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1510126       资源大小:208.9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

    1、2013年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招 生 全 国 统 一 考 试 ( 新 课 标 I 卷 ) 历 史第 卷一 、 选 择 题 , 每 小 题 4 分 , 共 48分 。 在 每 个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要 求 的 。1.在 周 代 分 封 制 下 , 墓 葬 有 严 格 的 等 级 规 定 。 考 古 显 示 , 战 国 时 期 , 秦 国 地 区 君 王 墓 葬 规 模宏 大 , 其 余 墓 葬 无 明 显 等 级 差 别 ; 在 经 济 发 达 的 东 方 六 国 地 区 , 君 王 、 卿 大 夫 、 士 的 墓 葬 等级 差

    2、别 明 显 。 这 表 明 ( )A.经 济 发 展 是 分 封 制 度 得 以 维 系 的 关 键B.分 封 制 中 的 等 级 规 定 凸 显 了 君 主 集 权C.秦 国 率 先 消 除 分 封 体 制 走 向 集 权 统 治 D.东 方 六 国 仍 严 格 遵 循 西 周 的 分 封 制 度解 析 : 材 料 对 秦 国 和 东 方 六 国 的 墓 葬 做 了 对 比 :秦 国 除 君 王 墓 葬 外 均 无 明 显 等 级 差 别 ,而 东 方六 国 的 墓 葬 等 级 差 别 明 显 。 说 明 秦 国 率 先 消 除 分 封 体 制 , 故 选 C 项 。 A项 和 B 项 知

    3、识 错 误 ,D项 “ 仍 严 格 遵 循 西 周 的 分 封 制 度 ” 太 绝 对 , 故 错 误 。答 案 : C2.自 汉 至 唐 , 儒 学 被 奉 为 “ 周 ( 公 ) 孔 之 道 ” , 宋 代 以 后 儒 学 多 被 称 作 “ 孔 孟 之 道 ” , 促 成 这一 变 化 的 是 ( )A.宗 法 血 缘 制 度 逐 渐 瓦 解B.仁 政 理 念 深 入 人 心C.程 朱 理 学 成 为 统 治 思 想D.陆 王 心 学 日 益 兴 起解 析 : “ 孔 孟 之 道 ” 的 核 心 是 “ 仁 ” 、 “ 礼 ( 等 级 秩 序 ) ” , 程 朱 理 学 的 最 高 范

    4、畴 是 天 理 即 “ 仁 ” 、 “ 人 伦 ” , 所 以 “ 周 孔 之 道 ” 被 “ 孔 孟 之 道 ” 取 代 的 原 因 是 程 朱 理 学 的 推 动 , 故 选 C。 A项 不是 原 因 , B 项 “ 深 入 人 心 ” 太 绝 对 , D 项 陆 王 心 学 是 对 程 朱 理 学 的 发 展 , 不 能 成 为 变 化 的 原因 。答 案 : C3.有 学 者 说 , 在 古 代 雅 典 , “ 政 治 领 袖 和 演 说 家 根 本 就 是 同 义 词 ” 。 这 一 现 象 是 雅 典 ( )A.政 治 体 制 的 产 物B.社 会 矛 盾 缓 和 的 反 应C.频

    5、 繁 改 革 的 结 果C.思 想 文 化 繁 荣 的 体 现解 析 : 在 古 雅 典 ,公 民 大 会 最 主 要 的 程 序 是 就 某 项 议 案 展 开 辩 论 ,雄 辩 的 演 说 是 政 治 家 赢 得 公民 支 持 得 主 要 方 式 .所 以 这 一 现 象 是 雅 典 民 主 政 治 体 制 的 产 物 , 故 选 A。 其 它 选 项 均 不 符 合题 意 。 答 案 : A4.1688年 , 英 国 议 会 迎 立 荷 兰 执 政 威 廉 为 国 王 , 并 拥 立 他 的 妻 子 玛 丽 ( 詹 姆 士 二 世 的 女 儿 )为 女 王 , 目 的 是 ( )A.加

    6、强 英 国 与 荷 兰 的 友 好 关 系 B.否 定 王 位 世 袭 男 性 优 先 原 则C.通 过 双 王 相 互 牵 制 防 止 独 裁D.为 光 荣 革 命 披 上 合 法 的 外 衣解 析 : 光 荣 革 命 推 翻 了 詹 姆 斯 二 世 的 专 制 统 治 , 但 并 无 意 发 动 激 进 的 变 革 , 如 改 朝 换 代 或 建立 共 和 国 。 而 从 法 理 上 , 在 否 定 了 詹 姆 斯 二 世 晚 年 所 生 的 儿 子 的 继 承 权 ( 因 为 信 仰 天 主 教 )之 后 , 詹 姆 斯 二 世 的 大 女 儿 玛 丽 就 是 王 位 的 第 一 继 承

