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311 T 69-2017 锥(板)栗林下棘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07502       资源大小:771.4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311 T 69-2017 锥(板)栗林下棘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99 B 66 DB3311 浙江省 丽水市 地方标准 DB3311/T 69 2017 锥(板)栗林下棘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 2017 - 06 - 11发布 2017 - 07 - 11实施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11/T 69 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丽水市 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丽水市 农林 科学研究院、 丽水 益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应国华、吕明亮、李伶俐、薛振文、吴应齐、姚理武、陈伟龙、王声

    2、淼、叶传 盛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DB3311/T 69 2017 1 锥(板)栗林下棘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锥(板)栗林下栽培棘托竹荪的术语和定义、林地选择、栽培季节、培养料、栽培 方法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烘干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锥(板)栗林下棘托竹荪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3、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棘托竹荪 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 Zane Zheng & Hu 菌盖近钟形,薄而脆,具网格,有一层褐青色粘液即孢 子 体。菌裙白色,长,网格呈多角形。菌 柄较长,海绵质,白色。 菌托白色或浅灰色,后期渐呈褐色或稍深,具柔软的刺状突起,其下面有 无数须根状菌索,伤处不变色,初期托包裹时呈球形或卵圆形 。 3.2 培养料 substrate formulae 栽培棘托竹荪生长并生产子实体提供所需营养的物质。 4 锥(板)栗林地选择 锥(板)栗林地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 a)交通方便, 有 林道到达的锥栗林区块; b)要有 充足水

    4、源、排水良好 ; c)坡度平缓( 20 度) 或有水平带, 便于管理 , 土壤疏松、透水性好、 偏酸性; d) 每亩 锥(板)栗 量 30株 40 株, 长叶后遮阴度大于 90%,天晴时光照度少于 800lxs; e)远离畜禽养殖场、农户生活垃圾堆放点 。 5 栽培季节 选择在小年的上一年 12月至 4月中旬前接种 。 6 培养料 6.1 原料 宜用竹木加工下脚料:竹屑、竹片、竹丝、木片、木屑、刨花及谷壳、 菌糠 等。不宜选用桉树、 樟树、苦楝等含有害物质树种为原料。其它原料应符合 NY 5099的规定。 6.2 配方 原料宜 2种或几种混合,质地软与硬、粗与细的混合。推荐配方: a)竹屑、竹

    5、丝 98%,尿素 0.5%,碳酸钙 1%; =99.5% b)木片(刨花) 50%、竹片 (竹屑或竹丝 )50%;尿素 0.5%,碳酸钙 1%; =101.5% c) 竹屑加木片 80%、菌糠 18%,尿素 0.5%,碳酸钙 1%; =99.5% d) 竹屑、竹丝 90%、谷壳 8%,尿素 0.5%,碳酸钙 1%。 =99.5% 6.3原料处理 棘托竹荪采用新鲜料 或发酵料栽培, 建议采用发酵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具有出竹荪快、产量高、 潮次集中,显著优于生料栽培。 6.3.1新鲜料栽 培 只需按配方比例混合即可。 6.3.2发酵料栽培的原料处理方法 建堆。将竹屑、竹丝等原料堆成宽 3m,高 0.

    6、4m长度不限的第一层,然后按比例将尿素、碳酸钙均 匀撒到料面,如果原料较干,可以撒些水,然后堆第二层高 0.4m,同样方法,堆第三层 0.4m,在第三 层的尿素、碳酸钙上,再堆上 0.2m的培养料,并盖上薄膜,完成建堆。 翻堆。建堆后 10 天开始第一次翻堆,将原料上下、内外对翻后建堆,堆形相同。以后 15 天再翻 堆一次,共翻堆 2次,整个堆料过程 30天 40 天。 7 栽培与管理 DB3311/T 69 2017 3 栽培工艺流程: 挖沟铺料与播种盖膜 发菌期管理出荪期管理转潮管理。 7.1 挖沟 沿水平方向挖沟,沟 宽 30cm 40cm,深 15cm 20cm,长度视场地而定。挖沟时

