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 四 川 成 都 七 中 实 验 校 高 三 上 期 第 一 次 月 考 文 综 历 史第 I 卷 (选 择 题 共 48分 )一 、 单 项 选 择 题1.汉 代 冶 铁 技 术 取 得 重 大 发 展 。 铸 铁 柔 化 处 理 技 术 和 炼 钢 技 术 在 汉 初 很 不 普 及 , 但 汉 武 帝 后却 得 到 迅 速 推 广 , 工 艺 也 更 为 成 熟 。 其 主 要 原 因 在 于 ( )A.盐 铁 官 营 政 策 的 推 行B.民 营 手 工 业 的 发 展C.水 力 鼓 风 冶 铁 工 具 的 发 明D.铁 农 具 的 广 泛 应 用解 析 : 此 题 考 查
2、 的 是 汉 武 帝 时 期 的 经 济 政 策 。 汉 武 帝 时 期 实 行 盐 铁 官 营 、 均 输 平 准 等 经 济 政策 , 全 面 控 制 工 商 业 , 使 得 官 营 手 工 业 中 的 技 术 更 加 成 熟 , 故 选 A。 民 营 手 工 业 在 汉 武 帝 时 期 受 到 沉 重 打 击 , 无 力 与 国 家 抗 衡 , B排 除 。 东 汉 杜 诗 发 明 水 牌 , 用 水 利 鼓 风 冶 铁 , 排 除 C。西 汉 时 期 冶 铁 技 术 的 先 进 才 使 得 铁 农 具 广 泛 使 用 , 这 是 结 果 而 不 是 原 因 , D排 除 。答 案 :
3、A2.江 苏 沛 县 是 汉 高 祖 刘 邦 的 故 乡 , 世 界 刘 氏 宗 亲 会 馆 在 沛 县 落 成 , 大 批 海 内 外 刘 姓 子 弟 前 来寻 根 问 祖 , 联 谊 交 流 。 这 一 事 件 与 下 列 思 想 观 念 具 有 一 致 性 的 是 ( )A.“ 四 海 之 内 皆 兄 弟 也 ” (孔 子 )B.“ 同 姓 则 同 德 , 同 德 则 同 心 , 同 心 则 同 志 ” (左 丘 明 )C.“ 富 贵 不 归 故 乡 , 如 衣 绣 夜 行 ” (项 羽 )D.“ 露 从 今 夜 白 , 月 是 故 乡 明 ” (杜 甫 )解 析 : A 项 表 示 天
4、 下 的 人 都 像 兄 弟 一 样 , 体 现 的 是 理 念 是 团 结 友 爱 ; B项 意 为 相 同 姓 氏 的 人会 有 同 样 的 心 性 想 法 , 才 会 有 相 同 的 志 向 。 这 里 强 调 的 是 血 缘 关 系 , 体 现 的 是 宗 法 理 念 , 故与 题 干 反 映 的 事 件 相 符 , 故 选 B; CD 项 意 思 体 现 的 是 光 宗 耀 祖 , 思 念 家 乡 。 答 案 : B3.宋 史 专 家 赵 宝 珠 认 为 , “ ( 它 ) 是 宋 代 以 前 商 品 经 济 发 展 形 势 下 出 现 的 一 种 新 事 物 ,它 扎 根 于 农
5、村 商 品 经 济 的 基 础 上 , 逐 步 变 为 沟 通 城 乡 的 经 济 纽 带 , 而 后 把 与 城 市 相 连 的 部 分变 为 城 市 的 重 要 市 区 , 使 宋 代 城 市 达 到 一 个 新 的 历 史 水 平 , 创 出 了 中 国 古 代 城 市 的 新 道路 。 ” 材 料 论 述 的 是 宋 代 的 ( )A.街 市B.市 镇C.夜 市D.草 市解 析 : 草 市 , 就 是 民 间 集 市 。 “ 草 市 ” 是 在 离 城 镇 稍 远 , 交 通 便 利 的 一 些 地 点 自 然 形 成 的 民间 集 市 。 宋 代 以 前 已 经 出 现 , 说 明
6、商 业 得 到 了 发 展 。 结 合 题 干 中 的 “ 扎 根 于 农 村 商 品 经 济 ” ,故 选 D。 古 代 的 “ 街 市 ” 、 “ 市 镇 ” 指 的 是 城 市 的 集 市 ; 而 “ 夜 市 ” 也 仅 仅 在 政 治 中 心 和 商 业 繁 华 的 大 都 会 城 市 中 出 现 。 因 此 ABC项 不 符 合 题 意 。答 案 : D4.有 学 者 认 为 : “ 中 国 凭 借 着 在 丝 绸 、 瓷 器 等 方 面 无 与 匹 敌 的 制 造 业 和 出 口 , 与 任 何 国 家 进行 贸 易 都 是 顺 差 。 在 1800 年 以 前 , 欧 洲 肯 定
