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 山 西 省 太 原 市 第 五 中 学 高 考 模 拟 历 史1.吕 思 勉 说 “ 以 贵 族 食 于 人 , 可 以 攘 族 而 居 。 平 民 食 人 , 必 逐 田 亩 散 处 。 贵 放 治 人 , 其 传 给不 容 涣 散 , 平 民 治 于 人 , 于 统 系 无 所 知 ” , 故 西 周 时 期 “ 宗 法 盖 仅 贵 族 有 之 ” 。 据 此 可 知 :( )A.宗 法 原 则 与 贵 族 政 治 密 切 相 关B.小 农 经 济 不 利 于 宗 族 体 系 的 形 成C.平 民 阶 层 不 重 视 宗 法 血 缘 关 系D.宗 族 的 贵 族 化 导 致 社
2、 会 等 级 森 严解 析 : 本 题 主 要 考 査 学 生 解 读 史 料 获 取 信 息 并 分 析 问 题 的 能 力 , 材 料 中 “ 宗 法 盖 仅 贵 族 有 之 ”信 息 说 明 宗 法 原 则 与 贵 族 政 治 密 切 相 关 , 故 A 项 正 确 。答 案 : A 2.钱 穆 说 : “ 宋 朝 的 时 化 在 太 平 景 况 下 , 一 天 一 天 的 严 重 , 而 一 种 白 觉 的 精 神 , 亦 终 于 在 士大 夫 社 会 渐 渐 萌 茁 , 促 进 了 在 朝 的 变 法 运 动 。 ” 下 列 思 想 主 张 最 符 合 这 种 “ 自 觉 的 精神
3、” 是 ; ( )A.治 世 不 一 道 , 便 国 不 法 古B.先 天 下 之 优 而 优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C.宇 宙 便 是 吾 心 , 吾 心 即 是 真 理D.圣 人 不 责 人 之 必 能 , 是 以 人 人 皆 可 以 为 圣解 析 : 本 题 主 要 考 查 学 生 解 读 史 料 获 取 信 息 并 分 析 问 题 的 能 力 , 材 料 中 “ 士 大 夫 社 会 渐 渐 萌茁 , 促 进 了 在 朝 的 变 法 运 动 。 ” 信 息 说 明 宋 代 士 大 夫 注 重 救 国 救 民 的 思 想 意 识 , 故 B项 正 确 ; A属 于 变 法 思 想
4、; C 属 于 心 学 ; D 是 批 判 儒 家 思 想 的 思 想 。答 案 : B 3.唐 宋 儒 生 学 者 有 借 住 寺 院 读 书 的 风 气 , 据 学 者 统 计 , “ 读 书 山 林 寺 院 , 论 学 会 友 , 蔚 为 风尚 , 及 学 成 乃 出 应 试 以 求 闻 达 , 而 宰 相 大 臣 、 朝 野 名 师 亦 即 多 出 其 中 ” 。 这 一 现 象 主 要 说 明 :( )A.儒 佛 思 想 融 合 趋 势 显 著B.寺 院 开 放 顺 俗 倾 向 明 显C.城 市 商 品 经 济 发 展 迅 速D.山 林 寺 院 体 现 文 人 追 求解 析 : 据
5、材 料 “ 唐 宋 儒 生 学 者 有 借 住 寺 院 读 书 的 风 气 ” ,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这 说 明 寺 院对 文 人 开 放 , 顺 应 了 读 书 的 风 气 , 故 B 选 项 正 确 ; 儒 生 学 者 有 借 住 寺 院 读 书 , 并 未 融 合 佛 教思 想 , 故 A 选 项 错 误 ; 材 料 未 涉 及 城 市 商 品 经 济 的 问 题 , 故 C 选 项 错 误 ; 寺 院 仍 然 属 于 佛 教之 地 , 材 料 说 明 儒 生 学 者 的 追 求 是 “ 应 试 以 求 闻 达 ” , 故 D 选 项 错 误 。 故 选 B。答 案
6、 : C 4.明 朝 万 历 年 间 , 掌 握 纺 织 专 业 技 能 的 人 口 开 始 进 入 苏 州 城 。 清 晨 , 这 些 有 技 术 的 “ 机 工 ”伫 立 桥 头 , 等 待 拥 有 织 机 和 机 房 的 “ 机 户 ” 雇 佣 , 落 息 而 归 。 这 种 现 象 实 质 上 反 映 了 ( )A.手 工 业 者 的 发 展 使 劳 动 力 需 求 增 加B.农 业 的 发 展 使 农 村 出 现 了 富 裕 劳 动 力 C.劳 动 力 的 商 品 化 开 始 出 现D.资 本 主 义 生 产 关 系 开 始 普 及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调 用 所 学 知 识