    7、 人 。 因 此 拥 戴 二 人 为 王 有 助 于 加 强 所 建立 的 君 主 制 政 权 的 合 法 性 。 故 选 D。 其 它 选 项 决 不 是 目 的 。 答 案 : D5.恩 格 斯 称 赞 一 位 近 代 科 学 家 的 研 究 成 就 是 “ 自 然 科 学 的 独 立 宣 言 ” , 他 指 的 应 是 ( )A.哥 白 尼 的 “ 日 心 说 ” 否 定 了 宗 教 神 学 崇 信 的 “ 地 心 说 ”B.伽 利 略 创 立 的 试 验 科 学 推 动 了 近 代 科 学 的 发 展C.牛 顿 创 立 经 典 力 学 完 成 了 科 学 史 上 的 划 时 代 飞 跃

    8、D.达 尔 文 的 生 物 进 化 论 颠 覆 了 关 于 人 类 起 源 的 传 统 观 念 解 析 : 抓 住 材 料 中 的 “ 自 然 科 学 的 独 立 宣 言 ” , 运 用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近 代 自 然 科 学 是 以 天 文学 领 域 的 革 命 为 开 端 的 。 哥 白 尼 的 “ 日 心 说 ” 第 一 次 冲 破 中 世 纪 宗 教 神 学 教 条 的 束 缚 , 使 天文 学 从 宗 教 束 缚 中 解 放 出 来 , 为 17世 纪 科 学 革 命 奠 定 了 基 础 。 故 选 A 项 。 其 它 选 项 不 合 题意 。答 案 : A6.现 代 化

    9、 是 晚 清 历 史 发 展 的 一 个 趋 向 , 最 能 体 现 这 一 趋 向 的 是 ( )A.洋 务 运 动 戊 戌 变 法 清 末 新 政B.洋 务 运 动 戊 戌 变 法 辛 亥 革 命C.鸦 片 战 争 戊 戌 变 法 甲 午 战 争D.太 平 洋 运 动 中 法 战 争 辛 亥 革 命解 析 : 注 意 题 目 中 的 “ 现 代 化 ” “ 趋 向 ” “ 最 能 ” 等 信 息 。 洋 务 运 动 是 中 国 现 代 化 的 开 端 , 甲午 战 争 在 戊 戌 变 法 之 前 可 排 除 C和 D项 ; 戊 戌 变 法 是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领 导 的 要 求

    10、 建 立 君 主 立 宪 的 运 动 , 清 末 新 政 是 地 主 阶 级 为 了 维 护 封 建 统 治 的 自 救 运 动 , 清 末 新 政 的 近 代 化 程 度 不 如戊 戌 变 法 , 故 排 除 A 项 ; 辛 亥 革 命 是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派 要 求 建 立 民 主 共 和 制 度 的 运 动 , 比 戊 戌变 法 的 近 代 化 程 度 高 ,故 B 项 正 确 。答 案 : B7.1928 年 中 共 六 大 通 过 的 政 治 议 决 案 指 出 : 各 省 自 发 的 农 民 游 击 战 争 , 只 有 和 “ 无 产阶 级 的 城 市 的 新 的 革 命

    11、高 潮 相 联 结 起 来 ” , 才 可 能 变 成 “ 全 国 胜 利 的 民 众 暴 动 的 出 发 点 ” 。 这反 应 当 时 中 共 中 央 ( )A.主 张 走 农 村 包 围 城 市 的 革 命 道 路B.坚 持 以 城 市 为 中 心 的 革 命 模 式C.重 视 农 民 战 争 与 城 市 暴 动 的 结 合D.认 为 农 民 阶 级 是 取 得 革 命 胜 利 的 主 导解 析 : 此 题 注 意 把 握 时 间 :1928 年 。 此 时 毛 泽 东 虽 然 已 经 点 燃 了 “ 工 农 武 装 割 据 ” 等 星 星 之 火 , 但 中 共 中 央 仍 然 坚 持

    12、城 市 暴 动 。 由 材 料 中 “ 农 民 游 击 战 争 ” 只 有 和 “ 无 产 阶 级 的 城 市 革命 高 潮 ” 相 结 合 , 才 能 变 成 “ 全 国 胜 利 ” 的 信 息 可 知 , 农 民 战 争 要 配 合 城 市 暴 动 , 以 城 市 暴动 为 主 体 , 故 B项 符 合 材 料 的 原 意 。 排 除 其 它 选 项 。答 案 : B 8.有 些 学 者 认 为 , 美 国 总 统 胡 佛 并 不 是 自 有 放 任 政 策 的 典 型 代 表 , 他 对 经 济 进 行 了 有 限 的 干预 , 且 为 后 来 的 罗 斯 福 新 政 提 供 了 借 鉴

