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15 普洱市地方标准 DB 5308/T 14.2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2部分:种子种苗培育 2013-12-09发布 2013-12-30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8/T 14.22013 前 言 DB 5308/T 14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共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 第2部分:种子种苗培育; 第3部分:生产技术规程; 第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DB 5308/T 14的第2部分。 本标准根据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普洱市生物产业办提出。
2、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市林业科 学研究所、普洱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思茅区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开聪、赵强、王进红、杨凡、张雪梅、邓泽、罗正刚、姜东华、童清、李良 昌、罗承燕、倪娅、郭明、张祖娟、刀蕊、唐学明、李逊。 I DB5308/T 14.22013 铁皮石斛人工集约化种植综合标准 第2部分:种子种苗培育 1 范围 DB 5308/T 14的本部分规定了铁皮石斛的种苗培育、种苗分级、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 装、运输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设施培育的铁皮石斛种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3、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铁皮石斛 应符合中国植物志收载的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的植物特 征。 3.2 实生苗 在人工或自然环境下由种子萌发生长得到的幼苗称实生苗。 3.3 原球茎 组织培养中由根、茎、芽或种子分化形成的细胞团称原球茎。 4 种苗培育 4.1 种源 原植物应符合中国高等植物图谱收载的兰科植物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D
4、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 )的植物特征,经过鉴定确认。 1 DB5308/T 14.22013 4.2 实生苗培育 4.2.1种子采集 4.2.1.1留种地隔离带100 m范围内无其他种类石斛或采用隔离网隔离。 4.2.1.2留种株应选择品种特性纯正、生长健壮的植株。 4.2.1.3在4月6月份盛花期,进行授粉,母本在授粉后及时挂牌标识。 4.2.1.4授粉后6个月8个月,蒴果开始转黄时,选择饱满的成熟果实采收作种。 4.2.2种子处理 采收的蒴果经后熟,用酒精(70 %75 %)或次氯酸钠(1 %)消毒10 S12 S后进行无菌播种。 剩余的蒴果应
5、保存于5 的冰箱中。 4.3 组培苗繁殖 4.3.1组培苗繁殖是用植物的某个器官切片或种子胚培育成原球茎,再在组培室内用培养基质育出新 苗。 4.3.2原球茎继代控制在5代以内。 4.3.3不定芽继代控制在3代以内。 5 种苗的分级 5.1 组培苗的分级 组培苗分级见表1。 表1 组培苗分级 分级项目 根(条) 根长(cm) 叶片(片) 株高(cm) 中部茎粗(cm) 一级苗 5 1 6 8.0 0.4 二级苗5 5.0 0.3 三级苗5 3.0 0.2 5.2 出圃苗 出圃苗应选择干净、健康苗,在苗圃上炼苗(6090)d。 6 检测方法 6.1 外观 采用目测、测量方法进行。 6.2 植株性
6、状 2 DB5308/T 14.22013 根长、株高用分度值1 mm的直尺测量,读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中部茎粗用分度值1 mm的游标卡 尺测量,读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规则 同一生产单位、同一品种、同一周期内出瓶的苗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7.2 扦样 扦样按 GB/T 3543.2规定执行。 7.3 交收检验 交收检验内容包括种苗的质量、标志和包装。 7.4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均符合本标准5 .1的指标要求,判定为该等级,若检验结果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该级 别要求的,则按实际达到级别判定;允许对不合格项目重新抽样复测,复测仍有一项不合格的,则判该 批产品为不合格。 8 标签、包装、运输 8.1 标签 每批种苗出圃应附有标签,标签应标注品种、产地、苗龄、实生苗、扦插苗、组培苗、瓶苗、数 量、等级、出苗日期、生产单位、生产地址、产品标准号。 8.2 包装 铁皮石斛苗应分级包装,在经过处理后,单层直立放置在塑料筐或纸箱中,包装箱应该结实牢固 并设有透气孔,装箱后附上标签。 8.3 运输 装运的车厢温度调节至10 20 以下,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进行种植。 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