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311 T 122-2019 无蚊村建设与评价规范.pdf

    • 资源ID:1507494       资源大小:762.4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311 T 122-2019 无蚊村建设与评价规范.pdf

    1、ICS 11.020 C 05 DB3311 浙 江 省 丽 水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11/T 122 2019 无蚊村建设与评价规范 2019-12-27发布 2020-01-27实施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11/T 122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1 范 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组织管理 . 2 4.1 工作体系 . 2 4.2 经费 保障 . 2 4.3 群众参与 . 2 5 健康教育 . 3 5.1 宣传发动 . 3 5.2 阵地建设 . 3 5.3 知识知晓 . 3 6 综合防制 .

    2、 3 6.1 防制原则 . 3 6.2 孳生地调查 . 3 6.3 孳生地处理 . 3 6.4 物理防制 . 4 6.5 生物防制 . 4 6.6 化学防制 . 4 7 可持续机制 . 4 7.1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 4 7.2 建立巡查制度 . 4 7.3 定期杀灭成蚊 . 4 7.4 保存工作记录 . 4 8 密度评价方法 . 5 9 认定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 无蚊村评价表 . 6 DB3311/T 122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丽水市除四害协会、丽水市

    3、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莲都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本标准 起草人 :邱务斌、陈荣富、蓝玉清、 骆昊翠、 李晔、黄金波、潘孝猛、赵启源、孙钧。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DB3311/T 122 2019 III 引 言 丽水市农村环境复杂多样,易造成蚊虫孳生,已威胁到群众健康,甚至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建 设无蚊村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预防蚊媒传染病有积极意义,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对推 动“健康丽水”事业有重要意义。 DB3311/T 122 2019 1 无蚊村建设与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蚊村的术语和定义、组织管理、健康教育、综合防制、可持续机

    4、制、密度评价方法 和认定。 本标准适用于无蚊村的建设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797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无蚊村 通过对蚊虫孳生地的有效管理和环境设施改造,运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防制措施,使蚊虫密 度达到一定控制水平的村庄。 3.2 控制水平 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将蚊虫密度降低至本标准规定的密度水平。 3.3 控制范围 村庄及其边缘向外延伸 200米的区域。

    5、3.4 孳生地 蚊虫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3.5 小型积水 水量少于 1立方米的积水。分为人工容器型小积水和自然型小积水 ,包括缸、盆、罐、瓶、轮胎、竹 筒、树洞、石穴等积水。 DB3311/T 122 2019 2 3.6 大中型水体 多为自然形成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池塘、泉涧、稻(茭白)田等。 3.7 外环境 控制范围内,农户庭院、单位以外的公共区域。 3.8 路经指数 检查每 1 000米路径所发现蚊幼虫或蛹的阳性积水数。 3.9 采样勺指数 大中型水体沿岸每隔 10米用采样勺(容积 500毫升)取水,有蚊幼虫或蛹的阳性勺占取样勺的百分 比。 3.10 停落指数 评价人在公园、广场、居

    6、民区等外环境的避风遮阴处,于 8:00 10:00或 16:00 18:00暴露一侧小 腿,观察 30分钟内腿上蚊虫的停落数 ,计算蚊虫停落指数 (停落蚊数 /人次 )。 3.11 百户指数 每 100户农户室内和庭院中,检查到有蚊幼虫或蛹的阳性积 水数。 4 组织管理 4.1工作体系 成立无蚊村建设工作小组。由村支书或村民委员会主任担任组长,设立专(兼)职管理人员,并明 确组长、管理人员、巡查人员、其他成员以及各自责任分工。 4.2 经费保障 落实无蚊村建设工作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年度无蚊村建设工作经费达到户籍人口每人 100元 以上。 4.3 群众参与 动员群众支持、自觉参与无蚊村建设

    7、工作。 DB3311/T 122 2019 3 5 健康教育 5.1宣传发动 在村庄入口处、村委会、礼堂等显要位置设立创建无蚊村标识,应醒目、清晰、完好且不易损坏, 突出创建无蚊村主题。 5.2 阵地建设 在村民经常聚集处设立无蚊村宣传栏,能防风、雨,卫生整洁、无乱张贴且宣传栏面积 2平方米。 以图片为主,突出无蚊村主题和蚊虫防制基本知识。 5.3 知识知晓 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册(海报)、手机短(微)信、广播等多元化健康教育,提升村民防制技能。 6 综合防制 6.1 防制原则 采取“ 因时、因地制宜, 环境防制为主,物理、生物和化学防制为辅”的综合防制原则。 6.2 孳生地调查 对村庄孳生

