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CCS B 61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2025 2020 毛糯米椴栽培 技术规程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3 - 30 实施 河南省 市场监督管理 局 发布 DB41/T 2025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 并 归口。 本文件 起草单位: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郑州市绿化工程管理处、南召县林业局、栾川县林业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宋宏伟、刘少华、张新权、王朝阳、张庆瑞、刘志芳、路买林、
2、张孟仁、杨铁 良、王柯力、康占芳、范大整、陈孟亚、刘少强。 DB41/T 2025 2020 1 毛糯米椴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毛糯米椴栽培的 术语和定义、苗木培育、 栽植、抚育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 毛糯米椴 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 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15
3、776 造林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毛糯米椴 毛糯米椴( Tilia henryana Szyszyl.)为椴树科椴树属落叶乔木。嫩枝被黄色星状茸毛,顶芽亦 有黄色茸毛。单叶,互生,叶圆形,长 6 cm 10 cm,宽 6 cm 10 cm,先端宽而圆,有短尖尾,基部 心形或偏斜,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色星状茸毛;叶柄长 3 cm 5 cm,被黄色茸毛;侧脉 5 6 对,叶缘 有锯齿,由侧脉末梢突出成齿刺,长 3 mm 5 mm。聚伞花序长 10 cm 12 cm,有花 30
4、 朵以上,花序柄 有星状柔毛;花柄长 7 mm 9 mm,有毛;苞片狭窄倒披针形,长 7 cm 10 cm,宽 1 cm 1.3 cm,先 端钝, 基部狭窄,两面有黄色星状柔毛,下半部 3 cm 5 cm 与花序柄合生,基部有柄长 7 mm 20 mm。 果实倒卵形,长 7 mm 9 mm,有棱 5 条,被星状毛。花期 6 月。 3.2 瘪仁率 种仁发育不良或种仁干瘪无活力的种子数量占总数量的比率。 4 苗木培育 4.1 种子采集 4.1.1 采种母树选择 DB41/T 2025 2020 2 应选择树干通直、冠形饱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树龄 20年 以上中壮年树作为采种母树。 4.1.2
5、采种时间 9月中旬至 10月上旬,种实外皮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或深褐色时即可采集。 4.1.3 采种 及 处理 采集种实前清理树下地面,铺塑料布,然后振动枝条或用高枝剪直接剪掉带种实枝 条,除去苞片、 果柄、杂质和干瘪种子,阴干后装入透气袋, 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贮藏 。 4.2 种子沙藏 当年秋播的种子可随采随播。准备第二年春播的种子需要进行沙藏处理。 4.2.1 沙藏坑沙藏 沙藏前,先将种子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浸泡 2 h,捞出晾干,然后按种子与湿河沙 1: 3 5的比例进行混拌,湿河沙含水量以手握结团,手捏即散为宜。在排水良好、地势高燥、背风阴凉处挖 沙藏坑,坑深 80 cm
6、 90 cm,长度、宽度根据种子量而定。坑挖好后,在坑底部铺 10 cm左右厚的湿河 沙,然后填入种子与湿河沙的混和物至离坑口 15 cm左 右,再覆盖湿河沙与地面相平。堆沙的同时,每 平方米沙池中竖立一束草把(或玉米秸秆)。最后在沙池表面再覆土 20 cm,形成馒头状的土丘,上面 用草苫覆盖。易积水的地方,沙池四周要挖好排水沟。种子沙藏后,每半月一次检查沙的湿度,种子健 康 情况。 4.2.2 袋装沙藏 先将种子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浸泡 2 h,捞出晾干,然后按种子与湿河沙 1: 3 5的比例 进行混拌,湿河沙含水量以手握结团,手捏即散为宜。将处理好的种沙混合物装入编织袋
7、,扎口后放置 在阴凉避风处保存,每半月倒换一次编织袋 。 种沙湿度小时,适当喷水。 4.3 圃地选择和整 地 4.3.1 苗圃地选择 应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的地块,以土层深厚肥沃, 土壤 pH 6.5 7.5,具备灌溉条 件,易于排水保墒,沙壤土或壤土为宜。忌选粘重、盐碱、低洼及重茬地块 。 4.3.2 翻耕土壤 苗 圃地宜提前一个月翻耕,深度 30 cm 40 cm。翻耕前每 667 m2施腐熟农家肥 2000 kg 3000 kg, 氮磷钾 复合肥 50 kg 做底肥。使用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4.3.3 整地作畦 播种前进行整地作畦, 按 GB 6001 的
