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5103 四 川 省 ( 自 贡 市 ) 地 方 标 准 DB5103/T 14 2020 地理标志产品 五宝花生生产技术 规 范 2020 -10-12发布 2020 -10-20实施 自贡市市场监督管理 局 发布 ICS 67.200.20 B 33 DB5103/T 14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植技术 . 2 4.1 种植条件 . 2 4.2 种植生产 . 3 5 加工技术 . 6 5.1 加工条件 . 6 5.2 产品加工工艺 . 6 5.3 产品包装 . 9 5.4 产品质量 . 9 6
2、生产管理 . 9 7 标志、标签、贮存、运输 . 9 7.1 标签、标志 . 9 7.2 贮存 . 10 7.3 运输 . 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五宝花生的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图 . 11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剧毒农药 . 12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五宝花生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 13 参考文献 . 2 DB5103/T 14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 规定 起草。 本 文件 技术内容 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78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GB/T 17
3、924 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的规定制定。 本 文件 的 附录 A、附录 C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 请注意本 文件 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 本 文件 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 文件 由 自贡市贡井区 五宝花生协会 提出。 本 文件 由自贡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归口。 本 文件 起草单位: 由 自贡市贡井区五宝花生协会、 自贡市贡井区五宝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自贡市 五宝宏运花生专业合作社、 自贡市宝新隆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自贡市宏利贸易有限公司、自贡市添 宝花生制品有限公司、贡井区五宝食品加工厂、自贡忠宇农产品有限公司 、四川智拓企业管理服务有限
4、 公司 。 本 文件 主要起草人:王安德、邹敏、曾光银、刘立涌、李英、胡立文、牟剑武、陈本玉 、 聂俊睿 。 本 文件 为首次发布 。 DB5103/T 14 2020 1 地理标志产品 五宝花生生产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五宝花生 生产技术 的术语和定义、种植 技术 、加工 技术 、生产管理、 标 志、标签、贮存、运输 。 本 文件 适用于 自贡市 贡井区 行政区域内地理标志产品 五宝花生 的 种植 与 加工 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
5、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80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 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T 5461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用盐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 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2729.1 香辛料和调味品 名称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4881-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