    8、地进行全面调查、记录,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孳生地处理方案。 6.3 孳生地处理(环境防制) 6.3.1 拆除旱厕 组织拆除村内的所有旱厕,清除粪缸、尿桶,美化原旱厕周围环境。 6.3.2 拆除禽(畜)舍 组织拆除村内的禽舍、牲畜棚,美化原禽(畜)舍周围环境。 6.3.3 间歇灌溉 稻田定期灌水和放水,使之时干时湿。 6.3.4 清理水生植物 清理沟渠、水库等水体的水生植物。 6.3.5 平整土地 平整村内所有路面,做到无明显积水洼地。 6.3.6 疏通沟渠 疏通淤塞沟渠,使水流通畅。 6.3.7 清除垃圾 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破罐、碎缸、空酒瓶、快餐盒和一次性杯子等可积水的废弃物。

    9、DB3311/T 122 2019 4 6.3.8 废物处置 利用闲置无用积水容器,将坛、盆、缸、罐和石槽(臼)等积水容器倒扣放置或制作成景观;废旧 轮胎存放在避雨场所或打孔处理。 6.3.9 植物洞穴处理 树洞用灰沙等堵塞,竹筒采用“十”字砍刀法处理。 6.3.10 其他 清除其他积水等。 6.4 物理防制 6.4.1下水道、敞开的管(井)口 可 安装防蚊闸(网)。 6.4.2饲养场 应 安装灭蚊灯箱,外环境宜每隔 80米 120米装置一台灭蚊灯,村民 可 安装小型灭蚊灯。 6.4.3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 应 严密加盖。 6.4.4种养水生植物的, 应 每 5天 7天换水 1次,并冲洗植物根部

    10、和容器内壁。 6.5 生物防制 6.5.1 大中型水体放养食蚊鱼,密度 10 尾 /平方米以上,鱼种可混养,也可结合经济效益选择鱼种进行 投放。 6.5.2难以处理的水体 宜 施放苏云金杆菌 14血清型或球形芽孢杆菌生物制剂。 6.5.3景观植被可种植菊科、薄荷等避蚊植物。 6.6化学防制 6.6.1污水池塘、地下管井(集水井)等难以处理的蚊幼孳生地 可 间隔 30天投放杀蚊幼颗粒剂。 6.6.2成蚊密度异常增高时,对地下室、储藏室等封闭空间和竹林、灌丛等成蚊栖息地 宜 进行滞留喷洒。 7 可持续机制 7.1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每年开展 2次以上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卫生死角和室内、外垃圾等,减少

    11、蚊虫孳生、藏匿地点,形 成人人参与的格局。 7.2 建立巡查制度 巡查人员每周在村内、外巡查 1次,包括居民区、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村边绿地、山林、绿化带 和河流、池塘、沟渠、稻田等。发现小型容器积水随手倾倒,不能立刻处理的孳生地,上报领导小组及 时处理。 7.3 定期杀灭成蚊 每年根据蚊虫消长规律,开展灭冬蚊、早春蚊和夏秋高峰蚊行动。 7.4 保存工作记录 工作体系、经费保障、健康教育、综合防制等相关工作文件、记录和现场照片存档保留 。 DB3311/T 122 2019 5 8 密度评价方法 依据 GB/T 23797规定进行检查,见表 1。 表 1 蚊虫密度评价方法 环境类型 检查指标

    12、检查方法 小型积水 路径指数(外环境) 以村庄中心为起点,向村民聚居方向行走 1000 米。 百户指数(农户内) 随机选择起点,连续抽查 50 户。不足 50 户的村庄全部检查。 大中型水体 采样勺指数 若大中型水体多于 2 个,检查距离村庄最近的 1 个。 外环境 停落指数 随机选择 2 个村民聚居地(相距 100 米以上)检查停落指数。 9 认定 根据附录 A无蚊村评价表进行认定,结果符合“一级项目指标 16分且总分 85分”,方可认定 为无蚊村。 DB3311/T 122 2019 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无蚊村评价表 表 A.1 无蚊村评价表 评价项目 (项目等级) 评价指标 分