7、分 析 材 料 信 息 的 能 力 , 从 题 干 中 “ 这 些 有 技 术 的 机 工 伫 立 桥 头 ,等 待 拥 有 织 机 和 机 房 的 机 户 雇 佣 ” 的 信 息 可 以 看 出 , 明 朝 中 后 期 雇 佣 关 系 已 经 出 现 , 劳 动 力商 品 化 出 现 , 故 C 项 正 确 ; A 项 不 是 本 质 , 排 除 ; 题 干 说 的 是 “ 掌 握 纺 织 专 业 技 能 的 人 ” ,这 与 农 业 的 发 展 无 关 , 故 B 项 错 误 ; D项 明 显 错 误 , 排 除 。答 案 : C5.李 鸿 章 在 两 江 总 督 任 上 开 设 了 金
8、陵 机 器 制 造 局 , 左 宗 棠 则 以 闽 浙 总 督 的 身 份 创 办 了 福 州 船政 局 。 在 各 个 地 区 性 集 团 之 间 , 儿 乎 没 有 什 么 合 作 和 协 调 , 即 使 这 些 人 员 调 任 他 所 , 他 们 继续 与 从 前 创 办 的 企 业 保 持 着 私 人 联 系 。 材 料 意 在 说 明 在 洋 务 运 动 中 ( )A.军 工 企 业 成 权 力 根 基 B.企 业 运 作 老 式 落 后C.地 方 官 员 腐 败 无 能D.企 业 管 理 程 序 混 乱解 析 : 据 材 料 “ 这 些 大 员 调 任 他 所 , 他 们 继 续
9、与 从 前 创 办 的 企 业 保 持 着 私 人 联 系 ” 并 结 合 所学 知 识 可 知 , 这 反 映 了 洋 务 派 官 僚 对 军 工 企 业 的 私 人 控 制 较 强 , 说 明 军 工 企 业 成 权 力 根 基 ,故 A 选 项 正 确 ; 材 料 未 涉 及 企 业 运 作 方 式 , 故 B 选 项 错 误 ; 材 料 也 没 有 反 映 地 方 官 员 腐 败 无能 的 问 题 , 故 C选 项 错 误 ; 材 料 也 无 法 体 现 企 业 管 理 程 序 的 问 题 , 故 D选 项 错 误 。 故 选 A。答 案 : A6.19世 纪 末 英 国 在 海 外
10、营 业 的 银 行 共 有 25 家 , 并 在 各 地 设 立 了 很 多 分 行 。 各 殖 民 地 设 立 的银 行 机 构 更 多 , 1904年 共 有 50个 殖 民 地 银 行 和 2279个 分 行 ; 到 1910年 殖 民 地 银 行 增 至 72个 , 分 行 达 5449个 。 造 成 这 种 现 象 的 原 因 是 ( ) A.自 由 主 义 的 盛 行B.世 界 市 场 的 形 成C.垄 断 资 本 的 膨 胀D.资 本 输 出 的 带 动解 析 : 据 材 料 “ 19 世 纪 末 ” 、 “ 殖 民 地 设 立 的 银 行 机 构 ” ,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11、 识 可 知 , 当 时 第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后 各 个 主 要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过 渡 到 帝 国 主 义 阶 段 , 资 本 输 出 成 为 主 要 的 经 济 侵 略方 式 , 银 行 就 属 于 表 现 之 一 , 故 D选 项 正 确 ; 自 由 主 义 的 盛 行 在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时 期 , 故 A选 项 错 误 ; 世 界 市 场 的 形 成 , 是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后 果 , 不 是 殖 民 地 银 行 增 加 的 原 因 , 故 B选 项 错 误 ; 垄 断 资 本 的 膨 胀 , 会 导 致 多 种 后 果 , 如 侵 略 扩
12、张 、 瓜 分 世 界 , 故 C选 项 过 于 抽 象 ,排 除 。 故 选 D。答 案 : D 7.“ 吾 以 为 国 体 与 政 体 本 绝 不 相 蒙 , 能 行 宪 政 , 则 无 论 为 君 主 为 共 和 , 皆 可 也 。 不 能 行 宪 政 ,则 无 论 为 君 主 为 共 和 , 皆 不 可 也 , 两 者 既 无 所 择 , 则 毋 宁 因 仍 现 在 之 基 础 , 而 徐 图 建 设 理 想政 体 于 其 上 , 此 吾 十 年 来 持 论 之 一 贯 精 神 也 。 ” 材 料 表 明 梁 启 超 旨 在 ( )A.维 护 君 主 立 宪 制B.渐 进 式 变 革
