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23.040.01 CCS E 98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020 2020 在用工业 管道日常维护规 范 2020 - 10 - 23 发布 2021 - 01 - 23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020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日常维护 . 4 DB41/T 2020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
2、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彤、李培娟、 张沛、曹丹、曲炎淼、索宁宁、邝德安、李鹏、李卫东、彭建 华、 闫涛、邓梦寒、宋绍山、李静、 何凤 。 DB41/T 2020 2020 1 在用工业 管道日常维护规 范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 在用工业 管道 (以下简称管道) 日常维护的基本要求 和具体 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工艺装置、辅助设备以及 界区内公用工程所属的工业管道 的日常 维护 :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0.1 MPa(表压); 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 50 mm; 输送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
3、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 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公称直径小于 150 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 1.6 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 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 本 文件 不适用于 埋地部分管段 、 动力管道( TSG G0001中锅炉范围内管道)、非金属管道、公称压 力为 42 MPa以上管道的日常维护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7231 工业
4、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 50944 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 D0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工业管道 TSG G000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国家质检总局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规定 ( 2009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日常维护 通过对管道及其附件、附属设施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事故隐患,并进行快速处理的经 常性维护作业。 4 基本要求 DB41/T 2020 2020 2 4.1 管理要求 4.1.1 在用工业管道使用单位
5、(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并有效实施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 规程。 4.1.2 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岗位职责制度; b) 安 全生产管理制度; c) 管道及其附件的经常性维护保养、自行检查、记录制度; d) 管道使用登记、定期检验等管理制度; e) 管道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f) 管道安全管理人员、 作业 人员和技术人员管理和培训 制度; g) 管道采购、安装、改造、维修、报废等管理制度; h) 管道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i) 管道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4.1.3 使用单位应根据所使用管道运行特点等,制定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管道运行参数; b) 操作程
6、序和方法; c) 维护保养要求; d) 安全注意事项; e) 日常巡查 和异常情况处置规定,以及相应记录。 4.1.4 应采购、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并经检验合格的管 道、管件、阀门及附件。 4.1.5 使用单位应按照 TSG 08 的要求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管道安全管理员 和 作业 人员,建立人员管理 台账,开展安全与节能培训教育,保存人员培训记录。 4.1.6 办理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管道注销时交回使用登记证。 4.1.7 建立管道台账及技术档案。 4.1.8 对管道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
7、、对管道的安全附件、安全 保护装置及其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定、校准,下同)、检修,及时提出定期检验申请,接受 定期检验,并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4.1.9 制定管道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并作出记录;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并按照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的要求,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 门报告,同时 配合事故调查和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4.1.10 使用单位应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4.2 人员要求 4.2.1 主要负责人 使用单位的实际最高管理者,对其单位所使用的管道安全节能总负责。 4.2.2 安全管理人员 4.2.2.1 安全管理负
8、责人 使用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本单位管道使用的安全管理人员。使用单位的管理层应配备一名人员负 责管道安全管理工作。管道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 DB41/T 2020 2020 3 4.2.2.2 安全管理员 具体负责管道使用安全管理的人员。管道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管道的数量、特性等配备适当数量 的安全管理员。使用 10 km以上(含 10 km)管道的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并取得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使用 10 km以下管道的使用单位,可以配备兼职安全管理员,也可以委托具有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的人员负责使用管理,但管道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仍
9、然是使用单位。 4.2.3 日常维护人员 日常维护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接受管道的运行管理或使用单位有关安全及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作业; b) 熟悉管辖范围内管道的分布情况及主要设备和附件的现场位置,掌握各种管道及附件等的作 用、性能、构造及操 作方法; c) 按照相关标准、企业工艺规范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对所负责的管道进行日常维护,并对有关 情况进行记录。 4.3 设备要求 管道的运行管理或使用单位应配备满足日常维护需要的工具和必要的仪器、设备、测量工具。作业 使用的仪器、设备、测量工具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要求,并在有效的校验或者检定期内。 4.4 安全要求
