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CCS B 39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2033 2020 丰产桑园栽培技术规程 2020 -12 - 30 发布 2020- 12 - 30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2033 2020 I 前 言 本 文件 按 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 定 起草 。 本 文件 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提出并归口 。 本 文件 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丝绸协会、南召东方蚕丝绸有限公司、河南 民兴 生物科技股份有限 公 司、 洛阳阡陌桑田农旅科技有限公司、 汝州市富瑞蚕业科技发展 有
2、限公司、河南金鹰丝绸纺织有限公 司 、 淮滨县新角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本 文件 主要起草人: 卢福堂、庄辉、张举福、崔自学 、屈万文、路晖、杨阳 。 DB41/T 2033 2020 1 丰产桑园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 桑园建设、桑园 管理、 主要 病虫害防治 、 桑叶收获 等 技术 内容和要求 。 本 文件 适用于丝茧育 丰产 桑园桑树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 必不可少的 条款 。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注 该 日期 对应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3、适用于 本文件。 NY/T 1276 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 术语 和 定义 适用于本 文件 。 3.1 优良品种 具 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的群体 。 3.2 嫁接 苗 桑树 嫁接繁殖技术培育的苗木 。 3.3 苗 径 嫁接苗苗干长出处上方 10 mm 处的苗干直径 。 3.4 叶位 以顶芽已开的小叶为第一叶位算起,桑叶所处的位置 。 3.5 根茎 树 木根与茎交界处 的直径 称为根茎 。 3.6 摘心 在 春蚕 饲养 中,摘去枝条上新梢顶端的嫩芯部分叫摘芯 。 3.7 夏伐 每年 5 月下旬把上年的枝条从基部在 春蚕饲养结束 的晴天全部
4、 剪 掉 。 DB41/T 2033 2020 2 3.8 定干 苗木栽植后对植株进行修剪,以确定直立的、没有侧枝的 苗干部分 。 3.9 剪稍 在 冬季 桑树落叶期间, 剪去 适当地枝条顶端 的 徒长部分 称为剪梢 。 4 桑园建设 4.1 桑园规划 4.1.1 桑园地点的确定 4.1.1.1 桑园 选 址 远离烟草、窑厂、化工厂等污染 源 1 km 以上 ,交通方便,地势较为平坦、缓坡、河堤等土地 。 4.1.1.2 土 质要求 土层深度 50 cm 以上,土壤 pH 值在 5.5 8.0 范围内,从粘土到沙壤土均可栽植 。 4.2 桑园 规划 设计 4.2.1 排灌系统 地下水位高的桑园
5、,根据地势开排水沟;干旱地区,要有灌溉沟渠或喷灌系统 。 4.2.2 桑树品种选择 选择 现行优良高产 桑 树 品 种 如 强桑一号,育 711,农桑 14 等 ;易受霜冻地区 可配栽 30%左右的选 792 。 4.2.3 栽植密度 4.2.3.1 成片桑园 一般每 667 栽 800 1000 株为宜,按株、行距 ( 0.33 m 0.50 m)( 1.80 m 2.00 m) ,留条 7000 9000 条;地下水位高的桑园栽植密度适当低些,坡地栽植密度适当高些。 4.2.3.2 间作 桑园 每 667 栽 750 1000 株为宜,采用宽窄行栽植,即:宽行窄行株距为 ( 2 m 0.6
