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02 T 0015-2020 健康建筑评价规程.pdf

    • 资源ID:1506516       资源大小:1.34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02 T 0015-2020 健康建筑评价规程.pdf

    1、 ICS 91.040 CCS P 00 DB2102 大连市 地方标准 DB 2102/T 0015 2020 健康建筑评价规程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healthy building 2020 - 12 - 31 发布 2021 - 01 - 31 实施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02/T 0015 2020 I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3.1 健康建筑 . 2 3.2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 2 3.3 细颗粒物( PM2.5) . 2 3.4 挥发性有机物( VOCs)

    2、 . 2 3.5 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 . 2 3.6 新风系统 . 2 3.7 室内空气质量表观指数 . 2 3.8 直饮水 . 2 3.9 生理等效照度 . 3 3.10 人体工程学 . 3 3.11 心理健康 . 3 4 总则 . 3 5 基本规定 . 3 5.1 一般规定 . 3 5.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 3 6 空气 . 4 6.1 控制项 . 4 6.2 评分项 . 4 7 水 . 6 7.1 控制项 . 6 7.2 评分项 . 6 8 舒适 . 8 8.1 控制项 . 9 8.2 评分项 . 10 9 健身 . 13 9.1 控制项 . 13 9.2 评分项 . 1

    3、3 10 人文 . 14 10.1 控制项 . 14 DB2102/T 0015 2020 II 10.2 评分项 . 14 11 服务 . 16 11.1 控制项 . 16 11.2 评分项 . 16 12 提高与创新 . 17 12.1 一般规定 . 17 12.2 加分项 . 18 DB2102/T 0015 2020 II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 化文件 的结构和 起草规则 的规则制 定起草。 本 文件 由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 并归口 。 本文件 主要起草单位 :大连市绿色建筑行业协会、大连理工大学、远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4、、 华中 科技大学、大连万科置业有限公司、保利(大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招商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 公司辽宁分 公司、大连碧桂园置业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都市发展设计有限公司、 大连名成广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东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大连杰 世 泰建材有限公司 。 本文件 主要起草人: 徐红、郭飞、唐建、徐燊、王雷、白广斌、张弘驰、王梓涵、许维超、祝培生、 路晓东、林墨飞、郭廓、谢孟举、熊锋、张海隆、李俊、周景新、 马晓琼、黄鑫、 杨建华、董瑾、杨念 春、 王继福、 史顺动、李太新、王雪琴、尹德文 、 窦志、刘宇钏 。 本 文件 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

    5、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通讯地址: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 75号 联系电话: 0411-83632397 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绿色建筑行业协会 通讯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东北路 99号亿达广场 4号楼 5楼 联系人:康伟强 联系电话: 0411-83620420/13998468757 DB2102/T 0015 2020 1 健康建筑评价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健康建筑评价规程的术语和定义、 总则、 基本规定、空气、水、 、舒适、 健身、 服务 、 提高与

    6、创新 等内容 . 本文件 适用于 大连市各类 民用建筑健康 性能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 标准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 标准 GB/T 7106-2019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8581-2009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 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

    7、B 18583-2008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4-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6-201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87-2016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 GB/T 18801-2015 空气净化器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 标准 GB/T 21086 -2007 建筑幕墙 GB 28481 -2012 塑 料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36246-2018 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送场地 GB 50033-2013 建筑采光设计 标准

    8、 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325-202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 50763 -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T 50785-2012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 标准 JGJ/T 163 -200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T 481-2015 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VOC) 水性内墙涂覆材料 CJ 94-2005 饮 用净水水质 标准 CJ/T 244-2016 游泳池水质标准 HJ 571-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人造板及其制品 HJ 2546-2016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纺织产品 T/310101002-C010-20

    9、17 全装修房用水性木器涂料 DB2102/T 0015 2020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健康建筑 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 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 3.2 可吸入颗粒物 ( PM10)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10.0 m的颗粒物。 3.3 细颗粒物 ( PM2.5)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m的颗粒物。 3.4 挥发性有机物 ( VOCs) 在 20 条件下,蒸气压大于或等于 0.01 kPa,或者特定适用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

