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大理等八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卷或答题相应的位置上。)1(2分)(2013迪庆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甲烷燃烧C矿石粉碎D冰雪融化2(2分)(2013迪庆州)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下列标志在加油站不适合粘贴的是()ABCD 3(2分)(2013迪庆州)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脂肪4(2分)(2013迪庆州)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气B二氧化硅C氢氧化钾D石油5(2分)(2013迪庆州)空
2、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 稀有气体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6(2分)(2013迪庆州)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分类回收废旧金属B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C焚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7(2分)(2013迪庆州)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上下震荡试管B读取液体体积C塞紧橡胶塞D点燃酒精灯8(2分)(2013迪庆州)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变小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生石灰D氯化钠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依次分析即可,浓硫酸具有吸水
3、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吸水并与二氧化碳反应导;氯化钠在空气中质量几乎不会变化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加,故A错;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要减少,故B对;C、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吸水并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其质量增加,故C错;D、氯化钠在空气中质量几乎不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常见物质性质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对四种物质在空气中的变化情况的了解,属常规性物质基础知识考查题 9(2分)(2013迪庆州)赵丽家田里的玉米叶子发黄,需要施氮肥,她应选用的化肥是()ACO(NH2)2 BCa3(PO4)2 CK2SO4 DKCl10(2分)(2013
4、迪庆州)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二氧化钛(TiO2)是绘画原料中“钛白”的主要成分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2 C+4 D411(2分)(2013迪庆州)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12(2分)(2013迪庆州)“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科学的是()A在白酒中添加塑化剂可提高白酒的品质B用地沟油烹制食品可降低成本C 食盐加碘可防止甲状腺肿大D在生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可提高瘦肉的产量13(2分)(2013迪庆州)
5、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M溶液是()A氢氧化钠溶液B浓盐酸C浓氨水D食盐水 14(2分)(2013迪庆州)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15(2分)(2013迪庆州)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洗涤剂可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涤剂有乳化作用C用铝制造抗腐蚀性能好的门窗铝的
6、化学性质很不活泼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有碱性16(2分)(2013迪庆州)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 用的液体M和固体N可能是()稀盐酸和石灰石;稀硫酸和锌;水和氢氧化钠;水和硝酸铵A B C D 17(2分)(2013迪庆州)“中国航天,给力中国”载人航天飞船可用反应2Na2O2+2CO22R+O2来提供氧气,物质R的化学式是()ACO BNa2O CNaOH DNa2CO318(2分)(2013迪庆州)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对下列有关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B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保持氧气化学
7、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19(2分)(2013迪庆州)“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移入了二甲醛(C2H6O),二甲醛对对液化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这一事件曾被央视3.15晚会曝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二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二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二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4.8% 20(2分)(2013迪庆州)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铁粉氧化铁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加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氯化钙溶液盐酸加过量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氯化钠溶
8、液碳酸钠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AA BB CC DD21(2分)(2013迪庆州)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 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B图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图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 D图和图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2(2分)(2013迪庆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NO3)2,Na2SO4,Na2CO3,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分析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该同学分析正确是()实验步骤1 2 实验操作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振荡,静置过滤后,往滤渣中加过量稀盐酸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部分溶解A该包
9、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SO4、Na2CO3、NaNO3B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CO3可能含有Na2SO4C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3)2、Na2SO4可能含有NaNO3、Na2CO3D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 3)2、Na2SO4、Na2CO3可能含有NaNO3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23(10分)(2013迪庆州)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氢元素H;两个氢分子2H2;铜原子Cu;铵根离子NH4+(2)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
10、 13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填“得”或“失”)电子;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汞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0等(3)如图3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图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ABD(填序号)A元素种类;B原子种类;C分子数目;D原子数目图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24(8分)(2013迪庆州)能源、环境、材料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电解水试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试验时若正极产生6ml气体,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12 ml,该实验证明了
11、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如图所示是常用自制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制造塑料瓶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请介绍一种你的节水方法使用节水龙头(2)化石燃料是有限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请你例举一种清洁能源氢能 解答:解:(1)电解水生成的气体是“负氢正氧”,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电解水试验中,往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试验时若正极产生6ml气体,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12ml,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故填: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12;氢元素、氧元素;生
