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311 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07532       资源大小:596.8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311 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05 DB3311 浙江省 丽水市 地 方 标 准 DB3311/T 54 2019 代替 DB3311/T 54 2016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 2019 - 10 - 17发布 2019 - 11 -17实施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11/T 54 2019 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与 DBD3311/T 54 201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森林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 ( LY/T 1229-1999)替换为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 LY/T 1228

    2、-2015)。 2、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LY/T 1233-1999)替换为森林土壤磷的测定( LY/T 1232-2015)。 3、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LY/T 1236-1999)替换为森林土壤钾的测定( LY/T 1234-2015)。 本标准起草单位: 华东药用植物园科研 管理中心 、 浙江处 州山茶油有限公司 。 本标准起草人:葛永金、倪荣新、何小勇、刘跃钧、朱虹、张峰玲、王军峰、蒋燕锋、温莉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11/T 54 2016,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DB3311/T 54 2019 1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3、油茶林养分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林地土壤 肥力 测定、 油茶 树养分 诊断 、肥料配备及 施用、配套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丽水市辖区油茶林的养分管理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228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LY/T 1232森林土壤磷的测定 LY/T 1234森林土壤钾的测定 LY/T 1237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 LY/T 1239森林土壤 pH值的测定 LY/T 1245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L

    4、Y/T 1258森林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DB3311/T 12 油茶山地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 平衡施肥 依据植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合理确定 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 比例,并采用相应科学施用方法的施肥技术。 3.2 产前林 造林后 1 4年,以营养生长,培育树形为主要目标的林分。 2 3.3 初产林 造林 5 8年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兼顾的林分。 3.4 投产林 造林 8年后,以生殖生长,生产茶果为主要目标的林分。 3.5 复配肥 以 有机肥 、尿素、硫酸钾、磷酸二氢铵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按一定比例复配混匀形成的肥料。 3.6

    5、 土壤肥力诊断 通过土壤取样,测定 土壤 中 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判断土壤肥力的技术 。 3.7 油茶树养分诊断 采用测定 叶片全氮、全磷、全钾,结合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判断油茶树养分亏缺的技术。 3.8 叶绿素仪法 用 SPAD-502型叶绿素仪进行测定叶绿度 , 叶绿素仪放在叶片距叶缘的 2/3处测定 , 取 30次测定值的 平均值为该株油茶的 SPAD值。 4 林地 土壤肥力 测定 4.1 采样频率 每年采集 1次。 4.2 采样时间 每年 11月 采样 。 4.3 样地设置及数量 4.3.1 样地数量不得少于 5个 /100亩,样地大小为 20m 30m。 4.3.2 沿样地对

    6、角线,采用 S形取样法,每个样地取 5个土样。 4.4 取 样方法 按 0cm 20cm和 20cm 40cm两个土壤剖面分别用环刀取原状土 , 带回实验室 分别测定土壤容重和 总孔隙度。每样地取土 1kg 2kg装入土壤袋中混合均匀,并在土壤袋、记录本上作好取样记录。 4.5 化学性质测定指标 水解性 氮、 有效磷、速效 钾、 有效 硼、 交换性钙、交换性镁 6种元素速效含量及 pH值、有机质 含 DB3311/T 54 2019 3 量 。 4.6 测定方法 按规程所引用的林业土壤行业标准测定 。 5 油茶树养分诊断 5.1 采样频率 每年 11月 采样。 5.2 样株选择 在设置的样地中

    7、,对油茶每株检尺,测定冠幅,计算平均值,并以此为标准选择 3株油茶为样株。 5.3 采样方法 在样株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油茶枝叶中 ,分上、中、下 3层,等量 摘取鲜叶 混匀后,取 500g 装 入样品袋 ,做好标记 和 记录。 5.4 测定指标 叶片 全氮、全磷、全钾 含量及叶绿素含量 。 5.5 测定方法 全氮 采用 凯氏定氮法 , 全磷 采用 钒钼黄比色法 , 全钾 采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采用叶 绿素仪法。 6 肥料配备 6.1 肥料种类 6.1.1 推荐使用 有机无机复配肥 ,宜少用化肥。 6.1.2 肥料根据林分生长阶段,分为产前林用肥、初产林用肥和投产林用肥。