6、7 m) ( 0.5 m 0.67 m),留条 7000 9000 条 。 4.2.4 桑园走行排列 栽植 一般按南北向 ,河滩地按顺水流方向,丘陵缓坡地按等高线栽植 。 4.3 苗木栽植 4.3.1 栽植时 期 冬春季节栽 植 均可。以 12 月至 次年 3 月为最佳栽植时间 (桑树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最佳)。 DB41/T 2033 2020 3 4.3.2 栽植方法 4.3.2.1 开栽植沟(穴 ) 根据栽植规格,开定植沟(穴)。 栽植沟宽、深为 40 cm 50 cm;栽植穴 长、宽、高为 40 cm 40 cm 50 cm。 4.3.2.2 施基肥 每 667均匀施入 3000 kg以上
7、腐熟堆肥 或商品 有机肥;如果没有堆 肥,则施复合肥 35 kg 40 kg(用 氮、磷、钾比 15:15:15 的三元平衡复合肥为宜)。细土回填 穴 或沟内 10 cm 厚度,并平整 穴 底。 4.3.2.3 苗木处理 桑苗栽 植前 大小苗分开 ,修剪苗根 ,剪去多余过长、损伤 、 有 病虫 危害 的桑根,控制在 20 cm 左 右,剪口要求平滑;剔除病虫苗,用 20%鲜石灰浆浸根 30 分钟清洗消毒。 4.3.2.4 桑苗 栽 植 按栽植规格, 栽植深度以埋入嫁接点(桑苗青黄交界处) 6 cm 8 cm。先在栽植沟内施入基肥,上 覆约 10 cm 厚的表土,然后把桑苗放入预定位置,扶正桑苗
8、,舒展苗根,先填入表土再填入底土覆盖, 再将苗轻轻的向上一提,最后把土踩实,浇足定根水,雍土成馒头状。 栽植后,建议用塑料薄膜覆盖。 4.4 新栽植桑园管理 4.4.1 定干 冬季栽桑在 春季发芽前进行 定干 ,定干高度为 离地面 20 cm。春季 栽桑 后 两天内 定干 高度为 离地面 20 cm,达到统一高度。 若栽植桑苗为弱苗,应在开春后于青黄交界处剪掉,重新培育壮苗。 4.4.2 扶正壅土 苗栽下后要及 时扶正苗干,壅土踏实 , 如有死株 用后备苗采取 带土移栽方法用后备苗补齐缺株 并覆 盖地膜; 结合人工除草进行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性。 4.4.3 新栽桑 施肥 新桑发芽
9、开叶后, 沟施或穴施,提倡水肥一体化, 追施肥 1 2 次。施肥量为每 667 m2施尿素 10 kg 或复合肥 15 kg 左右。 5 桑园 管理 5.1 桑园施肥 5.1.1 肥料种类 桑园使用的肥料,主要 有: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机复混肥、无机复混肥、微量元素肥等。 5.1.2 肥料用法 有机肥料、有机复混肥等 作为基肥 和 无机肥料、无机复混肥、微量元素肥 等作为追 肥使用 。 5.1.3 施肥方法 、 时间 和 数量 DB41/T 2033 2020 4 5.1.3.1 施肥方法 5.1.3.1.1 穴施 化肥采取穴施,施肥部位离树干 30 cm 45 cm,施肥后及时覆土,施肥穴
10、位要轮换。 5.1.3.1.2 沟施 粪肥等有机肥采取沟施,在行间开沟,沟深 20 cm 左右,施肥后及时覆土。 5.1.3.1.3 根外追肥 桑树生长期,如桑园缺肥或天气干旱可采用根外追肥。时间在用叶前 15 d 20 d,于傍晚用肥液 喷枝条中上部叶背,到用叶前一周停止。肥液浓度为尿素 0.5%,磷酸二氢钾 0.2%。可以单独喷施,也 可混合喷施。 5.1.3.2 施肥 时间 和 数量 丰产桑园 每年 按每 667 m2用 尿素 50 kg和三元平衡复合肥 100 kg(氮磷钾比例 1:1:1) 。 氮、磷、钾 比例以 10: 4: 5为宜 。 5.1.3.2.1 春肥 在 3 月中下旬
11、施入。 以氮肥为主,如尿素等,每 667 m2用量 10 kg 和 三元平衡复合肥 50 kg(氮磷 钾比例 1:1:1)。 春肥占全年施肥量的 30%。 5.1.3.2.2 夏肥 春蚕结束后尽早施入, 6 月 上旬 前 和 7 月 上旬各 施 一次 。 每 667 m2用量 30 kg 和 三元平衡复合肥 50 kg(氮磷钾比例 1:1:1)。 夏肥占全年施肥 量的 50%。 5.1.3.2.3 秋肥 一般在 8 月上旬 施入 , 每 667 m2用量尿素 10 kg,占全年施肥量的 10%。最迟到 8 月底以前,并适 当配施磷、钾肥。 5.1.3.2.4 冬肥 在桑树落叶后,可结合冬耕,将
12、肥料埋入土中。以腐熟有机肥料为主。 冬 肥占全年施肥量的 10%。 5.2 桑园树型养成 桑苗栽植后的第一年,发芽前离地 20 25 剪去苗干,即为主干。发芽后当新梢长到 10 15 时进行定梢,选留位置匀称的健壮芽 3 4 个任其生长。如有植株只发 1 个 2 个芽,待芽长到 20 左右时,剪去顶梢,促进腋芽萌发,并补足水、肥,培养成 3 4 根枝条。当年 秋季可采用一些下部 桑叶喂蚕,每根枝条应留 1/2 以上的叶片。第二年在春蚕 4 5 龄采叶后,离地 40 50 夏伐,养 成一级支干。发芽后在夏蚕期进行疏芽,每个支干上选留 2 3 个芽。第三年后,在春 4 5 龄采叶后齐 枝条基部夏伐
