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06 T 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pdf

    • 资源ID:1507946       资源大小:969.2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06 T 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pdf

    1、ICS 03.200 A 14 DB4206 襄 阳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06/T 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 Guidelines for xiangyang ancient city scenic area 2019 - 10 - 21发布 2019 - 11 - 20实施 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206/T 25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湖北文理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雨萍、朱运海、方莉、崔俊涛、康玲、刘钊。

    2、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文理学院,联系电话:(+86-0710)3591876,邮 箱:。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联系电话: (+86-0710)3512259,邮箱:357854929 。 DB4206/T 252019 1 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城景区导讲解的术语和定义、讲解范围、欢迎辞和欢送辞、概况和主要景点讲解的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襄阳古城景区的讲解服务。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襄阳古城景区 xiangyang ancient city scenic area 襄阳古城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

    3、襄城区,范围为汉江与护城河围合的整个片区,北抵汉江,西至铁 佛寺路,东至环城东路,包括护城河、沿线公园、古城墙及城墙内部。 3 讲解范围 襄阳古城景区的讲解范围包括古城概况和临汉门、护城河、夫人城、解放襄阳西门登城突破口、北 街、昭明台、襄王府绿影壁、谯楼、仲宣楼、县学宫大成殿、拱宸门、震华门、古玩城等13个景点。 4 欢迎辞和欢送辞 4.1.1 欢迎辞宜包括欢迎语、旅游安全提示语等内容。 4.1.2 欢送辞宜包括欢送语、意见征求语等内容。 5 概况 襄阳,“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 衢之地,号称“天下腰膂”,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襄阳

    4、自汉晋以来,代为重镇,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先秦时期,襄阳地区方国林立,后统一于 楚。楚国曾在今襄阳城西北与真武山之间的地方设立北津戍,作为其北方的一个军事渡口,并逐渐发展 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城邑。西汉时期,在北津戍的基础上设襄阳县,“襄阳”的大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为荆州刺史,将州治所从湖南汉寿迁至襄阳,使襄阳由县级治所一 跃成为京城以下的州府,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的一部分,成为当时中南 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唐开元21年(公元773年),襄阳成为全国十五道之一的山南东 道的治所。宋代,襄阳又作为一级政区京西南路的

    5、治所。 DB4206/T 252019 2 襄阳古城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汉水中游南岸,是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襄阳古城城墙始 建于汉代,那时的城墙为夯土所砌,宋朝开始使用城砖。南宋时期,襄阳为“控扼南北”之地,军事地 位十分重要,为了增强城墙的防御功能,修建了瓮城、敌台、弩台元末明初,朱元璋命平章邓愈重 修襄阳城,不仅重筑了唐宋旧城,而且拓宽了东北角,增设长门,使襄阳城门达到六门:即东门阳春门、 西门西成门、南门文昌门、大北门拱宸门、小北门临汉门和长门震华门。襄阳城的终格局由此奠定。邓 愈在城南重新修建了城区,在城墙上修建了“魁星楼”和“狮子楼”。明代以后护城河外侧向外延伸150 余米,

    6、实际宽度近300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宽的护城河。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襄阳知府为襄 阳城六门拟写了雅称,清代顺治年间知县又为各门拟写了内额。此后襄阳古城又屡经整修,现在保留下 来的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墙体。 今天保存下来的襄阳古城依旧保存了“方城汉池”的格局。其原有6座城门,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 子城,城四角设有角台,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墙周长7331米,高 处10.84米,厚11-14米。城郭外围,北面以汉江为天堑,东、南、西三面则为历代建城取土、人工开挖 形成的全国最宽护城河,全长5060米,平均宽度180米,宽处达250米。冷兵器时代,襄阳因城墙坚

    7、固, 城高池深,防御完备,易守难攻,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美誉。 襄阳古城的修建及历史变迁体现了中国城墙类建筑的建造技艺以及古代城防攻守军事战略体系的 发展。1956年,襄阳古城墙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增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中国明清城墙”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有10省14 座城共同构成。(2006年首批的江苏南京城墙、陕西西安城墙、湖北荆州城墙、辽宁兴城城墙,2012 年增列的湖北襄阳城墙、浙江临海台州府城墙、安徽寿县城墙、安徽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2014年河北 正定、河南开封、广东肇庆、福建长汀、张