13、制 度C.实 现 宪 政 体 制D.建 立 民 主 共 和 制 解 析 : 材 料 中 梁 启 超 认 为 , 只 要 是 能 实 行 宪 政 , 则 无 论 国 家 是 君 主 立 宪 政 体 还 是 民 主 共 和 政体 都 无 所 谓 , 国 家 都 能 得 以 治 理 ; 若 不 实 行 宪 政 , 则 两 者 都 不 可 。 如 果 两 种 政 体 不 能 选 择 采用 哪 个 , 就 要 依 据 国 家 现 实 的 基 础 , 在 宪 政 的 基 础 上 慢 慢 选 择 政 体 。 梁 启 超 通 过 此 话 意 在 表明 宪 政 的 重 要 性 。 宪 政 是 一 种 主 张 国
14、 家 权 力 来 自 并 被 一 部 基 本 法 律 约 束 、 规 定 公 民 权 利 的 学说 或 理 念 。 君 主 制 和 共 和 制 的 选 择 、 渐 进 制 变 革 均 不 是 梁 启 超 强 调 的 重 点 。 故 排 除 ABD, 选C。答 案 : C8.某 个 时 期 , 我 国 的 分 配 制 度 实 行 “ 四 马 分 肥 ” 的 办 法 , 即 把 利 润 分 为 国 家 征 收 的 所 得 税 、企 业 公 积 金 、 职 工 福 利 奖 金 、 资 本 家 股 息 红 利 四 部 分 。 这 反 映 了 ( )A.统 购 统 销 的 实 施B.国 家 资 本 主
15、义 政 策 C.工 人 积 极 性 的 提 高D.公 私 合 营 的 完 成解 析 : 据 材 料 “ 四 马 分 肥 ” 、 “ 资 本 家 股 息 红 利 ” ,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三 大 改 造 时 期 ,对 资 本 主 义 工 商 业 的 改 造 采 取 了 此 类 办 法 , 这 属 于 国 家 资 本 主 义 政 策 , 故 A选 项 正 确 ; 统 购统 销 , 不 符 合 材 料 关 键 信 息 , 故 B 选 项 错 误 ; “ 资 本 家 股 息 红 利 ” 与 工 人 积 极 性 的 提 高 之 间也 没 有 必 然 联 系 , 故 C 选 项 错
16、误 ; 材 料 也 无 法 体 现 公 私 合 营 的 完 成 , 故 D 选 项 错 误 。 故 选 A。答 案 : B9.古 雅 典 官 员 任 职 期 间 , “ 任 何 公 民 都 可 因 他 行 为 不 敬 或 侵 占 公 款 、 叛 国 , 共 谋 或 其 他 严 重犯 罪 活 动 而 启 动 一 种 指 控 程 序 来 反 对 他 , 如 果 情 况 属 实 , 他 就 被 判 处 死 刑 。 案 件 首 先 由议 事 会 来 判 决 , 但 更 严 重 的 案 件 通 常 由 议 事 会 交 由 陪 审 法 庭 来 做 最 终 判 决 , 极 其 严 重 的 案 件 ,像 叛
17、国 罪 , 由 公 民 大 会 来 审 问 ” 。 这 说 明 古 雅 典 ( ) A.对 政 治 权 力 实 行 严 格 的 制 约B.公 民 大 会 是 最 高 司 法 机 构C.官 员 贪 污 腐 败 现 象 比 较 严 重D.司 法 审 判 程 序 缺 乏 合 理 性解 析 : 本 题 主 要 考 查 学 生 解 读 史 料 获 取 信 息 并 分 析 问 题 的 能 力 , 材 料 中 “ 案 件 首 先 由 议 事 会来 判 决 , 但 更 严 重 的 案 件 通 常 由 议 事 会 交 由 陪 审 法 庭 来 做 最 终 判 决 , 极 其 严 重 的 案 件 , 像 叛国 罪
18、, 由 公 民 大 会 来 审 问 ” ” 信 息 说 明 雅 典 对 权 力 制 约 比 较 明 显 , 故 A项 正 确 ; 公 民 大 会 不是 司 法 机 构 , 故 B项 错 误 ; 贪 污 腐 败 , 材 料 中 没 有 体 现 , 故 C 项 错 误 ; 材 料 中 体 现 司 法 和 理性 , 故 D 项 错 误 。答 案 : A10.美 国 1787年 宪 法 颁 布 至 今 , 共 通 过 了 27项 修 正 案 。 1865年 宪 法 修 正 案 规 定 : “ 在 合 众 国 境 内 或 受 合 众 国 管 辖 的 任 何 地 方 , 奴 隶 制 或 强 迫 劳 役 都
19、 不 得 存 在 。 ” 2009 年 l 月 奥巴 马 在 林 肯 雕 像 下 发 表 了 被 戏 称 为 在 林 肯 怀 中 的 演 讲 。 这 一 情 景 是 对 这 条 修 正 案 最 好 的 注脚 。 下 列 对 材 料 解 读 最 准 确 的 是 ( )A.奥 巴 马 和 林 肯 一 样 都 是 美 国 伟 大 的 总 统B.美 国 的 民 主 制 度 在 不 断 修 正 中 日 臻 完 善C.废 除 奴 隶 制 后 黑 人 和 白 人 一 样 有 当 总 统 的 权 利D.奥 巴 马 能 够 当 选 总 统 是 林 肯 废 除 奴 隶 制 的 结 果 解 析 : 依 据 材 料
