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 四 川 省 泸 州 市 泸 县 雨 坛 中 学 中 考 一 模 试 卷 地 理一 、 选 择 题 ( 48分 ) 本 大 题 12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48 分 ,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只 有 一 个 正 确 选 项 。1.关 于 地 点 ( 10 S 165 E) 位 置 的 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A.位 于 东 半 球 , 中 纬 度B.位 于 西 半 球 , 低 纬 度C.位 于 南 半 球 , 东 半 球D.位 于 西 半 球 , 高 纬 度解 析 : 由 题 干 可 知 : 纬 度 10 S 位 于 南 半 球 、 属
2、于 低 纬 度 ; 经 度 165 E 位 于 西 半 球 , 故 选项 B 符 合 题 意 ; 选 项 A、 C、 D不 符 合 题 意 。答 案 : B2.如 图 中 等 高 线 图 表 示 的 地 形 名 称 依 次 是 ( ) A.山 脊 、 陡 崖 、 山 谷 、 山 顶B.山 谷 、 鞍 部 、 山 脊 、 陡 崖C.山 脊 、 山 谷 、 鞍 部 、 陡 崖D.山 谷 、 鞍 部 、 山 脊 、 盆 地解 析 :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中 数 值 向 小 数 弯 曲 凸 出 的 地 方 是 山 脊 , 相 反 则 是 山 谷 ; 等 高 线 的 数 值内 大 外 小 的 是 山
3、 顶 , 相 反 则 是 盆 地 。 根 据 题 意 。 选 项 C 正 确 。答 案 : C读 北 半 球 经 纬 网 示 意 图 , 回 答 下 列 各 题 。 3.甲 地 的 经 纬 度 是 ( )A.40 N、 20 EB.40 N、 20 WC.40 S、 20 ED.40 S、 20 W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经 纬 网 的 判 读 。 从 图 中 看 出 , 甲 地 的 经 度 是 20 W, 纬 度 是 40 N, 因 此 甲地 的 经 纬 度 是 ( 40 N、 20 W) 。答 案 : B4.图 中 甲 、 乙 、 丙 、 丁 四 地 既 位 于 热 带 地 区 , 又
4、 位 于 西 半 球 的 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了 东 西 半 球 与 温 度 带 的 划 分 。 东 西 半 球 分 界 线 是 20 W和 160 E 组 成 的 经线 圈 , 20 W 以 东 、 160 E 以 西 为 东 半 球 , 20 W 以 西 、 160 E 以 东 为 西 半 球 ; 热 带 的 纬 度 范 围 是 23.5 N 23.5 S, 北 温 带 的 纬 度 范 围 是 23.5 N 66.5 N, 北 寒 带 的 纬 度 范 围是 66.5 N 90 N, 南 温 带 的 纬 度 范 围 是 23.5 S 66.5 S,
5、 南 寒 带 的 纬 度 范 围 是66.5 S 90 S。 读 图 可 知 , 甲 位 于 东 西 半 球 分 界 线 上 、 属 于 北 温 带 , 乙 位 于 东 半 球 、 属于 热 带 , 丙 位 于 西 半 球 、 属 于 热 带 , 丁 位 于 西 半 球 、 属 于 北 温 带 。答 案 : C读 下 面 四 幅 图 , 回 答 下 列 各 题 。5. 四 地 中 位 于 北 京 ( 116 E, 40 N) 东 南 方 向 的 是 ( )A.B. C.D.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经 纬 网 的 判 读 。 依 据 经 纬 度 的 判 读 , 读 图 分 析 可 知 , 点