    8、家口(宣化)、安徽歙县等六市(县)。 6 主要景点讲解 6.1 临汉门 临汉门,又称小北门,是襄阳古城南北中轴线北端的城门,因濒临汉江,故叫临汉门。临汉门上歇 山式斗拱砖木结构的城楼是襄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最晚唐代时已经建有北门城楼,著名诗人孟浩然曾 经在诗中写到襄阳城的此座“北楼”。现存的北楼修建于清道光年间,解放后又有维修。该处是看汉江 美景的佳观赏点,登楼远眺,“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杜审言登襄阳城)和“郡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王维汉江临眺)的景色尽收眼底。 站在临汉门上远眺,苍青色的城墙线条笔直,棱角突出,数以千计的垛堞和箭孔整齐划一,这是中 国均齐艺术的形式美;俯瞰襄阳古城,

    9、城墙四角方方正正,东西南北,横平竖直,而圆弧形的护城河环 绕城外,形成内方而外圆的格局,这是中国刚柔相济的象征美;眺望汉江,山、水、城和谐地统一, “江 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王 维、李白、杜审言不约而同发出赞叹,这是中国山水的诗意美。临汉门外依次可见檀溪码头、罗家码头、 夫人城码头、小北门码头、官厅码头、铁桩码头和拱宸门码头,这些码头均建于清代,鳞次栉比、形态 各异、功能有别,见证了自古以来襄阳就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杜甫和白居易的诗句写道:“即 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阳驿。”生动再现了襄阳古

    10、城“南船北马”、 “七省通衢”交通便利的繁荣景象。 襄阳古城六大城门现尚存临江的临汉门、拱宸门(有瓮城,无城门楼)和震华门(有瓮城,有城门 楼)。临汉门,是目前保存为完好的一座城门,它仍将见证着襄阳古城的变迁,“汉沔津梁”“北门锁 钥”是对它作为战略要津的高赞誉。 6.2 护城河 DB4206/T 252019 3 护城河位于襄阳市襄城区,为亚洲最宽护城河。它长5060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达250米,面 积91万平方米,是一个依托城市附近水系构建的自流系统。正因为襄阳古城东、南、西三面有护城河的 庇护,北面又有汉江天堑,才使得襄阳古城因“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的城池格局而声名显赫,被

    11、 誉为“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古城“方城汉池”的城池格局,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就出现,是当时楚国的战略防御架构。城池 是城墙和护城河的统称,城指城墙,池指护城河。护城河也称城壕或壕沟。最初人们挖壕沟,目的是让 攻城的敌人掉进去摔死,所以在壕沟底部设有竹枪等战具。古人筑城和挖壕同时进行,壕挖得深,城筑 得高,一正一负,构成双重防御体系。襄阳护城河的功能,一是可作为防御设施,这是基于“隔离敌人” 的理念产生的。襄阳古城北临汉江,在东、南、西三面人工开挖河道,从城外的西南角引襄渠水进入, 在不同时期分别通过西南角、东北角的涵闸与汉江贯通,分隔了城市与城外的陆地,在古代战争时期成 为一条缓冲带,极大地保障

    12、了城市的安全。池宽水深,水是必要条件。襄阳护城河的宽度与襄阳的水资 源丰富是分不开的。古襄阳城内,除了汉水之外,还有襄水。这为了护城河的水源补给提供了有力的保 障。实际上,襄阳护城河在形成之初,并没有这么宽,它也经历了拓宽、拓深的过程。二是护城河也可 用作水运输、补给、消防等。清同治四年(1865年),襄阳知府方大湜在城西南和南渠处各留一个出水 口,设节制闸,护城河水浅时,将襄渠水引入;在城东北留一个出水口并设闸口,挖有水渠通到长门外, 也设闸口,护城河水多时,开闸放入汉江,以此调节护城河水位,保障城市的安全。现东门外的闸口即 由来于此。 襄阳古城能够在历史无数次的硝烟中,完整地保存下来,除了

    13、那坚固的古城墙,护城河功不可没。 今天的护城河,已不再是昔日对付敌人的城防工事,而仿佛像一条玉带,环绕在襄阳古城的周围,把古 城烘托得犹如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堡,成为人们闲暇之余的休闲之地。 6.3 夫人城 夫人城位于襄阳古城的西北角,是与襄阳城紧密相连的一座子城,因纪念东晋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 夫人筑城守土有功而得名。夫人城城墙高6米有余,周长约100米,城墙临江的一面上有一块清代宣统二 年(公元1863年)的“夫人城”碑刻。 韩夫人筑城的事迹,见于晋书朱序传。公元378年春,前秦王苻坚派其子苻丕等率领步骑17 万,分兵四路,攻打东晋要地襄阳。守将朱序的母亲见儿子忙于全面防务,便亲自登城巡视,察看

