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3.160 CCS A 00 42 湖北省 地方 标准 DB42/T 1600 2020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编制指南 Drafting guideline for 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报批稿) 2020 - 12 - 04 发布 2020 - 12 - 24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DB42/T 1600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原则 . 2 5 编制类别与方法 . 2 6 编制要求与内容 . 3 7
2、后期管理 . 5 DB42/T 1600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湖北省财政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财政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资产评 估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廖学东、熊亚芬、杨载南、鲁曦、刘星恒、丁凡 、张琦、吴玉辉。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处,联系电话 :027-67818650,邮箱: 。 本文件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联系电话: 02
3、7-88226002, 邮箱 :。 DB42/T 1600 2020 III 引 言 为引导和规范预算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编制基本原则、类别 与方法、编制要求与内容等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编制更加规范、统一、可操作, 特制定本 文件 。 DB42/T 1600 2020 1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编制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编制的基本原则、编制类别与方法、编制要求与内容、后期管理等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本省各级预算部门(单位)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编制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
4、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42/T *.1 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 第 1部分: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42/T *.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事前绩效评估管理 pre-performance evaluation management 预算部门(单位)、财政部门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对 拟 出台重大政策 、项目进行客观公 正的评定、估算,形成事前绩效评估结果的过程。 绩效目标管理 performance goal management 预算部门(单位
5、)、财政部门以预算绩效目标的设置、审核 和 批复为主要内容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 活动。 绩效运行监控管理 performance operations monitoring management 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部门(单位)、财政部门依照职责,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 展的监督、控制和管理活动。 绩效评价管理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anagement 预算部门(单位)、财政部门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对预算资金 及其使用主体的支出行为、产出和效益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形成评价结果的过程。 结果应用管理 results appli
6、cation management 预算部门(单位)、财政部门根据评价结果, 对 预算管理工作 进行改进 的一系列活动。 牵头单位 lead unit 预算部门(单位)内部负责预算绩效管理组织督促、沟通协调 和 建章立制工作的单位。 DB42/T 1600 2020 2 业务单位 business unit 预算部门(单位)内部具体负责资金申请、分配 和 使用的单位。 4 基本原则 有序衔接 预算部门(单位)编制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应保证与财政部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系列制度内容 相衔接,预算部门(单位)内部各制度之间应相互衔接。 细化可行 预算部门(单位)编制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应基于财政部门全
7、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系列制度,对本 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规定进行细化,符合自身实际情况,以保证操作性、可行性。 权责清晰 预算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 应明晰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 和 工作要求, 压实工作责任,达到提升工作水平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自我管理 预算部门(单位)应把握预算绩效管理自主权,将部门自评逆向激励导向等 要求 融入预算绩效管理 制度内容中,强化部门自评结果内部应用等工作,以实现预算部门(单位)自我管理。 5 编制类别与方法 编制类别 5.1.1 预算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编制类别包括 工作规程 、 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和 工作指南 等。 5
8、.1.2 预算部门(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编制类别。 编制 方法 5.2.1 基本要求 5.2.1.1 编制方法分为单项制度制订和多项制度制订。 5.2.1.2 预算部门(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制订单项制度或多项制度。 5.2.2 单项制度 5.2.2.1 规模较小的预算部门(单位)可选择制订单项制度,对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进行规定,制度 内容可参照本标准编制 要求 和 内容 简要表述。 5.2.2.2 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总则 。 职责分工 。 事前绩效评估管理 。 绩效目标管理 。 DB42/T 1600 2020 3 绩效运行监控管理 。 绩效评价管理 。 结果
9、应用管理 。 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5.2.3 多项制度 5.2.3.1 预算部门(单位)可选择制订 多项 制度,对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进行规定 , 其制度体系应包 括以下内容: 事前绩效评估管理 。 绩效目标管理 。 绩效运行监控管理 。 绩效评价管理 。 结果应用管理。 5.2.3.2 各制度内容应包括总则、工作职责、预算绩效管理相应环节具体内容和要求、监督检查和责 任追究等章节。制度名称可参照以下命名方式: 部门(单位)事前绩效评估工作规程 /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 。 部门(单位)绩效目标管理工作规程 /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 。 部门(单位)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工作规程 /管理办法 /