8、要求进行。结合整地每 667 m2施入 3%辛硫磷颗粒剂 10 kg 15 kg, 25%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 2 kg 3 kg,进行土壤杀虫、杀菌。使用农药应符合 NY/T 1276 的规 定。 4.4 播种 4.4.1 播种时间 春播时 间 3月 4月。秋播时间 10月 11月。秋 播时,随采随播为宜。 DB41/T 2025 2020 3 4.4.2 播种量 根据种子大小和千粒重不同, 每 667 m2 播种量 6 kg 8 kg。 毛糯米椴种子瘪仁率较高时,应根据 情况适当增加播种量。 4.4.3 播种前催芽 春播种子需要进行催芽处理。催芽的方法是先选背风向阳处,挖一个 30 cm深的
9、坑,坑的大小以种 子多少而定。先在坑底铺一层草席或无纺布,将沙藏的种子带沙均匀铺入坑中席上,种 沙 混 合 物 厚 20 cm 30 cm,喷水使种沙保持一定湿度,含水量以手握结团,手捏即散为宜。然后,搭建塑料小拱棚 保湿保温。催芽期间每 2天搅翻一次,种沙干燥时及时补水,保持种沙混合物的湿度,一般 10 d 15 d 种子开始裂口,当有 30%种子裂口露白时即可进行播种。 4.4.4 播种方法 采用平畦条播。播种沟行距 30 cm,沟深 3 cm。播前先将土壤灌水浇透,待土壤表面稍干后,将种 子均匀点播在沟内,覆土厚度 2 cm 3 cm,然后覆盖地膜保湿。使用地膜应符合 GB /T 137
10、35的规定。 4.5 播后管理 4.5.1 破膜放苗 幼苗出土后,及时破膜放苗。 4.5.2 水分 管理 播后根据墒情及时喷水,幼苗出齐前严禁漫灌,苗出齐后,苗床缺水时及时 喷 水。雨季及时排水。 4.5.3 间苗定苗 幼苗株高 8 cm 10 cm时进行间苗、定苗,保持苗株距 20 cm左右。 间苗时宜去小留大、去弱留壮、 去劣留优。 结合间苗,对废旧地膜进行清理回收。 4.5.4 施肥 6月上旬 7月下旬为毛糯米椴幼苗速生期,需追肥 2次。第一次 6月上旬 6月中旬,每 667 m2追施 尿素 6 kg 8 kg。第二次 7月上旬 7月中旬,每 667 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15 kg 2
11、0 kg。施肥采用行间 撒施,注意避免幼苗与肥料直接接触。施肥后及时浇水。 4.5.5 松土除草 苗木生长期及时 松土 除草 ,松土深度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宜。 4.6 苗木移植 4.6.1 移植地选择及整地 移植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层厚度 80 cm 以上,土壤 pH 6.5 7.5,具备灌溉条件,易 于排水保墒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移植前进行整地,结合整地, 每 667 m2施腐熟农家肥 2000 kg 3000 kg,复合肥 50 kg 做底肥。使用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4.6.2 移植时间 DB41/T 2025 2020 4 秋季移植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 前进行。
12、春季移植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进行。 4.6.3 移植对象 初次移植为一年生苗木。 4.6.4 移植方法 按照株距 0.5 m 1.0 m,行距 1.0 m 2.0 m,挖栽植穴, 栽植深度与 原深度一致 ,栽后踏实,及 时进行浇灌。如需要留圃苗,可 按照株距 1 m 1.5 m,行距 1.5 m 2.0 m 密度进行留圃。 4.7 移植后管理 4.7.1 水分管理 根据 墒情及时浇水, 雨季及时排水。 4.7.2 施肥 移植苗每年要追肥 2次,第一次在 4月上旬,每 667 m2追施尿素 10 kg 20 kg。第二次在 7月上旬, 每 667 m2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20 kg 30 kg。追
13、 肥时采用行间沟施,结合追肥进行 中耕除草, 每次追肥后 及时浇水。 移植苗每年要施基肥 1次, 时间 在 11月中下旬,每 667 m2施 腐熟农家肥 1000 kg 1500 kg, 采用行间沟施,施肥后及时 浇水 。 4.7.3 松土除草 苗木生长期及时 松土 除草 ,松土深度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宜。 4.7.4 树体管理 苗木移植后 2年内,保留苗干上萌发的叶片和侧枝。 2年后,可从下至上,适当去除一些侧枝,用 竹竿对苗木进行绑缚固定,培养通直干形。 4.8 苗木出圃 4.8.1 起苗 苗木出圃时,提前 7 d进行灌水。裸根苗应保持根系完整。带土球苗木,应对土球进行包扎。土球 直径为苗木胸
14、径 的 8 10倍,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 2/3。 4.8.2 苗木分级 毛糯米椴 苗木分级见表 1。 大规格苗木或带土球苗木分级根据施工要求而定。 裸根苗 的 分级 依据 和 方法按 GB 6000 规定执行 。 表 1 毛糯米椴苗木分级 规格 苗龄 地径 /cm 苗高 /cm 主根长度 /cm 大于 5cm 长级侧根数 /条 综合指标 I 级苗 1-2 2.0 180 30 8 充分 木质化,苗干通 直,无机械损伤和病 虫害 , 根系完整 。 II 级苗 1-2 1.2 2.0 150 180 20 30 5 8 DB41/T 2025 2020 5 4.8.5 苗木检验及档案 苗木检验及
