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3.160 CCS A 20 44 广东省 地方 标准 DB44/T 2262.1 2020 专业镇建设规范 第 1部分:总则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izedTown Part 1: General 2020-12-28 发布 2021-03-28 实施 广东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262.1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DB44/T 2262专业镇建设规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 1部分:总则;
2、 第 2部分:要求; 第 3部分:考核评价; 第 4部分:创新指数 。 本文件为 DB44/T 2262的第 1部分。 本文件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提出 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广东省专业镇发展促进会、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罗亮、苏炜、黄继雄、张熙、谷雨、刘朝刚、万陆、许上云、张威、覃耀青、 于敏、李正权、胡夏林、蔡宇铮、谢子萦、肖乐 章。 DB44/T 2262.1 2020 II 引 言 专业镇,作为广东特色产业集群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
3、用,其经济规模 占广东经济总量的四成左右,是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000 年以来,在广东技术创新专业镇 试点、专业镇转型升级、专业镇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专业镇协同创新等政策引导下,广东专业镇 确立了“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展导向,发展优势由聚集优势、成本优势逐步转向创新优 势。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引导 和推动专业镇加快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特制定 专业镇建设规范系列标准。首批发布总则要 求考核评价和创新指数,其中,总则明确了专业镇的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要求规范了 专业镇的建设内容和政策程序,考核评价确立专
4、业镇建设和考核的具体标准,创新指数测算专业 镇创新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专业镇建设规范系列标准适用于专业镇建设主体、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开展专业镇相关工作。 DB44/T 2262.1 2020 1 专业镇建设规范 第 1部分:总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专业镇建设 的术语和定义、专业镇分类、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特征和建设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专业镇建设、 管理、规范、引导及其发展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 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产业集群 industry cluster 指集中分布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从事一个具有关联性产业相关产品
5、的生产制造或服务的企业和机构 的集合,是一种地方性网络化产业生产组织形式。 3.2 专业镇 specialized town 是指广东省内分布在乡镇行政范围内的产业集群,广东学者和政府称之为“专业镇”,即,一个以 乡镇行政边界为区域的产业集群,以镇(街道)为行政区域单元,以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要 特征, 特色产业集聚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镇(街道)。 3.3 建设主体 application unit 具备相关条件,满足专业镇建设基本要求的承担主体。 4 专业镇 分类 4.1 按产业划分 按照专业镇特色集群产业在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 工业、农业、服务业
6、的归属,专业镇可分为: 工业类专业镇; 农业类专业镇; 服务业类专业镇。 注: 根据各 产业技术含量的层次 ,专业镇也可分为: 农业生产型专业镇; 传统制造业型专业镇; 高新技术产业型专业镇; 战略性新兴产业型专业镇; 服务业型专业镇。 DB44/T 2262.1 2020 2 4.2 按 所在区位划分 按照区域统计划分,专业镇可分为: 珠三角地区专业镇; 沿海经济带 专业镇; 北部生态发展区专业镇。 5 建设原则 5.1 坚持集群化发展 专业镇建设应积极调动市场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资源的配置作用,提高政府专业服务能 力,增强产学研创新要素在各主体间的集聚效应,强化科技要素、创新要素支
7、撑专业镇产业发展,促进 产业链延伸,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5.2 坚持产业转型升级 专业镇 建设应 大力推进创新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应运用科技与信 息化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持 续推进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 5.3 坚持创新引领 专业 镇建设应 有利于集聚国内外优质的技术创新资源,有利于组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 加快产业公共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自主创新,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专业镇域内主体积极参 与国内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 5.4 坚持协同推进 专业镇建设应统筹专业镇创新发展,强化省、市、县(区)、镇(街道)各级协调联动,
8、推进知识、 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的互惠共享和优化配置,形成跨区域专业镇联动、协同发展格局。 5.5 坚持绿色发展 专业镇建设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绿色技术、工艺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带动产业提 质增效,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5.6 坚持开放共享 专业 镇 建设应着力推动专业镇实施内外联动发展,调动跨区域合作积极性,有利于用好国内国际两 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专业镇广泛参与国内外产学研合作。 6 建设目标 6.1 总体 目标 加快专业镇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提质增效行动,促进专业 镇高质量发展。推进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发展,推进专业镇创新主体、创新机制
9、、创新要素多方优势集聚, 提升专业镇产业竞争力,形成示范性的产业集 群。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专业 镇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DB44/T 2262.1 2020 3 6.2 具体 目标 专业 镇建设的具体目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目标: 建立广东专业镇建设规范系列标准,建立总则、要求、考核评价以及创新指数等子体系; 提高专业镇经济总量,带动专业镇 所在 地区经济 总量 ( GDP)的提升; 壮大专业镇产值规模,培育工农业总产值超百亿、超千亿的专业镇; 增加专业镇创新服务平台数量,扩大创新服务平台覆盖率; 提高专业
10、镇科技研发投入水平, 提升专业镇科技创新能力; 夯实专业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基础,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发展。 7 建设特征 专业镇应 具有行政区域独立、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专业化配套齐全、协同创新发展的特征。 8 建设要求 专业镇建设、管理和服务主体应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工作,加快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创新能力: 建立健全专业镇产业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专业镇应因地制宜建立技术创新、信息服务与检验 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创新创业孵化能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完善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完善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围绕发展需求构建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 中介服务等机构政产学研协
11、同创新平台体系; 加快专业镇产业技术联盟建设。开展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多机构的合作活动,鼓励产 业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创新、标准制定、生产流程协调等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 同发展; 深化专业镇校(院 /所)镇合作。建设镇校联动机制,推进“一镇一校”、“一镇多校”战略 实施,提高专业镇科研基础水平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强化专业镇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人才交流培训活动,组织专业镇企业家交流、孵化器交 流、创新团队引进等活动,为专业镇培育产业发展人才、创新创业人才; 建立并完善专业镇管理体 系。规范省级专业镇申报条件、认定流程,制定专业镇复核与评价 体系,制定并实施专业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规范专业镇创新指数以及专业镇变更、退出机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