6、 的 经 纬 度 是( 130 E, 20 S) , 该 地 在 北 京 的 东 南 方 向 ; 点 的 经 纬 度 是 ( 100 E, 20 N) , 该 地在 北 京 的 西 南 方 向 ; 点 的 经 纬 度 是 ( 20 E, 0 ) , 该 地 在 北 京 的 西 南 方 向 ; 点 的 经纬 度 是 ( 50 W, 20 S) , 该 地 在 北 京 的 西 南 方 向 。答 案 : A6.四 幅 图 中 阴 影 部 分 所 表 示 的 经 纬 线 方 格 , 面 积 最 大 的 是 ( )A.甲B.乙C.丙D.丁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经 纬 网 的 判 读 。 由 于 纬
7、 线 中 赤 道 最 长 , 从 赤 道 向 两 极 纬 线 圈 逐 渐 缩 短 , 因 此 跨 越 的 经 纬 度 度 数 一 样 时 , 距 赤 道 最 近 的 阴 影 部 分 面 积 最 大 。 读 图 分 析 可 知 , 图 中 四 地所 跨 经 纬 度 均 为 10 , 因 此 , 面 积 最 大 的 是 距 离 赤 道 最 近 的 丙 所 在 方 格 。答 案 : C7.如 图 为 地 球 局 部 经 纬 网 图 , 从 X地 到 P 地 经 过 ( )A.东 、 西 两 半 球 B.西 半 球C.东 半 球D.南 、 北 两 半 球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经 纬 网 的 判
8、读 。 东 西 半 球 分 界 线 是 20 W和 160 E 组 成 的 经 线 圈 , 20 W以 东 、 160 E 以 西 为 东 半 球 , 20 W 以 西 、 160 E 以 东 为 西 半 球 。 南 北 半 球 的 划 分 是 以0 纬 线 即 赤 道 为 界 , 赤 道 以 北 为 北 半 球 , 以 南 为 南 半 球 。 读 图 分 析 可 知 , X点 的 经 纬 度 是25 W, 80 N; P 点 的 经 纬 度 是 5 E, 70 N; 由 此 可 判 定 , 从 X 地 到 P 地 经 过 东 、 西 两 半球 , 始 终 在 北 半 球 。 答 案 : A8
9、.有 关 甲 、 乙 两 图 的 叙 述 , 正 确 的 是 ( )A.甲 图 的 比 例 尺 较 乙 图 大B. 城 市 在 城 市 的 东 北 方 向C.甲 图 中 城 市 之 间 的 实 地 距 离 比 乙 图 中 城 市 之 间 的 实 地 距 离 远D.乙 图 所 描 述 的 内 容 详 细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比 例 尺 大 小 与 内 容 和 范 围 的 关 系 。 相 同 图 幅 , 范 围 越 大 比 例 尺 越 小 , 内 容 越 简 略 ; 范 围 越 小 比 例 尺 越 大 , 内 容 越 详 细 。 读 图 可 知 , 甲 图 表 示 的 实 际 范 围 比 乙
10、 图 小 ,因 此 甲 图 的 比 例 尺 较 乙 图 大 , 甲 图 所 描 述 的 内 容 详 细 ; 依 据 经 线 指 示 南 北 、 纬 线 指 示 东 西可 以 判 知 , 城 市 在 城 市 的 西 南 方 向 ; 甲 图 的 比 例 尺 较 乙 图 大 , 甲 图 中 城 市 之 间 的实 地 距 离 比 乙 图 中 城 市 之 间 的 实 地 距 离 近 ; 故 选 项 A符 合 题 意 。答 案 : A读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 完 成 下 列 各 题 。 9.李 村 所 处 的 地 形 类 型 是 ( )A.高 原B.盆 地C.丘 陵D.山 地解 析 : 本 题 考
11、查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中 地 形 部 位 的 判 读 。 依 据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中 地 形 部 位 的 判 读 ,读 图 分 析 可 知 , 李 村 所 处 的 地 形 部 位 中 间 低 四 周 高 , 应 为 盆 地 。答 案 : B10. 四 地 中 , 适 合 攀 岩 运 动 的 是 ( )A.B.C.D.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判 读 。 从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可 以 看 出 , 图 中 处 几 条 海 拔 不 同的 等 高 线 重 合 为 陡 崖 , 处 位 于 两 山 顶 之 间 相 对 低 洼 的 部 位 为 鞍 部 ,