7、 不 是 世 界 经 济 的 中 心 。 ” 按 这 一 观 点 , 18 世 纪 末 世 界 贸 易 中 心 最 有 可 能 是 ( )A.长 安B.北 京C.上 海D.广 州解 析 : 材 料 所 述 是 想 说 明 中 国 是 世 界 贸 易 中 心 , 而 根 据 材 料 所 述 时 间 “ 18 世 纪 末 ” 应 该 是中 国 处 于 清 朝 统 治 之 下 , 当 时 清 政 府 推 行 海 禁 政 策 , 只 允 许 广 州 一 处 可 以 在 十 三 行 进 行 对 外贸 易 , 所 以 应 该 选 D。 根 据 以 上 分 析 , ABC 项 均 错 误 。答 案 : D5
8、.下 表 是 明 清 主 要 商 帮 情 况 一 览 表 , 据 此 分 析 导 致 明 清 商 帮 衰 落 的 主 要 因 素 包 括 ( )商 帮 主 营 商 品 形 成 时 期 鼎 盛 时 期 衰 落 时 期 徽 商 茶 、 盐 、 典 当 、 瓷器 、 丝 绸 明 成 华 、 弘 治 年间 17 世 纪 下 半 叶至 19世 纪 初 19世 纪 40年 代晋 商 茶 、 盐 、 票 号 、 粮食 、 丝 绸 明 中 期 鸦 片 战 争 前 夕 1862年 后江 右 商 帮 瓷 器 、 粮 食 、 茶 明 成 华 、 弘 治 年间 18 世 纪 初 至 19世 纪 鸦 片 战 争 后 西
9、 方 列 强 对 华 商 品 输 出 外 国 商 人 可 以 直 接 进 入 内 地 采 购 外 商 在 华 享 有 贸 易 特 权 封 建 专 制 统 治 遏 制 了 商 业 的 发 展A. B. C. D. 解 析 : 根 据 表 格 分 析 可 知 , 明 清 商 帮 衰 落 的 主 要 时 间 段 都 是 在 鸦 片 战 争 后 , 因 此 均 和 鸦 片 战争 后 中 国 的 局 势 的 变 化 有 关 。 鸦 片 战 争 后 , 西 方 列 强 对 华 商 品 输 出 , 外 国 商 人 可 以 直 接 进 入内 地 采 购 , 外 商 在 华 享 有 贸 易 特 权 这 些 都
10、抑 制 了 传 统 商 帮 的 发 展 ; 此 外 封 建 专 制 统 治 也 是 商帮 的 发 展 的 障 碍 。 因 此 均 符 合 题 意 , 故 选 A。答 案 : A6.一 个 历 史 小 组 在 讨 论 对 于 李 鸿 章 的 评 价 时 , 发 生 了 分 歧 :甲 : 没 有 李 鸿 章 就 没 有 中 国 的 近 代 化乙 : 李 鸿 章 不 但 双 手 沾 满 了 人 民 的 鲜 血 , 而 且 是 一 个 大 卖 国 贼丙 : 李 鸿 章 领 导 的 洋 务 运 动 改 变 了 传 统 的 “ 夷 夏 ” 观 , 开 明 的 士 大 夫 和 官 僚 们 认 识 到 中 国
11、 再不 是 “ 天 朝 之 国 ” , 而 是 世 界 各 国 的 一 员 , 并 且 是 远 不 如 西 方 各 国 富 强 的 一 员 丁 : 李 鸿 章 领 导 的 洋 务 运 动 促 进 西 方 科 学 技 术 和 其 他 社 会 事 物 的 逐 步 传 入 , 在 通 商 口 岸 、 沿海 地 区 , 社 会 风 气 也 开 始 发 生 了 一 些 变 化以 上 几 位 同 学 的 评 价 可 能 运 用 的 历 史 史 观 依 次 是 ( )A.近 代 化 史 观 社 会 史 观 革 命 史 观 全 球 史 观B.近 代 化 史 观 革 命 史 观 全 球 史 观 社 会 史 观C
12、.全 球 史 观 革 命 史 观 近 代 化 史 观 社 会 史 观D.社 会 史 观 革 命 史 观 全 球 史 观 近 代 化 史 观 解 析 : 本 题 通 过 对 李 鸿 章 的 评 价 考 查 历 史 史 观 。 甲 显 然 是 从 近 代 化 角 度 进 行 评 价 的 ; 乙 认 为李 鸿 章 是 刽 子 手 、 卖 国 贼 , 这 是 从 革 命 史 的 角 度 进 行 评 价 的 ; 丙 认 为 李 鸿 章 领 导 的 洋 务 运 动使 中 国 士 大 夫 认 识 到 中 国 与 世 界 的 关 系 及 中 国 在 世 界 中 的 地 位 , 这 是 从 全 球 史 的 角