    8、 6.2 肥料生产 各成分应干燥,搅拌 3次混匀 后 , 现场施用或 过筛包装 备用 。 6.3 肥料存放 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雨淋及阳光直晒。 7 肥料施用 7.1 肥料配方 7.1.1 根据土壤肥力诊断和油茶需肥诊断结果,结合平衡施肥技术,确定肥料各养 分比例,采用重量 配比。 4 7.1.2 规模较小的基地( 200 亩 ),可根据土壤肥力和油茶需肥诊断结果,适时调整推荐配方。 7.1.4 推荐配方 : a)产前林:每吨含有机肥( 600kg),尿素( 145kg),磷酸二氢铵( 127kg),硫酸钾( 118kg), 生石灰、硫酸镁各 5kg。 b)初产林:每吨含有机肥( 600k

    9、g),尿素( 140kg),磷酸二氢铵( 127kg),硫酸钾( 118kg), 硼砂、生石灰、硫酸镁各 5kg。 c)投产林:每吨含有机肥( 600kg),尿素( 120kg),磷酸二 氢铵( 137kg),硫酸钾( 117kg), 硼砂 15kg,生石灰、硫酸镁各 5kg。 7.2 施用时间 每年 12月至来年 1月,施肥 1次 。 7.3 施用方法 沿油茶 树冠 滴水线边缘,环形沟施或 对称 沟施,深 20cm,施肥后覆土。 7.4 施用数量 7.4.1 根据土壤肥力诊断结果、油茶需肥诊断结果以及茶果产量,综合评定后确定施用数量。 7.4.2 使用推荐配方肥料时,推荐施用数量为产前林和初

    10、产林每株 1kg,投产林每株施 2kg。 8 配套管理措施 8.1 作物套种 推荐套种白三叶等豆科植物作为绿肥,种植其他作物时应秸秆还田。 8.2 树体修剪 按 DB3311/T12 油茶山地栽培技术规 程执行。 8.3 水分管理 有灌溉条件下,施肥后应浇水。 8.4 抚育管理 施肥应结合锄草、垦覆进行。 9 油茶林养分管理模式图 油茶林养分管理模式图参见本附录 A。 DB3311/T 54 2019 1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油茶林养分管理模式图 一、管理月历 管理内容 月份 1月 2月 -10月 11月 12月 施肥 土壤采样、叶片采样 施肥 二、操作流程及技术要点 1、土壤取样 2

    11、、油茶取样 3、肥料生产 4、施肥方法 每年 11月采样。样地数量不得少于 5个 /100亩,样地大小 20m 30m。沿样地对 角线,采用 S形取样法,每个样地取 5个 土样。按 0cm 20cm和 20cm 40cm两个 土壤剖面分别用环刀取原状土。每样地取 土 1kg 2kg装入土壤袋中混合均匀。 每年 11月采样。在设置的样地中,对油茶 每株检尺,测定冠幅,计算平均值,并以 此为标准选择 3株油茶为样株。在样株东、 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油茶枝叶中,分上、 中、下 3层,等量摘取鲜叶混匀后,取 500g 装入样品袋,做好标记和记录。 推荐使用有机无机复配肥,宜少用化肥。 肥料根据林分生长阶段,分为产前林用肥、 初产林用肥和投产林用肥。各成分应干燥, 搅拌 3次混匀 后,现场施用或过筛包装备 用。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雨淋及阳 光直晒。 沿油茶 树冠 滴水线边缘,环形沟施或或放射状 沟施,深 20cm,施肥后覆土。 施用数量根据土 壤肥力诊断结果、油茶需肥诊断结果以及茶果 产量,综合评定后确定, 原则 上 每年 1次。 使用 推荐配方肥料时,推荐施用数量为产前林和初 产林每株 1kg,投产林每株施 2kg。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311 T 54-2019 油茶林养分管理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