12、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如图所示是常用自制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常用的节水方法有一水多用(例如用淘米的水浇花)、使用节水龙头等;故填:煮沸;吸附水中异味和色素;有机合成;使用节水龙头;(2)清洁能源就是指污染少甚至无污染的能源,所以清洁能源有氢能、太阳能等故填:氢能25(7分)(2013迪庆州)金属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根据金属的相关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C(填序号)(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冶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O+Fe 2O3 2Fe+3CO
13、2(3)硬币制造设计到的金属有:Fe、Cu、Al、Ni(镍)等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NiSO4+H2 Fe+NiCl2Ni+FeCl2这两个反应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Fe、Cu、Al、Ni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FeNiCu(用元素符合表示)(4)据报道,金属材料因锈蚀而报废相当于世界年产量的左右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共同接触;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具体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油漆26(7分)(2013迪庆州)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金刚石、
14、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C(填序号)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H4(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骑自行车上学(4)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X的化学式CO;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解答:解:(1)A金刚石是
15、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故说法错误;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故说法错误;C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户后的产物都是CO2;故说法正确;D金刚石、C60不能导电,故说法错误故选C;(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H 4;故答案为:CH4;(3)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学、电灯不用时立即关闭等都是倡导“低碳”生活表现;故答案为:骑自行车上学;(4)根据题中信息“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结合图中转化可知,X是一氧化碳,Y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
16、为:CO2+Ca(OH)2CaCO3+H2O;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故答案为:光合作用;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27(8分)(2013迪庆州)(1)如图1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酒精灯;b:水槽用A或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C、E、F均可用于收集氧气,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m端进入(填“m”或“n”)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
17、满 (2)为了证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某校兴趣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室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回答:图2中瓶的作用是除去吸入空气中的CO2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使装置中的溶液进入口腔猛呼时会把装置中的溶液吹出瓶外 解答: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a是酒精灯,b是水槽,故答案为:酒精灯;水槽;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管进入,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
18、明氧气已收集满,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m;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2)吸气时,空气进入锥形瓶,此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锥形瓶中的氢氧化钠吸收,防止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测定;故答案为:除去吸入空气中的CO 2;猛吸时会使装置中的溶液进入口腔,猛呼时会把装置中的溶液吹出瓶外,故答案为:把装置中的溶液吹出瓶外28(10分)(2013迪庆州)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
19、什么?【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填序号)酸;碱;盐【提出猜想】猜想:NaOH溶液;猜想:Na2CO3溶液;猜想:Na2SO4溶液;猜想:NaCl溶液(任写一种)【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实验方案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结论猜想正确【分析与推理】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 何刚同学认为只需要完成“实验二”即可得出“猜想”正确的结论,你认为该说法
20、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因NaOH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BaCl2=2NaCl+BaCO3【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观察发现D、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使用橡胶塞的原因是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解答:解:【初步判断】根据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分析可知该药品是按照酸碱盐顺序摆放的,由于该试剂瓶左侧是碱类物质右侧是盐类物质,所以该物质的类别应该是碱或者盐类物质,因此可猜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故答案为:;【提出猜想】由于该
21、试剂中含有钠元素,则若为碱,则为氢氧化钠;若为盐,则可为 碳酸钠或是硫酸钠或氯化钠等;故答案为:NaCl;【设计并实验】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会产生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产生;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产生;【分析与推理】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因此测得的pH7,故无法判断是哪一种物质;液中含有碳酸钠时会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因氢氧化钠易变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所以判断该溶液是碳酸钠的溶液不妥当;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a 2CO3+BaCl2=2
22、NaCl+BaCO3;故答案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不合理;因NaOH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Na2CO3+BaCl2=2NaCl+BaCO3;【反思与评价】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应该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而不应该浸入待测液,否则会造成试剂的污染;实验室盛放NaOH等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故答案为: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三、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29(6分)(2013迪庆州)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0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 g(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至0.1%)解答:解:(1)因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0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68g+1.0g67.4g=1.6g;(2)设68.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 2H2O+O268 32x 1.6gx=3.4g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5.0%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