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15 T 078-2020 息半夏组织培养及育苗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07829       资源大小:550.6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115 T 078-2020 息半夏组织培养及育苗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01 CCS B05 4115 信阳市地方标准 DB 4115/T 078 2020 息半夏组织培养及育苗技术规程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3 - 30 实施 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115/T 078 2020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息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提出。 本文件由息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息半夏药业有限公司、信阳农林学院、河南省野生药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

    2、金平、陈琼、刘振华、王金合、杨俊杰、李丹、赵斌、李晓斌。 DB 4115/T 078 2020 1 息半夏组织培养及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息半夏组织培养的生产技术流程和炼苗移栽操作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信阳市行政区域内息半夏组织培养及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17 白砂糖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6

    3、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 22278 良好实验室规范原则 HG/T 3491 化学试剂 活性炭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植物组织培养 指利用植物体的器官、 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作为外植体, 采用无菌操作接种于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 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使之生长、分化并发育成完整小植株的技术。 外植体 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材料。 培养基 由水、无机盐类、有机物质、蔗糖、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琼脂等组成的培养基质。 组培苗 利用优良息半夏品种的块茎、叶片、叶柄作为外植体,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再生出来的试

    4、管苗。 褐化 褐化是由于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在氧气的参与下,使酚类物质被氧化后产生褐色醌类物质。 DB 4115/T 078 2020 2 玻璃化 “试管苗玻璃化”是指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中,试管苗生长异常,叶、嫩梢呈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浸 状,芽苗矮小肿胀失绿,叶片皱缩成纵向卷伸,脆弱易碎。这些试管苗在培养过程中发生了一种生理失 调或生理病变,表现出分化能力低,难以增殖成芽,也难以生根成苗。 增殖培养 把外植体初次培养(即初代培养)获得的培养物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中,如此反复多次进行培养,从 而使培养物得以成倍增殖的过程。 培养代数 同一外植体,经继代培养的次数。 4 息半夏组织培养技术流程 实验室要

    5、求 息半夏组织培养实验室包括:药品室、洗涤室、准备室、接种室、培养室、档案室,同时配备调温 设施。 实验室应符合GB 19489和GB/T 22278的要求。 培养基及其配制 4.2.1 母液的配制和保存 将常用药品配制成比所需浓度高50100倍的母液,药品配制严格按照GB/T 603规定方法配制,所 用水执行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标准(所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三级水的要求)。 称量不同的药品使用不同的汤匙,避免药品的交叉污染与混杂。 息半夏组织培养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所用化学试剂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配制好的母液分别贴上标签,注明母液号、配制倍数、日期。母液贮藏温度21

    6、0,贮藏时间 3个月,如有霉菌和沉淀产生,则不得使用。 4.2.2 不溶于水药品的溶解方法 2,4-D、NAA等不溶于水的药品先用少量95%乙醇溶解,然后加水定容。 6-BA先溶于少量0.1mol/L的盐酸中,再加水定容。 所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三级水的要求。 4.2.3 培养基配制 4.2.3.1 基本培养基 由药品、蔗糖、琼脂、水组成,蔗糖和水,应分别符合GB 317和GB 5749规定。 所需蔗糖的浓度是20g/L,琼脂粉的浓度是5.5g/L。 成苗培养阶段,加入0.25% 符合HG/T 3491规定的活性炭,减少组织培养的褐化和玻璃化,同时有 利于息半夏壮苗。培养基的配制程序如

    7、下: DB 4115/T 078 2020 3 4.2.3.2 诱导培养基配制 配方为MS+2,4-D(0.2mg/L )+6-BA(4mg/L),按照培养基配制程序配制。 4.2.3.3 成苗培养基配制 配方为1/2MS+2,4-D(1mg/L)+6 -BA(0.5mg/L),按照培养基配制程序配制。 4.2.3.4 叶片培养基配制 配方为MS+6-BA(1mg/L)+N AA(0.1mg/L),按照培养基配制程序配制。 4.2.3.5 叶柄培养基配制 配方为MS+6-BA(1mg/L)+N AA(0.2mg/L),按照培养基配制程序配制。 4.2.4 pH 值 息半夏培养基最适宜pH值为5

    8、.56.5。 4.2.5 培养基的分装和灭菌 配制好的培养基趁热分装,分装量以占培养容器的1/41/3为宜。 切勿将培养基沾到瓶口和外壁上,以免杂菌污染。分装后立即加盖进行灭菌,121灭菌20min30 min。 消毒 4.3.1 工作环境 保持组培室清洁卫生。接种室与培养室每隔 3个月密闭门窗用高锰酸钾甲醛(3:5)熏蒸 10h 12h,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4.3.2 操作要求 超净工作台台面用75%乙醇等消毒液擦拭,并用紫外线照射20min。工作人员洗手、消毒,上工作台 后用75%乙醇擦拭双手和培养容器外表面。 整个接种工作在近火焰处进行。接种完成后迅速封口。 4.3.3 接种工具的消