13、度 进 行 评价 的 ; 丁 的 评 价 角 度 也 较 明 显 。 故 选 B项 。答 案 : B7. 南 京 条 约 签 订 后 , 清 政 府 并 未 在 国 内 予 以 公 布 颁 行 , 当 时 连 清 朝 办 理 “ 夷 务 ” 的 官 员都 “ 未 见 其 文 ” , 社 会 各 界 对 条 约 具 体 内 容 更 是 缺 乏 了 解 。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后 , 咸 丰 帝 颁 发上 谕 , 准 允 将 天 津 条 约 、 北 京 条 约 印 刷 成 册 , 颁 发 各 省 。 这 说 明 ( )A.第 一 批 不 平 等 条 约 对 中 国 社 会 影 响 有 限B
14、.闭 关 锁 国 体 制 对 不 平 等 条 约 有 抵 制 作 用C.清 政 府 对 条 约 体 制 从 不 接 受 到 逐 渐 认 同D.列 强 的 侵 略 促 进 了 清 政 府 政 治 公 正 透 明 解 析 : 材 料 描 述 了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个 不 平 等 条 约 南 京 条 约 签 订 后 , 清 政 府 表 现 出 来的 是 , 不 是 很 情 愿 地 接 受 这 一 历 史 事 实 。 到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后 , 清 政 府 的 态 度 发 生 了 较 大 的变 化 , 说 明 清 政 府 对 条 约 的 态 度 从 不 接 受 到 逐 渐 认 同
15、 。 故 选 C。 A项 错 误 , 清 政 府 未 颁 行 天下 并 非 说 明 该 条 约 影 响 有 限 ; B 项 错 误 , 闭 关 锁 国 体 制 在 鸦 片 战 争 后 被 打 破 ; D 项 明 显 错 误 。答 案 : C8.以 下 是 “ 清 政 府 学 部 颁 行 的 奏 定 学 堂 章 程 中 学 堂 课 程 及 课 时 统 计 表 ” , 从 中 获 取 的 正确 信 息 是 ( )课 程 修 身 读 经讲 经 中 国文 学 外 语 历 史 地 理 几 何代 数 理 化 植 物动 物 图 画 体 操 合 计课 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1
16、0 177A.教 育 出 现 近 代 化 趋 势 B.殖 民 地 教 育 特 征 明 显C.传 统 教 育 仍 占 主 导 地 位D.近 代 教 育 已 取 代 传 统 教 育解 析 : 从 课 程 分 类 来 看 , 既 有 中 国 儒 家 经 学 , 也 有 西 方 自 然 科 学 等 课 程 ; 从 课 时 分 布 来 看 ,儒 学 与 西 学 课 时 比 例 差 别 不 大 , 由 此 可 知 , A 项 正 确 ; B 项 错 误 , 中 国 并 非 殖 民 地 ; C 项 错误 , 与 材 料 信 息 明 显 不 符 ; D项 错 误 , 材 料 体 现 的 是 近 代 教 育 与
17、 传 统 教 育 并 行 的 局 面 。答 案 : A9.某 个 时 代 , 有 人 主 张 学 问 要 自 有 心 得 : 读 孔 子 之 书 , 必 须 与 自 己 的 经 验 相 印 证 ; 如 果 心 中不 以 为 然 , 那 么 , 即 使 是 孔 子 之 言 , 也 不 能 承 认 就 是 对 的 。 这 种 思 想 观 念 传 播 甚 广 , 知 识 界于 是 出 现 了 不 少 特 立 独 行 之 士 。 这 最 可 能 是 以 下 哪 类 人 物 的 主 张 ( )A.诸 子 百 家B.程 朱 理 学 C.陆 王 心 学D.五 四 健 将解 析 : 从 材 料 “ 如 果 心