6、范 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 27341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体系 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 年版 一部) 国家 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戎子酒庄葡萄酒 、五宝花生 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 2013 年第 175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理标志产品 五宝花生 Wubao peanut 是指 符合 原国家 质检总局 关于 批准对戎子酒庄葡萄酒 、五宝花生 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 公告
7、( 2013年第 175号) 中规定的 五宝花生 质量技术要求的 鲜果花生 和 熟食花生 。 3.2 DB5103/T 14 2020 2 花生仁 peanut kernel 是指花生果去掉果壳的果实。 3.3 纯仁率 pure kernel yield 是指 花生果净果脱壳后的果仁重量(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虫蚀粒、生芽粒、病斑 粒 和生霉粒不 计)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 3.4 不完 善 粒 unsound kernel 是指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花生颗粒,包括虫蚀粒 、病斑粒、生芽粒、破碎粒、未熟粒、其他 损伤粒等几种 。 3.4.1 虫蚀粒 injured kernel 是指被虫蛀
8、蚀,伤及胚的颗粒。 3.4.2 病斑粒 spotted kernel 是指表面带有病斑并伤及胚的颗粒。 3.4.3 生芽粒 sprouted kernel 是指芽或幼根突破种皮的颗粒。 3.4.4 破碎粒 broken kernel 是指 籽仁破损达到其体积五分之一及以上的颗粒,包括花生破碎的单片子叶。 3.4.5 未熟粒 shrivelled pods/kernel 是指籽仁皱缩,体积小于本批正常完善粒二分之一,或质量小于本批完善粒平均粒重二分之一的颗 粒。 3.4.6 其他损伤粒 damaged kernel 是指其他伤及胚的颗粒。 3.5 杂质 impurity 是指花生果或花生仁以外的
9、物质,包括泥土、砂石、砖瓦块等无机物质和花生果壳、无使用价值的 花生仁及其他有机物质。 4 种植技术 4.1 种植条件 4.1.1 产地 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 五宝花生 产地范围 ,限于国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批准划定的 四川省自贡市 贡井 区现辖 行政区域 , 详见附录 A。 DB5103/T 14 2020 3 4.1.2 自然 环境 条件 4.1.2.1 地理环境 产地 范围 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海拔 279.2m 469.8m,为中丘、浅丘地貌,浅丘多于中丘,属亚 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较充沛,四季分明;春夏季雨热同步,秋冬季光温互补;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霜雪少
10、。 4.1.2.2 气候与有效积温 年平均气温为 17.8;无霜期平均 325天;年活动积温为 5300。 4.1.2.3 日照 年日照时数为 1266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 366kJ/cm以上。 4.1.2.4 降水 年平均降水 1100mm左右,相对温度在 78% 81%。 4.1.2.5 土壤 土壤以白 垩 纪夹关组紫红色长石英砂岩和页泥岩风化发育而成的红紫泥土为主 , 是五宝花生的主栽 土种。土壤偏酸性, pH值为 6 7之间,有机质在 2%左右,属肥力中等偏下的沙土壤,其质地疏松,通 透性好,具有上沙下壤、上松下实的特点,下雨能速排不积水,干旱能速 灌透水快。 4.1.3 播前选种