    9、毒 接种工具采用热压灭菌或其他方式灭菌,接种时在超净工作台内取出。 使用的消毒液要每周更换。 4.3.4 外植体的消毒 DB 4115/T 078 2020 4 将清洗干净的息半夏块茎剥去表皮(小心保护 好芽尖),用流动饮用水冲洗30min后,在超净工作 台上用75%乙醇浸泡10s20s,以无菌水冲洗2次,再用0 .1%升汞消毒8min10 min,无菌水冲洗56次 后即可接种。 培养材料及接种 4.4.1 培养材料的选择 外植体选择无病虫伤害的野生健壮息半夏块茎,个头中等,表面光滑、皱褶少。 4.4.2 材料的接种 将消毒好的直径约1cm4cm息半夏中等块茎接种到MS培养基上,芽尖朝上摆放固

    10、定。接种后做好标 记,写明材料名称、接种日期。 试管苗初代培养 4.5.1 保证外植体和培养基的无菌状态及培养室良好清洁环境条件。 4.5.2 息半夏最适宜的培养温度252, 光照强度为1500Lx2000Lx, 光照时间为10h/d12h/d。 4.5.3 当接种的息半夏块茎芽尖长到 1cm 时, 切下芽尖, 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培养。 芽尖可以反复切取, 直至不能长出新芽尖或已经污染。在这个过程中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用过的工具及时消毒后再继续使 用。 4.5.4 接种好的培养瓶放置在条件适宜的培养架上,培养 50d 左右,形成大量的丛生芽和愈伤组织。 4.5.5 丛生芽和愈伤组织转接到成苗培养

    11、基上,培养 25d30d,形成完整的试管苗。 4.5.6 试管苗的增殖培养 DB 4115/T 078 2020 5 4.5.7 叶片培养 将试管苗浓绿厚大的叶片切成0.5cm0.5cm的切片,叶面朝上接种于叶片培养基, 培养周期50d 60d。 4.5.8 叶柄培养 将试管苗生长健壮的叶柄切成0.5cm1cm长的段,接种于叶柄培养基,培养周期45d55d。 4.5.9 小块茎培养 将剪掉叶片和叶柄的无菌小块茎转接到成苗培养基上,培养周期25d30d。 4.5.10 从生芽和愈伤组织培养 将叶片与叶柄培养形成的丛生芽和愈伤组织转接至成苗培养基上,培养周期25d30d。 5 炼苗移栽操作规范 D

    12、B 4115/T 078 2020 6 光培炼苗 选择生长健壮的试管苗,打开瓶盖,在自然光、室温下炼苗3d5d后移栽。 驯化移栽 从培养瓶中取出经过锻炼的组培苗,饮用水洗去附着的培养基,移栽于蛭石中。移栽后用遮阳率为 75%的遮阳网遮阳,在温度25左右,相对湿度85%条件下生长5d7d。 苗期管理 5.3.1 肥水管理 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 保持基质内含水量50%60% (将蛭石用手捏, 蛭石能成块但不出水为宜) 。 每隔7d,用与MS培养基浓度相当的微量元素配制营养液,稀释10倍进行喷施,保证苗床的肥力。 使用温控设施,动态监控温度变化,整个生长期间保持温度25左右,遮阳率75%左右,使组

    13、培苗 健康生长。 5.3.2 病虫草害管理 5.3.2.1 主要病害及防治 5.3.2.1.1 叶斑病 用 11100的波尔多液和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交替喷防35次。 5.3.2.1.2 根腐病 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并用10%的石灰水对病穴消毒,发病初期用 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1000倍液淋穴或浇灌病株根部。 5.3.2.1.3 叶柄腐烂病(猝倒病)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用9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 雾,7d10d喷1次,连喷3次以上。 5.3.2.2 主要虫害及防治 5.3.2.2.1 虫害种类 红天蛾幼虫和

    14、菜青虫幼虫。 5.3.2.2.2 防治方法 天敌防治:利用小花椿、中华跃蛛、赤眼蜂等天敌来防治。 生物防治:喷洒苏芸金杆菌8001000倍液;或将白僵菌配成含量为不少于1亿孢子/ ml的菌液进行 喷洒;或亩用20幼虫单位菜粉蝶颗粒体病毒;或选用叶面肥20%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喷洒。 5.3.2.3 草害防治 整个生育期及时除草,严防草荒。 种茎收获与贮藏 5.4.1 时间 DB 4115/T 078 2020 7 组培苗生长100d120d后,85%的种茎直径超过0.8cm时,即可收获。 5.4.2 方法 收获前7d停止浇水或营养液。 收获时按行开沟,捡拾种茎和珠芽,再用细筛将蛭石筛1遍,筛选漏收的种茎。 5.4.3 贮藏 将小种茎用湿沙掩埋后在4以下低温贮存,也可将小种茎窖藏或埋入地下湿土中,以保持水分。


    注意事项

    本文(DB4115 T 078-2020 息半夏组织培养及育苗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