18、 中 不 以 为 然 , 那 么 , 即 使 是 孔 子 之 言 , 也 不 能 承 认 就 是 对 的 ” 可 以 看出 材 料 重 视 心 的 作 用 , 这 与 陆 王 心 学 的 观 点 类 似 , 故 选 C。 A 项 错 误 , 诸 子 百 家 观 点 并 不 一致 , 且 均 非 重 视 心 的 作 用 ; B 项 强 调 的 是 观 念 实 践 中 来 ; D项 主 张 引 进 近 代 的 民 主 科 学 思 想 。因 此 ABD项 均 错 误 。 答 案 : C10.鲁 迅 在 中 国 小 说 史 略 中 说 : “ 在 清 朝 , 讽 刺 小 说 反 少 有 , 有 名 而
19、 几 乎 是 唯 一 的 作 品 ,就 是 。 讽 刺 小 说 贵 在 旨 微 而 语 婉 的 , 假 如 过 甚 其 辞 , 就 失 了 文 艺 上 底 价值 , 所 以 讽 刺 小 说 从 而 后 , 就 可 以 谓 之 绝 响 。 ” 其 中 的 “ ” 最有 可 能 是 ( ) A.图 AB.图 BC.图 CD.图 D解 析 : 此 题 考 查 的 是 我 国 的 古 代 的 文 学 的 相 关 内 容 。 儒 林 外 史 是 我 国 一 部 著 名 的 古 典 长篇 讽 刺 小 说 , 它 通 过 生 动 的 艺 术 形 象 , 反 映 了 封 建 社 会 末 期 腐 朽 黑 暗 的
20、 社 会 现 实 , 批 判 了 八股 科 举 制 度 , 揭 露 了 反 动 统 治 的 罪 恶 和 虚 伪 , 所 以 选 择 C; 其 他 几 个 作 品 不 符 合 题 意 , 不 是讽 刺 小 说 , 故 排 除 。答 案 : C11.1934 年 食 货 半 月 刊 创 刊 , 其 编 辑 的 话 指 出 : “ 史 学 虽 不 是 史 料 的 单 纯 排 列 , 史学 却 离 不 开 史 料 。 理 论 虽 不 是 史 料 的 单 纯 排 列 可 以 产 生 , 理 论 并 不 是 原 形 一 摆 , 就 算 成 功 了的 。 中 国 社 会 史 的 理 论 斗 争 , 总 算
21、热 闹 过 了 。 但 是 如 不 经 一 番 史 料 的 搜 求 , 特 殊 问 题 的 提 出 和 解 决 , 那 进 一 步 的 理 论 争 斗 , 断 断 是 不 能 出 现 的 。 ” 这 位 编 辑 要 表 达 的 是 ( )A.史 学 研 究 即 是 史 料 学B.史 料 学 可 以 取 代 理 论C.理 论 无 益 于 史 学 研 究D.理 论 建 构 离 不 开 史 料解 析 : 从 材 料 “ 但 是 如 不 经 一 番 史 料 的 搜 求 , 特 殊 问 题 的 提 出 和 解 决 , 那 进 一 步 的 理 论 争 斗 ,断 断 是 不 能 出 现 的 ” 可 以 看
22、出 史 学 理 论 的 构 建 离 不 开 史 料 , 故 选 D。 A项 错 误 , 材 料 明 确 说明 理 论 不 是 史 料 的 单 纯 排 列 可 以 产 生 ; BC 项 明 显 错 误 。答 案 : D12.“ 治 世 不 一 道 , 便 国 不 必 法 古 ” , 天 下 “ 定 于 一 ” , “ 天 下 兴 亡 , 匹 夫 有 责 ” , “ 大 道 之 行 也 ,天 下 为 公 ” 。 上 述 思 想 主 张 中 , 具 有 哪 些 积 极 元 素 ( ) 社 会 责 任 国 家 统 一 改 革 精 神 崇 尚 实 用A. B. C. D. 解 析 : 治 世 不 一 道
23、 , 便 国 不 必 法 古 ” 体 现 了 变 革 精 神 ; 天 下 “ 定 于 一 ” 体 现 了 维 护 统 一 ;“ 天 下 兴 亡 , 匹 夫 有 责 ” 体 现 了 社 会 责 任 感 ; 因 此 符 合 题 意 , 故 选 B。 “ 大 道 之 行 也 ,天 下 为 公 ” 体 现 了 民 主 精 神 , 并 未 有 选 项 进 行 对 应 ; 崇 尚 实 用 的 内 容 材 料 无 法 体 现 。答 案 : B第 II 卷 (综 合 题 共 52分 )二 、 综 合 题 (共 52 分 )13.( 32分 ) 国 家 实 力 有 两 种 , 一 种 是 硬 实 力 , 指 国