15、档 案按 GB 6001的规定执 行。 4.8.6 包装和运输 裸根苗长途运输时,应适当修枝,成捆包扎 , 根部蘸泥浆 ,套袋防止失水 。带土球的苗木应注意防 止土球松散,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苗木失水。到达目的地后,应立即进行栽植或假植。 5 栽植 5.1 片状造林 5.1.1 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可选择平地、河滩地、“四旁”空闲地或坡度小于 25度的丘陵山地,土壤厚度 1 m以上, pH 6.0 7.5,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5.1.2 整地方式 平地穴状整地,栽植穴规格 60 cm 60 cm 50 cm; 丘陵山地以鱼鳞坑整地为宜,鱼鳞坑 规格为 40 cm 40 cm 40 cm。整地时间宜
16、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5.1.3 栽植时期 秋季造林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春季造林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进行。 5.1.4 栽植密度 平地株行距 3 m 4 m;丘陵山地 株行距 2 m 3 m。 5.1.5 苗木规格 要求采用 II级以上苗木进行造林。 5.1.6 栽植方式 可以进行纯林栽植,也可以进行混交林栽植。混交林的混交树种可选麻栎、栓皮栎、黄连木、榉树、 榔榆、朴树等阔叶树,也可选适应当地生长的针叶树种。 5.1.7 栽植方法 栽植应符合 GB/T 15776的要求。 栽植时按照“三 埋两踩一提苗”栽植,回填土时,每穴施腐熟的农 家肥 5 kg 10 kg,与表土充分混匀后填入栽植穴
17、,覆土可高于树苗原土痕 2 cm左右。栽后浇足定根水, 5 d 7 d再浇一次水。 5.2 城镇绿化 5.2.1 栽植地选择 选择土壤厚度 1.5 m以上,土质较好, pH 6.0 7.5,排水良好的城镇绿化用地。 5.2.2 栽植时期 4.8.3 4.8.4 DB41/T 2025 2020 6 秋季栽植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进行,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进行。 5.2.3 栽植密度 作行道树时, 栽植株距为 6 m 8 m。作风景林时栽植密度按设计要求。 5.2.4 苗木规格 苗木规格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 土球直径和高度按 4.8.1进行。 5.2.5 挖栽植穴 按设计位置放线设点、挖栽
18、植穴。树穴规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但穴径和深度应大于根盘或土球直径 30 cm 40 cm。 土层较薄、重粘土、砂砾土及垃圾土等不适宜树木生长的种植地点,应采取培肥土壤或 换土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 5.2.6 栽植方法 栽植深度 应在浇水沉降后土球上表层与地面平齐为宜,搭 支撑固定树体。栽后及时浇透水, 3 d 5 d后再浇一次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 6 抚育管理 6.1 浇灌与排涝 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进行浇灌,灌水宜在早晨进行。多雨季节应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6.2 施肥 生长季节每年追施 2 次复合肥。第一次为 4 月上旬,第二次为 7 月中下旬,施肥量根据树体大小确 定,采用树盘撒施或环
19、状沟施,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将肥料翻入表土下,每次施肥后及时浇水。使 用肥料应符合 NY/T 496 要求。 6.3 树干涂白 栽植后每年秋冬季主干要涂白,高度 1.0 m 1.5 m。 涂白剂配方:水 10份,生石灰 3份,石硫合剂 原液 0.5份,食盐 0.5份。 6.4 整形修剪 及时剪除根蘖和主干下部萌蘖。剪除 细弱 枝、下垂枝 、 交叉枝、重叠枝 、 干枯枝、 病残 枝等。 7 主要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用药 防治用药应符合 NY T 1276的规定。 7.2 防治方法 主要虫害有卷叶螟和舞毒蛾。发 生卷叶螟危害时,可喷施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000 5000倍液, 或 10%吡虫啉可湿性乳油 2000 3000倍液,或 3%的啶虫脒乳油 1500 2000倍液进行防治。 DB41/T 2025 2020 7 发生舞毒蛾危害时,除 了可使用上述药剂外,还可喷施 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 5000 6000倍液,或在 幼龄幼虫期喷施 25%的灭幼脲号悬浮剂 2000 2500倍液进行防治。 _