11、 4.1.3.1 选用良种 宜选用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品质优良、果型好、出仁率高、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主要种植的 花生品种有鲁花系列、豫花系列、天府系列品种 。 4.1.3.2 种子处理 播种前 2天,带壳晒种 2天,打破休眠期,以保出苗整齐 。 播种时 可 667m用钼酸铵 10g 作拌种处 理。 4.2 种植生产 4.2.1 选地与整地 4.2.1.1 选地 宜选择 生态条件良好, 疏松肥沃的沙土或砂壤土且土层深厚、向阳、保水保肥的地块。花生不耐重 茬,实行轮作,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4.2.1.2 整地 选好地块后,须进行深耕深翻,翻地深度为 30cm 左右为宜,如土层不深厚的,应加厚
12、土层, 再将 土欠细整平。 并起沟整平作畦,畦宽 1.20m 1.30m,沟宽 0.25m,深 0.25m 为宜,并开好横沟。 4.2.2 施肥管理 DB5103/T 14 2020 4 4.2.2.1 施肥原则 遵循 “底肥足,施得深,以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的原则 , 具体肥料施用要求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 4.2.2.2 施肥量 4.2.2.2.1 花生底肥施用量应占总施肥量的 90%以上,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施入过磷酸钙和氯 化钾,按氮、磷、钾 1:1:2 的比例施用。 4.2.2.2.2 一般 667m用有机肥 1500kg 2000kg,过磷酸钙 50kg,氯
13、化钾 10kg 15kg或草木灰 100kg; 人畜粪 40挑,有条件的可 667m施 氨基酸有机肥 50kg。 4.2.2.3 施肥 方法 采用种肥隔开,开沟施肥,施肥深度为 8cm 10cm。 4.2.3 播 种技术 4.2.3.1 温度控制 早熟品种要在 12 以上,晚熟品种要在 15 以上才能发芽。通常要求土 层 在 15cm 20cm,日平均 气温稳定在 15 以上时播种比较适宜。地膜花生可提高地温,提早播种期 。 4.2.3.2 播种期 前茬作物为马铃薯、蔬菜地或空地的可在 3 月中、下旬作垄地膜覆盖播种。前茬作物为油菜的,可 在油菜收割后作垄播种或地膜覆盖播种 。 4.2.3.3
14、 作垄 以 垄距 65cm 75cm开厢,垄高 6cm 8cm。将所施肥料均施后,按规格作垄,要求垄面平整。 4.2.3.4 覆膜 黑膜或透明膜选用 GB 13735 规定的 0.08mm 以下厚度的为宜,有条件的可用环保降解膜。 垄作好后, 覆盖已选用的膜,将选用好的膜四周边缘用泥土压紧实,使膜紧贴垄面。 4.2.3.5 打穴 每个垄台播种两行花生,穴距为 15cm 20cm,打错(斜)穴。打穴深度 5cm 7cm。 4.2.3.6 播种 4.2.3.6.1 根据品种和土质情况, 栽种密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 a) 根据品种: 1) 中粒珍珠豆型品种, 如天府 8 号、天府 9 号、天府 10
15、 号、天府 11号、天府 13 号、天府 26 号、天府 27号等, 每 667m植 9000 穴为宜; 2) 鲁花 3号等中粒偏少珍珠豆型品种, 每 667m植 10000 穴为宜。 b) 根据土质: 1) 土质瘦薄的夹关组红砂土,山顶、二台土肥力差, 每 667m植 9000 10000穴为宜; 2) 低台位土、土层较厚的土壤 667m植 8000 穴为宜。 4.2.3.6.2 每穴播种两粒饱满的花生种子,并用泥土将穴盖严。 DB5103/T 14 2020 5 4.2.4 田间管理 4.2.4.1 查苗补缺 花生出苗 后 ,即 播种后 10 15天 ,应进行引苗和查苗补缺 操作。 4.2
16、.4.2 清棵蹲苗 花生的第一侧枝为主要的结果枝,结果数占全珠结果数的 60% 70%。花生出苗后将幼苗基部扒开, 让子叶瓣露出地面,可使第一侧枝早生快发,可增产 10% 20%。 4.2.4.3 灌溉除草 栽种后 应保持土壤湿润 。天气 干旱 时,需 在 沟中灌水 1 2 次,以沟全部淹没为限;春季雨水多时 , 需 及时清沟排水 。 因用膜覆盖, 花生 地 不进行中耕除草操作。 4.2.5 病虫害防治 4.2.5.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 为 白绢病、青枯病和茎腐病 等; 主要害虫 为 蛴螬和蚜虫 等。 4.2.5.2 防治原则 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