24、 家 的 经 济 、 军 事 等 实 力 ; 另 一 种 是 软 实 力 , 指 国 家 的 文 化 价 值 观 念 、 社 会 制 度 等 实 力 。 阅 读 材 料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回 答 问 题 。材 料 一 : 秦 汉 宰 相 是 首 长 制 , 唐 代 宰 相 是 委 员 制 。 最 高 议 事 机 关 又 称 政 事 堂 。 一 切 政 府 法 令 ,须 用 皇 帝 诏 书 名 义 颁 布 者 , 事 先 由 政 事 堂 开 会 议 决 , 送 进 皇 宫 划 一 敕 字 , 然 后 由 政 事 堂 盖 印中 书 、 门 下 之 章 发 下 。 没 有 政 事 堂 盖
25、印 , 即 算 不 得 诏 书 , 在 法 律 上 没 有 合 法 地 位 必 得 中书 、 门 下 二 省 共 同 认 可 , 那 道 敕 书 才 算 合 法 。 钱 穆 国 史 新 论 材 料 二 : 唐 太 宗 发 现 有 一 人 诈 伪 做 官 , 便 下 令 处 死 。 但 负 责 审 理 此 案 的 官 员 戴 胄 说 : “ 法 者 ,国 家 所 以 布 大 信 于 天 下 ; 言 者 , 当 时 喜 怒 之 际 发 耳 , 陛 下 发 一 朝 之 忿 而 许 杀 之 , 既 如 不 可 置之 于 法 , 此 乃 忍 小 忿 而 存 大 信 也 。 ” 唐 太 宗 被 迫 收 回
26、 成 命 , 对 他 说 : “ 法 有 所 失 , 公 能 正 之 ,朕 何 忧 也 ! ” 引 自 朱 绍 侯 主 编 中 国 古 代 史 材 料 三 : 以 天 下 之 广 、 四 海 之 众 , 千 端 万 绪 , 须 合 变 通 , 皆 委 百 司 商 量 , 宰 相 筹 划 , 于 事 稳便 , 方 可 奏 行 。 岂 得 以 一 日 万 机 , 独 断 一 人 之 虑 也 。 且 日 断 十 事 , 五 条 不 中 , 中 者 言 善 ; 其 如 不 中 者 何 ? 以 日 继 月 , 乃 至 累 年 , 乖 谬 既 多 , 不 亡 何 待 ! 贞 观 政 要 论 政 体 材 料
27、 四 : 明 太 祖 说 : “ 自 秦 始 置 丞 相 , 不 旋 踵 而 亡 。 汉 唐 宋 因 之 , 虽 有 贤 相 , 然 其 间 所 用 者 ,多 有 小 人 , 专 权 乱 政 。 今 我 朝 罢 丞 相 , 设 五 府 、 六 部 分 理 天 下 庶 务 , 彼 此 颉 颃 , 不 敢 相压 , 事 皆 朝 廷 总 之 , 所 以 稳 当 。 ” 明 太 祖 实 录 材 料 五 : 日 本 学 者 认 为 , 隋 唐 时 期 , 日 本 从 中 国 学 习 了 几 个 文 化 要 素 , 使 得 日 本 的 历 史 完 成了 一 个 飞 跃 , 这 几 个 文 化 要 素 就
28、是 汉 字 、 儒 学 、 官 制 和 大 乘 佛 教 。 孟 宪 实 传 统 文 化 : 中 国 文 化 软 实 力 之 源 材 料 六 : 中 国 的 传 统 文 化 自 汉 以 来 , 是 以 儒 学 为 中 心 的 文 化 架 构 , 一 直 被 我 们 认 为 是 世 界 上最 好 的 文 化 , 但 是 到 了 晚 清 出 现 千 年 未 有 之 文 化 危 机 从 晚 清 开 始 , 中 国 社 会 就 是 一 个 不断 重 建 文 化 自 信 心 的 过 程 , 这 种 文 化 自 信 心 的 建 设 包 括 物 质 层 面 、 制 度 层 面 和 精 神 层 面 。 廖 保