    14、地形。 她看出城西北角地势险要,必先受敌,便带领家婢和城中妇女于城西北角内新筑城20余丈,以加强防卫。 后苻丕来攻,西北角果然先被敌军攻破,但内筑新城坚固,城中守军在韩夫人指挥下,顽强作战,秦军 屡攻不下,只得败退而去。襄阳百姓为了纪念韩夫人抗击秦军、保卫襄阳的功德,嵌石匾于城上,尊称 此城墙为“夫人城”。 夫人城是战争的产物,是襄阳军事战争的历史记忆符号。人们也许会奇怪襄阳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南 北争夺战中的“兵家必争之地”呢?主要原因在于襄阳在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地位。顾祖禹在读史方 舆纪要湖广方舆纪要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 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

    15、。故曰重在襄阳也。”一方面,襄阳是南北方政权谋求统一的基地,另一方 面,在动乱时期襄阳又会成为割据叛乱的中心。千年的烽火造就了“得襄阳者得天下”盛名,从春秋战 国到20世纪40年代,襄阳群雄逐鹿,兵戈不断,上演过数百次惊天泣地的战争悲剧。 夫人城的意义,并不在于战争的胜败,而是让我们在钦佩韩夫人有先见之明的同时,更让我们感受到“天 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夫人城体现了战争时期中华巾帼们在民族危亡关头挺身而出、同仇敌 忾的高尚精神,同时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生动例证。 6.4 解放襄阳西门登城突破口 DB4206/T 252019 4 解放襄阳西门登城突破口遗址位于襄阳城西门南

    16、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外号“王疯子”的王近山将军 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登城突破、解放襄阳的地方。襄樊战役(1948年7月2日16日)是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一部和桐柏、陕南军区部队对湖北省襄阳、樊城地区的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 攻坚战役。 1948年7月15日,解放军对襄阳城发动了总攻。因襄阳城北与樊城隔汉水相对,城南有山,城东护 城河较宽,均不利于攻城。后,部队决定从城西攻入。兵力部署采取了高度集中的方法,把六纵队全部 使用在突破口西门上,陕南十二旅从东北角进攻,桐柏二十八旅从东南角涉水登城。15日20时20 分,六纵以各种重武器轰击西门及两侧,共摧毁了西门前后及以北的5个炮楼、3个

    17、地堡,掩护工兵连续 爆破4次,突击队则乘敌被震昏与烟雾弥漫之际,发起冲锋,顺利通过百米长的大石桥,突击到城墙下。 在登城云梯被炸断的情况下,采用搭人梯的办法迅速登上城头,并连续打垮敌人的10余次反扑,巩固了 突破口。与此同时,从东北角攻城的陕南十二旅三十五团和从东南角攻城的桐柏二十八旅八十三团也在 经过激烈战斗和付出重大牺牲之后,相继登上了城头。 入城后,3支部队按预定计划分路并进,勇猛穿插,将敌人分割包围,很快打乱了敌人的指挥系统, 使敌人互不相顾,陷于瘫痪。经通宵激战。16日上午,我军完全控制了襄阳城,各部会师后,包围了位 于杨家祠堂的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部。杨家祠堂是个四进式院落,成正矩形,

    18、四周没有民房。祠堂四角筑 有坚固的两层碉堡,中心筑有一个三层主碉堡。从司令官住所到主碉堡有坑道相通。15日夜我军突入城 内,康泽就躲进坑道里,只有郭勋祺坐镇中心碉堡指挥。一夜电话不通,也不知情况如何。16日晨,司 令部的人从碉堡顶上往四门看,只见城墙上竖着白旗,才知道襄阳城已被解放军控制,他们成了瓮中之 鳖。下午攻击开始,我军使用工兵爆破、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打响,司令部内的军心完全崩溃了。 大家推举代表去和康泽、郭勋祺谈判,要求放下武器,争取宽大。康泽在中心碉堡里戴着钢盔,不肯说 话,其实是吓呆了。郭勋祺还要顽抗,指挥机枪手射击。没多久解放军就冲进院内,一颗手榴弹塞进碉 堡的射击孔,轰隆一

