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大庆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4分)(2013大庆)下列现象中反映电流磁效应的是()A带静电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B奥斯特实验C 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D磁铁吸引铁钉2(4分)(2013大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去除人体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C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D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可有效减弱噪声 3(4分)(2013大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拉开易拉罐的拉环时,罐口有少量“白气”生成,这是液化现象B夏天在早晨的树叶上常有露珠产生,这是液化现象C冬天放在室外结冰的湿衣服也能干,这是凝华现象D人们常用酒精为
2、高烧病人降温,这是蒸发现象4(4分)(2013大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量筒读数B天平使用C温度测量D断开电源5(4分)(2013大庆)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中,不计斜面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在小球从开始滚下到对面最高点的过程中() A小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加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增加后减小C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D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6(4分)(2013大庆)在一个空纸盒的侧面扎3个大小一样的孔,一个孔在接近盒底部的位置,一个孔居中,另一个孔在接近盒的上部的位置用一条透明胶把3个孔封住向盒中加满水,把盒子放在水池旁边,孔面对池子,并把胶带撕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BCD 7(4分)(2013大
3、庆)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的江堤B江边的树C树上的飞花D诗人的小船8(4分)(2013大庆)下列现象与物理规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平面镜中的像光的反射;放入水中的筷子“变折”光的折射;“花香四溢”电磁波传递信号;飞机的机翼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空气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百米比赛中冲线后,运动员不能立即停下惯性;用手机进行通信分子热运动 A B C D9(4分)(2013大庆)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1的施力
4、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10(4分)(2013大庆)根据图中所给A、B两物体st图象,判断对应的vt图象那个是正确的() ABCD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1(8分)(2013大庆)作图题 (1)如图1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作出小车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2所示,试画出力F1、F2的力臂(3)如图3所示,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此时通电螺线管的N极、S极和电流方向(4)如图4所示,在方框内画出矫正近视眼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解答:解:(1)小车受重力和支持力,重力竖直向
5、下,支持力竖直向上,如图所示:;(2)从支点向F1、F2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L1、L2,如图所示: ;(3)小磁针的N极在左端,所以螺旋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向下,如图所示:;(4)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如图所示: 12(4分)(2013大庆)已知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1,则5g的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1.5105 J现用酒精炉烧水,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有42%被水吸收,若水的初始温度是20,比热容是4.2103Jkg11,则这些酒精完全燃烧能
6、使2kg水温度升高到95解答:解:(1)0.05g的酒精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5103kg3.0107J/kg=1.5105J;(2)水吸收的热量:Q 吸=42%Q放=0.421.5105J=0.63105J;Q吸=cmt,t= = =75 则水温度升高到20+75=95故答案为:1.5105;9513(6分)(2013大庆)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仪器,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由此可知,打点计时器是A的仪器(填入所选的字母)A记录时间;B测量质量;C测量力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来研究物体的平均速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则A、C两点的距离为10.20
7、 cm,物体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2.55 m/s 解答:解: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时间的仪器,故A正确;由图乙所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AC两点间的距离s=10.20cm=0.1020m,AC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s2=0.04s,物体在AC段的平均速度v= 2.55m/s;故答案为:A;10.20;2.5514(4分)(2013大庆)大象的质量是4000kg,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方格纸,大象站在纸上时留下的脚印如图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25cm2(数方格数时,超过半个的算一格,不足半格的忽略不计)计算每只脚底的面积4.7510 2 m2,大象四脚站立时对地面压强是2.1105