    13、 。 胡 佛 采 取 的 干 预 措 施 是 ( )A.斡 旋 劳 资 双 方 达 成 保 持 工 资 水 平 和 不 罢 工 的 协 议B.通 过 霍 利 斯 幕 特 法 以 提 高 关 税 和 保 护 国 内 市 场C.发 起 自 愿 减 少 耕 地 运 动 以 维 护 农 产 品 价 格D.成 立 复 兴 金 融 公 司 向 一 些 银 行 和 公 共 工 程 贷 款解 析 : 此 题 考 查 基 础 知 识 , 解 答 时 要 注 意 题 目 中 胡 佛 “ 对 经 济 的 有 限 干 预 ” “ 且 为 后 来 的 罗斯 福 新 政 提 供 了 借 鉴 ” 。 A 项 措 施 不 是

    14、 对 经 济 的 干 预 。 B 项 提 高 关 税 没 有 被 罗 斯 福 借 鉴 。 C 项不 是 干 预 措 施 。 D 项 是 政 府 对 经 济 的 干 预 , 且 被 罗 斯 福 所 借 鉴 , 过 选 D项 。答 案 : D9.1950 年 , 法 国 提 出 欧 洲 应 该 超 越 国 家 的 藩 篱 联 合 起 来 。 这 一 提 议 得 到 联 邦 德 国 等 国 家 的支 持 , 但 英 国 等 一 些 国 家 反 对 成 立 超 国 家 的 机 构 , 只 有 法 、 德 、 意 等 六 国 实 现 了 联 合 。 六 国 率 先 实 现 联 合 的 直 接 原 因 是

    15、 这 些 国 家 ( )A.屡 遭 战 争 重 创B.社 会 制 度 相 同C.发 展 水 平 相 似D.历 史 上 关 系 紧 密解 析 : 把 握 住 “ 直 接 原 因 ” 。 历 史 上 六 国 特 别 是 法 国 和 德 国 经 历 了 多 次 战 争 , 保 证 国 家 安 全成 为 其 联 合 的 直 接 目 的 , 尤 其 在 美 苏 两 极 对 峙 的 情 况 下 , 国 家 安 全 更 成 为 其 优 先 考 虑 的 问 题 ,故 A 项 比 较 符 合 题 意 。 其 它 选 项 是 六 国 得 以 联 合 的 重 要 条 件 , 不 是 直 接 原 因 。答 案 : A

    16、10.1952 年 , 苏 共 领 导 人 马 林 科 夫 在 十 九 大 的 政 治 报 告 上 指 出 : 今 年 谷 物 的 总 收 获 量 达 到80亿 普 特 , 而 最 主 要 的 粮 食 作 物 小 麦 总 收 获 量 比 1940年 增 加 了 48% 。 以 前 认 为 是 最 尖 锐 、最 严 重 的 问 题 -谷 物 问 题 , 就 这 样 顺 利 地 解 决 了 , 彻 底 而 永 远 地 解 决 了 。 这 一 论 断 ( ) A.与 实 际 情 况 完 全 相 符B.成 为 加 快 工 业 化 的 依 据C.是 对 农 业 改 革 的 肯 定D.是 对 斯 大 林

    17、模 式 的 维 护解 析 : 首 先 抓 住 时 间 信 息 : 1952年 。 1952 年 时 的 苏 联 农 业 发 展 滞 后 , 马 林 科 夫 的 报 告 与 实际 情 况 不 符 , 排 除 A 项 。 苏 联 在 1937 年 完 成 了 工 业 化 , 故 B项 可 排 除 。 苏 联 农 业 改 革 开 始于 1953年 赫 鲁 晓 夫 上 台 后 , C 项 也 可 排 除 。 斯 大 林 模 式 以 牺 牲 农 业 来 发 展 优 先 重 工 业 , 故马 林 科 夫 的 报 告 是 为 了 维 护 斯 大 林 模 式 。答 案 : D11.下 图 中 分 别 是 不

    18、同 时 期 的 欧 洲 局 部 图 。 符 合 德 国 历 史 发 展 进 程 的 是 ( ) A. B. C. D. 解 析 : 此 题 是 识 图 题 , 历 史 科 目 中 地 图 的 最 重 要 的 功 能 是 根 据 图 来 确 定 时 间 。 抓 住 奥 匈 帝国 , 可 知 这 是 一 战 前 的 地 图 ; 注 意 波 兰 的 疆 域 , 可 知 这 是 二 战 后 ; 注 意 地 图 中 已 没 有 了奥 地 利 和 捷 克 斯 洛 伐 克 , 可 知 这 是 慕 尼 黑 阴 谋 后 , 二 战 前 的 地 图 ; 注 意 地 图 中 波 兰 的 疆 域和 东 普 鲁 士 ,

    19、 可 知 这 是 一 战 后 的 地 图 。 故 选 C 项 。答 案 : C12.有 俄 罗 斯 学 者 认 为 , 中 国 20 世 纪 80年 代 的 改 革 属 于 新 版 的 苏 俄 新 经 济 政 策 。 这 一 认 识的 依 据 是 两 者 都 ( )A.处 于 相 似 的 国 内 外 经 济 环 境 B.面 临 着 处 理 计 划 与 市 场 的 关 系 问 题C.巩 固 了 农 村 的 集 体 所 有 制 经 济D.促 进 了 社 会 主 义 工 业 化解 析 : 此 题 是 比 较 类 型 的 题 。 新 经 济 政 策 出 台 是 在 1921年 , 中 国 的 改 革

