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31 备案号: 盐城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9 DB3209/T 1172 2019 辣 椒 秋延后 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on pepper in late autumn 2019-06-30 发布 2019-11-01 实施 盐城市 市场 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9/T 172 2019 2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编制。 本标准中 附录 A为资料 性 附录 。 本标准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南京农业大学、
2、盐城师范学院共同 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郑佳秋 、 郭军、 梅燚、 吴永成、 祖艳侠 、 王 薇薇 、 陈长军 。 DB3209/T 172 2019 3 辣 椒 秋延后 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辣椒 秋延后 栽培的产地环境、 田块准备、播种、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 采 收 、 记录 。 本标准适用于 盐城 地区 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的 辣 椒 秋延后 的设施 栽培 。 2 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 GB 167
3、15.3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 规范总则 NY/T 5363 无公害食品 蔬菜 生产管理规范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5363 的要求。 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 地力肥沃 、 2 年 3 年未种植茄科作物的田块较为适宜。 4 田 块准备 4.1 整 地 施肥 深翻土地, 每亩 商品有机 肥 600kg 800kg,复合肥 (15-15-15)20kg。 肥料应符合 NY/T 496-2010 的要求。 4.2 整地作畦 整细耙平,开沟作畦,畦宽 80 cm 90cm,沟宽 30cm,
4、沟深 25cm。 5 播种 5.1 品种选择 选用耐热、抗旱、抗病毒病(疫病)能力强、坐果集中、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江蔬 7 号辣椒、苏椒 5 号、江蔬 2 号、 苏椒 13 号、湘研 13 号、落椒 98B 等。 5.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 符合 GB 16715.3 规定 的 种子用清水漂除秕籽,捞出控干后, 用 0.1%高锰酸钾 溶液浸种 5min 后立即用清水冲净药物,再用 52 55温水浸种 15min 后用清水反复冲洗 到温度降至室温后,再用清水浸泡 10 h 12h 后可用于直播 , 或 捞出后 28 30条件下催 DB3209/T 172 2019 4 芽,约 50%种子露白即可
5、播种。 5.3 育苗与 移栽 5.3.1 育苗方式 采用穴盘育苗,每穴 1 粒已催芽的种子。 5.3.2 育苗时间 基 质穴盘 育苗 , 7 月上旬 8 月上旬 种子处理后直接 播种 。 5.3.3 移栽时间 苗龄 30 d 40d, 4 片 5 片真叶, 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壮苗于 8 月中旬 9 月中旬 移栽 。 5.4 苗 床 管理 5.4.1 温度 辣椒生长最适宜温度为白天 24 28,夜间 15 18。盐城地区秋季一般温度较 适宜,不需特别调控。一般 11 月中下旬第一次低温寒潮来临前,棚内要及时上 第 二层膜, 上 膜 后要注意温湿度调控, 遇到恶劣天气时,注意早晚加盖一层草帘 。
6、 5.4.2 光照 播种后在大棚上加盖 遮阳网避免高温危害 ,宜晴天上午 9:30 到下午 16:30 加盖遮阳网, 逐渐缩短遮阴时间,定植前 5d 7d 停止遮阴。 5.4.3 水份 床土湿度过低 ,可适量浇水,应少量勤浇, 一般每天早上浇足水,保持穴盘湿润。 5.5 种植密度 大 行 50cm,小行 40cm,株距 30cm 33cm,具体定植密度因品种而异 。 6 田间管理 6.1 栽培 设施 采用 “大棚 +小拱棚 +地膜” 的栽培覆盖设施。 大棚膜 选用 80m 100m 厚的 长寿 流滴 膜, 中棚膜 和小 棚膜 可选用 50m 60m 厚的薄膜,同时铺一层 20m 厚的地膜。 即
7、 8 月 中旬移栽后棚内温度 30 时,应在棚外加遮阳网降温,大棚内温度降到 30 以下时揭去大 棚外表覆盖物。 10 月中旬以后,当夜温降至 15 17 时放下大棚群膜保温;第一次寒流 来临前一天及时放下 小拱 棚膜保温 , 遇到恶劣天气时,注意早晚加盖一层草帘 。 DB3209/T 172 2019 5 6.2 肥水管理 秋延后 辣椒施肥以基肥为主,看苗追肥。切忌氮肥用量过多 。 追肥符合 NY/T 496-2010 规定 , 以优质复合肥为好,溶水浇施,一般每次每亩大棚 10 公斤,分别在定植后 10d 15d 和坐果初期根据植株长势情况追肥。 6.3 其他管理 及时打除首花节位下主茎上
8、萌发的侧枝,植株封行后及时清除老叶、病叶集中销毁,及 时培土防止倒伏。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7.1.1 主要病害 : 猝倒病、 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立枯病、 青枯病、 灰霉病 等 。 7.1.2 主要虫害 : 蚜虫、烟粉虱、棉铃虫、烟青虫等。 7.2 防治方法 7.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 2 年 3 年轮作,培育壮苗,及时拔除病重株,摘除病叶、 病果,清洁田园,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7.2.2 物理防治 播种前进行阳光晒种和温汤浸种。盛夏棚室密闭高温闷棚,使用防虫网,悬挂黄板诱杀 蚜虫和烟粉虱;灯光诱杀斜纹夜蛾、烟青虫 等;覆盖银灰膜 驱 避 蚜虫等;人
9、工摘除病株虫卵 等。 7.2.3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应符 合 NY/T 1276 的要求,严格控制各种农药的使用次数、浓度及 安全间隔期,选用低毒、 低残留 的药剂 , 尽量选择不同类型的药剂轮换使用。主要病虫害 防 治技术等见附录 A。 8 采收 12 月上旬开始采收,持续到 3 月末结束,采收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9 记录 生产过程应 全程 记录,建立田间生产档案,保存 2 年。 DB3209/T 172 2019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辣 椒 秋延后 栽培主要病虫害及 防治方法 辣椒 秋延后 栽培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见 表 A.1。 表 A.1 辣椒 秋延后 栽
10、培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防治适期 农药名称及使用剂量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 ,d 猝倒病 发病初期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 液; 58%甲霜锰锌可湿 性粉剂 500 倍液 ; 72%锰锌 霜脲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烟雾机 7 疫病 发病初期或发现中 心病株时 50%克霜灵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 58%甲霜锰 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50% 瑞毒霉锰锌 500 倍液; 69% 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喷雾 7 10 炭疽病 发病初期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 80%炭疽福美可湿性 粉剂 800 倍液; 70%甲基托 布津
11、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喷雾 7 10 病毒病 发病初期 20%吗胍乙酸酮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喷雾 5 7 灰 霉病 发病初期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 50%苯菌灵可湿性粉 剂 1000 倍液 喷雾 7 10 青枯病 及立枯病 发病初期或中后期 青枯立克 30ml 兑水 15 公斤;农抗“ 401” 500 倍液 灌根 7 10 蚜虫 有蚜株率达 10%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 3000 倍液 喷雾 7 10 白粉虱、烟粉虱 初期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 2.5%联苯菊酯乳油 2000 3000 倍液 喷雾 5 7 棉铃虫、烟青虫 卵孵化盛期至 2 龄盛期 1.8%阿维菌素乳油 5000 倍 液; 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 3000 倍液 喷雾 5 7 注: 表中所列的使用浓度仅适用于该药剂,同类药剂含量不同、剂型不同其使用浓度则不同,故表中 未列出的药剂请参照产品说明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