20、, “ 美 国 1787年 宪 法 颁 布 至 今 , 共 通 过 了 27 项 修 正 案 ” , 1865 年 宪 法 修正 案 才 废 除 了 奴 隶 制 , 说 明 1787 到 1865 年 美 国 仍 然 存 在 奴 隶 制 、 民 主 制 还 不 完 善 , 1865年 宪 法 修 正 案 废 除 奴 隶 制 进 一 步 完 善 了 美 国 的 民 主 制 , 美 国 黑 人 曾 经 饱 受 奴 隶 制 的 残 害 , 时过 境 迁 , 黑 人 血 统 的 奥 巴 马 当 选 美 国 总 统 并 在 为 废 除 奴 隶 制 做 出 巨 大 贡 献 的 林 肯 总 统 的 雕 像前
21、 发 表 演 讲 , 说 明 了 美 国 的 民 主 进 一 步 的 完 善 , 因 此 , 材 料 主 要 反 映 出 的 是 美 国 的 民 主 制 度在 不 断 修 正 中 日 臻 完 善 , 而 不 是 在 反 映 废 除 奴 隶 制 后 黑 人 和 白 人 一 样 有 当 总 统 的 权 利 。 故 B项 正 确 , C 项 错 误 。 材 料 仅 提 到 奥 巴 马 在 林 肯 雕 像 前 演 讲 , 不 能 发 映 出 奥 巴 马 和 林 肯 一 样 都是 美 国 伟 大 的 总 统 。 故 A 项 错 误 。 林 肯 废 除 奴 隶 制 为 奥 巴 马 当 选 总 统 提 供
22、了 条 件 , 但 不 能 说奥 巴 马 能 够 当 选 总 统 是 林 肯 废 除 奴 隶 制 的 结 果 。 故 D项 错 误 。答 案 : B11.下 图 是 美 国 军 费 开 支 曲 线 图 , 根 据 该 图 获 取 的 历 史 信 息 正 确 的 是 : ( ) 导 致 阶 段A.军 费 上 升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冷 战 下 出 现 了 “ 热 战 ” 朝 鲜 战 争 阶 段B.中 美 关 系 处 于 敌 视 和 对 抗 状 态 阶 段C.军 费 开 支 下 降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美 国 经 济 危 机 下 国 力 下 降 , 实 行 全 球 战 略 收 缩 阶 段D
23、.中 美 逐 渐 结 束 对 抗 , 两 国 关 系 开 始 实 现 正 常 化A B C D 解 析 : 根 据 曲 线 图 , 阶 段 D 的 起 点 时 间 是 1975年 , 而 中 美 关 系 开 始 正 常 化 是 1972年 美 国 总统 尼 克 松 访 华 , 说 法 错 误 。 说 法 正 确 , 故 答 案 为 A 项 , 排 除 含 有 的 BCD项 。答 案 : C 12.20 世 纪 50 年 代 后 期 , 一 些 成 员 国 大 量 进 口 美 国 的 廉 价 煤 以 及 法 德 通 过 运 输 补 贴 影 响 煤炭 价 格 等 等 , 因 此 戴 高 乐 称 之
24、 为 患 了 “ 营 养 不 良 ” 的 慢 性 病 。 这 说 明 ( )A.欧 洲 联 合 损 害 了 国 家 利 益B.欧 洲 企 图 摆 脱 美 国 的 控 制C.美 国 通 过 出 口 煤 炭 控 制 西 欧D.超 国 家 和 民 族 利 益 之 间 的 矛 盾解 析 : 椐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20 世 纪 50年 代 后 期 , 欧 煤 钢 联 营 , 有 超 国 家 的 特 点 ,但 美 国 的 廉 价 煤 以 及 法 德 通 过 运 输 补 贴 影 响 煤 炭 价 格 损 害 了 成 员 国 自 身 的 民 族 利 益 , 故 D 选 项 正 确答
25、 案 : D13.阅 读 材 料 , 回 答 以 下 问 题 。材 料 一 : 钱 荒 主 要 还 是 表 现 在 基 层 市 场 的 细 碎 性 贸 易 中 。 至 于 铜 钱 向 官 府 集 中 , 同 时 在 民 间( 富 豪 ) 沉 淀 , 又 往 海 外 流 失 , 则 是 导 致 钱 荒 的 直 接 原 因 。 然 而 , 宋 代 铜 钱 的 钱 面 值 ( 名 义价 值 ) 小 于 其 币 材 值 ( 实 际 价 值 ) , 导 致 铜 钱 不 断 退 出 流 通 领 城 , 乃 是 造 成 上 述 状 况 的 深 层原 因 。 而 两 宋 政 府 逆 历 史 潮 流 而 动 的