    20、开 始 于 1978年 十 一届 三 中 全 会 后 , 故 国 内 外 经 济 环 境 并 不 相 似 。 中 国 的 农 村 改 革 巩 固 了 农 村 集 体 所 有 制 , 苏 俄新 经 济 政 策 巩 固 的 是 个 体 小 农 业 , 故 C项 不 对 。 中 国 的 改 革 促 经 了 中 国 工 业 化 , 苏 联 在 1925年 提 出 了 工 业 化 方 针 , 故 D项 排 除 。 中 国 改 革 和 苏 俄 新 经 济 政 策 是 在 计 划 经 济 体 制 下 逐 步 引入 市 场 机 制 , 如 何 调 整 计 划 和 市 场 的 关 系 成 为 两 国 面 临 的

    21、 共 同 问 题 。答 案 : B第 卷二 、 非 选 择 题13.( 25分 ) 阅 读 材 料 , 完 成 下 列 要 求 。 材 料 一 : 我 国 是 最 早 利 用 海 洋 的 国 家 之 一 , 殷 墟 即 发 现 了 来 自 南 海 乃 至 阿 曼 湾 的 海 贝 。 齐 国借 助 “ 边 海 ” 的 地 理 条 件 , 发 展 “ 鱼 盐 之 利 ” , 成 为 春 秋 战 国 时 最 为 富 庶 的 国 家 。 汉 代 “ 海上 丝 绸 之 路 ” 雏 形 即 已 出 现 , 魏 晋 而 后 , 僧 人 “ 附 商 舶 ” 西 行 “ 求 法 ” , 成 为 佛 教 东 传

    22、的 重要 方 式 。 宋 元 时 代 指 南 针 等 远 洋 航 行 工 具 的 使 用 , 使 海 外 贸 易 达 到 鼎 盛 , 明 朝 前 期 , 在 郑 和下 西 洋 的 背 景 下 , 出 现 了 一 批 重 要 的 航 海 著 作 , 如 瀛 涯 胜 览 星 槎 胜 览 西 洋 番 国 志 等 , 记 录 海 行 见 闻 , 反 映 当 时 东 南 亚 、 印 度 以 及 阿 拉 伯 、 东 非 等 地 的 风 土 人 情 、 山 川 形 胜 。明 后 期 , 郑 若 曾 针 对 倭 寇 等 问 题 , 在 筹 海 图 编 中 明 确 提 出 “ 海 防 ” 的 主 张 : “ 欲

    23、 航 行 于大 洋 , 必 先 战 胜 于 大 洋 。 ” 而 明 、 清 政 府 常 常 采 用 “ 海 禁 ” 的 办 法 。 到 鸦 片 战 争 前 , “ 各 省 水师 战 船 , 均 为 捕 盗 缉 奸 而 设 ” 。 摘 编 自 白 寿 彝 总 主 编 中 国 通 文 等材 料 二 : 鸦 片 战 争 后 , 中 国 被 卷 入 世 界 市 场 体 系 , 通 商 口 岸 不 断 增 加 。 魏 源 认 为 海 运 “ 优 于河 运 者 有 四 利 : 利 国 、 利 民 、 利 官 、 利 商 ” 。 18421846 年 , 茶 出 口 增 长 一 倍 , 丝 的 出 口 增长

    24、 将 近 五 倍 ; 18461856 年 , 茶 出 口 又 增 长 55%, 丝 的 出 口 增 长 三 倍 多 。 海 关 税 收 从 1861 年 的 490 余 万 两 增 加 到 1902 年 的 3000 余 万 两 。 1866 年 , 左 宗 棠 创 办 福 州 船 政 局 , 附 设 福州 船 政 学 堂 。 1868年 , 江 南 制 造 总 局 制 造 的 第 一 艘 近 代 海 轮 “ 惠 吉 ” 号 下 水 , 1872年 轮 船招 商 局 成 立 , “ 使 我 内 江 外 海 之 利 , 不 致 为 洋 人 占 尽 ” 。 1885 年 , 海 军 衙 门 设

    25、立 。 随 着 西 方商 品 与 资 本 输 出 的 扩 大 , 部 分 国 人 提 出 与 列 强 进 行 “ 商 战 ” 。 1904年 , 张 謇 上 奏 朝 廷 , 请 准各 省 成 立 海 洋 渔 业 公 司 , 购 置 新 式 渔 轮 , 发 展 海 洋 渔 业 。 19 世 纪 60年 代 后 , 清 政 府 与 英 法 等 国 签 订 条 约 , 允 许 百 姓 出 国 , “ 毫 无 禁 阻 ” , 仅 南 洋 地 区 , 就 有 中 国 移 民 500万 人 。 摘 编 自 许 涤 新 、 吴 承 明 主 编 中 国 资 本 主 义 发 展 史 等(1)根 据 材 料 一