    19、声巨响,碉堡底层的人非死即伤,有的哭喊着“缴枪不打呀!”郭勋祺被迫走出碉 堡,随后,康泽也被我军活捉,都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襄樊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它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城市攻坚战的经典战例,得到了刘邓首长的 称赞,中央军委为此专门发来了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修改的贺电:“庆祝你们在襄樊战役中歼敌两万 余人,解放襄樊老河口等七个城市,并活捉蒋匪法西斯特务头子康泽的伟大胜利。这一汉水中游的胜利, 紧接着开封雎杞两大胜利之后,对于中原战局的开展,帮助甚大。尤其是活捉康泽,更给全国青年受三 青团特务迫害者以极大的兴奋。尚望继续努力,为彻底解放中原而战!”襄樊战役,不仅被朱德总司令 誉为“小的模范战役

    20、”,更是襄阳人民值得铭记的红色记忆。 6.5 北街 北街是襄阳古城南北中轴线上靠近汉江的一个中心商业街区,位于襄阳城中心的十字街之北,全长 860米,宽12米,南起昭明台,北至临汉门,整条街全部都是仿古建筑,富有浓郁的明、清时代的特点。 北街历史悠久,商周时期开始发展,唐宋时期甚为繁华,自唐宋以来就是襄阳城的中心街区。1991年, 为迎接第一届诸葛亮文化节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会议在襄阳举行,市政府决定将北街改建为一条与襄阳 古城墙、昭明台等古建筑相匹配、仿明清建筑风格的文化商业步行街。在北街改造过程中,市政府邀请 国内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和精通古代建筑设计的专家,确定了襄城北街改造的三个原则,即历

    21、史上原有 的建筑格局不变、建筑体的体量和高度不变、沿用襄阳传统名居的建筑法式和建筑材料,要求修旧如旧。 2002年为繁荣北街经济,又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造。 北街有很多名胜古迹,如铜鞮巷、单家祠堂、单懋谦故居、昭明台等著名建筑。单家祠堂原为清代 宰相单懋谦家族宗祠。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武汉大会战期间,革命前辈董必武老先生与国民政府合作, 成立棉业改进所合作社训练班,单家祠堂被作为襄阳籍留美学生杨显东带回的新式纺纱机的存放点,准 备开办工厂实业救国。后因战争原因工厂迁谷城茨河,单家祠堂成为我党在襄阳的抗大学校。1938年, DB4206/T 252019 5 我党在襄阳恢复党组织,这里又成为进

    22、步书籍的销售场所新知书店。1984年,单家祠堂以“棉业改进所 合作社训练班旧址”被列入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襄阳北街是古襄阳城内繁华的街道。整体建筑以鄂西北地区仿明清时期的建筑群为主,马头 墙、飞檐错落有致,门窗花格古朴典雅,灰砖青瓦的材质和颜色搭配与古襄阳城墙浑然一体,是襄阳作 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6.6 昭明台 昭明台是为纪念南北朝时出生于襄阳的昭明太子萧统而修建的汉晋风格的仿古建筑,是襄阳古城内 的标志性建筑。 萧统(501-531),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南朝梁文学家,因编撰文选而垂于后世。萧统两岁被 立为太子,31岁病逝,谥为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昭明台始称文选楼、山

    23、南东道楼,原有唐李阳冰篆书 “山南东道楼”横额。宋代以后,改名为南平楼、钟鼓楼、昭明文选楼、镇南楼、昭明楼、昭明台。清 末襄阳名士、光绪版襄阳府志总编纂王万芳作襄阳好十首,歌咏了襄阳十处景观,其中列为第 一的就是昭明台:“襄阳好,第一是萧楼。唐道南东横地出,汉江西北接天流,城郭画中收。”至今, 襄阳纪念昭明太子萧统已有一千五百多年。 现在这座汉晋风格的仿古建筑,是聘请武汉黄鹤楼的建筑 设计大师向欣然设计,在原昭明台遗址上重建的。它位于襄阳古城中心,横跨北街西南,以青砖筑台, 中以条石拱砌洞,洞高4.5米,宽3.5米,台上建5开间重檐歇山顶式楼,高约15米,东西各建横屋4间, 东南角为鼓楼,西南

    24、角为钟楼,是襄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襄阳为什么会专门筑楼纪念昭明太子萧统呢?主要是因为昭明太子及其母亲丁贵嫔与襄阳的深厚 渊源。公元489年,萧衍在襄阳任雍州刺史时,纳樊城女子丁令光为第二夫人,公元501年9月生下萧统。 萧统年少时非常聪颖,长大后博览群书,对文学颇有研究,并参与朝政。他编选的文选诗文总集, 收录了从先秦至南朝梁代初期的重要文学作品,为我国文学保存了重要资料,是后世读书人学习辞章的 重要书籍。古人有“文选烂,秀才半”一说。更重要的是此书的序中所阐明的选文标准,第一次划 分了我国古代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 从这个意义上说,仅凭出生地,襄阳就取得了纪念昭明太子的法统地位。所以,襄阳很