    10、机化合 物。 3.5 总挥发性有机物 ( TVOC) 用气相色谱非极性柱进行分析,保留时间 在正己烷 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物总称。 3.6 新风系统 为满足卫生要求、弥补排风或维持空调房间正压而向房间供应经处理的室外空气的系统。 3.7 室内空气质量表观指数 定量描述室内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3.8 直饮水 原水经深度净化处理达到 标准 后,供给建筑使用者直接饮用的水 。 3.9 DB2102/T 0015 2020 3 生理等效照度 根据辐照度对于人的非视觉系统的作用而导出的光度量 。 3.10 人体工程学 使工具或设施尽量适合人体的构造、尺度和自然形态,从而尽量减少长期使用造成

    11、疲劳或损伤的科 学 。 3.11 心理健康 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有幸福感的状态 。 4 总则 4.1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推进大连市健康建筑发展,实现建筑健康性能提升, 规范健康建筑评价。 4.2 遵循多学科融合的原则,对建筑的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 提高与创新等指标进行 综合评价。 4.3 评价应符合 本 文件 的规定。 5 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1.1 评价对象应 为 全装修的建筑群、单栋建筑或建筑内区域。 在 单栋建筑或建筑内区域评价 时 ,凡 是涉及 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

    12、程项目的总体 概况来 进行评价。 5.1.2 申请评价的项目应至少满足大连市绿色建筑评价规程规定的基本级要求。 5.1.3 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需要在施工图审查完成之后进行设计评价,运行评价 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运行评价。 5.1.4 申请 评估人 应 当 对建筑进行 整体的 技术分析,确定合理 的 设计 、施工和管理运营 方案, 采用 有 益于 人们身心健康的技术、产品、材料、设备、设施 以及 服务,对建筑的 整体 设计 、 使用 以及后期维护 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报告、文件。 5.1.5 评价机构应 当根据本规程 的 相关 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

    13、报告、文件进行 详细的 审查, 并 出 具 相关的 评价报告,确定 其 等级。 同时, 对 于 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 须 进行现场考察。 5.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5.2.1 评价指标体系由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 6 类指标组成,控制项和评分项分别评价。 评价指标的体系统一设置加分项。 5.2.2 在设计评价时,可预评相关条文但不对服务章节指标进行评价。运行评价中应该包括 6 类指 标。 5.2.3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应为满足或不满足所有控制项要求;评分项和加分项胡评定结果为分值。 5.2.4 评价按总得分确定等级。 DB2102/T 0015 2020 4 5.2.5 评价指标体系

    14、的 6 类指标总分均为 100 分。 6 类指标的各自评分项得分 Q1、 Q2、 Q3、 Q4、 Q5、 Q6 , 按照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 100 分计算。 5.2.6 加分项的附加得分 Q7,按照本规程第 12 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5.2.7 评价的总得分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 Q=w1Q1+w2Q2+w3Q3+w4Q4+w5Q5+w6Q6+Q7。 其中评价指标体系 6 类 指标评分项的权重 w1 w6按表 1 取值。 表 1 健康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 分项指标 评价阶段 空气 w1 水 w2 舒适 w3 健身 w4 人文 w5 服务 w6

    15、 设计评价 居住建筑 0.23 0.21 0.26 0.13 0.17 公共建筑 0.27 0.19 0.24 0.12 0.18 运行评价 居住建筑 0.20 0.18 0.24 0.11 0.15 0.12 公共建筑 0.24 0.16 0.22 0.10 0.16 0.12 注 1: 表中“ ”表示服务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 注 2: 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 ,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应取为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所对应的权重平均 值。 5.2.8 健康建筑分为 4 个等级: 铜 级、 银 级、金级、铂金级,各等级中的健康建筑,均应满足本规程 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当评价总得分分别达到 40

    16、分、 50 分 、 60 分、 80 分时,健康建筑等级分别为 铜 级、 银 级、金级、铂金级。 5.2.9 对于综合性、多功能的单体建筑,应按照本规程的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应其适用的区域进行相 应的评价,并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 6 空气 6.1 控制项 6.1.1 应对建筑室内空气中甲醛、 TVOC、苯系物等代表性的污染物进行浓度预评估,且室内的空气质 量应符合 GB/T 18883-2002 的要求。 6.1.2 应采用多种措施,如增强门窗气密性、新风系统、空气净化设备等进行 控制室内颗粒物浓度, PM2.5 年均浓度不高于 25 g/m; PM10 年均浓度不高于 50 g/m。 6.1

