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B53/T 9842020 三七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 2020 - 08 - 17 发布 2020 - 11 - 17 实施 ICS 65.060.30 B 91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984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三七标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正承融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文彩、阳厚森、郑嘉鑫、陈廷果、张海东、陈立畅、
2、李贵荣、余继文、崔秀 明、陈军文。 DB53/T 9842020 1 三七机械化播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七机械化播种的农艺要求、作业、作业质量、安全要求和维护保养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三七机械化播种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73 单粒(精密)播种机试验方法 GB 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第 1 部分:总则 GB 10395.9 农林机械 安全 第 9 部分:播种机械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
3、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 NY/T 503 单粒(精密)播种机 作业质量 ISO 20408 中医药三七种子和种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七播种机 按规定的行距、株距和深度对三七种子进行单粒播种的农业机械。 3.2 漏播 在每一播行中,相邻两粒种子的间距大于 1.5 倍理论粒距时,视为漏播。 3.3 重播 在每一播行中,相邻两粒种子的间距小于 0.5 倍理论粒距时,视为重播。 4 农艺要求 4.1 种子要求 播种前种子应符合以下条件: a) 选用无破损的无病种子,且表面无粉尘; b) 宜采用一、二级三七种子,分级符合 ISO 2040
4、8 规定。 4.2 土地要求 DB53/T 9842020 2 土地要求如下: a) 宜选择坡度10的平整地块,地块长度宜大于 80000 mm,宽度宜大于 10000 mm,端部调头 宽度宜大于 2000 mm,并符合机组进地和地头转弯的要求; b) 土质疏松,粘性不大,土块细碎均匀,无杂草; c) 垄面宽 1200 mm1500 mm ,垄沟(埂)宽 300 mm400 mm,垄沟深(埂高)150 mm250 mm; d) 耕作层含水率应在 20%35%范围内,紧实度应在 200 Kpa400 Kpa 范围内; e) 遮荫棚搭建应适宜机械化作业。 4.3 行株距、播种深度要求 行株距、播种
5、深度要求如下: a) 播种行距 50 mm; b) 播种粒距 50 mm; c) 播种深度 10 mm20 mm。 5 作业 5.1 作业准备 播种前,播种机需进行检查与调整工作。 5.2 播种机检查 5.2.1 检查工作机构的完整性,各工作部件、零件应完好无缺,无损坏变形。 5.2.2 检查各工作部件、零件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应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安装。 5.2.3 检查各紧固件的紧固性,转动件的转动灵活性及传动机构的可靠性。 5.2.4 对各需润滑点加注润滑油。 5.2.5 进行空转试验,确定播种机空转平稳,无异常响动。 5.3 播种机调整 调整播种机作业机构,使其符合三七播种农艺要求。
6、 5.4 播种作业 5.4.1 规划作业路线,作业路线宜为直线,确保播种行距、株距和深度符合农艺要求。 5.4.2 播种机到达作业现场后,方可往种箱中装种子,装种量应保证排种正常。 5.4.3 播种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随时观察种箱种量、漏播重播情况和作业安全,必要时停机处理。 5.4.4 地头转弯或调头时,排种器停止作业。 5.4.5 地头转弯或调头时,触地易损部件严禁触地。 5.4.6 播种过程中,作业部件上缠绕泥土及草梗严重时,应及时停机处理。 5.4.7 当天播种结束时,种箱内的三七种子应全部取出,进行保湿存放。 6 作业质量 6.1 播种机作业指标 作业时播种机作业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
7、定。 DB53/T 9842020 3 表1 作业指标 序号 项 目 技术要求 型机械式排种器 1.5 1 种子破损率 型气力式排种器 0.5 2 粒距合格率 90 3 重播率 5 4 漏播率 5 5 粒距变异系数 % 40 6 播种深度合格率 85 7 行距一致性合格率 85 8 生产率 hm 2 /h 0.05 6.2 作业质量测定方法 6.2.1 种子破损率、粒距合格指数、重播率、漏播率、粒距变异系数 按照 GB/T 6973 中的规定进行测定。 6.2.2 播种深度合格率、行距一致性合格率 按照 NY/T 503 中的规定进行测定。 6.2.3 生产率 在符合 4.2 标准的地块上,播
8、种机跑五垄,测定每垄所需的时间,取平均值。 生产率按式(1)计算。 10000 3600 BV S . (1) 式中:S生产率, hm 2 /h,; V-播种机前进速度,m/s; B作业幅宽,含田埂或沟,m。 7 安全要求 7.1 人员安全 7.1.1 操作人员作业应经操作安全知识培训,并阅读操作说明书后方可操作机器。 7.1.2 禁止在机器周围走动和随意攀登机器。 7.1.3 在地头转弯时,应注意播种机和人及其他物体发生碰撞。 7.1.4 作业中禁止在播种机工作区域处坐人或站人。 7.1.5 在田间转移和道路运输时,播种机上禁止坐人或站人。 7.2 播种机安全 DB53/T 9842020
9、4 7.2.1 播种机结构合理, 保证操作人员按照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操作和保养时没有人身安全危险, 其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 GB 10395.1 和 GB 1039 5.9 的规定,其安全标志应符合 GB 10396 的规定。 7.2.2 加种时种箱内禁止放入种子以外的任何物体。 7.2.3 播种机存放应能保持稳定,以确保安全。 7.2.4 触地易损部件在运输及调头过程中应避免触地。 7.3 作业安全 7.3.1 应标识永久障碍物。 7.3.2 播种机起步前应发出信号,确认安全无误时,方可慢速起步运行。 7.3.3 作业中不得急转弯和倒退。 7.3.4 机器正常作业时,不能对播种机进行调整等操作。 8 维护保养要求 每班工作完毕,应将种箱清理干净;检查易损件损坏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并应按设备说明书进 行保养。 _ DB53/T 984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