8、 Pa(g=10N/kg) 解答:解:整个方格加上超过半格的方格共计19个,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约是1925104m2=4.75102m2,大象的重力G=mg=4000kg10N/kg=4104N,对地面的压强P= 2.1105Pa故答案为:4.75102;2.110515(8分)(2013大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与物体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1)在某次分组实验中,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你认为乙装置更加科学准确(2)下表是小李同学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压力木板表面木块
9、放置运动速度测力计F度数(N)1一个木块比较光滑平放慢2.22一个木块比较光滑平放快2.2 3一个木块表面加毛巾平放快3.8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用来验证A猜想是错误的,B猜想是正确的(选填“正确”或“错误”)(3)小张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并据此画出了摩擦力f和压力F压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实验次数压力F压/N滑动摩擦力f/N1 20 2.22 40 4.43 60 6.64 80 7.7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解答:解:(1)观察图甲、乙要以看出,二者的不同在于,甲直接拉动弹簧测力计,而乙则拉的是下
10、面的木板,从效果看,乙图中弹簧测力计与木块相对静止,其示数稳定,不受木板运动情况的影响,读数较准确,甲图中较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乙装置更加科学准确;(2)读取表格数据可知,1、2两次实验速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摩擦力的大小相同,说明与速度大小无关,故猜想A错误;2、3两次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摩擦力大小不同,说明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猜想B正确;(3)读取表格数据和图丙可知,摩擦力f和压力F 压的比值始终相同,图丙中也是一条正比例函数图线,故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故答案为:(1)乙;(2)错误;正确;(3)在接触面粗
11、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16(10分)(2013大庆)在“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的实验中,图1是小王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 (1)观察实物电路图的连接,是否有错误及不恰当之处,请具体指出如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b电压表量程选择错误;c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2)改正错误后,请在图2中画出实验电路图(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点,小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电流表如图3、图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0.20A,电压表的读数为2.5 V(4)根据读取的数据,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5 解答:解:(1)由实物连接可知,电路有如下连接错误:a、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
12、线柱流出,所以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b、电源电压由两节干电池提供,所以电路最大电压为3V,电压表应选03V量程,而图示电压表选择015V量程,电压表量程选择错误;c、滑动变阻器要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接入电路,图示中滑动变阻器同时连接了上面 的两个接线柱,所以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2)电路图作法如下;(3)已知电源电压由两节干电池提供,所以电路最大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选择的是03V量程,分度值为0.1V,此时的示数为2.5V;(4)I=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R= =12.5故答案为:(1)b、电压表量程选择错误;c、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2)实验电路图如下: (3)2.5;(4)12.5
13、17(10分)(2013大庆)某同学用滑轮组从装满水的水井中将一铁块匀速提升了2m(铁块始终未露出水面)已知铁块体积0.006m3,铁块的密度为7.9103kg/m3(滑轮的重力和摩擦不计,g=10N/kg)求:(1)铁块的重力大小;(2)绳子AB给铁块的拉力大小;(3)在此过程中人做的功 解答:解:(1)=,铁块的质量m=V=7.9103kg/m30.006m3=47.4kg,铁块的重力G=mg=47.4kg10N/kg=474N(2)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F浮=gV排=1.0103kg/m310N/kg0.006m3=60N,绳子AB给铁块的拉力F=GF浮=474N60N=414N,(3)物
14、体AB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合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保持平衡时,物体A对动滑轮的向下的拉力为F=F合=414N由图可知,动滑轮是由2股绳子承担,在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的条件下,作用于绳端的拉力F:F=414N=207N若缓慢将重物A提升2m,则因n=2,所以,s=nh=22m=6m,拉力做的功: W=Fs=207N4m=1028J答:(1)铁块的重力大小为47.4N;(2)绳子AB给铁块的拉力大小为60N;(3)在此过程中人做的功为1028J18(10分)(2013大庆)如图甲所示,是某兴趣小组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分别作出R1、R2的UI图象小明利用R1、R2两个电阻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此
15、时,电流表示为0.6A,则: (1)R1的阻值大小?(2)在图乙的实验中R2的阻值为多少?(3)此电路1分钟内R1、R2消耗的电能之和是多少?(4)如果小红将R1、R2串联,接入6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R2的电流是多大?解答:解:(1)当通过R1的电流I1=0.6A时,R1两端的电压为6V,R1= = =10;(2)当R2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R2的电流I2=0.5A时;R2= = =12;(3)电路总电流I=I1+I2=0.6A+0.5A=1.1A;此电路1分钟内R1、R2消耗的电能之和W=UIt=6V1.1A60s=396J;(4)通过R 2的电流I总= = 0.28A答:(1)R1的阻值为10;(2)在图乙的实验中R2的阻值为12;(3)此电路1分钟内R1、R2消耗的电能之和是396J;(4)如果小红将R1、R2串联,接入6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R2的电流是0.2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