29、平 铁 屋 里 的 大 国 突 围 请 回 答 :(1)结 合 材 料 一 、 二 指 出 , 唐 初 君 主 的 权 力 受 到 哪 些 方 面 的 制 约 ? 据 此 概 括 唐 初 的 君 主 专 制制 度 呈 现 出 怎 样 的 特 点 ? ( 6分 )(2)根 据 材 料 三 、 四 , 指 出 唐 太 宗 与 明 太 祖 就 丞 相 作 用 的 看 法 上 有 何 不 同 ? ( 6 分 )(3)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你 认 为 唐 代 和 明 代 丞 相 制 度 的 变 革 对 中 国 历 史 发 展 所 起 的 作 用 有 什 么 不 一 致 的 地 方 ? ( 8 分
30、)(4)结 合 唐 宋 的 相 关 史 实 , 概 括 古 代 中 国 软 实 力 的 表 现 。 ( 6 分 )(5)近 代 中 国 是 如 何 从 物 质 、 制 度 和 精 神 等 方 面 “ 重 建 文 化 自 信 心 的 ” 。 ( 6 分 )解 析 : (1)从 材 料 “ 唐 代 宰 相 是 委 员 制 ” “ 必 得 中 书 、 门 下 二 省 共 同 认 可 , 那 道 敕 书 才 算 合 法 ”可 以 看 出 三 省 六 部 制 制 约 皇 权 ; 从 材 料 二 “ 法 者 , 国 家 所 以 布 大 信 于 天 下 ” 可 以 看 出 法 律 制约 皇 权 。 据 此
31、概 括 唐 代 形 成 了 集 体 决 策 的 局 面 , 一 定 程 度 上 有 利 于 减 少 皇 帝 的 决 策 失 误 , 君臣 关 系 、 中 央 各 部 门 之 间 的 关 系 都 配 合 得 比 较 协 调 ; 但 从 本 质 上 看 , 唐 朝 仍 然 是 君 主 专 制 的统 治 。 (2)从 材 料 三 “ 皆 委 百 司 商 量 , 宰 相 筹 划 , 于 事 稳 便 , 方 可 奏 行 。 岂 得 以 一 日 万 机 ,独 断 一 人 之 虑 也 ” 等 信 息 可 以 分 析 丞 相 的 作 用 , 从 材 料 四 “ 自 秦 始 置 丞 相 , 不 旋 踵 而 亡
32、。汉 、 唐 、 宋 因 之 , 虽 有 贤 相 , 然 其 间 所 用 者 , 多 有 小 人 , 专 权 乱 政 ” 可 知 设 置 丞 相 是 政治 动 乱 的 根 源 , 加 强 皇 权 。 (3)结 合 古 代 中 国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强 化 在 不 同 时 期 的 作用 回 答 。 封 建 社 会 前 期 , 其 积 极 作 用 是 主 要 的 , 完 善 了 中 央 集 权 制 , 有 利 于 国 家 统 一 , 社 会稳 定 , 促 进 了 经 济 文 化 的 繁 荣 ; 封 建 社 会 后 期 , 其 消 极 作 用 是 主 要 的 , 专 制 主
33、 义 的 强 化 阻 碍 了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的 发 展 , 不 利 于 社 会 进 步 。 (4)隋 唐 时 期 中 国 的 软 实 力 主 要 说 的 是 中 国 的 文化 思 想 和 制 度 在 世 界 上 的 影 响 。 思 想 文 化 上 , 儒 学 发 展 到 哲 理 化 的 理 学 ; 中 国 文 化 对 周 边 国家 文 化 发 展 影 响 深 远 , 中 华 文 化 圈 形 成 ; 制 度 上 三 省 六 部 制 是 我 国 古 代 政 治 制 度 成 熟 的 标 志之 一 。 (5)此 题 需 要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进 行 回 答 。 从 物 质 层 面 、
34、制 度 层 面 和 思 想 层 面 向 西 方 进 行学 习 的 , 呈 现 出 了 一 个 渐 进 的 过 程 。答 案 : (1)制 约 : 皇 权 受 到 三 省 大 臣 和 法 律 的 制 约 。 特 点 : 皇 权 之 下 的 分 权 , 唐 代 在 君 主 专制 政 体 下 形 成 了 集 体 决 策 的 局 面 , 君 臣 关 系 、 中 央 各 部 门 之 间 的 关 系 都 配 合 得 比 较 协 调 ; 但从 本 质 上 看 , 唐 朝 仍 然 是 君 主 专 制 的 统 治 。(2)不 同 : 唐 太 宗 认 为 设 置 丞 相 有 利 于 提 高 中 央 的 行 政 效