    26、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概 括 指 出 我 国 古 代 海 洋 利 用 的 特 点 ( 10分 ) 。(2)根 据 材 料 一 、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指 出 晚 清 海 洋 利 用 的 主 要 变 化 及 启 示 ( 15分 ) 。解 析 : 第 (1)问 的 特 点 , 首 先 要 提 取 材 料 一 的 有 效 信 息 , 其 次 要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来 回 答 , 注 意要 概 括 , 不 要 照 搬 材 料 。 “ 从 沿 海 利 用 到 远 洋 开 拓 ; 先 进 技 术 应 用 于 航 海 ; 以 经 济 、 文 化 交流 为 主 , 和

    27、平 利 用 ; 海 洋 意 识 不 足 。 ” 等 可 由 材 料 中 提 取 概 括 , “ 以 民 间 交 流 为 主 ” 可 由 所 学知 识 补 充 。第 (2)问 的 主 要 变 化 的 解 答 要 注 意 材 料 二 中 的 新 现 象 , 由 新 现 象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解 答 。 第 (2)问 的 启 示 , “ 启 示 ” 指 历 史 事 件 中 的 经 验 教 训 对 今 天 的 启 迪 , 结 合 中 国 鸦 片 战 争 后 的 史 实 和西 方 崛 起 的 史 实 , 不 难 得 出 。答 案 : (1)特 点 : 从 沿 海 利 用 到 远 洋 开 拓 ; 先

    28、 进 技 术 应 用 于 航 海 ; 以 经 济 、 文 化 交 流 为 主 ,和 平 利 用 ; 以 民 间 交 流 为 主 ; 海 洋 意 识 不 足 。 (10分 ) (2)主 要 变 化 : 在 西 方 冲 击 下 海 禁 政 策 失 效 , 政 府 被 动 参 与 海 洋 利 用 ; 海 洋 权 益 的 各 方 面 都受 到 西 方 列 强 的 干 预 控 制 ; 通 商 口 岸 增 加 , 海 外 贸 易 拓 展 ; 对 海 洋 重 要 性 的 认 识 逐 步 深 入 ;海 洋 管 理 机 构 逐 步 建 立 , 试 图 建 立 有 效 的 海 防 力 量 ; 海 外 移 民 、

    29、留 学 成 为 重 要 现 象 , 对 国 内的 影 响 加 深 。 (12分 )启 示 : 加 强 海 洋 领 土 及 海 权 意 识 ; 开 发 利 用 海 洋 资 源 。 (3分 )14.( 12分 ) 阅 读 材 料 , 完 成 下 列 要 求 。历 史 地 图 包 含 了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等 多 种 信 息 。 比 较 图 9、 图 10, 提 取 两 项 有 关 汉 唐 间 历 史 变 迁 的 信 息 ,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予 以 说 明 。解 析 : 此 题 是 地 图 类 的 开 放 性 比 较 题 , 解 题 方 法 是 : 首 先 要 仔 细 观

    30、察 地 图 , 提 取 相 关 的 有效 信 息 ; 其 次 要 对 比 所 提 取 信 息 , 即 两 幅 地 图 的 不 同 之 处 : 两 幅 图 中 东 汉 的 州 的 数 目 和 唐 的道 的 数 目 几 乎 一 致 , 其 不 同 之 处 , 一 是 分 布 上 , 二 是 名 称 上 或 划 分 上 。 最 后 , 要 结 合 史 实进 行 论 证 : 地 理 分 布 上 的 不 同 是 因 为 东 汉 经 济 重 心 在 北 方 , 所 以 州 集 中 分 布 于 黄 河 中 下 游 地区 ; 而 到 了 唐 代 , 随 着 经 济 重 心 的 南 移 , 南 北 方 “ 道

    31、” 的 分 布 大 体 平 衡 了 。 名 称 上 或 划 分 上的 不 同 , 可 由 唐 代 “ 道 ” 的 名 称 提 取 出 “ 唐 代 的 划 分 更 注 重 山 川 地 理 形 势 ” 。答 案 : 示 例 一 : 信 息 : 汉 代 的 州 集 中 于 黄 河 中 下 游 地 区 , 唐 代 的 道 南 北 分 布 大 体 平 衡 。说 明 : 汉 唐 间 南 方 社 会 经 济 有 了 很 大 的 发 展示 例 二 : 信 息 : 汉 代 州 名 与 唐 代 道 名 有 很 大 不 同 。说 明 ; 唐 代 “ 道 ” 的 划 分 更 注 重 山 川 地 理 形 势 。 15.