26、 “ 钱 禁 ” 和 “ 铜 禁 ” 法 令 则 加 剧 了 钱 荒 和 铜 荒 的 程 度 。 葛 金 芳 宋 代 “ 钱 荒 ” 成 因 再 探 材 料 二 : 1843-1850年 间 银 钱 比 价 波 动 情 势年 代 银 一 两 兑 换 制 钱 文 数 年 代 银 一 两 兑 换 制 钱 文 数1843 1656.23 1847 2167.44 1844 1724.12 1848 2299.341845 2024.74 1849 2354.981846 2208.36 1850 2230.32请 回 答 :(1)根 据 材 料 一 , 分 析 宋 代 出 现 “ 钱 荒 ” 现 象
27、 的 原 因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宋 代 的 经 济 。 宋 代 出 现 “ 钱 荒 ” 现 象 的 原 因 , 可 根 据 材 料 分 析 和 结 合 所 学 作答 。 根 据 材 料 分 析 , 依 据 “ 铜 钱 向 官 府 集 中 , 同 时 在 民 间 ( 富 豪 ) 沉 淀 , 又 往 海 外 流 失 , 则是 导 致 钱 荒 的 直 接 原 因 ” 可 分 析 出 官 府 和 民 间 贮 藏 金 属 货 币 , 海 外 贸 易 导 致 铜 钱 流 失 到 海外 ; 依 据 “ 宋 代 铜 钱 的 钱 面 值 ( 名 义 价 值 ) 小 于 其 币 材 值 ( 实 际 价
28、 值 ) , 导 致 铜 钱 不 断 退 出流 通 领 城 ” , 可 分 析 出 铸 造 铜 钱 利 润 低 下 ; 依 据 “ 两 宋 政 府 逆 历 史 潮 流 而 动 的 “ 钱 禁 ” 和“ 铜 禁 ” 法 令 则 加 剧 了 钱 荒 和 铜 荒 的 程 度 ” , 可 分 析 出 是 因 为 两 宋 政 府 的 “ 钱 禁 ” 和 “ 铜禁 ” 法 令 的 实 施 和 铜 产 量 不 足 、 出 现 铜 荒 。 结 合 所 学 , 可 知 宋 代 商 品 经 济 发 达 , 加 上 宋 朝 政 府 的 冗 费 , 也 是 造 成 宋 代 出 现 “ 钱 荒 ” 的 原 因 。答 案
29、 : 政 府 赋 税 政 策 的 变 化 ; 商 品 经 济 的 发 展 ; 铸 造 铜 钱 利 润 低 下 ; 铜 产 量 不 足 ; 贮 藏 金 属货 币 ; 海 外 贸 易 导 致 铜 钱 流 失 周 边 各 族 和 海 外 ; 宋 政 府 的 冗 费 。(2)请 根 据 材 料 二 , 分 析 当 时 的 中 国 山 现 了 什 么 经 济 现 象 ,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其 产 生 的 原因 及 影 响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清 末 经 济 的 发 展 状 况 。 依 据 材 料 二 , 1843-1850 年 间 银 两 兑 换 制 钱 文 数 总 体呈 现
30、 上 升 趋 势 , 由 此 可 知 当 时 的 中 国 出 现 了 银 贵 钱 贱 的 现 象 。 出 现 银 贵 钱 贱 现 象 的 原 因 , 结合 所 学 可 知 , 1843年 到 1850年 , 鸦 片 战 争 已 经 结 束 , 英 国 等 列 强 对 中 国 的 鸦 片 走 私 仍 然 存在 , 开 放 通 商 口 岸 使 更 多 的 商 品 进 入 中 国 , 导 致 中 国 大 量 白 银 外 流 , 中 英 南 京 条 约 规 定中 国 要 支 付 英 国 高 额 战 争 赔 款 , 也 加 剧 白 银 的 流 失 , 另 外 随 着 鸦 片 战 争 后 , 中 国 沦
31、为 半 殖 民地 半 封 建 社 会 , 受 到 外 国 商 品 的 冲 击 , 中 国 自 然 经 济 开 始 解 体 , 进 一 步 加 剧 了 白 银 的 流 失 。 这 造 成 了 恶 劣 的 影 响 , 清 政 府 为 赔 偿 巨 额 战 争 赔 款 , 只 能 在 经 济 上 加 大 对 农 民 的 剥 削 , 进 一步 激 化 了 阶 级 、 社 会 矛 盾 , 导 致 了 太 平 天 国 起 义 的 爆 发 。答 案 : 现 象 : 银 贵 钱 贱原 因 : 列 强 对 中 国 的 鸦 片 走 私 和 商 品 输 出 导 致 大 量 白 银 外 流 ; 鸦 片 战 争 高 额