17、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4.2.5.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4.2.5.3.1 防治病虫害所必需的农药品种及剂量,应严格按照 GB/T 8321和 NY/T 1276的规定 执行 。 4.2.5.3.2 禁止使用国家 命令禁止 的高毒、 剧毒、 高残 留 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 农药 及其混配农药品种 ( 国家 禁 止 使 用的 高毒、剧毒 农药名单 见附录 B) 。 4.2.5.4 防治 措施 4.2.5.4.1 农业防治 可 选用抗病良种,合理密植 ;实行 有计划的轮作,合理施肥 ,适期播种,加强 田间管理 。 4.2.5.4.2 物理防治 可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防
18、虫网 、色板(黄色板) 等 方法 诱杀害虫 。 4.2.5.4.3 生物防治 可 选用 Bt 乳剂 (苏云金杆菌乳剂) 等以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 或 微生物农药为主的生物药品进 行防治 。 4.2.5.4.4 化学防治 苗期 应 注重防治 以 白绢病、青枯病和茎腐病为主的病害和蚜虫为主的虫害 ; 播种 期应注重 防治蛴螬 等地下害虫。 应 根据病虫 害类型 ,及时施药防治 ( 五宝 花生病 主要 虫害及防治措施 见附录 C) 。 4.2.6 收获与晾晒 4.2.6.1 采收 DB5103/T 14 2020 6 4.2.6.1.1 覆膜花生可提早成熟期 10 天以上,一般在 8 月中、下旬,
19、利用晴好天气 ,采用适当的采收 方式, 及时采收 ,防止花生 果粒 在采收时受损或破裂 。 4.2.6.1.2 花生 收获 后,应对残留膜进行彻底清理,保证田地不受污染。 4.2.6.2 晾晒 刚收获的花生鲜果应 洗净、 摊开、晒干,尽快将 果粒 含水量降至 10%以下。阴雨天气注意防雨,必 要时,使用干燥设备进行处理。 5 加工 技术 5.1 加工条件 5.1.1 加工 产品种类 五宝花生 按产品 加工、 销售形态分为花生果、花生仁、花生碎、咸脆花生果、咸脆花生仁(分去果 仁皮和保留果仁皮两种)五种产品。 5.1.2 原辅材料要求 地理标志产品五 宝花生加工原辅材料应 符合 原国家 质检总局
20、 关于 批准对戎子酒庄葡萄酒 、五宝花 生 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 2013年第 175号) 中规定的 下列要求: a) 以当年收获、洗净并晒干的符合五宝花生品质特征的花生 果 为 原料,不得有陈年花生和其他品 种花生掺入 ; b) 食用盐选用自贡市生产的井矿盐,应符合 GB/T 5461 的规定 ; c) 香辛料应符合 GB/T 12729.1、 GB/T 15691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15 年 一部 )的规定 ; d) 食品添加剂允许添加的食品名称和最大使用量应符合 GB 2760的规定 。 5.1.3 人员及设施设备 生产过程中场所、人员、设备和用具的要求应符合 G
21、B 14881的规定。 5.2 产品 加工工艺 5.2.1 花生果 5.2.1.1 原料 品种选择 宜选用天府系列花生品种 为 主要 原料。 5.2.1.2 加工 机具 可使用 竹筐、风车、竹箔、计量器、封口机 等 机具 进行加工 。 5.2.1.3 工艺流程 加工工艺流程为: 原料 风车风选 人工 精选包装成品 。 5.2.1.4 工艺要 点 DB5103/T 14 2020 7 原料出库后,首先经过风车风选,去除泥沙杂质空壳,在 可 摊开的器具中人工精选,去除畸形 疵 粒, 保留果粒细长、条直、匀称、腰脐明显、果尖呈鹰嘴型;果壳表面麻眼浅光滑、大小基本均匀无明显其 它色斑的果粒, 执行 计
22、量、装袋、封口(打透气孔 并喷印 生产日期) 等 包装程序 , 入库 整齐堆 码 待 检 。 5.2.1.5 工艺控制 指标 原料经加工后, 工艺 控制 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无杂质; e) 纯仁率 75%; f) 含水量 9%。 5.2.2 花生仁 5.2.2.1 原料 品种选择 宜选用 鲁花系列或豫花系列 花生品种 为主要原料。 5.2.2.2 加工机具 可使用 竹筐、剥壳机、风车、色选机、筛选机、竹箔、计量器、封口机 等机具进行加工。 5.2.2.3 工艺流程 加工工艺流程为: 原料去壳 风车风选 智能色选机 粗 选(分级筛选)人工精选包装成品 。 5.2.2.4 工艺要 点 原料