    25、早就有了纪 念昭明太子的建筑。昭明台在历史上曾屡易其名,以至于一楼八名,颇为罕见。 6.7 襄王府绿影壁 襄王府,是明代襄王朱瞻善的府邸。影壁是襄王府邸前的照壁,因用绿矶石所造,汉白玉镶边拼砌 而成,远望犹如绿色的大画屏,所以又称为“绿影壁”。其造型参差有致,画面精巧优美,在我国现存 的古代照壁中绝无仅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436年,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朱瞻善由长沙迁移襄阳为襄宪王,王府约建成于公元1440年。其 西边有一高2.5米,直径1.3米,铸造于公元1326年的泰定铁钟,东边有一西汉小井。据传,当时的王府 红墙绿瓦,深院大堂,壁垒森严,豪华气派。1641年张献忠攻破襄阳城

    26、,用计杀了第八代襄阳王。1643 年闯王李自成在藩王府登基,改襄阳为襄京,建国号“新顺”。一年后,李自成统军北上,一把火把王 府化为一片瓦砾,唯有精美绝伦的绿影壁幸存。 为什么襄王府能有此高规格的龙壁呢?可见,襄宪王朱瞻善的政治地位相当高。朱瞻善是英宗的亲 叔父,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在朝政遭遇危机之时,朱瞻善上书皇太后乞命皇太子朱见深居 摄皇位,以成王朱祁钰(英宗之弟)监国,并急发府库,募勇敢之士,务图迎复。可是当这份上书送到 京城时,朱祁钰已称帝多日了。公元1450年英宗返驾京师,成功复辟,见此上书后被皇叔的一片忠心所 感动。因此,给襄王朱瞻善超越其他藩王的待遇,允许按照皇家的

    27、规格大兴土木修建王府和绿影壁。 绿影壁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由底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壁身面北而立,底座为须弥座, 顶为庑殿式。壁分三堵,中间高,两边低,呈“凸”字形,长26.2米,高7.6米,厚1.6米,用62片绿色 DB4206/T 252019 6 泥片岩拼嵌而成。中堵高7.6 米,由26片绿色泥片岩拼镶构成,壁心为巨幅浮雕二龙戏珠,二龙争斗的 场面气势如虹,栩栩如生,壁心火珠直径35厘米。壁心的上下槛边镶嵌汉白玉加以修饰,各雕有游走飞 龙10条,左右抱框各雕飞龙3条,四边共有26条游龙飞舞,吞云吐雾,凝视二龙相争;左右两堵高6米, 壁心各雕一巨龙嬉戏于惊涛之中,大有抢夺壁心火珠之

    28、势。上下槛也用汉白玉镶边,每槛各雕有飞龙5 条,左右抱框各雕流云飞龙两条,两堵边框各雕有云中翻腾的飞龙14条。纵观全壁,壁身巨龙4条,汉 白玉边框精雕小龙54条,再加壁脊、瓦当、滴水、须弥座等部位所调行龙、卧龙,总计雕龙99条。 故宫九龙壁、北海九龙壁和大同九龙壁均为琉璃材料制成,长矩造型,而襄阳王府绿影壁却是采用 绿矶石制作,造型为仿木建筑结构四柱三楼庑殿顶。绿影壁的纹饰精美,神态生动,融浮雕、平雕于一 体,雕刻技巧粗犷豪放中又显细腻精致。影壁整体结构别致,浑厚古朴,在全国现存的影壁中别具一格, 堪称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和建筑艺术的瑰宝。 6.8 谯楼 谯楼,位于襄阳城南街中段西侧,是中国古代

    29、城市用来观望和打更报时的授时工具,又称“滴漏台”, 相当于我们现在提供的北京时间。 明成化年间,知府何源筑层台,修两扇门,立谯楼于台上,下有基座,基座上建一重檐双层砖木结 构房屋。古谯楼坐西朝东,为砖石台基木结构楼。基座南北长40米,东西宽16米,高6.4米。楼高 9.6 米, 东西向,为2层重檐硬山式木结构。面阔5间,进深3间。下层前后檐下用隔扇,上层前后檐下开窗。楼 的南侧设一日晷。明嘉靖时,内置铜壶滴漏,以计时报更。明末被毁。清雍正五年(1727年) 于旧址复 建,后经多次修缮。 据相关资料记载,在我国南宋时期,襄阳保卫战始于1267年,元军围城数年,却始终未能攻克。 1273 年正月,

