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38 DB5108 四川省(广元市)地方标准 DB 5108/ T13 2019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旺苍杜仲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03 - 20 发布 2019 - 04 - 20 实施 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08/ T13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保护范围 . 2 5 立地条件 . 2 6 栽培 . 2 7 管护 . 4 8 采收加工 . 5 9 质量要求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旺苍杜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质 检
2、总局关于批准对旺苍杜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2007 年第 128 号) . 8 DB5108/ T13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旺苍杜仲生产地方标准,为旺苍县组织生产杜仲产品的依据。 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 编写制定。 本标准由 广元市 农业 农村 局 、 广元市 市场 监督 管理 局 提出 并 归口 。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旺苍县 市场监督管理局 、旺苍县林业和园林局、广元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代明 、蹇奇先、颜明、张彪。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DB5108/
3、T13 2019 1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旺苍杜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旺苍杜仲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立地条件、栽培及管护、采收加工、质量要求等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7年第 128号公告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旺苍杜仲 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4881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4、标准 GB/T 24305 杜仲产品质量等级 LY/T 1561 杜仲丰产技术规程 LY/T 2641 杜仲雄花园营建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51/T705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年版 一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旺苍杜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2007年第 128 号) 3 术 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旺苍杜仲 在本标准第 4章规定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下,按照本标准要求种植、采收、加工的杜仲科植物杜 仲的干燥树皮。 3.2 杜仲叶 夏、秋二季枝叶繁茂时采收的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叶。
5、3.3 杜仲雄花 在本标准第 4章规定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下,按照本标准要求采收、加工的杜仲雄树花蕊。 DB5108/ T13 2019 2 4 保护范围 旺苍杜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 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四川省旺苍县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 A。 5 立地条件 5.1 地形地貌 应在海拔 500m 1300m的 山区,向阳坡地种植。 5.2 土壤 土壤疏松肥沃,土壤 pH值 5.0至 7.0,土层厚度在 40cm以上。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中的二级标准。 5.3 灌溉水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5.4 空气 环境