13、。 5.3 水的管理 掌握桑树发芽开叶期和夏秋期满足桑树用水。 桑园有积水,要排除积水。 DB41/T 2033 2020 5 5.4 桑园耕翻、 清园、 除草 5.4.1 耕翻与清园 冬季翻土一次,全面清洁桑园;夏蚕采叶后除草、清园。夏伐后 浅翻 15 cm,冬季耕翻 深度 20 cm。 5.4.2 桑园除草 5.4.2.1 除草 人工或机械 要连根拨除 杂草 ; 可 结合 翻耕 松土 进行 。 5.4.2.2 防 草布覆 盖 夏伐后进行,既能抑制杂草生长,同时可以减少水份蒸发保持土壤湿润。 5.4.2.3 生态除草 间种绿肥 或 将麦草、麦壳、菜籽壳、稻草等植物秸杆撒在桑树行间, 抑制杂草
14、生长。 5.5 树体管理 5.5.1 摘芯 摘芯在春 蚕 三 龄 上簇前 摘去嫩心和其下 1 2 片嫩叶 。 5.5.2 疏芽 疏芽在夏伐后进行, 当新梢长到 15 cm 20 cm 时, 用剪刀疏去细弱、下垂和位置不当、过密的新 梢。疏芽后以保证每亩留条 7000 9000 根,做到去弱留强, 留外去里 、分布均匀的原则。 5.5.3 剪梢 剪梢时间一般在 12 月 下旬 至月底 。长势差的桑树,进行轻剪,长势好的进行重剪。采取 距拳 80 cm 120 cm 平顶剪梢 。 5.5.4 夏 伐 桑树夏伐 选择晴天同时 结合春蚕五龄期用叶进行。要“抢”时间。 剪口要平整,除去枯桩、半截枝。 5
15、.5.5 整枝、修拳 在夏伐和冬季桑树休眠期,将桑树上的死拳、枯桩、病虫枝、细小不良枝条等修去。修剪下来的死 拳、枯桩等杂物都应带出桑园,集中烧毁。 6 主 要病虫害防治 6.1 桑尺蠖 80%敌敌畏乳剂 1000 1200 倍液液喷杀,喷药后 7 d 可采叶喂蚕。 桑尺蠖也可在春季桑树发芽前 后 晴天中午人工捕杀 。 6.2 桑天 牛 DB41/T 2033 2020 6 5 月下旬至 10 上旬月人工捕杀天牛成虫、刺杀虫卵,其他时间用针管注射 80%敌敌畏 150 200 倍 液 杀灭幼虫。 6.3 金龟子 8 月下旬金龟子成虫危害用人工捕捉或灯光诱杀。 6.4 青枯病 发病初期喷洒或灌注
16、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4000 倍液, 隔 7 d 10 d 一次,连喷 2 3 次; 病株及时挖除烧毁,病穴周围用 5%石灰水、 2%有 效氯漂白粉液灌注消毒,消毒后用塘泥等封闭土面, 周围挖深沟隔离; 防止桑园积水,加强地下害虫灭杀,防止根部损伤,减少病菌侵入。 6.5 桑疫病 冬季剪除病梢,发病季节及时剪除病芽、病枝。发病初期用土霉素 300 mg/kg 500 mg/kg 或者链 霉素 100 mg/kg 喷洒嫩叶、嫩梢,隔 7 d 10 d 一 次,连喷 3 4 次。 6.6 其他害虫 其他害虫如桑叶蝉、夜蛾、桑粉虱等均可用 80%敌敌畏乳剂 1000 1200 倍液喷杀
17、,喷药后 7 d 可 采叶喂蚕 。 6.7 桑 园间作物病虫害防控 桑 园间作物病 虫害防控不宜用菊酯类、鱼藤类、水胺硫膦、甲胺膦等长效药物,要注意蚕的安全; 夏伐桑园在 6 7 月特别注意芽叶害虫防控;桑园套种选择矮干作物,不宜选择易感紫纹羽病的薯块类 作物 。 7 桑叶收获 7.1 桑叶采摘 7.1.1 春叶采摘 春蚕期一、二龄选采适熟片叶,三龄采枝条中、下部止芯芽叶(三眼叶、弱小枝条、下垂枝条、过 密枝条),四龄采止芯芽叶和部分成熟叶,五龄采摘成熟叶 并分批伐条收获。 7.1.2 秋叶采摘 秋蚕小蚕期选采适熟片叶,大蚕期由下至上采摘片叶, 摘叶留柄。中秋蚕后枝条顶部至少保留 7 8 片叶
18、 ,晚秋蚕后至少保留 3 4 片叶 。 夏秋 20 d 25 d 后采叶喂蚕。 7.1.3 多批次滚动养蚕叶 采摘 小蚕共育采用专有桑园,分片轮流采摘,由上向下采摘,每批共育结束枝条顶端保证有 8 10 片桑 叶。不采露水叶 。 7.2 采叶时间与运输 7.2.1 采叶时间 DB41/T 2033 2020 7 采叶时间上午 10 时前或下午 3 时后,避免在高温烈日下采叶。 7.2.2 桑叶运输 必须使用专用的经过清洗消毒的采叶篓装叶;采叶时应松装、快运、快卸,保持桑叶新鲜;桑叶装 卸和运输过程要 避免桑叶受污染。 7.2.3 桑叶保存 桑叶储藏地方应保持低温、多湿,避免阳光直照和强风直吹,储藏室或储具要保持清洁;新鲜叶、 陈叶、小蚕用叶分开储藏,小蚕叶储藏时间一般不超过 12 h,大蚕叶不超过 24 h。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