10、4.4.1 管道的日常维护作业,应符合相应安全要求。 4.4.2 现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现场作业人员应根据需要配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并遵守使用单位有关动火作业、受限空间、 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安全防护、安全监护等规定; b) 作业区域应设置围挡及警示标志,夜间作业时应设警示灯; c) 作业期间需要动火的,应办理动火作业证,保证作业工段可燃气体得到有效的隔离,确认作业 面安全可靠; d) 应监测作业环境中易燃、有毒、有害气体,其含量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应标准的规定; e) 应保证将其与其他相连装置设备可靠隔离,必要时进行清洗和置换; f) 作业前应检查爬梯、
11、护圈、操作台、护栏等; g) 为现场作业搭设的脚手 架、轻便梯等设施应安全牢固(对离地面 2 m 以上的脚手架设置安全护 栏等防护装置); h) 应切断与管道有关的电源,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 i) 作业过程中需要用电的,应办理用电作业证,保证用电安全。现场作业照明用电电压不超过 24 V,电缆(线)应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j) 在高温或者低温条件下运行的管道,应按照操作规程要求缓慢地降温或者升温,满足现场作业 要求,防止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伤; k) 作业期间应设专人监护。 4.4.3 受限空间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进入地下阀门井、检查室、管沟等有限空间时,应遵守“先检测、后作
12、业”的原则,保证作 业安全; b) 有限空间作业时,作业人员应轮换操作。 DB41/T 2020 2020 4 4.4.4 对严重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腐蚀、泄漏等情况,运行管理或使用单位应及时组织维修、抢修, 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整条管道的维修与改造方案。 4.4.5 管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日常维护周期应进行调整: a) 安全距离范围内有违章建(构)筑物或有施工作业; b) 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发生泄漏尚未修复的; c) 有安全隐患但仍需要保证安全供应时; d) 新投入运行的管道运行使用的首个周期; e) 运行管理或使用单位认为有可能影响到管道安全运行的其它情况。 4.5 档案要求 4.5.1 管
13、道的技术档案应保存至管道报废且办理注销使用登记手续后 。 4.5.2 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b)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 c) 管道设计、制造技术资料和文件,包括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含合格证及其数据表、 质量证明书)、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书、型式试验证书等; d) 管道安装、改造和维修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和施工质量证明文件、安装改造维修监 督检验报告、验收报告等技术资料; e) 管道自行检查记录(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f) 管道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g) 管道及其附属仪器仪表维护保养记录; h) 管道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校验、检修、
14、更换记录和有关报告; i) 管道运行 故障、事故记录及事故处理报告。 使用单位应在管道使用地保存 4.5.2中 a)、 b)、 e)、 f)、 g)、 h)、 i)规定的资料和特种设备 节能技术档案的原件或者复印件,以便备查。 5 日常维护 5.1 一般规定 5.1.1 运行管理或使用单位 应 根据管道特点和使用状况对管道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维护保养 应 符合 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产品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的要求,制定管道的日常维护计划,按要求开展相应的日常 维护工作。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并 作出记录。 5.1.2 日常维护内容包括:日常巡查、相关附件与附属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 5.1.3 日
15、常维护作业 过程中,应填写相关日常 巡查和维护保养记录,作业工作完成后应签字确认,记 录应存档备查。 5.1.4 日常巡查作业中,发现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当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照规定程序向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负责人报告。 a) 介质压力、温度超过材料允许的使用范围且采取措施后仍不见效; b) 管道及管件发生裂纹、鼓瘪、变形、泄露或异常振动、声响等; c) 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d) 发生火灾等事故且直接威胁正常安全运行; e) 管道的阀门及监控装置失灵,危及安全运行。 DB41/T 2020 2020 5 5.2 日常巡查 5.2.1
16、各项工艺操作指标参数、运行情况、系统的平稳情况。 5.2.2 管道 接头、阀门及各管件密封无泄漏情况。 5.2.3 防腐层、保温层完好情况。 5.2.4 管道振动情况。 5.2.5 管道支、吊架的紧固、支承、管架、基础等应符合 GB 50235 的要求。 5.2.6 管道之间、管道与相邻构件的摩擦状况。 5.2.7 阀门等操作机构润滑情况。 5.2.8 安全阀、爆破片、阻火器、紧急切断阀等安全保护装置应符合 TSG D0001 的规定; 5.2.9 压力、温度等测量仪表的运行情况。 5.2.10 静电跨接、静电接地、抗腐蚀阴极保护装置的运行、完好状况。 5.2.11 其他问题等。 5.3 日常
17、维护保养 5.3.1 对管道防腐层进行维护,避免管道表面不必要的碰撞,保持管道表面的光洁。必要时采取防腐 措施,减少电化学 腐蚀和化学腐蚀。 5.3.2 按照 GB 7231 的要求,标注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5.3.3 应保证阀门的操作机构开关灵活。 5.3.4 检查安全阀,确保阀体没有异常锈蚀、漏气,安全阀灵活起跳,并按时进行校验。 5.3.5 压力表应经常进行擦拭,确保指针和刻度清晰可见,表体无异常锈蚀,表盘无破损,并按时进 行检定。 5.3.6 检查紧固螺栓完好状况,做到齐全、不锈蚀、丝扣完整,连接可靠。 5.3.7 管道因外界因素产生较大振动时,应采取隔断振源、加强
18、支承等减振措施。发现摩擦等情况应 及时采取措施。 5.3.8 静电跨接、接地装置应保持良好完整,符合 GB 50944 要求,及时消 除缺陷,防止故障的发生。 5.3.9 停用的管道应排除内部的可燃性或腐蚀性介质,并进行置换、清洗和干燥,必要时作惰性气体 保护,外表面应涂刷防腐油漆,防止环境因素腐蚀。对有保温层的管道应注意保温层下的防腐和支座处 的防腐。 5.3.10 禁止将管道及支架作为电焊的零线、起重工具的锚点和撬抬重物的支撑点。 5.3.11 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5.3.12 管道的底部和弯曲处是系统的薄弱环节,最易发生腐蚀和磨损,应经常进行检查,必要时采用 低点排液、维修或更换措施。 5.3.13 高温管道开工升温过程中需对管道法兰连接螺栓进行热紧,低温管道降温过程中需对管道法兰 连接螺栓进行冷紧。 5.3.14 对存在风险的管道进行编号形成记录 , 并安排专人负责 。 5.4 异常情况处理 5.4.1 管道在使用中发现异常情况的,作业人员或者维护保养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按照规定 的程序向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5.4.2 使用单位应对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的管道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查明故障和异常情况原因, 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停止运行,安排检验、检测,不得带病运行、冒险作业,待故障、异常情 况消除后,方可继续使用。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