    17、.3 室内使用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木板及其制品、 涂料、胶粘剂、水性 处理剂等建筑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应符合 GB 50325-2020 中全部强制性条文及其指标 的要求。 6.1.4 木家具产品有害物质的限值应符合 GB 18584-2001 的要求,塑料家具中有害物质的限值应符合 GB 28481-2012 的要求。 6.2 评分项 DB2102/T 0015 2020 5 6.2.1 采取 相对应的 有效措施 来 避免有气味、颗粒物、臭氧、热湿等散发源空间的污染物串通到室内 其他空间或室外活动场所,评价总分值为 8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设置 自动感应 关闭

    18、的门, 得 4 分; 设置独立的局部机械排风系统 ,并 且排风量满足需求, 得 4 分 。 6.2.2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厨房排风,防止室内厨房油烟扩散至其他室内空间及室外活动场所,评价分 值为 8 分。 6.2.3 厨房烟道采用净化措施,减少排出污染气体对室外大气的污染,得 4 分;每户厨房支烟道与主 烟道之间采取可靠的智能联动防倒灌式措施,得 4 分。 6.2.4 建筑的外门、外窗、幕墙应具有较好的气密性以阻隔室外污 染物穿透进入室内,评价总分值为 6 分 ,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外门及窗气密性达到 GB/T 7106-2019 规定的 6 级,得 3 分;达到 7 级及以上,得 6 分; 幕

    19、墙达到 GB/T 21086-2007 规定的 3 级,得 3 分;达到 4 级,得 6 分。 6.2.5 室内装饰装修 的 材料 应 满足以下规定,评价总分值为 15 分。满足下列要求中 2 项,得 10 分; 满足 3 项及以上,得 15 分。 地板、地毯、地坪材料、墙纸、百叶窗、遮阳板等产品中邻苯二甲酸二 ( 2-乙基 ) 己酯 ( DEHP) 、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 DBP) 、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 ( BBP)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 DINP) 、 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 ( DIDP)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 DNOP) 的含量不 应 超过 0.01; 室内地面铺装产品的有害物

    20、质限值 应符合 GB 18587-2016 中 A 级要求, 应低于 GB 18586-2016 规定限值的 70 和 HJ 571-2010 规定限值的 60; 室内木器漆、涂剂类产品的 挥发性有机物 (VOCs)含量 符合 GB 18581-2009 和 GB 18583-2008 规定限值的 50,涂料、腻子等 应符合 JG/T 481-2015 的最高限值要求,防火涂料的 挥发性 有机物 (VOCs)限值低于 350 g/L, 聚氨酯类防水涂料的 挥发性有机物 (VOCs)限值 应 低于 100 g/L,室内使用木器漆产品中 40采购成本以上 应 为水性木器漆 ,水性木器漆 VOCs

    21、含量应符 合 T/310101002-C010-2017 的要求 ; 主要功能房间内安装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多孔材料 ( 如吸声板等 ) 的甲醛释放率 应小于或等于 0.05 mg/( m2h) 。 6.2.6 家具和室内陈设品满足以下规定,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满足下列要求中的 2 项,得 5 分;满足 4 项及以上,得 10 分。 产品来源可溯,标签具有完整的信息,包含有害物质含量信息及健康影响声明; 软体家具甲醛释放率 小于或等于 0.05 mg/( m2 h); 70以上木家 具产品 VOCs 散发量 应小于 GB 18584-2001 规定限值的 60; 纺织、皮革类产品有害物质限值应

    22、符合 HJ 2546-2016 的要求; 室内陈设品的全氟化合物( PFCs)、溴代阻燃剂( PB-DEs)、邻苯二甲酸酯类( PAEs)、异 氰酸酯聚氨酯、脲醛树脂的含量不超过 0.01 (质量比)。 6.2.7 控制室内颗粒物浓度, 在允许全年不保证天数 18 天条件下, PM2.5日平均浓度应低于或等于 30 g/m, PM10日平均浓度应低于或等于 60 g/m,评价分值为 10 分。 6.2.8 年均氡浓度应小于或等于 200 Bq/m, CO2日平均浓度应小于或等于 0.09,评价分值为 5 分。 6.2.9 设置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 的 空气净化装置,评价总分值为 15 分,并按下