    32、( 15分 ) 历 史 上 重 大 改 革 回 眸材 料 : 1901 年 1 月 29 日 , 慈 禧 太 后 以 光 绪 帝 名 义 在 西 安 发 布 变 法 诏 谕 : “ 我 中 国 之 弱 , 在于 习 气 太 深 , 文 法 太 密 。 庸 俗 之 吏 多 , 豪 杰 之 士 少 误 国 家 者 在 一 私 字 , 困 天 下 者 在 一 例字 , 至 近 之 学 西 法 者 , 语 言 文 字 、 创 造 机 械 而 已 , 此 西 艺 之 皮 毛 , 而 非 西 政 之 本 源 也 ” 。 “ 舍其 本 源 而 不 学 , 学 其 皮 毛 而 又 不 精 , 天 下 安 得

    33、富 强 耶 ?” “ 著 军 机 大 巨 、 大 学 士 、 六 部 、 九 卿 、出 使 各 国 大 巨 、 各 省 督 抚 , 各 就 现 在 情 形 , 参 酌 中 西 政 要 , 举 凡 朝 章 国 故 、 吏 治 民 生 、 学 校科 举 、 军 政 时 政 , 当 因 当 革 , 当 省 当 并 , 或 取 诸 人 , 或 求 诸 己 , 如 何 而 国 势 始 兴 , 如 何 而 人才 始 出 , 如 何 而 度 支 始 裕 , 如 何 而 武 备 始 修 , 各 举 所 知 , 各 抒 所 见 ” 。 以 奕 劻 、 李 鸿 章 、 荣禄 等 人 为 督 办 政 务 大 臣 ,

    34、 以 刘 坤 一 、 张 之 洞 为 参 预 政 务 大 臣 , 共 同 负 责 主 持 新 政 工 作 。 在 随后 五 年 左 右 的 时 间 中 , 改 革 逐 步 推 行 。 史 称 “ 清 末 新 政 ” 。 据 清 德 宗 实 录 等(1)根 据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概 括 清 末 新 政 与 戊 戌 变 法 的 共 同 之 处 。 ( 6 分 )(2)戊 戌 变 法 与 清 末 新 政 两 次 改 革 的 结 果 差 异 很 大 , 根 据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分 析 其 原 因 , 并 指 出 清 末 新 政 的 实 质 ( 9 分 )解 析

    35、 : 此 题 是 比 较 类 型 的 试 题 。 解 题 方 法 : 此 题 只 给 出 了 清 末 新 政 的 材 料 , 所 以 首 先 要 概 括材 料 中 的 信 息 , 然 后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提 取 戊 戌 变 法 的 相 关 信 息 。 第 (1)问 的 共 同 之 处 , 由 “ 舍其 本 源 而 不 学 , 学 其 皮 毛 而 又 不 精 , 天 下 安 得 富 强 耶 ?” 可 得 出 向 西 方 学 习 ; 由 “ 慈 禧 太 后以 光 绪 帝 名 义 在 西 安 发 布 变 法 诏 谕 ” 可 得 出 自 上 而 下 的 改 革 ; 由 “ 参 酌 中 西 政

    36、要 , 举 凡 朝 章国 故 、 吏 治 民 生 、 学 校 科 举 、 军 政 时 政 ” 可 得 出 侧 重 制 度 改 革 。第 (2)问 原 因 , “ 慈 禧 太 后 发 布 变 法 诏 谕 ” , 说 明 新 政 的 主 导 者 是 最 高 统 治 者 , 而 戊 戌 变 法 主导 者 是 民 族 资 产 阶 级 ; “ 以 奕 劻 、 李 鸿 章 、 荣 禄 、 刘 坤 一 、 张 之 洞 等 人 共 同 负 责 主 持 ” , 说 明清 末 新 政 得 到 了 实 力 派 的 认 同 和 支 持 , 而 戊 戌 变 法 时 实 力 派 是 敷 衍 甚 至 反 对 ; 由 材 料

    37、 可 知 ,清 末 新 政 先 是 让 中 央 和 地 方 各 部 大 臣 “ 各 举 所 知 , 各 抒 所 见 ” , 然 后 让 中 央 和 地 方 大 臣 共 同负 责 , 随 后 用 五 年 左 右 的 时 间 逐 步 推 行 , 而 戊 戌 变 法 采 取 的 是 猛 进 政 策 , 严 旨 训 诫 , 急 于 求成 , 所 以 在 推 行 过 程 不 同 ; 面 临 的 国 内 外 情 势 不 同 , 可 由 所 学 知 识 得 出 。第 (2)问 的 实 质 , 可 从 清 末 新 政 的 目 的 得 出 , 维 持 统 治 , 抵 制 革 命 。 答 案 : (1)向 西 方