    30、元军以力量很强大的投石机攻樊城,一举拿下该城。接着,元军移炮以向襄阳城。元军造炮师 亦思马因根据他对地势的细心观察,在襄阳城东南角安置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 地七尺”,第一炮就射中了襄阳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宋将吕文 焕自知不敌,遂纳城归顺了元军。相持数年之久的襄阳保卫战,就这样在投石机的怒吼声中宣告结束了。 这种投石机由于由阿拉伯人所研制,所以称作“回回炮”。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把进献回回炮的功劳揽到自己名下,声称是自己与两个基督徒向大汗制造了回回炮,并描绘说:“每 机可发重逾三百磅之石,石飞甚远,同时可发六十石。”由此可

    31、见此战影响之广。抗日战争时期的前后, 这里设立了一所小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该楼被重加修缮。后来,这里曾做过襄樊市博物馆。 古谯楼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气势恢弘。现在,襄阳古谯楼的作用虽然已被机械钟、石英 钟等所代替,但是,谯楼却成了文物,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2002年11月成为湖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6.9 仲宣楼 仲宣楼位于襄阳古城东南角城墙之上,重檐歇山顶建筑,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而建。因王粲字 仲宣,此楼因王粲登临作赋而闻名,故名仲宣楼。仲宣楼和黄鹤楼、晴川阁、岳阳楼并称“楚天四大名 楼”。 据史料记载,仲宣楼始建于东汉,明末万历年间,襄阳知府周绍稷修成。清雍正年间副史赵

    32、宏恩重 建,乾隆二十五年署知府胡翼重修,后毁于民国初年的战火。1993年襄阳市政府在原址上恢复仲宣楼, 分城墙、城台和主体楼几部分,明二层,暗三层(含地下厅)。主体楼高17米,总建筑面积650平方米。 楼内有壁画石刻建安七子图。 王粲是东汉末年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是和诸葛亮同时期来到襄阳的大文人。其文学 成就很高,世人将其与曹植并称“曹王”。王粲以诗、赋见长,其诗语言刚健,词气慷慨。王粲自幼聪 颖,博闻强记,有过目不忘之才,14岁就名满天下。17岁时,因北方战乱频繁,刘表治下的荆州相对安 DB4206/T 252019 7 宁,大批文学之士投奔襄阳,王粲也在其中。王粲虽与刘表是同乡

    33、又是世交,但刘表见他貌丑体短,对 他非常冷落,王粲在襄阳15年未被重用,郁郁不得志。 王粲生于乱世,国家危难,山河破碎,飘零他乡,有才难伸,有志难酬,感情尤其怆恻。在荆襄时 期,他曾登临城楼,极目四望,只见触目所见,平原广阔,流水萦绕,田野盈畴,一片锦绣。然而,对 于流寓荆襄、才不得施的王粲来说,眼前的美景却是异乡风物,非但不能解忧,相反,一股怀乡之思油 然而生。想到自己投主不明,寄人篱下,报国无门,不禁悲从中来,啼泪横流,思绪翻飞,家国万里的 思念之情,孤身飘零的悲伤之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以致“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千 古绝唱的登楼赋遂横空出世。仲宣楼因王粲一赋,引来后世无数文

    34、人骚客的竞相登临,他们借此或 咏史怀古、忧世念民,或借景抒情、思乡明志。“王粲登楼”遂成为古今诗人词客们不断引用的历史典 故,以致在荆襄历史上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登楼文化”。 6.10 县学宫大成殿 县学宫大成殿是古代县级政府官办学校,同时供奉孔子神位和生员们祭拜孔子的地方,是中国古代 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见证。现仅存大成殿,其位于襄阳古城西北隅积仓街一号的老五中院内,为襄阳县 学宫的主体建筑,现辟为襄阳五中校史陈列馆。 襄阳县学起于唐朝,有完备的学宫和完善的学制。唐末襄阳名人皮日休在其著文襄州孔子庙学记 中,就描绘过古代襄阳学校的风采。唐代时县学建在城外,北宋迁到城内。后屡废屡兴,明末又毁于战