23、出库后,首先经过去壳(机具或人工), 风车 风选去除杂质果壳残渣,用智能色选机筛 粗 选去 除 直径 0.5cm的 籽仁和不完整生秧变质粒,再用竹箔摊开经人工精选,保留果皮粉红色、珍珠豆形、 大小基本均匀的籽仁, 执行计量、装袋、封口(喷印生产日期)等包装程序,入 库整齐堆码 待 检 。 5.2.2.5 工艺 控制 指标 原料经加工后, 工艺 控制 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无杂质 ; b) 含水量 9%; c) 不完 善 粒 1%。 5.2.3 花生碎 5.2.3.1 原料品种选择 宜选用 鲁花系列或豫花系列 花生品种 为主要原料。 5.2.3.2 加工机具 可使用 剥壳机、竹筐、焙烘床、
24、脱皮机、风车、切碎机、计量器、真空包装封口机 等机具进行加工。 5.2.3.3 工艺流程 加工工艺流程为: 原料去壳 风车风选 智能色选机 粗 选人工精选 焙烘脱皮切碎过筛 (分粗细)真空包装成品 。 DB5103/T 14 2020 8 5.2.3.4 工艺要 点 原料出库后,首先经过去壳(机具或人工), 风车 风选去除杂质果壳残渣,用智能色选机筛 粗 选去 除 直径 0.4 籽仁和不完整生秧变质粒,再用竹箔摊开经人工精选,保留大小基本均匀的籽仁 , 籽仁 在 焙烘 床上进行 焙烘 去水分,脱皮机进行籽仁 脱皮 ,用 切碎 机对脱皮籽仁进行切碎后过筛进行粗细分级, 执行计量、装袋、封口(喷印
25、生产日期)等包装程序,入库整 齐堆码 待 检 。 5.2.3.5 工艺 控制 指标 原料经加工后, 工艺 控制 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无杂质; b) 含水量 4%。 5.2.4 咸脆花生果 5.2.4.1 原料品种选择 宜 选用 天府 系列 花生品种 为主要原料。 5.2.4.2 辅料 以 食盐、香辛料 、食品添加剂 作为辅料。 5.2.4.3 加工机具 可使用 竹筐、剥壳机、风车、色选机、筛选机、竹箔、计量器、封口机 等机具进行加工。 5.2.4.4 工艺流程 加工工艺流程为: 原料 风车风选 粗选侵泡清洗煮果焙烘精选包装成品 。 5.2.4.5 工艺要 点 原料出库后,首先经过风车风
26、选,去除泥沙杂质空壳,用竹箔摊开经人工 粗 选,去除杂质、生秧空 壳疵粒,再放入侵泡池压实,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清水侵泡 60 72 小时(气温、水温决定侵泡时间和 换水频率次数),捞出后清洗(一般使用清洗机)干净,再入蒸煮锅(加 盐和香辛料)至八成熟,捞出 沥干水,放入焙烘床,经大中小(火力)焙烘 60 72 小时,达到口感酥脆。进入包装程序后,首 先是精选( 分 风选、机选、人工 3 种)去渣灰、残壳、杂质,保留细长、条直、匀称、腰脐明显、表面 光滑 、 大小均匀的完整果粒 , 执行计量、装袋、封口(喷印生产日期)等包装程序,入库整齐堆码 待 检 。 5.2.4.6 工艺 控制 指标 原料经
27、加工后, 工艺 控制 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无杂质; b) 纯仁率 75%; c) 含水量 4%; d) 含盐量 1.5%。 5.2.5 咸脆花生仁 5.2.5.1 原料品种选择 DB5103/T 14 2020 9 宜选用 天府 系列 花生品种 为主要原料。 5.2.5.2 辅料 以 食盐、香辛料 、食品 添加剂作为辅料。 5.2.5.3 加工机具 可使用 竹筐、剥壳机、风车、色选机、筛选机、竹箔、计量器、封口机 等机具进行加工。 5.2.5.4 工艺流程 加工工艺流程为: 原料粗选侵泡清洗煮果焙烘去壳(脱皮或者不脱皮)精选(筛选) 包装成品 。 5.2.5.5 工艺要 点 生产工艺进
28、入包装程序前同上咸脆花生果。进入包装程序后首先是去壳(有人工和机具 2 种)脱皮, 保留长柱形或者珍珠豆形,果仁皮暗红色(留皮的果皮完好率 95%,去皮的果皮残存率 5%)、牙黄 色籽仁, 执行计量、装袋、封口(喷印生产日期)等包装程序,入库整齐 堆码 待 检 。 5.2.5.6 工艺 控制 指标 原料经加 工后 , 工艺 控制 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无杂质; b) 含水量 4%; c) 含盐量 2.5%。 5.3 产品包装 可选用符合 GB4806.1、 GB4806.7标准要求的塑料袋、纸箱等材料进行包装。 5.4 产品质量 地理标志产品五宝花生 应符合 原国家 质检总局 关于批准对
