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泰州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4分)1(2分)(2013泰州)下列属于能量单位的是()A瓦特B焦耳C伏特D安培2(2分)(2013泰州)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 3(2分)(2013泰州)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A1.2cm/s B1.2m/s C12cm/s D12m/s4(2分)(2013泰州)地面和太空航天器之间的信息传输是利用()A超声波B次声波C电磁波D光导纤维5(2分)(2013泰州)如图,滚摆上升的过程中() A动能增大B重力势能减小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动能转
2、化为重力势能6(2分)(2013泰州)如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水中“折笔”C水中倒影D雨后彩虹 7(2分)(2013泰州)关于汽车涉及到的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汽油发动机工作时,主要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C轮胎表面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与路面的摩擦D载重汽车的轮子比小汽车多,是为了减小对路面的压力8(2分)(2013泰州)如图所示的几种与电和磁有关的期间,工作时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A风力发电机B电风扇C电饭锅D电磁起重机9(2分)(2013泰州)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3、A三孔插座的中间插孔必须接地B 更换或维修用电器时应该切断电源C家中尽量不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D为了方便,可以抓住导线拉出插座上的插头 10(2分)(2013泰州)台球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B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C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2分)(2013泰州)如图是安装在潜水器上的深度表的电路简图,其中,显示器由电流表改装,压力传感器的电阻随所受压力的
4、增大而减小,电源电压不变,R0是定值电阻在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电路中有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A通过显示器的电流减小BR0两端的电压增大C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增大D电路的总功率减小 12(2分)(2013泰州)有一种“浴霸”,具有照明、吹风和加热三个功能,其中照明灯和吹风机(用表示),均可以单独控制,电热丝(用表示)只有在吹风机启动后才可以工作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3(2分)(2013泰州)将钢锯条以如图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振动 而发出声音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音调
5、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 解答:解:(1)把钢锯条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振动发出声音;(2)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锯条振动的频率改变;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锯条的振幅不变,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14(3分)(2013泰州)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目前的核能发电,是通过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解答:解: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核能发电是通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故答案为:太阳;电;核裂变15(3分)(2013泰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cm
6、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10 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解答:解:当u=20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所以2f=20cm,即f=10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可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故答案为:10;靠近;照相机16(2分)(2013泰州)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通电后
7、小磁针发生偏转,这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图所示装置,通电瞬间直导线向左摆动,这表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解答:解:(1)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是由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2)图中导线通电时,会受力而运动,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答案为:磁场;磁场17(2分)(2013泰州)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之间向下吹气,纸片会向中间靠拢这是由于纸片之间的空气流速增大,导致纸片之间的空气压强减小 解答:解:没有吹气时,纸的中间和外侧的压强相等,纸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垂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
8、纸外侧的压强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故答案为:增大;减小18(2分)(2013泰州)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变速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1.9 m/s 解答:解:(1)由频闪照片可以看出,苹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它做的是变速运动;(2)A到B之间有3个时间间隔,即时间为t=0.3s,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 =1.9m/s故答案为:变速;1.919
9、(3分)(2013泰州)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3 N,小球的体积为600 cm3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5 N(g取10N/kg) 解答:解:(1)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GF示=5N2N=3N,(2)F浮=水gv排,V排= = =3104m3, 物体的体积:V=23104m3=6104m3=600cm3(3)G=mg=5N,m= =0.5kg,物= 0.83103kg/m3;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G=5N故答案为:3;600;520(4分)(20
10、13泰州)工人站在地面上,用定滑轮将27kg的物品吊运到10m高处,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改变施力方向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吊运所需的拉力是270 N;若匀速吊运时的实际拉力是300N,则人所做的有用功是2700 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90%(g取10N/kg)解答:解:物体重力:G=mg=27kg10N/kg=270N,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的目的是可以改变施力方向,但不能省力所以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匀速吊运所需的拉力是F=G=270N;若匀速吊运时的实际拉力是300N,W 总=FS=300N10m=3000J,W有用=Gh=270N10m=2700J= 100%= 100%=90%
11、故答案为:改变施力方向,270;2700J;90%21(3分)(2013泰州)在“怎样使两个灯泡都亮起来”的活动中,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结果两个灯泡都亮了这时,两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若电源电压为3V,灯泡的规格均为“2.2V0.22A”,则每个灯泡的电阻是10 ,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225 W 解答:解:(1)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故两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2)已知U额=2.2V,I额=0.22A,根据欧姆定律得:RL= = =10(3)已知电源电压U=3V,两个相同的灯泡串联连接;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UL实=U=3V=1.5V, 则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 = =0.