    35、乱。清时襄阳县学宫五次重修,原先建筑很多,现仅存大成殿和泮池。现存的大成殿,是道光二年(1822 年)重建的。殿为五开间,面阔17.8米,进深11米,重檐飞翘,斗拱交错,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殿下 砌1米高台阶,台下铺陈明时孔庙遗留的“二龙戏珠”石雕板。石雕板2.2米长,1.4米高,板上两龙飞 翔,争戏一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明代雕画特点。殿基下两侧各有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 一块是康熙二十五年(即1686年)碑(应是孔子赞),二是年款不清的颜子赞。可惜年深日久,均已字 迹泯灭,但苍老古朴,令人肃然起敬。大成殿前80米处的泮池也开凿于道光二年,池呈半圆状,其半径 约10米,池上架一拱桥

    36、,俗称“状元桥”。从这座“状元桥”上走出的“状元”非常多,据襄阳县志 记载,由唐至清,襄阳考取的进士有75人。其中,唐有杜甫祖父杜审言和参逼武则天退位的张柬之,宋 有年轻的大臣范宗尹,明有太祖朱元璋钦定状元任亨泰,清有单懋谦、单懋德兄弟等,单懋谦拜文渊阁 大学士,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 现在的大成殿虽历经风雨,仍然巍峨奇伟,气象庄严,作为襄阳城内至今高、大、保存好的古代建 筑,其朴素、典雅、庄重,与殿外郁郁葱葱的大树相得益彰,与一墙之隔、高大宏伟的昭明台遥相辉映, 对于具有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襄阳来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县学宫大成殿为湖北省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6.11 拱

    37、宸门 拱宸门,又称“大北门”,是襄阳古城六座城门中仅存的三座城门之一,高6米,内宽22.8米,深 10.75米。它东接震华门,南连“荆州古治”过街券门,北眺汉江对岸的公馆门码头,因该区域是明洪 武初年卫国公邓愈筑新城时扩增的,因此得名“新城湾”。 拱宸门朝北方,正面是“拱宸门”城门名,内侧为“拱卫宸垣”匾额,东、西两面分别为瓮城门, 南为主城门,东、西两面是瓮城。以“拱宸”为门,在我国古代城墙中较为常见,且为北门的专称。所 谓“宸”,原意是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我国有以北为尊的传统。 襄阳的北门有两座,大北门虽然稍稍偏离城市中心,但其地位却另有尊崇之处。大北门内

    38、,明代就是道 署所在地。乾隆府志记:“分守安襄郧道署:在大北门大街东仁和坊,是明抚治都御史行署。”正 是因为当时区域最高行政机构设立于此,所以大北门才具有“拱宸”,即维护皇家统治的资格。 拱宸门的瓮城是襄阳古城所遗三座城门中保存为完好的,是“铁打的襄阳”有力的实物见证。瓮城, DB4206/T 252019 8 也叫屯兵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一般建在城门外或城门内,与城墙同高且连为一体,形状 或圆或方。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守军关闭主城门和瓮城门,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站在大北 门上,遥望汉江,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决定南宋命运的宋元襄阳大战。在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 郭靖黄蓉这一

    39、对儿神仙眷侣,放弃了在世外桃源桃花岛上的逍遥生活,来到襄阳,帮守军抗元,一住十 多年,郭靖的幼女也因此取名“郭襄”。神雕侠侣的结局是,襄阳城被元军攻破,郭靖黄蓉在战乱中 双双殉国。那么,南宋遍地战火,金庸为什么偏偏让郭靖在襄阳这个地方一守十多年呢,这是因为襄阳 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当时的襄阳作是南宋王朝的“国之西门”,是南宋在荆襄防线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襄阳失,则江陵危;江陵危,则长江之险不足恃。长江天险不再是天险,门户洞开之后便是大片土地是 无险可守,直接威胁到首都临安。因此襄阳失守后不到一年,宋京西南路的一府八州军,有七个州军全 部失陷。郭靖守襄阳完美地演绎“保家卫国”这一思想,也让世人记

    40、住了“铁打的襄阳城”! 6.12 震华门 震华门,又称长门,因城门很长,民间有48步不见天之说,因此而得名。长门是襄阳仅存的三座长 门之一,其城砖一般长0.4米、宽0.2米、厚0.1米,每块砖重7至20公斤,长的城墙砖长度达到0.49米, 远眺襄阳城东北角的震华门,孤零零地仅留下一座城门、一个瓮城。 明朝开国初年卫国公邓愈维修古城时,汉水南岸北移,为使北城与汉水联系更加紧密、加强城墙防 御能力,把城向东北扩展,在古城东北角增设始建了震华门为该区域唯一进出口,其军事地位不言而喻。 震华门城墙始建于春秋时期,后因战争屡战屡废,现存城墙片段属明清时期所建,城墙结构为内夯土外 城砖,但与明朝修筑城墙的

