1 9 9 7年,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今年是2 0 1 7年,故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据所学知,“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2 0世纪8 0年代初,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最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了成功实施;材料中“以和平方式圆满解决领土问题”的“新思维”指的是“一国两制”;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1 9 9 7年7月1日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答案:1 9 9 7年7月1日;“一国两制”;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

    21、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中国向外界开放的很少,倾向于主要靠自己的资源生存。事实上,它只有 两个大出口,一个是海洋,一个是沙漠。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材料二: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节选至乾隆御制诗材料三: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 9 4 9年至1 9 7 8年用了3 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 9 7 9年至2 0 2 0年用4 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大国治理材料四: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如图)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的两个出口“沙漠”和“海洋”分别指什么?解析:丝绸之

    22、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因此古代中国的“沙漠”出口指的是丝绸之路。从唐朝开始,中国海外贸易兴盛,因此古代中国的“海洋”出口指的是海外贸易。答案:“沙漠”出口指的是丝绸之路;“海洋”出口指的是海外贸易。(2 )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 解析:由材料二“关不开”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闭关锁国政策。(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的转折性事件是什么?并说明理由。解析:由材料三可以看出,从“崛起准备期”到“崛起起飞期”发生转折的时间点是1 9 7 8年。1 9 7 8年召开的十一届

    23、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答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4 )完成材料四A和B两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解析:由A在图中位置及“对外开放的窗口”可知,A是深圳。由B在图中位置及“2 0 1 7年增设的国家级新区”可知,B是雄安新区。经过近4 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答案:A是深圳;B是雄安新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4、的对外开放格局。2 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 7 6 31 9 1 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 “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材料四:(1 )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的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领

    25、域的霸权主 要是因为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这两次变革指什么?解析:据材料一“1 7 6 31 9 1 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可知,“欧洲的霸权”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是大殖民帝国,这一时期欧洲在经济领域的霸权主要是因为生产领域的两次变革,这两次变革指两次工业革命。 答案:大殖民帝国;两次工业革命。(2 )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解析:据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

    26、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可知,“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二战后“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形成了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3 )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 0世纪6 0年代欧洲联合的标志,并分析欧洲联合的影响。 解析:据材料三“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可知,欧洲联合的目的摆脱美国的控制,保障欧洲自身的安全。2 0世纪6 0年代欧洲联合的标志是西欧各国成立欧洲共同体,欧洲联合的影响是欧共体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摆脱美国的控制,保障欧洲自身的安全;西欧各国成立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4 )你认为漫画四所反映的事件对欧洲一体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解析: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漫画反映的是英国脱离欧盟,英国脱欧使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答案:英国脱欧使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


    注意事项

    本文(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