    38、 学 习 ; 自 上 而 下 的 改 革 ; 侧 重 制 度 改 革 。 (6分 )(2)原 因 : 改 革 主 导 者 不 同 ; 地 方 实 力 派 对 改 革 的 认 识 与 支 持 程 度 不 同 ; 推 行 过 程 不 同 ; 面临 的 国 内 外 情 势 不 同 。 (任 答 三 点 即 可 ,6 分 )实 质 : 维 持 专 制 统 治 , 抵 制 革 命 。 (3 分 )16.( 15分 ) 近 代 杜 会 的 民 主 思 想 与 实 践材 科 一 : 夫 西 人 设 立 新 闻 纸 馆 , 上 以 议 国 家 之 得 失 , 下 以 评 草 野 之 是 非 , 可 以 知 四

    39、 方 之 物 价 ,可 以 悉 外 国 之 情 形 , 原 为 有 益 之 举 。 今 宜 仿 而 行 之 , 惟 不 准 议 朝 廷 得 失 。 凡 外 国 物 价 , 外 国情 形 , 及 中 国 人 而 被 外 国 人 欺 凌 者 , 或 传 教 不 公 道 者 , 皆 可 写 入 新 闻 纸 , 布 告 各 国 , 咸 使 闻知 , 使 归 曲 于 彼 ; 且 以 见 中 国 百 姓 痛 恨 洋 人 , 必 将 激 而 生 变 。 庶 彼 君 臣 闻 之 , 惕 然 知 惧 , 必饬 令 彼 国 公 使 领 事 , 自 行 约 束 。 李 鸿 章 附 呈 潘 司 丁 日 昌 条 说 (

    40、 1867年 )材 料 二 : 19世 纪 70年 代 后 , 维 新 派 开 始 办 报 。 他 们 在 办 报 实 践 中 提 出 , 报 纸 必 须 “ 宗 旨 高 而 定 ” , “ 思 想 新 而 正 ” , “ 材 料 富 而 当 ” , “ 报 事 确 而 速 ” 。 严 复 强 调 办 报 须 “ 一 举 足 不 能 无 方向 , 一 著 论 则 不 能 无 宗 旨 ” 。 有 维 新 人 士 倡 言 : “ 无 古 今 中 外 , 变 法 必 自 空 谈 始 。 故 今 日 中 国将 变 未 变 之 际 , 以 扩 张 报 务 为 第 一 义 。 阅 报 之 多 寡 , 与

    41、爱 力 之 多 寡 有 正 比 例 ; 与 阻 力 之 多 寡有 反 比 例 。 ” 梁 启 超 提 出 : “ 所 贵 乎 报 馆 之 著 述 者 , 能 以 语 言 文 字 开 将 来 之 世 界 也 。 ” 并 说 :“ 去 塞 求 通 , 厥 道 非 一 , 而 报 馆 其 导 端 也 阅 报 愈 多 者 , 其 人 愈 智 ; 报 馆 愈 多 者 , 其 国 愈 强 。 ” 摘 编 自 方 汉 奇 中 国 近 代 报 刊 史 (1)比 较 材 料 一 、 二 , 概 括 指 出 洋 务 派 与 维 新 派 在 办 报 宗 旨 、 任 务 、 目 的 方 面 的 认 识 有 何 不同

    42、。 ( 9分 )(2)根 据 材 料 一 、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分 析 戊 戌 变 法 前 报 纸 在 推 动 近 代 中 国 民 主 进 程 中 的 作用 。 ( 6分 )解 析 : 第 (1)问 的 不 同 比 较 容 易 解 答 , 设 问 已 经 给 出 比 较 项 , 只 要 提 取 两 则 材 料 的 信 息 即 可 ,要 注 意 概 括 。 第 (2)问 的 作 用 , 由 材 料 一 “ 凡 外 国 物 价 , 外 国 情 形 , 及 中 国 人 而 被 外 国 人 欺凌 者 , 或 传 教 不 公 道 者 , 皆 可 写 入 新 闻 纸 ” 可 知 报 纸

    43、有 开 拓 国 人 视 野 、 救 国 图 存 的 作 用 ; 由材 料 二 可 得 出 报 纸 有 启 蒙 宣 传 、 开 启 民 智 的 作 用 ; 由 所 学 知 识 可 知 , 这 些 都 为 戊 戌 变 法 作 了舆 论 准 备 。答 案 : (1) 宗 旨 : 洋 务 派 注 重 对 外 宣 传 , 维 新 派 强 调 政 治 属 性 。 任 务 : 洋 务 派 强 调 披 露 洋 人之 事 务 , 维 新 派 倡 导 为 维 新 变 法 服 务 。 目 的 : 洋 务 派 意 在 维 护 朝 廷 并 警 示 洋 人 , 维 新 派 强 调 利 用 报 纸 传 播 新 思 想 ,