32、赔 款 ; 自 然 经 济开 始 解 体 , 国 内 市 场 的 的 扩 大 。影 响 : 政 治 上 : 清 政 府 加 大 对 农 民 的 剥 削 , 激 化 阶 级 矛 盾 , 太 平 天 国 起 义 爆 发 。 ( 只 达 到 太平 天 国 即 给 只 答 到 阶 级 矛 盾 激 化 给 答 阶 级 矛 盾 激 化 , 太 平 天 国 起 义 爆 发 共 给 ) 经 济 上 : 农 业 手 工 业 商 业 受 到 冲 击 , 破 产 加 剧 , 人 民 生 活 日 益 困 难 。14.阅 读 材 料 , 完 成 下 列 要 求 。材 料 : 入 世 是 指 步 入 社 会 和 投 身
33、社 会 。 著 名 教 授 樊 和 平 先 生 认 为 , 人 生 的 安 身 立 命 , 需 要 一种 良 好 的 人 文 素 质 。 博 大 精 深 的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具 有 “ 血 缘 、 情 理 、 入 世 ” 三 大 基 本 要 素 , 构成 传 统 文 化 与 现 代 人 安 身 立 命 的 根 本 。 儒 家 文 化 是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从 政 治 思想 到 伦 理 思 想 , 乃 至 人 生 哲 学 , 无 不 体 现 着 一 种 积 极 的 入 世 精 神 。 中 国 古 代 士 人 都 是 在 以 儒家 思 想 为 主 的
34、传 统 下 成 长 起 来 的 , “ 修 身 、 齐 家 、 治 国 、 平 天 下 ” 的 入 世 思 想 是 大 多 数 古 代士 人 共 同 的 人 生 目 标 , 而 “ 兼 济 天 下 ” 与 “ 独 善 其 身 ” 互 补 的 人 生 价 值 取 向 则 是 他 们 共 同 的心 态 , “ 为 天 地 立 心 , 为 生 民 立 命 , 为 往 圣 继 绝 学 , 为 万 世 开 太 平 ” 就 成 为 深 受 儒 家 思 想 熏陶 的 古 代 士 人 的 人 生 哲 学 。 摘 编 自 刘 恒 山 儒 家 入 世 精 神 及 现 代 价 值 等 解 读 材 料 , 围 绕 儒
35、 家 文 化 的 “ 人 世 精 神 ” 提 炼 出 一 个 观 点 , 并 运 用 中 国 思 想 文 化 史 的 史 实 加以 论 述 。 ( 要 求 : 写 出 观 点 , 观 点 合 理 、 明 确 , 史 论 结 合 。 )解 析 : 本 题 要 求 围 绕 儒 家 文 化 的 “ 入 世 精 神 ” 提 炼 出 一 个 观 点 , 并 运 用 史 实 加 以 论 述 。 据 材料 “ 步 入 社 会 和 投 身 社 会 ” 、 “ 修 身 、 齐 家 、 治 国 、 平 天 下 ” 、 “ 为 天 地 立 心 , 为 生 民 立 命 ,为 往 圣 继 绝 学 , 为 万 世 开 太
36、 平 ” , 并 结 合 儒 家 思 想 发 展 演 变 的 知 识 即 可 提 炼 出 一 个 观 点 加 以论 述 。 本 题 属 于 开 放 性 试 题 , 观 点 可 以 多 元 化 , 例 如 : 入 世 精 神 , 体 现 了 强 烈 的 社 会 责 任 感和 改 革 精 神 ; 入 世 精 神 , 体 现 出 了 个 人 与 社 会 , 自 我 价 值 与 社 会 价 值 的 高 度 统 一 等 。 注 意 史论 结 合 、 条 理 清 晰 即 可 。答 案 : 观 点 : 儒 家 文 化 的 入 世 精 神 , 体 现 了 强 烈 的 社 会 责 任 感 和 改 革 精 神 ;
37、 儒 家 文 化 的 入 世精 神 , 体 现 出 了 个 人 与 社 会 , 自 我 价 值 与 社 会 价 值 的 高 度 统 一 ; 儒 家 文 化 的 入 世 精 神 , 反 映了 儒 家 学 者 关 心 现 实 , 关 心 民 生 , 爱 国 忧 民 的 政 治 情 怀 ( 其 他 观 点 言 之 成 理 , 亦 可 )示 例 : 观 点 : 儒 家 文 化 的 入 世 精 神 , 体 现 了 强 烈 的 杜 会 责 任 感 和 改 革 精 神论 述 :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 面 对 “ 礼 崩 乐 坏 ” 的 局 面 , 孔 子 在 政 治 上 主 张 “ 克 己 复 礼 ”