    41、方式有所不同。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建议后,集中全国之力修建城墙。明城墙的修建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内部要用夯土夯实,外部用城砖 垒砌。 震华门瓮城现存台高7米,瓮城深25.5米,宽34.5米,长门(主城门)城门洞长达34.4米,箭楼 洞(瓮城门)长12米。修建超长的城门洞,其目的主要是战时可隐藏较多的兵士,更好地打击敌人。如 此深远宽阔的城门洞、瓮城,在全国府城之列是罕见的,是名附其实的“长门”。城外有长门、闸口两 个重要码头,它们与樊城宴公庙码头、余家巷码头、官码头隔江相望,承担着重要的水运任务。其中, 闸口是襄阳城东北隅水陆交汇的重要节点,也是进入襄阳城无吊

    42、桥的陆路通道。 震华门是襄阳古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额“威震华夏”,或许与襄阳人纪念关羽有 关三国时期关羽曾兵围襄阳、发动了威震华夏的“水淹七军”之战,同时也是对襄阳“兵家必争之 地”军事地位的极好概括。 6.13 古玩城 襄阳古玩城是国内首家以园林式、文艺风为主题的具有高品位、多业态的高端国际收藏品交流中心。 其位于襄阳古城西北角,与襄阳古城墙上历史古迹“狮子楼”隔街相望。项目占地约15000平方, 是在原襄阳市第四织布厂闲置多年的旧厂区基础上,由湖北大联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投资改造而成,是襄 阳市首家废旧厂区价值再造项目。为保持与古城墙及周边文化古迹的建筑风格一致,旧厂房改造为中国

    43、 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群白墙黑瓦,飞檐翘壁,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建筑艺术审美特征,又与古玩 城项目内涵融合统一。 古玩收藏是国人由来已久的传统,这些古物一方面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信息,另一方面也在改 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提升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些古物抖落千年尘埃,唤醒了我们的历史记忆,增强 了我们的文化自豪感。在收藏把玩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了辨别,学会了鉴赏,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中国 历史的了解,提高了人们传统文化的素养。 襄阳古玩城主要有室内大联美术馆、襄阳金石文化博物馆、襄阳大戏台、襄阳文化交流中心、书画 家艺术馆、艺术画廊、清吧、襄阳特色餐饮、茶文化推广中心等板块组成。大联美术馆室内展览

    44、面积约 2000平方米,净空高约20米,是襄阳市目前大专业的艺术品专属展览场地,改写了襄阳无正规专业艺术 DB4206/T 252019 9 展览场所的历史。襄阳金石文化博物馆面积约800平米,多半收藏了襄阳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碑刻、襄阳 历代时期的城砖、会馆砖,晚清民国时期的襄阳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的字画等,馆内藏品约2000多件, 为游客和市民朋友了解襄阳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实物参照和学习殿堂。襄阳大戏 台是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艺术表演的舞台,丰富古玩城内来访的旅游者消费者以及商户文化 艺术生活,全维度传播文化艺术。襄阳艺术交流中心则是襄阳文化艺术古玩收藏以及业余爱好者

    45、的汇聚 地,文玩杂项奇石根艺展示销售中国奇石根艺爱好者及专业经营者的顶级收藏,来到这里您将感受到大 自然的妙斧神工和神奇魅力。艺术画廊将展览销售国内外艺术家,画家,书法家的珍贵绘画书法作品, 同时您还可以与艺术大咖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提升自己文化艺术品位和鉴赏力。悠久的中国传统 茶文化在茶文化中心可以得到真实再现,在优雅的古筝古琴声中,品茗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芳香,体验中 国茶文化的魅力。在书画家艺术工作室您可以亲眼目睹国内外知名书画家的绘画创作过程,与他们进行 艺术知识的交流。持续不断的专业书画收藏艺术拍卖,搭建起国际国内书画收藏古玩商家与热爱文化艺 术品的商家名企普通爱好者的桥梁,推广襄阳本土文化艺术品走向国内外,传播襄阳悠久的本土历史文 化,民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襄阳文化艺术品市场的繁荣。 襄阳古玩城已被确定为襄阳中国龙凤书保护传承基地和襄阳传统文化产业园,作为襄阳地区内规 模大的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现有商家200多户,先后举行了100多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为襄阳的文化艺 术产业发展扎好了根基。 _


    注意事项

    本文(DB4206 T 25-2019 襄阳古城景区讲解导则.pdf)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