    23、列规则评分: 应 设置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 集中式新风系统、分户式新风系统或窗式通风器 以实现 空气净化 功能,得 15 分; 在 未设置新风系统的建筑 中 ,循环风或空调回风系统内部设置净化装置,或在室内设置独立 DB2102/T 0015 2020 6 的空气净化装置, 空气净化装置得选型应符合 GB/T 18801-2015 中的要求,并根据 比例设置 得分等级, 得 15 分。 6.2.10 设置空气质量监控与发布系统,按下 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 配备监测 PM10、 PM2.5、 CO2浓度等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并具有存储的功能等包括至少一年的 监测数据和实

    24、时显示,得 5 分;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与所有室内空气质量调控设备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并具备主要污染物浓度 参数限值设定及越限报警等功能(若建筑有地下车库,应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 CO2 浓度监 测装置),得 3 分; 定期发布室内空气质量表观指数,得 2 分。 6.2.11 对 室内空气质量 进行 主观评价 调查 ,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不满意率低于 20,评价分值为 5 分。 7 水 7.1 控制项 7.1.1 生活饮用水水质 应优于 GB 5749-2006 的要求 ,直饮水水质应符合 CJ 94-2005 的要求。 7.1.2 游泳池、采暖空调系统、景观水体 与 非传统水源等水质应符合 现行国家

    25、标准的要求 。 7.1.3 供水池、水箱和其他储水设施应进行定期的清洗消毒工作,检查其清洗消毒是否合格,并至少 每半年 1 次 。 7.1.4 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室内给排水管道结露和漏损 问题 。 7.2 评分项 7.2.1 对 直饮水系统 进行 合理设置 并对进行 科学规范 的运营 管理,评价总分值 7 分, 同时 按 以下 规则 分别累计评分: 选取 符合功能合理、技术先进 的直饮水供水系统形式 和 处理工艺 , 得 3 分; 具备科学规范的直饮水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及水 质监测管理制度, 得 4 分。 7.2.2 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 应 优于 GB 5749-2006。 评价总分值为 8 分

    26、,按 以下 规则累计评分: 按表 2 的规则评总硬度指标, 最高得 4 分; 菌落 在 生活饮用水中的总数按表 3 评分, 最高得 4 分。 表 2 生活饮用水总硬度评分规则 生活饮用水总硬度(以 CaCO3计) TH 得分 150 mg/L TH 300 mg/L 3 75 mg/L TH 150 mg/L 4 DB2102/T 0015 2020 7 表 3 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评分规则 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 CFU/100mg) 得分 小于 100 个大于 10 个 3 小于 10 个 4 7.2.3 集中 生活热水系统采 用 抑菌、杀菌 等 措施 ,且 供水温度不低于 55 ,评价总分值

    27、为 8 分,按 以 下 规则 计分和累加 : 设置干管循环系统 , 得 1 分;设置立管循环系统 , 得 2 分;设置支管循环系统 或 配水点 的 出 水温 度 在 10 秒内达到 45 的 , 得 4 分; 应 设置消毒杀菌装 置, 并且 定期清洗维护 的, 得 4 分。 7.2.4 使用铜管 和 不锈钢管 的 给水管道,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并按 以下 规则分别累计评分: 使用铜管 和 不锈钢管 用作 生活饮用水管道 , 得 7 分; 使用不锈钢管 的 直饮水管道 , 得 3 分。 7.2.5 各类给排水管道和设备 具有 标识明确、清晰 、耐久 的 区分,可 防止误接 或 误饮、误用,

    28、评价分 值为 5 分。 7.2.6 卫生间 中的 淋浴器采用分水器配水 ,或采取 用水器具同时使用 时可避免相互 干扰 的措施 ,评价 分值为 5 分。 7.2.7 为 确保建筑用水 的 安全 与 舒适采取以下措施 的, 评价总分值为 6 分,按 以下 规则分别累计评分 : 采用分水器配水或 在 同时使用用水器具时 ,避免 彼此用水干扰 , 得 3 分 ; 淋浴器和洗手盆等设备采用确保水温安全舒适的措施, 得 3 分 。 7.2.8 设置恒温混水阀 的 淋浴器 ,公共建筑提供温水洗手设施 , 得 5 分。 7.2.9 卫生间采用同层排水方式 ,评价总分值为 7 分,并按 以下 规则评分: 为了