6、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中的二级标准。 6 栽培 6.1 种子 6.1.1 种源 应采用旺苍杜仲产地保护范围内的杜仲科植物杜仲的优良种子。 6.1.2 种子采收 选择树龄 10年以上的优良植株作为采种母株,在霜降前后( 9月下旬 -10月上旬采集),放置于通风 阴凉处,均匀薄铺一层自然阴干,忌用火烘、烈日曝晒。 6.1.3 种子质量 种子果皮由黄色向黄褐色转变,种子饱 满新鲜,果皮有光泽 ,胚乳白色或米黄色,有油质。 6.1.4 种子贮藏 阴干后的种子,经过筛选,装入透气的容器藏于阴凉通风处。期间要经常检查、翻动,预防种子回 潮、变质;不能堆积太厚,预防发热 。 6.2 育苗技术 6.2
7、.1 育苗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深厚肥沃,灌溉方便,供水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作育苗地,播种前土 壤要消毒,精耕细作,施足底肥,作好苗床。 DB5108/ T13 2019 3 6.2.2 播种育苗 6.2.2.1 种子消毒 将种子用清水浸 1 2天,每天换 1次清水,最后一次换水时加少放硫酸铜或代森铵(锌)、多菌灵, 以灭病菌捞出滤至以播种时能撒开不粘手。 6.2.2.2 种子催芽 春播时应进行催芽。播种前 30 40d,将种子与湿沙按 1:3混合, 沙的湿度以手握沙子能成形松开能 散为 宜。将混沙种子置于 15 20 的室内摊开,厚度 20cm 30cm.每隔 7d翻动检查 1次,适时
8、喷水。待 20% 25%的种子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秋播时不需要催芽。 6.2.2.3 播种 春秋两季均可播种。春 播一 般在 3月上旬前后, 秋播在 10月下旬 11月上旬。 采用条播法进行播种, 播种沟宽 8cm 10cm,深 2cm 3cm,播距 25cm 30cm, 覆盖疏松肥沃细土 1cm 2cm,浇透水,床面用稻 草覆盖。播种量 90kg 120kg/ha。 6.2.2.4 后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于傍晚或阴天分批除去盖草。幼苗生长初期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采取覆盖等措施, 防止晚霜危害。加强后期管理,干旱时及时浇水,适时松土除草。 6 8月施追肥 2 3次,每次施复合肥 300kg/
9、ha 375kg/ha,结合浇水进行。 6.2.3 扦插育苗 采用嫩枝扦插,扦插繁殖于 5月进行,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母树上的当年生粗壮半木质化穗条 作插穗,剪成 10cm长左右,每枝留上部 2 3个叶片,为了减少蒸发,叶片要减去 1/2。扦插时,用开沟 埋插方法,深度约 5cm。插后作好遮荫、浇水、施肥等管理工作。 6.2.4 苗木质量 符合 DB51/T705 四川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的标准。 6.3 造林 6.3.1 造林时间 造林时间分为秋栽( 11月至 12月,即杜仲落叶后,土壤封冻前)和春栽( 3月至 4月,即土壤解冻后, 杜仲芽未萌动前)。 6.3.2 整地 6.3.2.1
10、 坡度在 15 度以下,实行全垦整地。深度:山区 40 50cm,丘陵 40 60cm。造林挖穴规格为 60cmx60cmx40cm,全面整地要适当保留山顶、山腰和山脚部位的植被。 6.3.2.2 坡度在 15 度 25 度,应采取带状整地。 6.3.3 栽植 苗木随起随栽,分级栽植,栽植深度为苗木出圃地痕处,每穴施放腐熟基肥或饼肥作基肥,造林后 灌透水一次。 DB5108/ T13 2019 4 6.3.4 造林密度 株 距以 2m3m为宜。 6.3.5 造林质量要求 造林成活率要求达到 85%以上,没有达到标准的,采用相同种源一级苗补植。保存率要求达到 80% 以上。 7 管护 7.1 幼
11、林抚育 7.1.1 土壤管理 栽植后的前三年要加强幼林抚育管理 ,栽植后第一年、第二年在 5月和 8月各抚育 1次 ,第三年 7月抚育 1次。 7.1.2 水肥管理 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每年追肥 1次 2次,主要施复合肥 100g/株或氮肥 50g/株 ;多雨季节时低洼 地要防积水 ,挖排水沟,干旱季节进行抗早。 深翻改土一般在 9月 10月,深度在 20cm 30cm,缓坡地要进行全园深翻;坡度在 5 15应进行株 行间深翻 ,坡度在 15 25应进行扩穴深翻。 7.1.3 平茬与除萌 造林 1年后,春季幼树萌动前 15天将主干剪去,平茬部位离地面 5cm处。嫁接苗不平茬。平茬后,只 留一
12、枝粗壮的萌芽条,除去剪口下萌发的多余萌条,随后抹去生长过程中该萌芽条下部萌发的腋芽,保 持主干通直,无分枝。 7.1.4 病虫害防治 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少用药,巧用药,不同防治方法结合运用及减少环境污染。 有机认证区域病虫害防治按照有机产品生产标准进行防治;非有机认证区域病虫害防治按照 LY/T 1561 杜仲丰产技术规程附录 B的规定执行。 7.2 成林管理 7.2.1 土壤管理 6月 7月,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每年追肥 1次,主要施复合肥 200g/株或氮肥 100g/株 ,肥料应埋 入土壤中。 9月 11月施基肥,有机肥 3kg/株 5kg/株、磷肥 0.3kg/株