35、 率 , 可 避 免 因 君 主 决 策 失 误 而 亡 国 ;明 太 祖 认 为 设 置 丞 相 是 政 治 动 乱 的 根 源 , 应 集 中 权 力 于 皇 帝 一 人 。(3)不 一 致 : 唐 朝 处 于 中 国 封 建 社 会 鼎 盛 时 期 , 三 省 六 部 制 完 善 了 中 央 集 权 制 , 有 利 于 国 家统 一 , 社 会 稳 定 , 促 进 了 经 济 文 化 的 繁 荣 ; 而 明 朝 以 来 中 国 封 建 制 度 日 益 衰 落 , 专 制 主 义 的强 化 阻 碍 了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的 发 展 , 不 利 于 社 会 进 步 。 (4)表 现 :
36、 ( 6 分 )文 化 价 值 : 儒 学 发 展 到 哲 理 化 的 理 学 ; 中 国 文 化 对 周 边 国 家 文 化 发 展 影 响 深 远 , 中 华 文 化 圈形 成 ; 四 大 发 明 的 传 播 推 动 着 世 界 文 明 的 发 展 。 ( 4 分 , 每 点 2分 , 答 对 其 中 两 点 即 可 )社 会 制 度 : 实 行 三 省 六 部 制 、 科 举 制 完 善 中 央 集 权 制 。 ( 4分 , 每 点 2 分 )(5)( 6分 , 史 实 1 分 , 论 述 1分 。 )物 质 层 面 : 兴 起 洋 务 运 动 , 积 极 学 习 西 方 先 进 技 术
37、 ;制 度 层 面 :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 辛 亥 革 命 和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 推 动 民 主 政 治 的 构 建 ;精 神 层 面 : 掀 起 新 文 化 运 动 、 五 四 运 动 , 推 动 民 主 思 想 的 发 展 。14.( 20分 )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回 答 问 题 。材 料 一 : 元 朝 行 省 的 划 界 原 则 , 一 改 前 代 以 山 川 形 便 为 主 的 做 法 , 明 确 以 犬 牙 交 错 为 主 导 ,目 的 是 从 根 本 上 消 除 行 省 赖 以 自 重 的 自 然 地 理 之 险 、 区 域 经 济 之 利 、 一
38、 方 民 众 之 心 , 这 在 中国 古 代 地 方 行 政 区 划 史 上 具 有 转 折 意 义 。 腹 里 乃 中 书 省 的 直 辖 区 , 地 近 京 畿 , 位 置 重 要 。 为 了 打 破 太 行 山 之 险 , 让 腹 里 地 跨 太 行 山 东 西 两 侧 , 合 并 山 东 、 山 西 , 河 北 、 蒙 古 等 地 。 为 了打 破 南 岭 之 险 , 采 取 南 北 纵 切 的 方 法 , 让 湖 广 行 省 越 过 南 岭 而 有 广 西 之 地 , 又 使 江 西 行 省 跨过 南 岭 而 有 广 东 之 她 。 范 红 军 元 代 设 行 省 如 何 加 强
39、了 中 央 集 权 材 料 二 : 各 地 财 赋 集 中 于 行 省 , 行 省 把 大 部 分 财 赋 解 运 京 师 上 供 朝 廷 , 少 部 分 则 与 各 省 留 用 , 其 中 中 央 与 地 方 财 赋 分 割 比 例 为 7: 3 在 行 政 的 另 一 方 面 命 官 权 和 人 事 权 方 面 又 表现 得 无 甚 作 为 , 可 以 说 元 代 的 地 方 官 吏 的 选 用 主 要 由 中 书 省 和 吏 部 负 责 , 通 常 , 从 七 品 至 九品 的 地 方 官 吏 由 吏 部 “ 拟 注 ” , 中 书 省 参 知 政 事 等 审 核 , 每 月 举 行 一
