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1.040.65 CCS B 21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15192020 棕榈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ultivation seedling for Trachycarpus fortunei 2020 - 11 - 13 发布 2021 - 03 - 01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5192020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种子采集与处理 . . 1 5 裸根苗培育 . . 2 6 容器苗培育 . . 3 7
2、病虫害防治 . . 4 8 苗木出圃 . . 4 9 档案建立与管理 . . 5 DB52/T 1519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林业局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大学、贵州大自然科技有限公司、安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韦小丽、徐芳玲、张兰、龙鹏、熊忠华、赵杨、钟漫、陈宗勇、明胜、徐味。 DB52/T 15192020 1 棕榈育苗技术规程 1
3、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棕榈 ( 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Wendl.) 的种子采集与处理、裸根苗培育、容 器苗培育、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档案建立与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棕榈的苗木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LY/T 1000
4、 容器育苗技术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棕片 palm flake 包裹在棕树树干上由多层棕丝交织形成的片状棕衣。 3.2 苗高 seedling high 从棕榈基径处起测的棕榈苗中间最高直立叶片的高度。 4 种子采集与处理 4.1 采种母树选择 应选择10年15年生生长健壮、棕片长、无病虫害、结实多的母树采种。 DB52/T 15192020 2 4.2 采种 10月12月,当果实变成紫黑色,果皮略带白粉时采种。 4.3 种子处理 将采集的果实用 10%洗衣粉水或草木灰等碱性溶液浸泡 2 天3 天,除去果皮,淘洗出种子
5、,阴干 后筛去杂质;种子含水量控制在 20%25%之间。 4.4 种子质量检验 棕榈种子质量分级参照GB 7908,种子质量检验参照GB 2772执行。 4.5 种子贮藏 采用混沙湿藏,将种子和湿沙按 13 的比例混合进行贮藏,贮藏期间沙的湿度始终维持在 20% 25%范围内。 5 裸根苗培育 5.1 苗圃地选择 苗圃选择对地形地势、水源、交通、土壤、病虫害等的要求参照 GB 6001 执行,土壤 pH5.57.0。 5.2 整地作床 翻土深度20 cm25 cm,苗床高20 cm30 cm,宽度1. 0 m1.2 m,步道宽30 cm40 cm,苗床长 度依地形而定。 5.3 土壤消毒 用5
6、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土,用量600 g/667 m 2 ,或用代森锌5 kg与12 kg细土拌匀 后撒于床面上;以1/1000辛硫磷(原液浓度40%)喷洒床面杀虫。 5.4 施基肥 肥料应腐熟并与土壤混拌均匀,可以选择以下肥种和施肥量: a) 施复合肥(总养分含量40%)20 kg /667 m 2 30 kg /667 m 2 ; b) 腐熟的饼肥 50 kg/667 m 2 75 kg/667 m 2 ; c) 厩肥 1000 kg/667 m 2 1500 kg/667 m 2 。 5.5 播种 春播。待种子露白20%40%即可播种。播前在苗床上开沟,沟间距20 cm,沟深
7、5 cm 7 cm,沟宽 8 cm10 cm,播种量14 kg/667m 2 18 kg/667 m 2 。播种后覆土,厚度2 cm3 cm,并用适宜的覆盖材料 覆盖,厚度以不见土面为宜。播后浇透水。 5.6 苗期管理 5.6.1 遮荫 DB52/T 15192020 3 棕榈出苗50%后在阴天或傍晚揭除覆盖,随即在苗床上搭50 cm60 cm高的拱架,用透光度75% 80%的遮阳网遮荫,9月份揭除遮阳网。 5.6.2 松土除草 及时清除圃地中的杂草。播种当年土壤板结时松土;翌年结合施肥松土。 5.6.3 水分管理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疏通排水沟。 5.6.4 间苗 待长出2片披针形叶时
8、间苗,保留幼苗数量60株/m 2 70株/m 2 ,间苗后浇透水。 5.6.5 追肥 播种当年9月喷施1次0.2 %磷酸二氢钾。翌年5月8月每月在行间开沟追肥,每次施磷肥 (P 2O512%)8 kg/667 m 2 10 kg/667 m 2 ,尿素15 kg/667 m 2 18 kg/667 m 2 ,9月追施氯化钾 4 kg/667 m 2 5 kg/667 m 2 。 6 容器苗培育 6.1 育苗地选择 参照LY/T 1000执行。 6.2 育苗场地整理 育苗场地要整平,无杂草、石块;采用苗床育苗的苗床应高出地面10 cm15 cm,苗床间步道宽 30 cm40 cm,排水通畅。在苗
9、床或地面上铺上防草布。 6.3 容器选择 选择(812 )cm(1215)cm 的无纺布容器或塑料容器。 6.4 育苗基质 适宜基质配方: a) 腐殖土泥炭棕丝粉锯木屑体积比 1241; b) 泥炭蛭石体积比 61; c) 腐殖土与黄心土体积比 11。 6.5 基质配制及装填 根据选定的基质配方按体积比均匀混合,基质消毒方法参照 LY/T 1000 执行。将配制好的基质装入 容器中,压实,整齐摆放在苗床上,四周培土防止容器歪倒。 DB52/T 15192020 4 6.6 播种 春播,沙藏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在容器中央插孔播种,每个容器播种1粒,播后覆盖,浇透水。随 即在苗床上搭50 cm60
10、cm高的架子,用透光度75%80%的遮阳网遮荫。 6.7 苗期管理 6.7.1 除草 及时除去容器中及步道上的杂草。 6.7.2 水分管理 参照容器育苗技术(LY/T 1000)5.5.2执行。 6.7.3 追肥 棕榈长出 2 片披针形叶后至 8 月底,每月喷施 1 次尿素,浓度从 0.1%起,逐渐增大,最多不能超过 0.3%。9 月喷施 0.1%的磷酸二氢钾 1 次。 翌年 4 月初喷施 1 次 0.2%的磷酸二氢钾,5 月8 月每月喷 0.2%的尿素溶液 1 次,9 月喷施 0.2% 的磷酸二氢钾 1 次。 7 病虫害防治 苗圃出现蛾类和蚂蚁危害幼苗时,用5%吡虫啉乳油2000倍300 0
11、倍液或10%吡虫啉4000倍6000倍 液喷雾防治。 8 苗木出圃 8.1 苗木质量 二年生棕榈裸根苗质量等级见表 1,二年生棕榈容器苗质量分级见表 2。 表 1 棕榈裸根苗质量等级 质量指标 苗 龄 苗木等级 苗高/cm 地径/cm 5 cm 须根数 /条 综合质量指标 45 0.9 10 2 0 30 45 0.5 0.9 7 10 叶片色泽正常,棕芽完好, 生长健壮,无病虫害。 表 2 棕榈容器苗质量分级 苗龄 合格苗 苗高/cm 地径/cm 综合质量指标 合格苗百分率/% 2 0 35 0.5 叶片色泽正常,棕芽完好,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根团完整不散坨,根系不卷曲。 85 DB52/T 15192020 5 8.2 起苗、苗木包装及运输 裸根苗参照 GB 6001 执行,容器苗参照 LY/T 1000 执行。 8.3 苗木质量检测 参照GB 6000的要求执行。 9 档案建立与管理 参照LY/T 2289执行。 A _ DB52/T 151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