12、处 等 高 线 闭 合 且 等高 线 数 值 中 间 高 四 周 低 为 山 顶 , 处 等 高 线 向 海 拔 低 处 凸 出 为 山 脊 。 适 合 攀 岩 运 动 的 是 陡崖 。答 案 : A 某 中 学 地 理 夏 令 营 野 外 考 察 , 考 虑 到 暴 雨 可 能 引 发 山 洪 而 产 生 抢 险 , 要 求 同 学 们 不 准 在 甲地 搭 帐 篷 宿 营 , 读 图 , 回 答 下 列 各 题 。11.可 能 爆 发 山 洪 的 甲 地 , 其 地 形 部 位 是 ( )A.山 顶B.鞍 部 C.山 谷D.山 脊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判
13、读 。 依 据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中 地 形 部 位 的 判 读 , 读 图 分 析 可知 , 甲 地 等 高 线 向 海 拔 高 处 凸 , 应 为 山 谷 。答 案 : C12.量 得 甲 、 乙 两 地 图 上 直 线 距 离 约 1.5厘 米 , 其 实 地 距 离 为 (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解 析 : 该 题 主 要 考 查 比 例 尺 的 应 用 。 从 图 中 比 例 尺 得 知 , 图 上 1 厘 米 代 表 实 地 距 离 200米 ,则 量 得 甲 、 乙 两 地 图 上 直 线 距 离 约 1.5厘 米 , 其 实 地 距 离 为 3
14、00米 。答 案 : B 二 、 综 合 题 ( 52分 )13.( 18分 ) 读 经 纬 网 图 回 答 问 题 。(1)A点 的 经 纬 度 是 _。 解 析 : 读 图 分 析 可 知 : 依 据 经 纬 度 的 判 读 , 图 中 A 点 的 经 纬 度 是 70 W, 40 N。答 案 : 70 W, 40 N(2)按 东 、 西 半 球 的 划 分 , B 点 位 于 _半 球 。解 析 : 东 西 半 球 分 界 线 是 20 W 和 160 E 组 成 的 经 线 圈 , 20 W 以 东 、 160 E 以 西 为 东 半球 , 20 W以 西 、 160 E以 东 为 西
15、 半 球 。 由 此 可 判 定 , 按 东 、 西 半 球 的 划 分 , B点 位 于 东半 球 。 答 案 : 东(3)根 据 下 面 C 点 的 经 纬 度 , 在 图 中 标 出 其 位 置 : C( 10 E, 80 S) 。解 析 : 依 据 C 点 的 经 纬 度 , 在 图 中 标 出 即 可 。答 案 : 如 图 : (4)A、 B、 C三 点 有 阳 光 直 射 现 象 的 是 _点 。 有 极 昼 极 夜 现 象 的 是 _点 。解 析 : 五 带 中 , 热 带 有 阳 光 直 射 现 象 , 寒 带 有 极 昼 极 夜 现 象 , 温 带 既 无 阳 光 直 射 也
16、 无 极 昼极 夜 现 象 , 四 季 变 化 明 显 。 由 此 可 知 , A、 B、 C三 点 有 阳 光 直 射 现 象 的 是 B点 。 有 极 昼 极夜 现 象 的 是 C 点 。答 案 : B C(5)A点 位 于 低 、 中 、 高 纬 度 的 _纬 度 , B点 位 于 五 带 中 的 _带 。 图 中 各 点 中 位 于 寒 带的 是 _。解 析 : 纬 度 划 分 , 0 30 为 低 纬 度 地 区 , 30 60 为 中 纬 度 地 区 , 60 90 为 高 纬度 地 区 。 热 带 的 纬 度 范 围 是 23.5 N 23.5 S, 北 温 带 的 纬 度 范
17、围 是 23.5 N 66.5 N,北 寒 带 的 纬 度 范 围 是 66.5 N 90 N, 南 温 带 的 纬 度 范 围 是 23.5 S 66.5 S, 南 寒 带 的纬 度 范 围 是 66.5 S 90 S。 可 判 定 , A 点 位 于 低 、 中 、 高 纬 度 的 中 纬 度 , B 点 位 于 五 带中 的 热 带 。 图 中 各 点 中 位 于 寒 带 的 是 C。答 案 : 中 热 C (6)B点 位 于 A 点 的 _方 向 。解 析 : 在 经 纬 网 地 图 上 , 用 经 纬 网 定 方 向 , 纬 线 指 示 东 西 方 向 , 经 线 指 示 南 北 方