    13、值 评价标准 评价 方式 组织管理 (二级) ( 10分) 工作体系 2 1.由村支书或村民委员会主任任领导小组组长,得 1分; 2.成员责任分工明确,有专(兼)职管理和巡查人员,得 1分。 查资料 经费保障 4 1.年度创建工作经费投入达到户籍人口每人 100元,得 4分; 2.达到 80元 100元 /人,得 3分; 3.达到 60元 80元 /人,得 2分; 4.低于 60元 /人,不得分。 查资料 群众参与 4 1.随机调查 20名村民,创建工作支持率达 80%及以上,得 4分; 2.支持率达 70% 80%,得 3分; 3.支持率达 60% 70%,得 2分; 4.低于 60不得分。

    14、 现场 抽查 健康教育 (二级) (20分 ) 宣传发动 5 1.村内显要位置有创建无蚊村的标识,得 3分; 2.标识不易被风、雨、阳光等破坏得 2分。 查现场 阵地建设 5 1.有固定的,能防风、雨的无蚊村宣传栏,得 1分; 2.宣传栏面积 2平方米 ,得 1分; 3.全年有 2期及以上宣传防蚊、灭蚊内容,得 2分; 4.宣传栏卫生整洁、无乱张贴现象,得 1分。 查资料及 现场 知识知晓 10 1.随机抽查 20名村民,知晓率 85,得满分; 2.每低 2扣 0.5分,扣完为止。 现场 抽查 综合防制 (二级) ( 30分) 孳生地调查 2 1.进行了孳生地调查,得 1分; 2.有科学、合理

    15、、可行的孳生地处理方案,得 1分。 查阅 资料 孳生地处置 (环境防制) 18 1.无旱厕、粪缸,得 2分; 2.无禽舍、牲畜棚,得 2分; 3.稻(茭白)田定期灌水和放水,得 2分; 4.大中型水体等定期清理杂草、垃圾,得 2分; 5.路面平整,无明显的积水洼地,得 2分; 6.村内沟渠水流通畅,得 2分; 7.无可积水的废弃物,得 2分; 8.做到翻盆倒罐,得 2分; 9.有效处理过轮胎、植物洞穴,得 2分。 查资料及 现场 物理防制 5 1.下水道、敞开的管(井)口安装防蚊闸(网),得 1分; 2.大型饲养场安装灭蚊灯箱,得 1 分,外环境每隔 80 米 120 米装置一台灭蚊灯,得 1

    16、分; 3.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严密加盖,得 1分; 4.种养水生植物的,定期换水、冲洗,得 1分。 查现场 生物防制 3 1.合理放养食蚊鱼,得 2分; 2.景观植被种植避蚊植物,得 1分。 查现场 DB3311/T 122 2019 7 表 A.1(续) 考核项目 (项目等级) 评价指标 分值 评分标准 考核 方式 化学防制 2 1.难处理孳生地定期投放杀蚊幼颗粒剂 , 得 1分; 2.成蚊密度异常增高时,进行过滞留喷洒,得 1分。 查资料和 现场 可持续机制 (二级) ( 20分) 日常管理要求 20 1.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每年至少 2次,得 6分; 2.有村级巡查员每周巡查,得 6分; 3.

    17、定期开展灭冬蚊、早春蚊和夏秋高峰蚊行动,得 6分; 4.相关资料完整 ,得 2分。 查资料 蚊虫密度控制 水平(一级) ( 20分) 百户指数 5 1.百户指数 2,得 5分; 2.百户指数 2,且 4,得 3分; 3.百户指数 4,不得分。 现场 核查 路径指数 5 1.路径指数 0.5,得 5分; 2.路径指数 0.5, 0.8,得 3分; 3.路径指数 0.8,不得分。 现场 核查 采样勺指数 5 1.采样勺指数 1%,且平均每阳性勺 3只蚊幼或蛹,得 5分; 2.采样勺指数 3%,且平均每阳性勺 5只蚊幼或蛹,得 3分; 3.采样勺指数 3%,不得分。 现场 核查 停落指数 5 1.停落指数 0.5,得 5分; 2.停落指数 1.0,得 3分; 3.停落指数 1.0,不得分。 现场 核查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311 T 122-2019 无蚊村建设与评价规范.pdf)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