40、 次 。 正 三 品 至 正 七 品 由中 书 省 “ 自 除 ” 。 二 品 以 上 则 “ 选 自 特 旨 ” , 由 皇 帝 根 据 需 要 选 拔 。 在 军 事 方 面 , 行 省 是元 代 地 方 诸 官 府 中 唯 一 握 有 较 大 军 权 的 机 构 , 但 调 动 行 省 所 属 军 队 的 批 准 权 , 集 中 于 皇 帝 一人 , 行 省 只 能 遵 照 朝 廷 的 号 令 行 事 。 一 赵 军 英 论 元 代 行 省 制 在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中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材 料 三 : 就 中 国 的 历 史 环 境 具 体 条 件 而 言 , 中
41、央 集 权 比 地 方 分 权 的 合 理 性 与 进 步 性 明 显 多 一些 。 但 极 端 的 中 央 集 权 很 大 程 度 上 又 是 以 中 央 对 地 方 政 府 “ 无 所 分 画 ” 和 “ 无 所 寄 任 ”为 基 础 , 是 与 皇 帝 专 制 制 度 相 适 应 的 历 史 产 物 , 主 要 是 为 家 天 下 的 王 朝 大 一 统 服 务 的 。一 一 李 治 安 元 代 行 省 制 的 特 点 与 历 史 作 用 请 回 答 : 运 用 上 述 材 料 ,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以 “ 行 省 制 在 调 整 中 央 与 地 方 关 系 中 的 作 用 ”
42、 为主 题 进 行 论 述 。 ( 20分 ) ( 要 求 : 观 点 明 确 ; 史 论 结 合 ; 逻 辑 严 密 ; 表 述 清 楚 .) 解 析 : 本 题 以 历 史 小 论 文 的 形 式 考 查 学 生 阐 释 和 论 证 历 史 观 点 的 能 力 , 该 题 型 的 特 点 是 难 度较 大 , 但 开 放 性 强 , 只 要 言 之 成 理 即 可 。 历 史 小 论 文 (观 点 类 )要 把 握 三 个 步 骤 : 明 确 作 者 的观 点 , 亮 明 自 己 的 观 点 ; 要 能 够 史 论 结 合 、 逻 辑 清 晰 地 对 观 点 进 行 精 要 论 证 , 在
43、 这 个 方 面 注意 论 据 全 面 、 详 实 ; 最 后 可 以 总 结 一 下 经 验 教 训 。 就 本 题 而 言 , 需 要 从 中 央 集 权 与 地 方 分 权的 角 度 进 行 分 析 , 一 方 面 要 分 析 的 出 行 省 制 扩 大 了 地 方 的 自 主 性 , 但 是 另 一 个 方 面 , 行 省 制的 设 立 加 强 了 中 央 集 权 。答 案 : 观 点 ; 行 省 制 较 好 的 解 决 了 中 央 集 权 与 地 方 分 权 之 间 的 关 系 。论 述 :观 点 ( 4 分 ) 史 实 ( 6 分 )行 省 制 有 地 方 分 权 的 色 彩( 2
44、 分 ) 1、 行 省 可 以 拥 有 一 定 的 经 济 权 , 可 以 留 用 30%的 财 政 用 于 地 方发 展 ;2、 行 省 是 元 代 地 方 诸 官 府 中 唯 一 握 有 较 大 军 权 的 机 构 ; 3、 行 省 下 设 置 宣 慰 司 管 理 边 远 民 族 事 务 。 ( 3 分 )行 省 的 设 立 有 利 于 加 强 了中 央 集 权 ( 2 分 ) 1、 行 省 采 用 了 犬 牙 交 错 的 划 界 原 则 , 有 利 于 打 破 地 方 政 府 利用 自 身 的 地 理 环 境 割 据 自 重 ;2、 中 央 政 府 掌 握 行 省 的 人 事 权 , 控 制 了 各 级 官 吏 的 选 拔 任 命 :3、 行 省 军 队 的 调 动 权 由 皇 帝 控 制 , 抑 制 地 方 军 阀 势 力 。 ( 3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