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2 DB3311 浙江省 丽水市 地 方 标 准 DB3311/T 45 2015 山区稻田养蟹技术规范 2015 - 05 -25发布 2015 - 06 -25实施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11/T 45 2015 I 前 言 本标准 按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 起草 。 本标准由丽水市水利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 起草单位: 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景宁水产技术推广站、 景 宁金轩稻田绒蟹养殖专业合作 社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君,丁小丰,黄富友,姚子亮,陈淑芬,吴燕琴,张任池,刘卫芬。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DB3311/T 45 20
2、15 1 山区稻田养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区稻田养蟹的 术语和 定义、 环境要求、 蟹 种暂养、成蟹养殖、 施肥与除草 、 病 虫 害 防治 、起捕 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丽水 单季稻田的稻蟹共生养殖,其他 稻田 河蟹养殖模式可以参照执行。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3、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DB33/T 481-2004 无公害河蟹种苗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 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河蟹 本标准中 的蟹 特指中华绒螯蟹 ,本地俗称河蟹。 3.2 山区稻田 地处山地、丘陵地带,用于水稻种植的水田。 4 环境要求 4.1 水源 水源 水量 充沛,周边无污染 源, 水质应符合 GB11607的规定。 DB3311/T 45 2015 4.2 产地环境 选址应避免山洪灾害, 养殖产地环境应符合 NY 5361的规定 。 4.3 田块 应选择大小适宜且集中连片的旱涝保收田,要求灌溉方便,保水性好。 5 蟹苗暂养 5.1 蟹苗 5.1.1 来源 应从具有苗
4、种生产许可证的 规模化 苗种 繁育 场引进。 5.1.2 质量 引进蟹种的规格为 200只 /kg 300只 /kg,蟹种质量应符合 DB33/T 481的 规定 。 5.2 暂养池 5.2.1 选址与建池要求 在稻田附近,选择光照充沛、水源清新的地块修建土池,土池大小约 20m 30m,深约 0.8m 1.5m。 池壁四周陡直,岸沿用高 度为 0.6m 0.9m的石棉瓦围实。暂养池内水深 0.3m 0.5m,后期逐渐加高水 位。 5.2.2 放养前准备 放苗前 30d,暂养池 内 施 放经 生石灰发酵消毒的有机肥 150kg/亩,种植伊乐藻、 菹草 、轮叶黑藻、 金鱼藻等,并投放螺蛳、小鱼
5、、 小虾作为饵料。 5.3 放苗 蟹种放养应在 3月初 ,水温 4 10为宜。暂养密度为 120只 / 150只 / 。 放养前先将蟹种及网袋一起放入暂养池的水中浸 泡 3min 5min, 待蟹种逐渐适宜池中水温后,打 开网袋让其慢慢地自然爬入暂养池中。适时开启增氧设施,开始暂养。 5.4 投饲 5.4.1 饲料 DB3311/T 45 2015 3 选择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饲料 安全限量 应符合标准 NY 5072 的规定。饲料存放场所要定期进行消 毒。另外可配合 投喂 部分 菹 草、浮萍等 植物性饲料 ,也可 适当添加 新鲜的鱼糜等。 5.4.2 投饲方法 蟹种放养 3d后,且水温达到
6、8后,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量为蟹体重的 2% 5%,每日投喂 2次, 早晚各一次。 5.5 日常管理 暂养期 间,要密切关注蟹种 的活动及摄食情况,以及水质的变化,做好老鼠、蛇、小龙虾及鸟类 等 敌害生物的清除防范。 5.6 起捕 6月中、下旬,插种的水稻秧苗返青, 此时蟹种规格达到 100只 /kg,可捕出放入稻田养殖。 起捕方法: 采 用地笼网 流水诱 捕。 6 成蟹养殖 6.1农田改造 6.1.1 平整硬化 采用平板式养殖,全田只挖垄沟。田埂要 用混泥土 进行硬化,高度约 0.4m 0.5m,宽度 0.3m 0.4m, 防止坍塌和螃蟹打洞。 6.1.2 防逃设施 田埂内侧 要求 表面光滑