    7、碰到 锥(板)栗树 干时,可以中断 ,沟间距 0.5m 0.6m,每亩挖沟畦面积 150m2 200m2。 对于有水平带的 锥(板)栗林地,可以不挖沟,直接在水平带 上铺料。 7.2 铺料与播种 7.2.1铺料 将发酵好的原料,倒入栽培沟内,厚度 20cm 30cm,每平方米 用干料 15kg 20kg,用锄头将原料 翻匀,铺料后要注意原料是否有氨味,如果有氨味,要等氨味散去后才能播种,然后将料面 成垄形。 新鲜料在播种前直接 将 原 料倒入 沟畦 内 ,利用自然雨水淋湿培养料,即可播种。 7.2.2播种 将菌种瓣成核桃大块状,一般每包菌种掰成 8 块 12 块,按 10cm 15cm 间距挖

    8、穴下种,每畦 2 排,每平方米用菌种 (13 24cm)2 包 3包。 7.2.3覆土盖膜 将畦两边的土挖覆盖在畦床上,厚度 5cm 8cm,覆土成片状,不宜碎。覆土后,在畦面撒上少许 稻草,盖上塑料薄膜,薄膜宽度约 50cm,只需要盖住畦面。 7.3 发菌期管理 7.3.1菌种定植检查 播种后 10天左右,料内菌种块呈白色绒毛状,菌丝吃料,说明萌发定 植正常,若菌种块白色菌丝 不明显,且变黑色,说明菌种已霉烂,应及时补种。 7.3.2温湿度管理 发菌初期应防止大量雨水进入菌床 ,避免积水。 3月 4月气温出现短时高温天气,新叶没有发出, 要注意料温,防止超过 35烧菌现象发生。 5月份,菌丝

    9、穿出土面,形成菌索和菌蕾,及时撤去薄膜,保持畦面土壤湿润,具体看天气情况喷 水,相对湿度控制在 80% 85%。 7.4 出荪期管理 5 月 6 月份菌床表面相对湿度提高到 90% 95%,温度以 23 32为宜。发酵料栽培的到 5 月 中下旬开始形成子实体,菌蛋大量出现后,保持较高的空气 相对湿度,除雨天外,每天喷水 1 次。采 收阶段,每天采收后,要及时喷水,有条件的在畦沟里灌水,提高土面湿度。 7月 8月, 要增加喷水, 早晚各一次 。 7.5转潮管理 一潮竹荪采收结束后,清理畦面,应停水 5d 7d,然后采取沟灌水,畦面喷水,促使第二潮竹荪 菌蕾顺利长出,菌蕾长出后,管理方法参照本标准

    10、 7.4。 8 病虫害防治 8.1病害防治 生产中病害很少见,若是粘菌,采用石硫合剂、 生石灰防治。 8.2 虫害防治 害虫主要是白蚁。 防治方法:在栽培地周边采用白蚁灵或灭蚁粉诱杀。 9采收与烘干 9.1采收 采收时间宜上 午 6: 00 10: 00,竹荪菌裙开始下沿即可采收。采收时将整个子实体从菌托下方 切断菌索,将菌托和菌盖剥下,与柄裙部分分开存放。 9.2烘干 采用脱水机热风烘干。将竹荪整齐排放在烘筛上,尽快使烘干室温度升至 70 ,保持 2h,后降至 50,保持 2h。烘干的竹荪放置 20min 30min后放入密闭的包装袋,避光干燥低温储藏。 竹荪干品以菌柄和菌裙白色、光泽度好,菌柄饱满、圆柱形或近圆柱形,菌裙呈网状,有竹荪特 有的香味,无异味或微酸味为上品。 DB3311/T 69 2017 1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注意事项

    本文(DB3311 T 69-2017 锥(板)栗林下棘托竹荪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twoload29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