12、225W故答案为:串联;10;0.225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51分解答45、46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22(6分)(2013泰州)根据要求作图(1)如图1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画出水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如图2所示是一个简易压水机,其中AOB是杠杆,作出动力F 1的力臂(3)如图3所示电路,小磁针在通电螺线管附近静止,标出小磁针的N极解答:解:(1)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2)已知支点为O,过点O作力F1的垂线段L1如图所示:(3)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小磁针左端为
13、S极,如图所示: 23(6分)(2013泰州)如图所示是一辆新型坦克,其质量为20t,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000kw,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g取10N/kg,求:(1)坦克的重力(2)坦克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坦克以额定功率行驶10min,发动机所做的功解答:已知:m=20t=210 4kg,P=1000kW=106W,S=2m2,t=10min=600s,g=10N/kg求:(1)坦克的重力G;(2)坦克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3)坦克以额定功率行驶10min,发动机所做的功W解:(1)坦克的重力:G=mg=2104kg10N/kg=2105N;(2)坦克静止时,对
14、水平地面的压力:F=G=2105N,水平地面的压强: p= = =5104Pa;(3)发动机所做的功:W=Pt=106W600s=6108J答:(1)坦克的重力为2105N;(2)坦克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4Pa;(3)坦克以额定功率行驶10min,发动机所做的功为6108J24(7分)(2013泰州)如图1所示是一种电热水龙头,图2是它的电路简图旋转手柄可使扇形开关S同时接触两个相邻触点,从而控制流出的水为冷水、温水或热水已知R 1、R2是电热丝,R2=55,温水档的电功率是2.2kW试回答或求解下列问题:(1)S旋到2位置时,水龙头流出温水;S旋到3位置时,水龙头流出热水(选填“1
15、”、“2”或“3”)(2)电热丝R1的阻值是多大?(3)S旋到热水档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大? 解答:解:(1)当开关处于位置2时,只有电阻R1接入电路,电路电阻最大,根据P=可知:此时功率最小,可见此时放出的是温水;当开关处于位置3时,电阻R1和R2并联接入电路,电路电阻最变小,根据P=可知:此时功率最小,所以此时放出的是热水;(2)P=UI=可知,温水功率P温水=2.2kW=2200W,R1= = =22;(3)S旋到热水档时,电阻R 1和R2并联接入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得:I1= = =10A,I2= = =4A,所以,I=I1+I2=10A+4A=14A答:(1)2;3;(2)电热丝R1
16、的阻值22;(3)S旋到热水档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是14A25(8分)(2013泰州)本题有两小题(1)如图1所示,用斜面、木板、棉布、玻璃板、小车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小车在水平玻璃板上运动时受 到3个力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到: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远;由此可以推测,如果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如图2所示,用装有细沙的容器、三脚小桌和质量不同的木块做“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为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比较小桌在沙子中下陷的深度来间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实验
17、中采用质量不同的木块,是为了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操作时应该让木块从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若要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的关系,请简要说明具体做法 解答:解:(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小车在运动时,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所以受3个力的作用;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越远,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2)由题意知,实验是通过观察比较小桌在沙子中下陷的深度来间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实验中采用质量不同的物块,是为了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保持
18、物体从同一高度由静止落下;若要探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的关系,则需让同一木块从不同高度下落,比较小桌下陷的深度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3;远;匀速直线;(2)小桌在沙子中下陷的深度;质量;相同;让同一木块从不同高度下落,比较小桌下陷的深度26(4分)(2013泰州)小华做测量某种金属零件密度的实验 (l)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零刻度,指针稳定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测量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零件的质量是78 g(3)在量筒中注入50ml的水,将零件放入水中后,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零件的体积是1
19、0 cm3(4)该零件的密度是7.8 g/cm3解答:解:(1)如图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天平的右侧上翘,平衡螺母向右移动(2)零件的质量m=50g+20g+5g+3g=78g(3)零件的体积V=60ml50ml=10ml=10cm3 (4)零件的密度= =7.8g/cm3故答案为:(1)右;(2)78;(3)10;7.827(7分)(2013泰州)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用搅拌棒
20、搅拌(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4(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时间 /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6 温度/862 0 0 0 0 0 0 0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4)由图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选填“变化”或“不变”) 解答:解:(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
21、搅拌;(2)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3)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由图象知,水达到沸点后沸腾,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慢;用搅拌棒搅拌;(2)状态;4;(3)见上图;(4)不变28(6分)(2013泰州)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 (1)请将实验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2)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的故障可能是Rx断路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
22、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24 A,阻值为10 (3)实验结束后,老师向同学们提出:“如果不适用电压表,再提供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能否设计一个也能测量Rx阻值的实验”如图丙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电路图,他的做法是:将S接到a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再将接到b,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2;I2Rx=I1R0由可得Rx=试对小明的方案做出评价(必须简要说明理由)解答:解:(1)由图知:大部分电路已经连接完成,滑动变阻器连接了左上方的接线柱,需要再选择下方的一 个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电路连接如图所示;(2)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无电流通过,而电压表有示数说明正负接线柱与电源正负极之间连接
23、是连通的,所以电路故障为待测电阻Rx断路电流表选择的是00.6A量程,对应的分度值为0.02A,此时的示数为0.24A,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 =10;(3)小明的设计不合理,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当开关S由a拨到b时,电阻R0和RX两端的电压不相等故答案为:(1)实物连接如下图: (2)电阻Rx;0.24;10;(3)不合理,因为S接a、b时,Rx与R0两端的电压不相等29(8分)(2013泰州)如图所示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所用实验器材是:电源(6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电阻箱(0999.9)、滑动变阻器(402A
24、)、开关、导线若干表一:实验序号电压U/V电流I/A1 1.0 0.20 2 1.5 0.303 2.0 0.40表二:实验序号电阻R/电流I/A1 5 0.402 10 0.203 20 0.10(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见表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5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例关系(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调节电阻箱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相同,读出电流值,所测得几组数据见表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2 V;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5、例关系 (3)就本实验所用器材,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若保持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2V,为能完成实验,电阻箱可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3.3 至20 (保留一位小数)解答:解:(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值不变,根据第一组数据知,R= =5;分析得,电阻不变,电压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电流就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可得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此实验通过调节变阻箱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由第一组数据知,U=IR=0.4A5=2V;分析数据得,电压不变,导体的电阻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可得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3)根据题意,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所以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时,便是电阻箱的最小阻值;当滑动变阻器电阻为40时,便是电阻箱可接的最大电阻因为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为2V,所以R最小= = 3.3;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40,则电路中电流,I 最小= = =0.1A所以R最大= = =20故答案为:(1)5;正比例;(2)电阻箱;滑动变阻器;2;反比例;(3)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