38、 , 实 行 “ 仁政 ” , 恢 复 周 礼 , 重 建 社 会 等 级 制 度 ; 在 人 际 关 系 上 强 调 “ 己 所 不 欲 , 勿 施 于 人 ” , 主 张 宽恕 与 和 谐 。 体 现 出 了 儒 家 思 想 直 面 社 会 变 革 、 积 极 入 世 、 力 图 改 造 社 会 的 政 治 主 张 , 后 世 的孟 子 , 董 仲 舒 和 朱 熹 的 思 想 都 继 承 了 这 一 传 统总 结 : 儒 家 文 化 的 这 种 入 世 精 神 反 映 出 士 人 协 调 社 会 关 系 、 维 护 社 会 秩 序 的 政 治 追 求15.【 历 史 上 重 大 改 革 回
39、 眸 】材 料 : 早 在 甲 午 后 , 应 诏 陈 言 的 刘 坤 一 、 张 之 洞 在 江 楚 会 奏 变 法 三 摺 中 强 调 , 为 造 就 有用 的 人 材 , 传 统 的 教 育 制 度 必 须 改 革 。 1901年 , 清 廷 谕 令 从 1902 年 起 各 省 科 举 考 试 要 考 试能 够 解 说 四 书 五 经 及 西 学 政 治 、 艺 学 的 “ 策 论 ” , 度 除 八 股 文 章 ; 将 各 省 的 书 院 改 为 学 堂 ,学 生 毕 业 后 可 获 得 功 名 ; 选 派 学 生 出 国 留 学 , 毕 业 后 “ 分 别 赏 给 进 士 举 人
40、出 身 ” , 自 费 留 学 学 生 也 “ 一 体 考 验 奖 励 ” 。 1904 年 公 布 了 奏 定 学 堂 章 程 , 对 学 校 体 系 、 课 程 设 置 、 管 理通 则 等 作 了 具 体 规 定 。 1905 年 , 清 廷 下 令 停 止 科 举 考 试 , 科 举 的 废 除 加 快 了 学 堂 建 立 的 步伐 。 到 1905年 , 除 去 教 会 学 堂 , 官 、 公 、 私 立 和 大 中 小 学 、 师 范 、 专 门 学 校 等 各 类 学 堂 8277所 , 学 生 达 25 万 人 。 随 着 形 势 的 发 展 , 作 为 专 管 全 国 学 堂
41、 事 务 的 机 构 学 部 , 于 1905年 正 式 设 立 。 这 样 , 一 个 不 同 于 旧 式 文 人 和 封 建 士 大 夫 的 新 知 识 分 于 群 体 活 跃 于 历 史 舞 台 ,在 政 治 和 社 会 生 活 中 发 挥 着 越 来 越 大 的 作 用 。 摘 编 自 李 侃 中 国 近 代 史 (1)根 据 材 料 及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晚 清 教 育 改 革 的 背 景 。解 析 : 晚 清 教 育 改 革 的 背 景 , 可 以 根 据 教 材 所 学 , 从 当 时 社 会 状 况 如 民 族 危 机 、 阶 级 矛 盾 、近 代 工 业 发 展 的
42、 需 要 等 方 面 来 回 答 。答 案 : 背 景 : 民 族 危 机 空 前 严 重 ; 阶 级 矛 盾 激 化 , 国 内 革 命 形 势 发 展 迅 猛 ; 科 举 制 度 已 无 法应 对 西 方 工 业 文 明 的 挑 战 。(2)根 据 材 料 及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晚 清 教 育 改 革 的 特 点 及 影 响 。解 析 : 晚 清 教 育 改 革 的 特 点 , 可 以 通 过 对 材 料 “ 1901年 , 清 廷 请 令 从 1902年 起 各 省 科 举 考试 要 考 试 能 够 解 说 四 书 五 经 及 西 学 政 治 、 艺 学 的 策 论 , 废 除
43、 八 股 文 章 ” “ 1904年 公 布 了 奏定 学 堂 章 程 , 对 学 校 体 系 、 课 程 设 置 、 管 理 通 则 等 作 了 具 体 规 定 。 1905年 , 清 廷 下 令 停 止科 举 考 试 , 科 举 的 废 除 加 快 了 学 堂 建 立 的 步 伐 ” 等 信 息 的 分 析 归 纳 来 回 答 。 晚 清 教 育 改 革 的影 响 , 可 以 联 系 教 材 所 学 , 从 当 时 的 社 会 状 况 来 回 答 。 答 案 : 特 点 : 内 容 上 中 西 结 合 , 以 西 学 为 主 导 方 向 ; 改 革 逐 步 推 进 直 至 废 除 科 举
44、制 ; 教 育 管理 开 始 制 度 化 ; 主 管 教 育 的 行 政 机 构 出 现 ; 教 育 体 系 初 具 规 模 。 ( 一 、 二 点 必 答 , 后 三 点 任答 一 点 即 可 )影 响 : 促 进 了 中 国 教 育 的 近 代 化 ; 培 养 了 新 式 人 才 ; 客 观 上 为 辛 亥 革 命 培 养 了 反 清 的 力 量 。16.【 20世 纪 的 战 争 与 和 平 】20 世 纪 所 发 生 的 战 争 显 然 从 根 上 说 是 一 种 新 形 式 的 战 争 , 即 全 面 的 战 争 。 体 现 了 工 业 化 在军 事 行 为 方 面 产 生 的 影