    29、 实现同层排水采用降板方式 , 得 3 分; 为了 实现同层排水采用墙 排方式 , 得 4 分。 7.2.10 厨房和卫生间分别设置排水系统 ,包括排水立管、室外排水检查井以前的排水横干管,保证厨 房和卫生间排水系统彻底分开 ,评价分值为 5 分。 7.2.11 采取措施避免地漏与卫生器具散发污染, 地漏 与 卫生器具合理设置水封,评价总分值为 12 分, 并按 以下 规则分别累计评分: 使用构造内自带存水弯的卫生器具 , 其水封深度 不低于 50 mm, 得 4 分; 地漏水封深度不 低于 50 mm, 得 2 分; 选用具有防干涸功能的地漏 , 得 2 分 ; 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室内的排水

    30、口污染空气散发的,地漏排水口设置单向排水装置,得 4 分。 7.2.12 制定水质检测 管理制度 , 对 各类用水的水质 进行 定期检测,符合表 4 和表 5 中的 水质检测项目 及周期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 6 分,按 以下 规则分别累计评分 : 对 生活饮用水、直饮水水质 进行 检测 , 得 2 分 ; 对 游泳池池水、生活热水水质 进行 检测 , 得 2 分 ; 对 非传统水水质 进行 检测 , 得 2 分。 DB2102/T 0015 2020 8 表 4 市政给水水质检测项目及周期 项目 日检 月检 季检 年检 生活饮用水 浑浊度、 pH 值 色度、臭和度、余氯、 溶解性总固体 硬度、

    31、细菌总数、总 大肠杆菌群、 CODMn GB 5749-2006 中的全 部项目 直饮水 浑浊度、色度、余氯、 pH 值 、溶解性总固体 (仅针对公共建筑) / CJ 94-2005 中的全部 项目 游泳池、池水、亲水 性水景 温度、浑浊度、余氯、 pH 值 、溶解性总固体 细菌总数、总大肠杆 菌群、尿素、氰尿酸 / CJ/T 244-2016 中的全 部项目 生活热水 / 浑浊度、色度、臭和 度、余氯、 pH 值 、溶 解性总固体 硬度、细菌总数、总 大肠杆菌群、 CODMn、 嗜肺军团菌 GB 5749-2006 中的全 部项目 表 5 非传统水质检测项目及周期 项目 周检 月检 建筑中水

    32、 浑浊度、色度、臭和度、余氯、 pH 值 、 溶解性总固体 中水用途对应的 “ 城市污水再生利 用 ” 系列 标准 中的全部项目 市政再生水 浑浊度、色度、臭和度、余氯、 pH 值 、 溶解性总固体 再生水用途对应的 “ 城市污水再生利 用 ” 系列 标准 中的全部项目 回用雨水 浑浊度、色度、臭和度、余氯、 pH 值 、 溶解性总固体 雨水用途对应的 “ 城市污水再生利 用 ” 系列 标准 中的全部项目 7.2.13 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评价总分值为 6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累计: 生活饮用水、直饮水、游泳池水 的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具有监测浊度、余氯的功能得 2 分;具 有监测浊度 p

    33、H 值 、 pH 值、电导率 ( TDS) 的功能 , 得 3 分; 非传统水源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具有监测浊度、余氯的功 能 , 得 2 分;具有监测 pH 值 余氯、 pH 值、电导率 ( TDS) 的功能 , 得 3 分; 7.2.14 及时公示各类用水水质的检测结果,评价总分值为 6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通过公告栏公示水质报告,得 2 分 ; 通过物业服务网络平台公示水质报告,得 2 分 ; 物业服务网络平台有水质状况查询功能模块并能得到及时反馈 , 得 2 分。 8 舒适 DB2102/T 0015 2020 9 8.1 控制项 8.1.1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以