29、戎子酒庄葡萄酒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 品保护的公告 ( 2013年第 175号)公告的地理标志产品 五宝花生 质量指标要求。 6 生产管理 6.1 企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标准体系,实施从原材 料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6.2 企业的管理制度、卫生管理、生产过程 的食品安全控制、检验、食品贮存和运输、产品召回管理、 食品人员要求及管理等应符合 GB 14881的规定。 6.3 企业应依据 GB/T 27341 规定,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HACCP)”管理体系。 6.4 生产 记录 和文件 控制 应符合 GB 14881 的相关规定。 6.5
30、 加工生产过程中的 生产现场安全和环保 应 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7 标志、标签 、贮存、运输 7.1 标签、标志 DB5103/T 14 2020 10 7.1.1 产品标签、标志应符合 GB 7718和 原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令第 102号 食品标识管理规 定的规定。 7.1.2 产品运输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的规定。 7.1.3 企 业经获准,方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 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 用标志 应符合国家知识产权局 第 354号 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的规定。 7.2 贮存 7.2.1 贮存产品的仓库,应先消毒、除虫、
31、灭鼠,保证仓库清洁、干燥、阴凉、通风、无其它杂质, 仓库周围应无异味。 应符合 GB 14881 2013 中第 10 章的相关规定。 7.2.2 进仓的花生 果 的安全水分应在 10%以下,花生仁的安全水分应在 8%以下。贮藏期间的温度不超 过 20,并保持通风良好。 7.2.3 贮运期间,不得与有毒、有害、腐蚀性物质及其他污物混装、混运及混贮, 应经常检查虫、鼠 害情况及湿度、温度情况,严防产品霉烂变质。 7.3 运输 7.3.1 运输产品的工具,应保证清洁、卫生、干燥,无其他污染物,有防雨、防潮设施。 7.3.2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运。产品装卸时应轻拿、轻放。 7.3.3
32、产品运输应符合 GB 14881 2013 中第 10章的相关规定。 DB5103/T 14 2020 11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五宝花生的地理标志产品 产地 范围 图 五宝花生的地理标志产品 产地 范围 图 见图 A.1。 图 A.1 五宝花生的地理标志产品 产地范围图 DB5103/T 14 2020 12 B B 附 录 B ( 资料 性附录) 国家 禁 止 使用 的 高毒、剧毒 农药 国家 禁 止 使用的高毒、剧毒农药 有 : 六六六 、 滴滴涕 、 治螟磷 、 蝇毒磷 、 特丁硫磷 、 硫丹 、 砷类 、 杀虫脒 、 铅类 、 氯磺隆 、 硫线磷 、 磷化锌 、 磷化
33、镁 、 磷化铝(规范包装的产品除外) 、 磷化钙 、 磷胺 、 久效磷 、 甲基硫环磷 、 甲基对硫磷 、 甲磺隆 、 甲胺磷 、 汞制剂 、 甘氟 、 福美胂 、 福美甲胂 、 氟乙酰胺 、 氟乙酸钠 、 二溴乙烷 、 二溴氯丙烷 、 对硫磷 、 毒鼠强 、 毒鼠硅 、 毒杀芬 、 地虫硫磷 、 敌枯双 、 狄氏剂 、 除草醚草甘膦混配水剂(草甘膦含量低于 30%)、 苯线磷 、 百草枯水剂 、 胺苯磺隆 、 艾氏剂 、 丁酰肼(比 久) 、 氟虫腈 、 溴甲烷 、 氯化苦 、 三氯杀螨醇 、 氟虫胺 等农药。 DB5103/T 14 2020 13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五宝
