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22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8352020 青稞 昆仑17号 2020 - 11 - 12发布 2020 - 12 - 3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835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昆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昆仑、姚晓华、姚有华、谢德庆、白羿雄、安立昆、李新、任又成、安海梅、 白尼玛、李明明、刘家惠、李海萍、霍建强、康建奎。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业
2、农村厅监督实施。 DB63/T 18352020 1 青稞 昆仑17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稞品种昆仑17号的品种来源、品种特征、品种特性、产量、适应地区及栽培技术要 点。 本标准适用于农技推广部门和种子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繁殖、检验、收购和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25 有机肥料 3 品种
3、来源 于2009年以黑老鸦为母本,昆仑12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南繁加代选育而成,原代号13-1032, 属Hordeum vulgare L.种Walpersii Krn变种。2016年12月23日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 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昆仑17号,品种合格证号:青审麦2016004。 4 品种特征 4.1 植株 幼苗直立,株型紧凑,株高101.17cm4.33cm。 4.2 叶 叶绿色,叶耳浅绿色,叶姿下垂。旗叶长19.37cm1.15cm,宽1.73cm0.13cm。 4.3 茎 茎杆深紫色,5节,弹性中等,蜡粉中。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2.44cm0.12cm,粗0.
4、26cm0.02cm。 穗下节长41.55cm1.84cm,茎粗0.24cm0.02cm。单株分蘖2.32个1.47个。 4.4 穗 穗全抽出,闭颖授粉,穗茎弯垂,穗长方形,穗长6.22cm0.17cm,稀六棱,小穗着生密度中等。 每穗粒数33.30粒3.66粒,穗粒重1.03 克0.13克,单株粒重1.91 克0.34 克,颖壳黑色,外颖脉 深紫色,护颖窄。长齿芒,9.75cm1.08cm,黑色。 DB63/T 18352020 2 4.5 籽粒 裸粒、黄色、饱满、卵圆形、半硬质。千粒重33.10 克1.87 克,容重758.0 克 /L,蛋白质含量 13.40%,淀粉含量53.20%(其中
5、:直链淀粉35.71%,支链淀粉64.29%),-葡聚糖含量3.76%,灰分含 量2.20%,粗纤维含量3.80%,粗脂肪含量1.40%,氨基酸含量9.56%,多酚含量0.16%,总黄酮含量0.27%, 花青素(以花色苷计)含量0.06%。 5 品种特性 春性,生育期97天3天,特早熟。抗倒伏性中等,中抗条纹病、云纹病。耐旱性、耐寒性中等。 田间长相整齐,长势强。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见附录A。 6 产量 一般肥力条件下,产量2.10 t/hm 2 2.25 t/hm 2 (每亩140.00千克每亩150.00 千克)。 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2.25 t/hm 2 3.00 t/hm 2 (每亩
6、150.00 千克每亩200.00 千克)。 高肥力条件下,产量3.00 t/hm 2 3.75 t/hm 2 (每亩200.00 千克每亩250.00 千克)。 土壤肥力指标分级见附录B。 7 适应地区 适宜在环湖农业区、东部农业区种植。 8 栽培技术要点 8.1 播种 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播种(通常4月上旬至中旬),条播,播深35cm。播种量0.240 t/hm 2 0.270 t/hm 2 (每亩16.00 千克每亩18.00 千克),保苗每公顷240.00万株每公顷300.00万 株(每亩16.00万株每亩20.00万株)。 8.2 施肥 结合播前浅耕,施入商品有机肥4.500
7、 t/hm 2 (每亩300.00千克),均匀撒施,浅耕翻入耕作层15cm 20cm,质量符合NY 525的规定。 结合播种,施入纯氮0.034 t/hm 2 (每亩2.275千克),五氧化二磷0.043 t/hm 2 (每亩2.875千克), 质量符合NY/T 394的规定。 8.3 除草 三叶一心期人工或化学除草,使用符合GB/T 8321.2和NY/T 393规定的农药防除田间杂草。 DB63/T 18352020 3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西宁市宁大路253号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试验地 A.2 时间 2016年 A.3
8、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2309.00m,年平均气温3.50,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大于等于0的初日为4月7日,终日为10 月27日,期间积温2532.60;稳定通过大于等于5的初日为5月7日,终日为9月27日,期间积温2322.70 ;无霜期为1403天。年降水量502.00mm,土壤类型栗钙土,土种为白黄土,质地粉砂壤。地区类型属 湟水流域灌区,有灌溉条件。 A.4 土壤肥力指标 土壤有机质1.900%,全氮0.112%,全磷0.270%,全钾2.550%,碱解氮93.000 mg/kg,速效磷47.000 mg/kg,速效钾150.000 mg/kg,肥力水平中等。 DB63/T 18352020 4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耕地土壤肥力条件 表B.1给出了推荐使用的土壤肥力指标分级。 B.1 土壤肥力指标分级 肥力 等级 全氮 (g/kg) 全磷 (g/kg) 全钾 (g/kg) 碱解氮 (mg/kg) 有效磷 (mg/kg) 速效钾 (mg/kg) 有机质 (g/kg) 一般肥力 0.500.75 0.501.0 2.00 2.5 30 150 40 200 40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