    34、下要求: 具有睡眠需求的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昼间应小于 40 dB( A)夜间小于 37 dB( A) ; 进行学习工作等需集中精力、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应小于 40 dB( A) ; 需保证通过自然声进行语言交流的场所,室内噪声级应小于 45 dB( A) ; 需要保证通过扩声系统传输语言信息的场所,室内噪声级应小于 55 dB( A) 。 8.1.2 噪声敏感房间的隔声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噪声敏感房间与产生噪声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其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与交通噪声频 谱修正量之和( DnT,w Ctr)不应小于 50 dB; 噪声敏感房间与普通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

    35、,其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与粉红噪声频谱修 正量之和( DnT,w C)不应小于 45 dB; 噪声敏感房间顶部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其 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 LnT,w不应大于 75 dB。 8.1.3 天然光光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居室数量 3 个或 3 个以下住宅,至少应有 1 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要求,居室数量 4 个或 4 个以上住宅,至少应有 2 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要求;老年人居住建筑、幼儿园、中小 学校、医院病房的主要功能房间应满足相关日照标准要求; 住宅建筑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应有直接采光; 住宅中至少应有 1 个居住空间符合 GB 50033-2013 和 GB 50

    36、034-2013 的采光系数要求,当住 宅中居住空间总数不少于 4 个时,应有 2 个及以上居住空间满足;老 年人居住建筑和幼儿园 的主要功能房间应保证至少 75的面积满足采光系数标准要求; 采光系统的颜色透射指数 Ra不应低于 80; 顶部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 0.7,侧面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 0.4; 居住建筑窗台面受太阳反射光连续影响时间不应超过 30 min。 8.1.4 照明光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照明光源色温应符合表 6 要求 ; 表 6 照明光环境质量要求 ( 色温要求 ) 室外公共活动区域 室内 照度不可调 照度可调 公共建筑 住宅卧室 住宅其他空间 5000 K 4000 K 3

    37、000 K 4000 K 3000 K 5500 K 室内人员长时间停留场所,其光源色温不应高于 4000 K,墙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50 lx、 顶棚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30 lx,一般照明光源的特殊显色指数 R9应大于 0,光源色容差不应 大于 5 SDCM,照明频闪比不应大于 6,照明产品光生物安全组别不应超过 RG0; 室外公共活动区域,其光源色温不应高于 5000 K,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最小水平照度及最小 半柱面照度均不应低于 2 lx,照明光污染限制应符合 JGJ/T 163-2008 的规定。 8.1.5 建筑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应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 面

    38、温度应符合表 7 的要求。 DB2102/T 0015 2020 10 表 7 屋顶和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限值 房间类型 自然通风房间 空调房间 重质围护结构( D 2.5) 轻质围护结构( D2.5) 内表面最高 温度 外墙 temax ti+2 ti+3 屋顶 temax ti+2.5 ti+3.5 注: temax 累年最高日平均温度; ti 室内空气温度。 8.2 评分项 8.2.1 建筑所处场地的环境噪声 应高与 GB 3096-2008 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 4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环境噪声值大于 1 类声环境功能区 标准 限值,且小于等于 3 类声环境功能区 标准 限值,得 2

    39、 分; 环境噪声值不大于 1 类声环境功能区 标准 限值,得 4 分。 8.2.2 降低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评价总分值为 9 分,按表 8 的规则评分。 表 8 主要功能房间噪声级评分规则 房间类型 噪声级限值 LAeq 得分 噪声级限值 LAeq 得分 有睡眠要求的主要功能房间 30 dB( A) LAeq 35 dB( A) 5 LAeq 30 dB( A) 9 集中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功 能房间 35 dB( A) LAeq 37 dB( A) LAeq 35 dB( A) 通过自然声进行语言交流的 场所 40 dB( A) LAeq 42 dB( A) LAeq 40 dB( A) 通过扩声系统传输语言信息 的场所 45 dB( A) LAeq 50 dB( A) LAeq 45 dB( A) 8.2.3 噪声敏感房间与相邻房间 具备良好的隔音性能 ,评价总分值为 9 分,按表 9 的规则评分。 DB2102/T 00


    注意事项

    本文(DB2102 T 0015-2020 健康建筑评价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