34、 花生 主要 病虫害 及 防治 C.1 五宝 花生 主要 病害 及 防治措施见表 C.1。 表 C.1 五宝 花生 主要 病害 及 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发病 条件 防治措施 白绢病 花生根、 果粒 及茎基部受害后, 初呈褐色软腐状,地上部根茎处 有白色绢状菌丝(故称白绢病), 常常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其附近 的土壤表面先形成白色绢丝,病 部渐变为暗褐色而有光泽。植株 茎基部被病斑环割而死亡。在高 湿条件下,染病植株的地上部可 被白色菌丝束所覆盖,然后扩展 到附近的土面而传染到其他的植 株上。在极潮湿的环境下,菌丝 簇不明显,而受害的茎基部被具 淡褐色乃至红色软木壮隆起的长 梭形病斑所覆
35、盖。在干旱条件下 , 茎上病痕发生于地表面下,呈褐 色梭形,长约 0.5cm。并有油菜 子状菌核,茎叶变黄,逐渐枯死, 花生 果粒 腐烂。 1、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中或 病残体上越冬,可以存活 5 6 年,大部分分布在 1cm 2cm 的表 土层中。以菌核在 2.5cm 以下发 芽率明显减少,在土中 7cm 处几 乎不发芽 ; 2、 翌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 植株根茎基部的表皮或伤口侵 入,也可侵入子房柄或 果粒 。种 子也可带菌。病菌在田问靠流水 或昆虫传播蔓延。高温、高湿、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低洼地及 多雨年份易发病。雨后马上转晴, 病株迅速枯萎死亡。连作地、播 种早的发病重 。
36、1、改善土壤条件: 收获后及时清 除病残体,深翻 。 与水稻、小麦、 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 3 年以上 轮作。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 肥或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通透 条件 ; 2、选用抗病力强的种子: 春花生 适当晚播,苗期清棵蹲苗,提高 抗病力。选用无病种子,用种子 重量 0.5%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拌种。发病后用 50%拌种双粉 剂 1kg混合细干土 15kg制成药土 盖病穴,每穴用药土 75g; 3、药物防治: 发病初期 可 喷淋丰 洽根保 600 800 倍或 50%苯菌灵 可湿性粉剂或 50%扑海因可湿性 粉剂或 50%腐霉利 (速克灵 )可湿 性粉剂、 20%甲 基立枯磷乳油
37、 1000 1500 倍液,每株喷淋对好 的药液 100 200ml。 青枯病 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 主要自花 生根茎部开始发生。特征性症状 为植株急性凋萎和维管束变色。 该病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 以盛花期最多。感病初期主茎顶 梢叶片失水萎焉,早晨叶片张开 晚,傍晚提早闭合。随后病势发 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 整个植株青枯死亡。拔起病株, 主根尖端变褐湿腐,纵切根茎可 见维管束变黑褐色,条纹状,后 期病株髓部呈湿腐状,挤压切口 处,有白色的菌脓溢出。 1、土壤条件:主要发生在保水保 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通气条 件好的 沙性土壤地带,其次是砂 壤土,粘土地很少发生 ; 2、品种的抗
38、病性:花生不同品种 对青枯病的抗性差异很大 ; 3、温度 条件 :当旬平均温度稳定 通过 20时开始发病, 25以 上时进入发病盛期, 7 月份平均 气温在 28 30时达发病高 峰 ; 4、降水影响:久旱骤雨、或久雨 骤晴、或时晴时雨都会导致青枯 病的蔓延流行 ; 5、耕作制度:花生连作发病重, 轮作发病轻。 1、选用高产抗病品种:鲁花 11 号、豫花 15 号等 ; 2、轮作换茬:可选用青枯病免疫 作物轮作,如小麦、玉米、西瓜、 大豆等 ; 3、加强栽培管理:多施腐熟的不 带菌的有机肥 ,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土壤性质,及时防治地下害 虫。对零星发病的田块,为防止 蔓延,要及早拔除病株,集中
39、烧 毁或深埋 ; 4、化学防治:发病初期 可选 用硫 酸铜:生石灰:硫酸铵 =1:2:7 的 复配剂稀释 1000 1500 倍,每穴 花生浇药液 200ml 250ml。 DB5103/T 14 2020 14 表 C.1(续) 病害名称 主要症状 发病条件 防治措施 茎腐病 幼苗期病菌首先侵染子叶,使两 片子叶发生黑褐色腐烂,然后侵 染接近地面的茎基部或地下的根 颈部,产生黄褐色水浸状的病斑。 初期,地上部叶色变淡,后期, 叶柄全部下塌,整株萎蔫。天气 干旱时变黄褐色枯死,病部表 皮 呈琥珀色凹陷,紧贴茎上,髓呈 褐色干腐中空现象。阴雨天,病 株腐烂变黑褐色,并在病部及侧 枝上产生很多分生