18、 向 。 可 判定 , B点 位 于 A点 的 东 南 方 向 。答 案 : 东 南14.( 16分 ) 读 图 “ 地 球 某 种 运 动 示 意 图 ” ,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本 图 表 示 地 球 的 _运 动 , 地 球 在 轨 道 上 运 动 一 周 所 需 的 时 间 是 _。解 析 : 本 图 表 示 地 球 的 公 转 运 动 , 其 周 期 是 一 年 。答 案 : 公 转 一 年(2)在 地 球 运 动 轨 道 处 的 短 线 上 补 绘 箭 头 , 以 正 确 表 示 地 球 此 种 运 动 的 方 向 。 解 析 : 地 球 公 转 的 方 向 是 自
19、西 向 东 的 , 据 此 标 注 即 可 。答 案 :(3)读 上 图 , 当 地 球 运 行 至 B 处 时 , 此 时 的 节 气 是 : _。 冬 至 日 夏 至 日 春 分 日 秋 分 日解 析 : 读 图 可 得 , A是 春 分 日 即 3月 21日 , B 是 夏 至 日 即 6 月 22 日 , C是 秋 分 日 即 9月 23 日 , D是 冬 至 日 即 12月 22日 。答 案 : (4)当 地 球 运 动 到 _时 ( 填 字 母 ) , 全 球 昼 夜 平 分 ; _日 时 , 北 半 球 的 白 昼 时 间 最 长 ,地 球 运 动 到 图 中 _时 ( 填 字
20、母 ) , 太 阳 直 射 在 _线 上 , 此 时 鹤 山 市 的 昼 夜 长 短 的 状 况是 _。解 析 : 春 分 日 和 秋 分 日 太 阳 直 射 赤 道 , 此 时 全 球 昼 夜 平 分 ; 夏 至 日 时 , 北 半 球 的 白 昼 时 间最 长 , 太 阳 直 射 在 北 回 归 线 上 , 北 半 球 昼 长 夜 短 。答 案 : AC 夏 至 B 北 回 归 昼 长 夜 短15.( 18分 ) 读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图 中 字 母 所 表 示 的 地 形 部 位 分 别 是 :B_, C_, E_, F_。解 析 : 本 题
21、考 查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的 判 读 。 读 图 分 析 可 知 : 依 据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中 地 形 部 位 的 判读 , 图 中 字 母 所 表 示 的 地 形 部 位 分 别 是 : B山 顶 , C 鞍 部 , E 陡 崖 , F 山 脊 。答 案 : 山 顶 鞍 部 陡 崖 山 脊(2)图 中 AD和 BD线 所 在 地 , 坡 度 比 较 陡 的 是 _。解 析 : 在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上 , 等 高 线 密 集 表 示 坡 陡 , 等 高 线 稀 疏 表 示 坡 缓 。 由 此 可 判 定 , 图中 AD 和 BD线 所 在 地 , 坡 度 比 较 陡 的
22、 是 BD。答 案 : BD(3)如 果 D 点 的 气 温 是 9.2 , 那 么 B 点 的 气 温 大 约 是 _ 。解 析 : 海 拔 越 高 气 温 越 低 , 海 拔 每 上 升 一 百 米 气 温 下 降 0.6 。 D 点 海 拔 大 约 是 100 米 , B点 是 700米 , 两 地 相 差 600米 , 气 温 应 相 差 3.6 , 据 此 推 断 B 点 的 气 温 大 约 是 5.6 。 答 案 : 5.6 (4)图 中 甲 村 庄 在 乙 村 庄 的 _方 ; 小 河 的 流 向 是 _。解 析 : 在 地 图 上 指 向 标 的 箭 头 指 向 正 北 方 向 , 所 以 判 断 甲 村 庄 在 乙 村 庄 的 东 北 方 向 。 小 河的 流 向 是 自 西 北 向 东 南 。答 案 : 东 北 自 西 北 向 东 南(5)图 中 量 得 甲 乙 两 村 庄 距 离 为 4cm, 两 地 的 实 际 距 离 为 _m。解 析 : 由 比 例 尺 =图 上 距 离 实 地 距 离 , 可 得 实 地 距 离 =图 上 距 离 比 例 尺 。 若 图 中 量 得 甲乙 两 村 庄 距 离 为 4cm, 两 地 的 实 际 距 离 为 200m。答 案 :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