13、0.5 kg/株,随着树龄增加 ,施 肥量也增加。 7.2.2 整形修剪 可采用主干疏散分层形、自然开心形。造林后 1 2年内,适当修剪,要注重各级骨干枝培养,加速 树冠的形成。盛产期主要剪除病虫枝。 7.2.3 病虫害防治 DB5108/ T13 2019 5 病虫害防治同 7.1.4。 8 采收加工 8.1 杜仲皮 8.1.1 皮用杜仲树的认定 宜选择形成层旺盛,生长势强,主干明显,胸径在 12cm以上的杜仲树, 树龄 15年以上。剥皮周期 4 年。 8.1.2 剥皮条件 时间为 5 6月份。如遇干旱,剥皮前一周浇水。最佳时间为雨后的阴天或晴天下午 4点以后,不在 下雨天剥皮。 8.1.3
14、 采收方法 8.1.3.1 采收工具 剥皮之前准备好消过毒的铁器剥皮刀、竹刀、木刀、透明塑料薄膜和捆扎绳。 8.1.3.2 剥皮方法 采用环状剥皮法,用铁器在主干分枝处 10cm以下和地面上 10cm 20cm处各环状横割一圈,两环间垂 直割一刀,然后用竹刀轻轻挑开树皮将主干皮整皮剥下,深度要掌握只割断韧皮部,不伤害木质部。剥 皮操作过程中,不能碰伤和污染剥面。 8.1.3.3 剥皮后处理 剥皮后及时用透明薄膜包扎剥面,上 部包扎要紧,以防下雨透水,下部稍松。剥皮后 40天解开包扎 物,将剥面暴露。孤立木或林缘木解开包扎后, 1周内要防止太阳曝晒。 8.1.4 加工 将剥下的树皮展开,内皮两相
15、对叠放在一起,压平、压实,上盖稻草,使其发汗。 1周后内皮紫褐 色,取出晾干,切忌内皮太阳光直射。 8.1.5 质量特色 质量特色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旺苍杜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 2007年第 128号)中的要求。 8.2 杜仲叶 嫩叶的采收期为春、秋季,一次采叶量以左右为宜。胶用叶的采取收期以 11月份为宜。叶的 处理采用晾晒风干。 8.3 杜仲子 采收期 9 10月,果实充分成熟,呈栗褐色或棕色。处理方法应符合 6.1的规定。 8.4 杜仲雄花 DB5108/ T13 2019 6 8.4.1 采收 采摘 10年以上杜仲雄树的花,花期仅 3 5天,及时采摘,为
16、了保存其所含有效活性物质,必须在 4 小时内完成初加工。 8.4.2 加工 8.4.2.1 场所与人员 应符合 GB 14881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的规定。 8.4.2.2 加工工艺 清洗 分摊 筛选 杀青 干燥 灭菌 分筛 整形 包装。 9 质量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DB5108/ T13 2019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旺苍杜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DB5108/ T13 2019 8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质检总局 关于批准对旺苍杜仲实施地理标志产 品保护的公告( 2007 年第 128 号) 一、保护范围 旺苍杜仲地理标
17、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四川省旺苍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议旺苍杜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划 定范围的函(旺府函 2006 4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四川省旺苍县现辖行政区域。 二、质量技术要求 (一)立地条件。 海拔 500至 1300米,土壤疏松肥沃,土壤 pH值 5.0至 7.0,土层厚度在 40cm以上。 (二)栽培管理。 1.育苗技术:采用种子实生繁殖育苗。 2.苗木栽植:春栽和秋栽,可林药间作,每公顷栽植数不宜大于 1500株。 3.施肥:每公顷有机肥不少于 5000kg。 4.树体管理:采用中央领导干疏散分层形。 (三)采收加工。 1.采收时间:每年 5至 6月份,选择 15年以上树龄生长势强的杜仲树 , 采用环状剥皮再生技术,剥皮 周期 4年。 2.加工程序:采剥层层压紧堆放压平(发汗)晒干剥去外皮分等包装。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表面灰褐色,有浅纵裂纹,内表面暗紫色、光滑,断面白丝多,气微、味稍苦。 2.理化指标:松脂醇二葡萄苷 0.12%,绿原酸 0.35%,总黄酮 0.11%,水分 11%。 三、专用标志使用 旺苍杜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 产者,可向四川省旺苍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 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