10、实施细则 . 。 部门(单位)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规程 /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 。 部门(单位)评价结果应用管理工作规程 /管理办法 /实施细则 .。 6 编制要求与内容 总体要求 6.1.1 总则。明确管理制度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内容 和 工作主体等。 6.1.2 职责分工。明确预算部门(单位)内部牵头单位、各业务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各自的职 责,其中,牵头单位具体负责本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督促、沟通协调、建章立制工作;业 务单位承担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具体实施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如果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 的,应明确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 6.1.3 工作流程
11、。管理制度各环节中应明确各环节中具体工作流程 , 应包括预算部门(单位)主要负 责 人 、 分管领导 、领导小组、牵头单位、业务单位之间,在事前绩效评估管理、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 行监控管理、绩效评价管理 和 结果应用管理中的工作流程。 6.1.4 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明确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各方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和 标准规定参与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承担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职责,对违反相关规定明确责任追究。 6.1.5 相关附件。包括财政部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系列制度和预算部门(单位)内部相关制度或 需提供本部门(单位)内部参考的其他附件。 事前绩 效评估管理 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应包括但不限于
12、以下 要求和内容 : 评估对象。预算部门(单位)事前绩效评估对象的具体范围、要求等。 评估要求。根据“谁申请资金,谁开展评估”的原则,拟出台的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 估,应由预算部门(单位)内部业务单位自行实施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其中业务单位自 DB42/T 1600 2020 4 行实施的直接形成评估结果;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的,由业务单位在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评估 报告基础上形成评估结果。 结果报送。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预算部门(单位)应将事前绩效评估结果连 同预算申请一并报送财政部门。 绩效目标管理 绩效目标管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要求和内容 : 绩效目标设置。绩效目标设置作为
13、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基于“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 的原则,绩效目标由预算部门(单位)内部业务单位设置,并逐级汇总报送至财政部门。 细 化一级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二级项目绩效目标设置、整体绩效目标设置的职责和流程。 绩效目标审核。基于“谁分配资金、谁审核目标”的原则,由预算部门(单位)按照预算管 理级次汇总审核通过后报财政部门审核。 绩效目标批复、调整、应用。基于“谁批复预算、谁批复目标”的原则,预算部门(单位) 在逐级 批复预算时,同步批复绩效目标。批复的绩效目标一般不予调整。预算部门(单位) 按照批复的绩效目标组织预算执行,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自评。在部门预算公开时,应 同步公开绩效目标。
14、 绩效运行监控管理 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要求和内容 : 监控方式。日常监控和定期监控相结合。基于“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日常监控和 定期监控时内部牵头单位、业务单位职责。 监控内容。绩效运行监控内容主要包括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预算资金执行情况 和 其他需要实 施绩效监控的情况。 上报时间。明确内部牵头单位、业务单位上报 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 情况 的时间,并将所有 一级项目 监控情况 于规定时间前报送同级财政部门。 结果应用。对绩效运行监控中发现的绩效目标执行偏差和管理漏洞,及时采取分类处置措施 予以纠正,以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绩效评价管理 绩效评价管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
15、下 要求和内容 : 评价范围。预算部门(单位)应每年对本部门(单位)整体绩效和管理的所有省级预算一级 项目和二级项目开展部门自评,项目包括部门预算项目(不含不可预见经费)、省直专项、 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具有特定用途和具体使用目标的共同事权类一般性转移支付。 明 确内部牵头单位、业务单位部门自评职责。 评价指标。部门自评应当根据年初预算批复的绩效指标开展绩效评价,不得另行设定绩效评 价指标。根据年初预算批复的绩效指标开展绩效评价完成后,对于确有需要的,可另设绩效 评价指标开展评价,评价结果可不报财政部门备案,绩效评价指标中的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 应作为次年绩效 指标 进行设置。 方案审核。预算部
16、门(单位)内部牵头单位、业务单位制订 部门 自评工作方案应呈部门主要 负责 人 审核,根据主要负责 人 要求启动 部门 自评工作。 评价结果。自行组织开展的部门自评,由预算部门(单位)直接形成 部门自评结果;委托第 三方机构开展的部门自评,由预算部门(单位) 在 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绩效评价报告 基础上 形 成部门自评结果。部门自评结果呈现形式分为表格形式、文字形式(明确两种形式所需条 DB42/T 1600 2020 5 件),部门自评结果(文字形式)的内容主要包括部门自评结论、佐证资料等。部门自评结 果(文字形式)分为缩略版和摘要版两种版本,缩略版主要供单位管理人员、人大审查人员 使用,摘要版
17、供预算部门(单位)主要负责 人 审签。 评价时间。部门自评原则上应遵循财政部门要求时间。 结果应用管理 结果应用管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要求 和 内容 : 结果签阅。预算部门(单位)应在自评结果确定 , 或 收到财政评价结果通知后, 将评价结果 摘要版送主要负责 人 审签,并根据主要负责 人 批示要求和评价结果进行整改。预算部门(单 位)在自评结果确定后 , 或收到财政评价结果通知后 90 日内,应将经主要负责 人 审阅过的 应用情况,报送财政部门备案。 结果应用。预算部门(单位)应将部门自评结果与本部门所属单位及具体项目预算安排挂 钩,并对财政评价结果进行应用(细化结果应用的方式和要求)。 结果公开。预算部门(单位)应按照“谁评价、谁公开”的原则,在部门决算公开时同步公 开部门自评结果 和 结果应用 情况。 7 后期管理 预算部门(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修订完善本部门(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相关内容, 以确保与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 系列 制度 和 内部各制度之间相互衔接,使其具有操作性、可行性。 DB42/T 1600 2020 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