    44、改 变 国 人 的 精 神 面 貌 。 (9分 )(2)逐 步 冲 破 封 建 专 制 的 言 禁 , 拓 展 了 国 人 视 野 ; 进 行 了 救 国 图 存 和 启 蒙 思 想 的 宣 传 , 有 助于 开 启 民 智 ; 为 社 会 变 革 作 了 舆 论 准 备 。 (6分 )17.( 15分 ) 20世 纪 的 战 争 与 和 平材 料 一 : 越 南 战 争 使 美 国 的 政 界 、 军 界 高 层 在 后 来 进 行 战 争 决 策 时 “ 形 成 一 种 新 的 共 识 : 美国 只 应 把 动 用 军 事 力 量 作 为 最 后 一 种 手 段 ; 只 有 当 美 国 国

    45、 家 利 益 明 显 受 到 影 响 时 方 可 这 样 做试 ; 只 有 当 获 得 公 众 强 有 力 的 支 持 时 才 能 这 样 做 ; 只 有 在 有 可 能 相 对 较 快 地 以 较 小 代 价 取 得胜 利 时 才 能 这 样 做 。 ” 摘 编 自 哈 佛 西 提 可 夫 越 战 的 战 后 影 响 材 料 二 : 1990年 12 月 , 海 湾 战 争 “ 沙 漠 风 暴 ” 行 动 发 起 之 前 , 美 国 总 统 乔 治 布 什 表 示 :“ 你 们 尽 管 放 心 , 倘 若 需 要 采 取 军 事 行 动 , 绝 不 会 出 现 另 一 个 越 南 。 ” 摘

    46、 编 自 威 廉 黑 德 等 编 回 顾 越 南 战 争 (1)根 据 材 料 一 、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简 析 海 湾 战 争 没 有 成 为 “ 另 一 个 越 南 ” 的 原 因 。 ( 9 分 )(2)根 据 材 料 一 、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简 析 两 次 战 争 的 结 果 对 国 际 关 系 的 影 响 。 ( 6 分 )解 析 : 第 (1)问 的 原 因 , 从 材 料 一 中 可 得 出 美 国 吸 取 越 南 战 争 的 教 训 , 确 定 战 争 决 策 原 则 ;其 他 可 从 战 争 双 方 、 战 争 发 动 者 、 战 争 形

    47、 式 等 角 度 调 动 已 有 知 识 解 答 。 第 (2)问 的 影 响 可 从所 学 知 识 得 出 答 案 。答 案 : (1)原 因 : 美 国 吸 取 越 南 战 争 的 教 训 , 确 定 战 争 决 策 的 原 则 (2分 ) ; 越 南 战 争 实 际 上是 美 国 与 越 南 及 其 支 持 者 的 较 量 , 海 湾 战 争 是 多 国 部 队 与 单 一 国 家 的 较 量 (3分 ); 越 南 战 争是 美 国 发 动 的 战 争 , 海 湾 战 争 是 联 合 国 授 权 的 行 动 (2分 ) ; 海 湾 战 争 是 高 科 技 战 争 (2分 )。(2)影 响

    48、 : 越 南 战 争 : 推 动 美 苏 关 系 走 向 缓 和 ; 有 利 于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3分 ) 。 海 湾 战 争 :强 化 了 美 国 的 唯 一 超 级 大 国 地 位 ; 使 中 东 地 区 的 局 势 更 加 复 杂 化 。 (3 分 )18.( 15分 ) 中 外 历 史 人 物 评 说材 料 : 韩 愈 是 唐 中 后 期 著 名 文 学 家 、 思 想 家 、 当 时 皇 帝 崇 信 佛 教 , 耗 资 大 量 财 富 。 韩 愈 力 加 谏 阻 : “ 佛 本 夷 狄 之 人 , 与 中 国 言 语 不 通 , 衣 服 殊 制 , 口 不 言 先 王

    49、之 法 言 , 身 不 服 先 王 之 法服 , 不 知 君 臣 之 义 、 父 子 之 情 。 ” 当 时 士 大 夫 热 衷 于 辞 藻 绮 丽 、 对 仗 工 整 但 空 洞 无 物 的 骈 体文 , 朝 廷 亦 将 之 作 为 选 才 重 要 标 准 。 韩 愈 首 倡 “ 古 文 运 动 ” , 主 张 文 章 应 仿 先 秦 散 文 , “ 文 以载 道 ” 。 在 他 看 来 , 由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王 、 武 王 、 孔 子 、 孟 子 依 次 相 传 的 “ 道 ” , 在 孟 子死 后 失 传 , 他 承 担 起 了 重 续 “ 道 统 ” 的 责 任 。 韩 愈 提 倡 的 “ 道 统 ” 就 是 孔 孟 的 仁 义 道 德 思 想 , 同 时 也 做 了 一 些 新 的 阐 释 。 他 一 面 讲 博 爱 ,一 面 又 讲 “ 义 ” 。 他 说 的 “ 义 ” , 主 要 是 指 “ 君 臣 、 父 子 之 道 ” , 旨 在 论 证 儒 家 的 仁 义 道 德 是惟 一 合 法 思 想 , 为 其 反 佛 提 供 理 论 根 据 。 韩 愈 的 思 想 对 后 世 产 生 了 很 大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历史及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onesoil3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