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田生态缓冲带建设管护技术规程 ICS 65.020.01 B 05 DB4105 安阳市地方标准 DB4105/T 145 2020 2020-10-10 发布 2020-10-25 实施 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05/T 145 2020 I 前 言 本 标准 按照 GB/T 1.1 2009给出 的 规则 起草。 本 标准 由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提出 ,由安阳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 标准 起草单位: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市农业农村局、安阳县农业农村局、汤阴县农业农村局、 林州市农业农村局、林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鑫贞德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汤阴县韩庄镇滨河 农庄。 本
2、 标准 主要起草人 :谢利芬、王卫民、刘庆生、郭智勇、李晓、李小燕、 张伟萍、 王焘 、 范阳、刘 春红、韩文君、杨雨、童燕、周青、杨洪林、靳前龙、李岩、李卫彬、杨京、刘小革、白峰、张光、董 中民、李永革、郭爱兵、李亚萍、高玉玲、呼晓红。 DB4105/T 145 2020 1 农田生态缓冲带建设管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农田生态缓冲带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功能、种植要求与田间管理以及病虫 害防治等内容。 本 标准 适用于安阳市及气候条件类似农田生态缓冲带的建设与管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3、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文件 GB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8247 主要花卉产品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田生态缓冲带 是 生态缓冲带的一种,指 人工建立的 农田 生态系统, 其 主要 内容是 人 工 种植的各种作物 , 在一定程 度上受 人工的控制。农田生态缓冲带的设立改善了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使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并存。 3.2 生物多样性 指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物复合体以及相关的各种生
4、态环境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 3.3 生 境 指 生态 体系 的空间 范围 ,一般指生态的地理环 境 。 4 建设原则 4.1 在不破坏原有自然生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4.2 遵循植被恢复与原生植被相结合原则,植被恢复应按照 GB/T 15776 的要求。 4.3 优选乡土植物,采用多种种植组合。 4.4 合理确定植物及种植比例,考虑季节变化,符合农田景观带色彩搭配。 5 功能 DB4105/T 145 2020 2 5.1 有效控制水土、氮磷流失, 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 5.2 有效吸引天敌,防控病虫害。 5.3 利 用 其
5、吸附和分解作用,减少 农田 的氮 、 磷等物质进入 沟渠、 河道, 保护环境, 改善水质 。 5.4 为鸟类及天敌提供食物及栖息地,增加农田 生物多样性。 5.5 丰富农田色彩,美化生产环境,提高农业文化载体功能。 6 建设要求 6.1 品种选择 草种宜选用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固土力强的草本植物组合,如白三叶、高羊茅、黑麦草等,豆科 种子应符合 GB 6141 的要求,禾本科种子应符合 GB 6142 的要求。 花种宜选择耐贫瘠、易管理、花期长、自播能力强的矮生花卉组合,如波斯菊、硫华菊、矢车菊等, 花种应符合 GB/T 18247 的要求。 6.2 整地 清除建设区杂草及根茬,并进行翻耕,深
6、度不低于 20 ,使土地细碎平整。 6.3 播种 6.3.1 播期 草种以秋播为主,秋分前后播种。 花种春、夏、秋均可播种,气温不低于 10 。 6.3.2 播种方式 分条播、穴播、撒播。 条播适用于地面平整、坡度较小的地带;穴播适用于地面破碎、坡度较陡、以及堤坡田坎等地带; 撒播适于地形平缓、种植面宽,污染物少的地带。 6.3.3 播种流程 备好台秤,细流沙等用具。 播时,将种子混上约 3 倍湿沙,湿土浅播,深度为 1 3 , 可分次在规定面积内播完。播种密 度视种植要求,播后压实土层。 可用无纺布覆盖保持土壤湿润。 7 管护 7.1 浇水 7.1.1 出苗水 播后至出苗时,及时灌溉,保证
7、10 的土层湿润。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7.1.2 浇冻水 11 月中下旬,平均温度低于 10 时浇冻水。应保证表土向下土层 20 40 湿润。 DB4105/T 145 2020 3 7.1.3 返青水 3 月底至 4 月上旬,需浇透。 7.2 除草 7.2.1 苗期 浇水后杂草萌发较多,应及时除杂。 7.2.2 生长期 5 8 月份花草生长迅速,应及时清除恶性杂草或进行有选择的修剪。 7.3 修剪及整理 7.3.1 盛花期过后,应去除残花、修剪枯枝残叶。 7.3.2 结实期,宜修剪到合理高度。结实期后,可采摘留种或自然脱落、抛撒,次年可自播繁衍。 7.4 越冬管理 越冬前清除枯败的地上部分及地面杂物,根据需要覆盖土壤或无纺布等保温防冻。 8 更新换代 轮换割草和截枝,三到五年对主要植物进行刈割清理。 9 病虫害防治原则 禁用农药和除草剂,减少人为干预,保持生物多样性,形成相互制衡的良好生态体系。 10 管护台账 建立田间种植管护台账,及时收集整理调查数据,妥善保存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