7、 , 进 、排水口要安装防逃和过滤网 。 6.2 水稻种植 6.2.1 水稻品种 选择抗病抗倒伏、分蘖能力较强、米质口感上佳、优质高产的 单季水稻品种。 6.2.2 种植要求 采用大垄 12行插种技术,株距 28cm 30cm。 6.3 蟹苗放养 DB3311/T 45 2015 先检查稻田、田埂有无破损漏水和敌害生物。 选择 晴爽天的 早上或傍晚放苗。先将进 、 排水口打开, 让水流动, 将暂养池中捕起的规格均匀的蟹种,按照 500只 /亩 600只 /亩的放养密度,缓缓倒入田间。 6.4 投饲 以 河蟹 配合饲料为主,兼投人工饲料 (玉米、南瓜、豆渣、豆饼、麦子等)和天然饲料(浮萍、野 杂
8、鱼、螺、蚌等) 。日投喂量为稻田内蟹体重量 的 5%以内。 投喂方法: 7月上旬之前早、晚各一次; 7 月中旬至 8 月底隔天傍晚 投一次 ; 9 月上旬至 10 月下旬每天傍晚 投一次 ,同时要根据天气灵活掌握。 配合投喂螺蛳、鲜活小鱼虾等。 6.5 巡田 坚持每天早 、 中 、 晚三次巡田,检查稻田水位和水质,防止大排大灌。查看稻田设施有无破损,观 察蟹的活动、摄食及蜕壳情况,清除可能的敌害生物。 7 施肥与除草 7.1 施肥 7.1.1 基 肥 稻田养蟹的施肥原则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基肥可 选用 经 生石灰发酵熟后 的 粪肥或厩肥,用量为 200kg 300
9、kg/亩。使 用方法: 耕田以前,将 基肥均匀的 撒 到水 田 中, 耕田 时将其 翻压到土下 。 7.1.2 追肥 是否追肥要视稻谷生长情况而定,尽量少施肥、不施肥;若需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用量掌 握在总施肥量的 30%以内 ,尽量施用叶面肥 。在稻田水深 6cm以上,水温 28以下时,几种常用化肥每 亩的单一 安全用量为:硫铵 10kg 20kg,尿素 6kg 8kg,硝酸钾 4kg 6kg,过磷酸钙 5kg 10kg,复 合肥 15kg。 7.2 除草 对于蟹无法清除的杂草,坚持人工拔除。 8 病 虫 害防治 8.1 除虫 每 2亩 5亩(具体视稻田分布情况而 定)的稻田放置一盏诱
10、虫灯 诱杀害虫。定期将诱杀的害 虫清理, 作为蟹的饵料。 河蟹放养后禁止使用杀虫剂。 8.2 病害防治 DB3311/T 45 2015 5 8.2.1 水稻病害防治 水稻 若有疫情,应选择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不得使用禁用药物或对蟹毒性较大的农药。施 药前,先加深田水至 10cm以上,粉剂趁早晨稻禾沾有露水时用喷料器喷,水剂宜在晴天露水干后用喷雾 器以雾状喷出,应把药喷洒在稻禾上。水稻主要病害及药物防治方法 详见 表 1. 表 1 稻田养蟹主要病害及药物防治方法 虫害种类 农药 使用方法 使用次 数 休药期 d 纹枯病 井冈霉素 0.15 kg/亩 0.3kg/亩, 5%水剂 1 不限
11、稻瘟病,稻曲 病 三环唑,井冈霉 素 预防使用: 20%三环唑 0.05kg;孕穗期 20% 三环唑 0.1kg加 0.15kg井冈霉素。 1-2 30d 8.2.2 河蟹病害防治 河蟹病害防治药物的使用按 NY 5071的规定执行。 河蟹几种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详见 表 2。 表 2 常见河蟹病害防治方法 蟹病种类 症状 防治方法 肠炎 病 病蟹消化不良,肠胃发炎,打开腹脐轻压肛门可见黄色粘液流出。 投饵要适量、新鲜。饲料中添加土霉素0.1-0.5% 黑壳病 幼蟹甲壳及 肢体大部分变为黑色,体表程度不同地附着一层泥状物。重者死亡。 勤换新水并泼洒生石灰水。发现病症后泼洒 蟹安,每公顷 15kg,沿环形沟泼洒。出蟹前 10天,每公顷用硫酸铜 3kg,硫酸亚铁 3kg, 向田中泼洒,以保持蟹色正常,蟹 体健壮。 9 起捕 割稻后,蟹也最为肥满,可以 捕出上市 。 捕获办法:抓捕前 2d,先在进水口及稻田四周挖出 0.2m宽的沟坑,留少许水,蟹则自动爬入进去, 待晚上用灯光 诱捕。 也可以 地笼网诱捕 。 10 标准化养殖技术模式图 DB3311/T 45 2015 山区稻田养蟹标准化养殖技术模式图 参见附录 A DB3311/T 45 2015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