40、孢子器(即黑 色小突起)。 1、种子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发病严 重与否的关建因素。病菌主要在 种子和土壤中的病残株上越冬, 成为第二年发病的来源。如果病 株作为饮料或荚果壳饲养牲畜后 粪便,以及混有病残株所积造的 土杂肥也能传播蔓延; 2、在田间传播,主要是靠田间雨 水径流,其次是大风,不过农事 操作过程中携带病菌也能传播。 3、花生苗期、收获季节降雨较多, 土壤湿度大,以及栽培在轮作年 限长的地上,此病发生较重。 1、防止种子霉捂 :作种用的花生 要做到适时收获,充分晒干(含 水量不超过 10%),安全储藏,通 风防潮; 2、合理轮作:最好和小麦、高梁、 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 3、施用腐熟的肥
41、料,加强田间管 理; 4、及时防治蚜虫等虫害。 5、可选用 50%多菌灵按种子的 0.2% 0.3%拌种或 25%多菌灵 1% 种子量浸种。 DB5103/T 14 2020 1 C.2 花生 主要 虫 害 及 防治措施见表 C.2。 表 C.2 花生 主要虫 害 及 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 为害情况 生活习性 防治措施 蛴螬(鞘翅 目金龟甲 科,成虫叫 金龟子) 花生从播种 期 到收获 期 ,都 将 受 到蛴螬的为害。从播种到出苗, 以幼虫越冬的虫种进行为 害,主 要取食种子,咬断根颈,造成缺 苗断垄 。 开花下针期到饱果期是 多种蛴螬为害时期,它们咬食幼 果、 籽仁 ,造成空壳;咬断果柄, 造
42、成落果,为害根系,咬断主根, 造成植株死亡。 世代周期因种类、地域不同而异, 由 1年 1代到 5 6年 才完成 1代。 成虫昼伏夜出。在畜类和腐烂的 有机物上产卵。幼虫在春秋两季 危害。当 10cm 土层温度 8时, 蛴螬上升土表,平均土温 15 20,蛴螬活动盛,温度低于 6 时,幼虫开始进入深土层越冬。 含有机质较高、含水量较大的淤 泥土易发生 虫害 。 1、 农业防治: 秋耕、冬灌、精耕 细作可减少蛴螬发生 率; 有机质 要 充分发酵腐熟,减少 蛴螬 产卵 量 ; 2、 药剂处理土壤: 用碳酸铵等能 散发出氨味的化肥作底肥,对蛴 螬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 3、 物理 防治 :有条件地区,
43、可设 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蛴螬的 发生数量 ; 4、 喷药防治: 可 选用 50%辛硫磷 乳油 15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 性粉剂 1500 倍液,喷洒或灌杀。 蚜虫 (花生蚜) 是多食性害虫,花生产区都有分 布,是花生的重要害虫。花生 苗 顶土时就从土逢钻入,为害花生 的嫩茎和嫩头及靠近地面的叶片 背面,除刺吸为害外,还传播花 生病毒病,是花生受害的重要的 时期;花针期和结荚期, 蚜虫 主 要为害果针, 使果针不能入土, 或入土 造成 果针不能成果或成果 的饱果少、瘪果多,一般减产 30% 左右,严重的减产 50%以上。 蚜虫 1 年 繁殖 20 代 30 代, 春 季气温回升到
44、10时开始活动, 3 月上中旬即繁殖为害。先在越 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开始产生 有翅蚜,迁移到附近的豌豆、刺 槐、国槐等植物上为害,花生出 苗后,即迁入花生田为害。 5 月 底至 6 月下旬花生开花结荚期是 该蚜虫为害盛期。花生收获前产 生有翅蚜,迁飞到夏季豆科植物 上越夏,秋播花生出苗后又迁入 花生田为害,一直到晚秋产生有 翅蚜交尾产卵越冬。春末夏初气 候温暖,雨量适中利于该虫发生 和繁殖。旱 地、坡地及生长茂密 地块发生重。 1、 合理邻作:花生田周围地块尽 量避免种植豌豆等寄主植物 。 2、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播种,合 理密植,适时灌溉,及时清除田 间病残体及周边杂草。 3、 保护利用天敌。 3、喷药防治: 可选用 30%蚜克灵 可湿性粉剂、 5%高效大功臣可湿 性粉剂、 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 等 2000 倍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