45、响 ,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充 分 显 示 了 全 面 战 争 的 性 质 。 战 争 越 来 越 多 地 运用 了 更 具 破 坏 性 的 技 术 , 战 争 组 织 不 仅 包 括 大 规 模 的 兵 役 征 发 , 还 包 括 政 府 通 过 强 制 规 划 和定 量 配 给 的 方 式 对 经 济 活 动 的 控 制 , 它 还 包 括 对 媒 体 前 所 未 有 的 控 制 , 而 且 通 过 以 煽 动 情 绪为 目 的 的 强 有 力 的 宣 传 , 激 发 起 对 国 家 事 业 的 责 任 感 , 以 及 对 敌 人 深 深 的 非 理 性 的 仇 视 。 全面 战
46、争 的 方 式 之 一 就 是 把 军 队 和 平 民 混 淆 起 来 , 这 种 界 限 在 先 前 的 世 界 历 史 上 常 常 限 制 了 战 争 的 破 坏 性 。全 面 战 争 , 像 任 何 主 要 的 历 史 发 展 一 样 , 都 有 着 混 合 性 的 结 果 , 改 善 了 的 政 府 经 济 政 策 通 常采 取 了 新 的 保 护 工 人 的 政 策 , 对 劳 动 大 军 的 军 事 动 员 常 常 会 导 致 妇 女 地 位 的 重 大 突 破 。 组 建技 术 研 究 机 构 的 强 大 努 力 经 常 会 对 经 济 领 域 产 生 侧 面 的 影 响 , 如
47、 合 成 橡 胶 和 其 它 新 材 料 的 发明 。 即 使 如 此 , 全 面 战 争 造 成 的 灾 难 仍 然 是 引 人 注 目 的 。 那 种 把 一 切 可 利 用 的 资 源 都 投 入 到军 事 行 动 中 去 的 做 法 更 能 造 成 经 济 的 崩 溃 。 全 面 战 争 的 结 果 之 一 是 产 生 了 一 种 胜 利 者 在 战 争结 束 的 谈 判 中 更 缺 乏 弹 性 的 倾 向 ; 曾 经 艰 苦 奋 战 的 人 们 觉 得 很 难 宽 厚 地 对 待 他 们 的 敌 人 , 寻求 报 复 经 常 会 引 发 新 的 紧 张 , 这 种 紧 张 很 快 直
48、 接 导 致 新 的 冲 突 。 战 争 引 发 的 情 绪 和 混 乱 局 面也 会 导 致 国 内 新 的 暴 力 行 动 。 皮 特 N 斯 特 恩 斯 全 球 文 明 史 (1)根 据 材 料 , 指 出 “ 全 面 战 争 ” 有 哪 些 特 点 ?解 析 : “ 全 面 战 争 ” 可 从 材 料 中 分 析 、 概 括 得 出 , 依 据 “ 全 面 的 战 争 , 体 现 了 工 业 化 在 军 事 行 为 方 面 产 生 的 影 响 ” , 可 概 括 出 “ 全 面 战 争 ” 的 出 现 体 现 了 工 业 化 对 军 事 的 影 响 ; 依 据“ 战 争 越 来 越 多
49、 地 运 用 了 更 具 破 坏 性 的 技 术 ” , 可 概 括 出 “ 全 面 战 争 ” 运 用 更 具 破 坏 性 的 技术 ; 依 据 “ 战 争 组 织 不 仅 包 括 大 规 模 的 兵 役 征 发 , 它 还 包 括 对 媒 体 前 所 未 有 的 控 制 ” ,可 概 括 出 “ 全 面 战 争 ” 在 战 争 组 织 上 具 有 广 泛 性 ; 依 据 “ 全 面 战 争 的 方 式 之 一 就 是 把 军 队 和平 民 混 淆 起 来 ” , 可 分 析 概 括 出 “ 全 面 战 争 ” 是 全 民 总 动 员 。答 案 : 特 点 : 其 出 现 体 现 了 工 业 化 对 军 事 的 影 响 ; 运 用 更 具 破 坏 性 的 技 术 ; 战 争 组 织 上 的 广泛 性 , 如 兵 役 征 发 、 对 经 济 活 动 和 媒 体 的 控 制 ; 全 面 战 争 是 全 民 总 动 员 。 (2)根 据 材 料 并 结 合 一 战 后 的 史 实 , 分 析 “ 全 面 战 争 ” 的 影 响 。解 析 : 依 据 “ 全 面 战 争 改 善 了 的 政 府 经 济 政 策 通 常 采 取 了 新 的 保 护 工 人 的 政 策 , 对 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