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1309 沧州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9/T 238 2020 绿豆节水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09 - 23 发布 2020 - 09 - 30 实施 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09/T 238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吴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沧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吴桥县农业农村局 、 吴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昭海、李超、臧华栋、李玉坤、杨亚东、赵凤娟、李琳、张明娟、陈平、宁 国平、蔡永耀、王上
2、、赵杰、王希全、李亚楠、王平。 DB1309/T 238 2020 1 绿豆节水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豆节水稳产栽培的土壤条件、栽培管理技术、病 虫害防治、收获 、秸秆还田 等。 本标准适用于绿豆节水稳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 2部分:豆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
3、464.17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 17部分:除草剂防治绿豆田杂草 DB13/T 2213-2015 绿豆栽培技术规程 3 土壤条件 中壤质体粘潮土, pH值 7.5 8.5,有机质含量 1.0以上 。 4 栽培管理技术 4.1 播前准备 4.1.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在本地区种植,且具有品质好、抗旱性强、抗病性强、成熟期集中、宜机收等特点的优良 品种,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2的要求。 4.1.2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 2d 3d,每 kg种子用 2g 3g钼酸铵 和 15g 20g根瘤菌拌种。 4.1.3 轮作倒茬 前茬为非豆类作物。 4.1.4 整地 适时整地,耕深 15cm 2
4、0cm,做到土壤疏松、土面细平、上虚下实、土地平整。 4.1.5 施肥 DB1309/T 238 2020 2 结合整地施入基肥。亩施有机肥 1000kg,磷酸二铵 10kg、硫酸钾 5kg;或施复混肥料( N:P2O5:K2O = 15:15:15) 15kg 20kg。肥料的使用按照 NY/T 496的规定执行。 4.2 播种 4.2.1 播期 春播适宜播期为 4月 1日 4月 15日,夏播适宜播期为 6月 10日 6月 25日。 4.2.2 密度与播量 采用绿豆专用播种机播种。条播或穴播,条播行距 40cm 50cm,株距 8cm 10cm;穴播行距 40 cm 50cm,穴距 12cm
5、 15cm,每穴 2粒 3粒种子,播种深度 3cm 5cm为宜。播种量 2kg/亩 3kg/亩。每亩留 苗 10000株 12000株。 4.2.3 播后镇压 播种后应及时镇压。 4.2.4 化学除草 出苗前 可 使用除草剂, 选 用 48%乙草胺 等 。除草剂的使用应符合 NY/T 1464.17、 GB/T 8321的规定。 4.3 田间管理 4.3.1 中耕松土 出苗后封垄前应及时中耕。 4.3.2 肥水管理 现蕾期、花荚期出现干旱灌溉 1次,亩灌水量不高于 50m3。遇积水及时排涝。后期缺肥应及时喷施 叶面肥。 5 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以
6、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NY/T 1276的规定。 5.2 主要病虫害 绿豆主要病 害为叶斑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为蚜虫。 5.3 防治方法 5.3.1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与非豆科作物轮作,秋季深耕,清除田间植株病残体。 5.3.2 物理防治 田间挂设银灰色塑膜条趋避蚜虫。 DB1309/T 238 2020 3 5.3.3 生物防治 利用寄生蜂、捕食螨等天然天敌,当病虫害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优先使用生物农药。 5.3.4 化学防治 按照 DB13/T 2213-2015中 6.2的规定执行。 6 收获 植株上有 70% 80%的荚成熟时,选择早晨或傍晚利用机械进行收获。 7 秸秆还田 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